第395章 十年(五)

遠方的親人?

這絕對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稱呼!劉表可不記得,他如今還有什麼遠方的親人。

漢室皇族,聽上去是高高在上不可冒犯。

但實際上呢?皇族之間的傾軋從漢室立國的那一天開始,就沒有一天有消停過。

劉表屬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景帝之子魯恭王的後人。自魯恭王之後,流傳至今天,已經有三百多年,子嗣也僅剩下了劉表這一支而已,沒有任何的親人。

至於其他族人,劉表接觸的並不多。

如今漢室的皇室宗親已經不剩下多少了,若說有親戚關係的,也就是那麼幾個。

會是誰來送信?

“請!”

劉表又坐了下來,神色淡然的說了一句。他倒是要看看,這親人究竟何方神聖?

不一會兒,那小將領着一個青年走進了大廳。

劉表一見這青年,不由得一怔。這傢伙看上去眼熟,似乎在什麼地方見過此人。

“你是……”

“劉荊州是貴人多忘事,今日您入城的時候,卻是和小子打過照面。小子名叫周先,是周昂大人的部下。”

“哦……”

劉表拉了一個長音!

原來是袁尚的人。不過,袁尚派他來作甚?自己和袁紹當年雖有交情,可是後來袁紹發跡,自己去了荊州,彼此之間的交往幾乎沒有,又算得上是什麼親人?

劉表疑惑的看着這周先,心裡有點生氣。

不過,他是個講風範,有雅量的人。雖然生氣,臉上還是帶着和煦的笑意。

“周先,是你家二公子讓你前來?”

周先卻詭異的一笑,“當然不是。是劉荊州您的親人,拖小子給你帶來了一封信。”

“親人?”

周先也不說話,從袖子裡取出了一張信箋。

和普通的蔡侯紙相比,這信箋的等級明顯要高出許多。紙質細嫩柔滑,頗爲美觀。這是西域特產的西州紙,在三年前出品,好像是由一個關中的商賈代理,如今遍佈各地。西州紙比起蔡侯紙,顯然要好用的多。不過價格卻是非常昂貴。

只有世家或者大戶才能買的起。

劉表素來以儒雅風流而著稱,自然也要用這西州紙纔算是配得上身份。

他接過了信箋,卻沒有馬上觀看,而是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周先,突然間笑了。

“周先,你好大的膽子!”

“小子的膽子不大,大人可莫要嚇壞了小子。”

“嘿嘿,你既是袁家人,又爲關中效力。這信箋,可是來自關中?你的膽子又怎地小了呢?”

“這個嘛,大人還是看了家信再說!”

這周先反覆的強調,這是一封家信。劉表微微蹙着眉頭,見周先毫無懼色,也不禁暗自點頭:這傢伙帶種!董西平的人,怎麼一個個都和他一樣,膽大包天?

抖開了信箋,劉表就着燭火的光亮掃了一遍。

平靜的面容上,突然起了變化,陰晴不定,忽而緊鎖眉頭,忽而又露出笑容。

半晌後,劉表放下了信箋。

“這信上所說的,千真萬確?”

“千真萬確!”

“嘿嘿,莫要說什麼曹賊挾天子以令諸侯之類的話語。他董西平拿着我那侄兒,不一樣是行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作爲。誰也別說誰,他和曹操都是同一種人……依我看,這封信未必是出自我那侄兒之手,只怕是被董西平脅迫而寫的吧。”

周先也笑了,“大人何不仔細看看,那信箋上的大印?”

“大印?”

劉表剛纔還真的是沒有留意。拿起信箋,仔細的看了兩眼,猛然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

“大人當知道,我家主公並非是哪種小人,而是真心的想要輔佐漢室。否則,我家主公有此寶貝,留着自己用豈不是更好?大人,盟約一成,就無可更改,還請大人三思……再者說,大人以爲,憑區區四十萬人馬,能攻入函谷關不成?”

這句話說的很有意思。

想當年,六國聯盟,討伐暴秦。百萬大軍猛攻函谷關,卻只留下無數具死屍。

如今的七家諸侯,不比當年的六國。

而關中的勢力,也未必會輸給當年的強秦。劉表聞聽,也不禁有些躊躇起來。

可是現在退走,未免有點……

說實在的,劉表並不是一個有多大野心的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守住荊襄,保留下漢室的血脈。而信上的那些言語,也極具蠱惑力,若是真的,這會盟定會成爲笑柄。而且,想要攻破函谷關,似乎並不是像曹操所說的那樣……輕而易舉。

“周先,這大典何時舉行?”

“明日午時!”

劉表沉吟了一下,沉聲道:“好了,此事我已經知曉,你若沒有別的事,恕我不送。”

“那小子就告辭了!”

周先向劉表行了一禮,而後躬身退出了大廳。

劉表此刻,已經是睡意全無。他在大廳之上徘徊了許久,突然道:“文長何在?”

在大廳外的小將邁步走進來,拱手道:“主公有何吩咐?”

“去把孔明找來,就說我有大事要與之商談。另外,你立刻前往兵營,告訴蔡瑁……”

劉表在那小將的耳邊,這般如此,如此這般的說了幾句話。

小將先是一怔,旋即流露出疑惑之色,輕聲道:“主公,這樣做的話,怕是不好吧。”

“哦?”

“這樣的話,豈不是怒了諸侯,到時候我荊襄定會被戰事波及啊。”

劉表不禁笑了……

說實話,對這個小將,劉表還是非常喜愛。相貌不凡,儀表堂堂,談吐舉止也非常的文雅。劉表自以高士而著稱,對於有本事的人敬重,而有本事,相貌不俗的人,就更加看重。而這小將,武藝高強,比之他的心腹黃祖還要強上一籌。

這小將名叫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今南陽桐柏)。

說起來劉表遇到這魏延,還是有些故事。當初他輕騎前去邀請廖立出山,在途中遭遇劫匪。劉表的部曲也不差,解決那幾十個盜匪……說實話並沒有問題。

哪知道半路殺出個魏延,單人匹馬,一把大刀殺得劫匪狼狽而逃。

一問才知道,這魏延居然是要去襄陽投軍,結果在半途中迷了方向,正好撞上。

劉表當下就表明了身份,並讓魏延跟隨於他。

而魏延,不過是個寒家子的出身,堂堂荊州牧的邀請,他又怎能拒絕?

後來隨廖立數次於江夏和孫策交鋒,斬了孫策愛將陳武,立下了不小的功勳。

只是因爲和黃祖處不來,劉表就把魏延招回身邊。

此次出征,劉表也沒帶什麼人。除了蔡瑁之外,就是魏延和一個新投靠的少年。

那少年,名叫諸葛亮,是南陽諸葛家的子弟。

受學於龐德公和司馬徽的門下,文韜武略可說是樣樣精通。而這諸葛亮,和劉表還有一層姻親的關係。以至於他來到劉表門下,素以妒賢嫉能而著稱的蔡瑁,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荊襄世族,關係極其複雜。劉表對諸葛亮,也很看重。

聽魏延這麼一說,劉表拍了拍他的肩膀。

“文長,有些事情,你將來會明白。不要問那麼多,照我說的辦……關東諸侯,怕是自顧不暇吧。”

魏延躬身應命,轉身走出了大廳。

劉表看着魏延的背影,不由得微微一笑。

討伐荊州?

到了明日,你曹操還能不能笑得出來,怕都會成一個問題。董西平這一手,可真的是毒辣。你如果結盟,那就是逆天行事,如果不結盟,這麪皮可就丟了個乾淨。

劉表坐下來,思忖着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就在這時,一少年走進了大廳,插手行禮道:“州牧大人,深夜喚亮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第427章 長阪坡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379章 顏面存幾何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2章 董卓幼子第10章 獅鬃獸(1)第52章 再戰黃巾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493章 鐵鎖橫江第482章 長安(一)第31章 再見,姐姐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419章 煮酒(一)第247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360章 小溫侯(三)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217章 昭寧大事記(完)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417章 議和第499章 決戰之殤逝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465章 溫侯(三)第280章 雒陽烽火紀(四)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397章 十年(七)第39章 中原無戰事(二)第380章 魯肅獻策合縱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373章 長安之亂(五)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4章 殺人歌(1)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457章 亂局(一)第396章 十年(六)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464章 溫侯(二)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124章 敕勒歌第487章 長安(六)第112章 江東猛虎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281章 雒陽烽火紀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304章 開始吧第251章 弘農王出馬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453章 張任露崢嶸(二)第387章 建安二年的雪(三)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458章 亂局(二)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255章 求賢令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488章 長安(完)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280章 雒陽烽火紀(四)第17章 求官(2)第7章 金城破羌(1)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276章 司馬防(二)第28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191章 徐庶求學第45章 巨魔士(二)第305章 大生意第79章 張機辭官第397章 十年(七)第6章 伏波遺寶(1)第43章 父子一諾(2)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319章 大決戰(二)第90章 絞肉機(二)第463章 溫侯(一)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495章 決戰之襄陽第151章 鐵馬金戈入夢來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110章 黨人憂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