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大軍天降

bookmark

惡漢

()

說關寧關平二人不過是初出茅廬,公孫康也名不見經史慈可是成名已久的名將。

可眨眼間,三死一傷!

令觀戰的孫權有些遲鈍,呆呆的在中軍大之下,看着董俷催馬到太史慈身邊,一刀砍下了他的首級,而後撥馬緩緩而行,數萬曹軍竟呆若木雞,不敢妄動。

那種威風,那種氣派……

孫權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只覺得一股寒氣,只往骨頭縫裡鑽。

我的個老天,這就是傳說中的西域暴虎?這就是那個被稱之爲天下無敵的虎狼將?

說實話,孫權在這之前還真的是有點不服氣。

在孫權看來,所謂的虎狼之將,不過是他人吹捧出來而已。當初董俷如果沒有遇到蔡,何來虎狼將之名?再說了,那蔡一介腐儒,又懂得什麼叫做勇武?

自家兄長,雄霸江東,纔是真正的虎狼將!

至少在看到董俷的勇武之前,即便是自家老子死在董俷的手中,孫權也不太相信。

但是現在,孫權無話可說。

薰俷若想突圍,其實並不會太困難。問題在於,他必須要帶走山丘上的所有人。

這就要困難許多。

所以,他往山上退去。

走了一半路,突然又撥馬轉身。大盾置於身前,這簡單的一個動作,讓位於最前方的曹軍不禁一陣騷亂,許多人向後退了一步,面色蒼白的看着那騎在馬上的董俷。

薰俷擡起手。指着大下地孫權。

拳頭握住,伸出大拇指,然後朝下一翻……

那意思是說:你們這些人,也就會仗着人多詭計,若是真槍真刀,全都是軟蛋。

孫權雖然沒見過這樣的手勢,可是也能猜測出那其中的含義。

臉漲的通紅,手不停的打顫,恨不得衝出去殺了董俷。但一種恐懼,讓他不敢出聲。

當董俷退回山坡的時候,就聽到關中軍一陣歡呼。

是啊。有句俗話,叫做將是兵之膽。什麼樣的將。就會有什麼樣的兵,而董俷,無疑是整個關中士卒心目中的神。除了神。誰又能做到大都督這般地手段?

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這是許多武將常用以誇讚自己,擡高自己的一句口頭禪。

但實際上,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又能有多少人?至少從現在看,只有大都督!

疲乏地關中軍,興奮的大聲呼號。

遊奕軍自動在山坡上結成了箭陣,以防止曹軍攻擊。同時,他們把乾糧交給了那些飢寒交迫地士卒,雖然不是很多,但對於關中軍而言。卻無疑是雪中送炭。

武安國,已經死了!

不過看得出,他非常的開心……在死之前。他親眼看到了自家主公大展神威,擊殺了仇人。卻已經是足夠了。

薰俷把太史慈的首級,放在了武安國地屍體前,抿着嘴一言不發。

夏侯蘭上前一步,跪在了董俷的面前,輕聲道:“夏侯蘭不聽大都督之言,冒然興兵……不但令十萬大軍覆沒,更連累了武安將軍,還請大都督責罰處置!”

薰俷看了一眼遍體鱗傷,渾身是血的夏侯蘭,心中騰地生出一股怒火。

若這個人能聽自己的勸說,佔居陽之後,不再妄自興兵,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還搭上了自家一名兄弟的性命……該殺,該殺!

腦海中雖然不斷的迴響這兩個字,可是董俷心裡明白,殺不殺夏侯蘭,不是他說了算。雖然夏侯蘭名義上是他的部曲,可實際上呢,總歸是漢帝劉辨的親信。

此次出兵,也真的怨不得此人!

那該死的蘇固……

“夏侯將軍,你爲聖上欽點元帥,我也怪罪不得你。如何責罰處置,只看聖上如何說。你雖遭遇大敗,不過卻未曾丟了聖上地顏面……也算沒丟了武人風骨。

下去休息一下吧,這陽的戰局,如今纔不過是剛剛拉開序幕而已。”

夏侯蘭羞愧的低下頭,起身退到了一邊。

孫權並沒有再組織人馬攻擊。

不是他不想攻擊,而是他很清楚,幾方士氣低落,強行攻擊不過是自取其辱。

而那山丘上地士卒,早先一個個累得都要站不起來。

可是現在,特別是那董俷出現,一下子變得生龍活虎,士氣顯然是非常的高漲。

ωωω ◆ttka n ◆℃ O

已經過了四更天!

曹軍、劉備軍各方人馬,陸陸續續地前來匯合。

曹操方面,有夏侯淵于禁,牛金呂常等將,還有如今爲曹操效力,本是呂布麾下將領的魏續侯成等十餘員大將;劉備則親領高寵劉全兩人,帶一萬大軍抵達。

周瑜偷襲了陽,派大將朱治督一萬兵馬,領其兩個兒子朱然朱桓,還有大將鍾離牧【注1】前來接應孫權。幾方人馬合在一處,小小山丘下,竟聚集了近十萬人馬。

細雨濛濛,天邊已經發白。

只見旌旗飄揚,刀槍林立,卻是人山人海。

夏侯蘭看到這一幕,也不禁暗自感到嘴裡發苦,臉色變得慘白。

而董俷,卻是神色自若。就連韓德看上去也好像無所畏懼,麾下游奕軍鎮定無比。

相比之下,自己從新安大營中抽調出的關中軍,顯然有着巨大差距。

“嘿嘿,老曹倒是給我安排了好大的場面……不過只這些人馬,能奈我何?”

薰俷淡定笑道,吐了口唾沫,轉身離開。

韓德也面帶冷笑,嗤了一聲之後,就坐下來,捧着他那柄雙刃大斧。慢慢的擦拭。

什麼樣的主子,什麼樣地將領!

只這份臨危不懼的氣度,誰有能相提並論?

夏侯蘭不禁心裡發苦,嘆了口氣之後,心頭的包袱也彷彿一下子都卸了去,輕鬆無比。

我還真不是個領兵打仗的人,早知道逞什麼能!

他提起大槍,在山頭上巡視起來,任由那山下的兵馬。越來越多……

夏侯淵聽說太史慈死了……

心中頓生起一股悲憤。不過大丈夫馬革裹屍,戰死疆場,這種事情誰也說不好。

“董賊。我誓殺汝!”

劉備看着兩具已經認不出誰是誰的屍體,不由得咬牙切齒。

“夏侯將軍。如今我等圍困薰賊,正應該出兵將其消滅,莫要再拖下去了。省的夜長夢多。”

夏侯淵已命人收斂了太史慈的屍體,聞聽劉備的話語,輕輕點頭。

“我正有此意,只

兵馬,由誰調度?那董西平非比常人,若不能統一起以奏效。”

劉備很想搶過兵權,可是也清楚,他不夠資格。

當下一笑,“這裡是丞相地地方。自然應該有夏侯將軍指揮。公孫小將軍如今身受重傷,周將軍還在陽,只怕是無法脫身。這裡最有資格的。當然是夏侯將軍。”

別看這話說的輕描淡寫,卻是殺人不見血啊!

劉備故意忽視孫權。在提及江東人馬地時候,也只提周瑜,而不提孫家。孫權眼睛一眯,看了一眼劉備。輕咬嘴脣,硬是把這口氣嚥了下去,但是對周瑜,卻隱隱有些不滿。當然,孫權也是個心機深沉的人,自然不會把情緒流於表面。

微微一笑,“劉大人所說不錯,夏侯將軍就莫要推辭了!”

這大帳裡面地人,沒一個省油的燈。夏侯淵看了一眼孫權,又看看劉備,對這二人在電光火石間的交鋒,似乎頗覺得有趣。

“既然如此,淵就不客氣了!”

說着話,夏侯淵就提起令箭,發出命令。

卯時,山腳下鼓聲大作,由魏續宋憲爲第一梯隊地曹軍,朝着山丘上發起攻擊。

半山腰,一排盾牆豎立。

隨着韓德一聲厲喝,盾牆後的箭陣中發出嗡的一聲弓弦顫響,一片黑雲從天而降。

別看聯軍人馬幾乎是董俷兵馬的十倍。

可由於山丘地形的緣故,你人馬就算是再多,也很難展開來。夏侯淵很清楚目前的情況。關中軍士氣旺盛,有董俷坐鎮,想要一舉攻破,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唯有利用關中軍物資不足,董俷帶來的兵馬顯然是長途跋涉,弓箭也不會帶許多。消耗乾淨了他們的箭矢,就可以發動攻擊。所以,這次進攻中,損失最嚴重的,會是在中間進攻地人。短兵相接,消磨對方的士氣,肯定不會是曹軍出動。

雨,細朦朦……

山坡溼滑,極難行動。

薰俷命那些失去作戰能力的士卒,砍伐山上地樹木,堆積石頭,以作防禦之用。

他也知道自己的弱點,所以就地取材,借用地形之便,和你拖延時間。

雙方你爭我奪,持續了一個多時辰以後,山坡上橫七豎八地倒着無數具屍體,鮮血和泥水混合在一起,把土地染成了紅色。

夏侯淵緊咬牙關,指揮人馬不斷的進攻。

突然間,有一陣奇異的號角聲傳來,是從河水方向傳來……

有小校急報:“夏侯將軍,大事不好,河水河面,河面上全都是董賊的兵馬!”

“什麼?”

夏侯淵吃了一驚,連忙帶着衆人前去查看。大河濁浪翻滾,河水湍急渾濁。

然而,在河面上出現了一艘艘船隻,大船、小船、不大不小的船,加起來足有幾千艘。每艘船上,都裝載關中軍,浩浩蕩蕩,一下子填滿了整個大河的河面。

當先一艘大船上,豎一杆大。

上書三軍統帥,河內太守,正中間斗大的‘徐’字,黑底紅字,看上去格外醒目。

我的天,這幾千艘船,少說也有幾萬兵馬……

夏侯淵心中不由得一寒,山上幾千兵馬,就已經讓人頭疼。

如果等那些關中軍上岸的話,恐怕連逃都逃不掉了。

“玄德公,董賊援軍已至,我等當如何是好?”

孫權不聲不響的就給劉備下了個套子:你說撤兵,那就是擾亂軍心;你若是不撤兵,到時候關中軍上岸,你劉玄德頂上去?反正不管怎麼樣,你都不會舒服。

劉備何等人物,如何聽不出孫權話語中的陷阱。

說實話,他是真想殺了董俷。且不說別的,薰俷可是壞了他三弟張飛的性命。貌似連自己老孃也是死在董俷的手中……還不算老婆被董俷的結義兄弟給納走了!

可是,劉備也真的是很清楚,如果河面上的人馬上岸,己方凶多吉少。

阻止他們?

又沒有帶足夠的器具,恐怕是無能爲力。

劉備一笑,“備不過爲參軍,如何做的了主?此事,還要請夏侯將軍早作定奪!”

一腳把皮球踢到了夏侯淵的腳下。

你剛纔不是消耗我們的兵力嗎?現在你怎麼辦?打的話,那就要用你曹家兵馬。

船已渡河過半,夏侯淵也是好生爲難。

雖然有渡河半而擊之的說法,可問題是自己這邊沒船,還守着一頭吃人的老虎。

一咬牙,夏侯淵沉聲道:“傳我將令,大軍徐徐而退,往洛陽去……我當親自斷後,只要能退入陽,與周大人兵馬匯合,料那董賊,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可尋。”

“正當如此!”

劉備孫權掉頭就走。

夏侯淵心中苦笑:“主公啊主公,這董俷未死,自家就勾心鬥角個沒完沒了,聯盟……怕也不過是一句笑談吧。

嘆了口氣,夏侯淵揮動令旗,大軍緩緩撤退。

薰俷也沒有趁勢追擊,因爲他知道,似夏侯淵劉備這等人物,撤兵又豈能沒有防備?

不過,河內兵馬不過數萬,遊奕軍已佔居大半。

黃忠一方面要防禦袁紹的反撲,一方面又要在延津牽制曹仁所部的兵馬,肯定抽不開身。

剩下兵馬,還要牽制住虎牢關方向的曹軍,這船上這麼多人馬,從何而來?

薰俷看着那越來越近的船隻,心道:只怕這又是元直搞出來的一番手腳吧……

————————

注1:鍾離牧,吳前將軍、武陵太守。漢魯相意七世孫也。少居永興,躬自墾田,種稻二十餘畝,後牧發名。赤烏五年,從郎中補太子輔義都尉,遷南海太守,數破賊寇。在郡四年,以疾去職。還爲丞相長史,轉司直,遷中書令。會建安、鄱陽、新都三郡山民作亂,出牧爲監軍使者,討平之。賊帥黃亂、常俱等出其部伍,以充兵役。封秦亭侯,拜越騎校尉。永安六年,蜀並於魏,武陵五谿夷與蜀接界,時論懼其叛亂,乃以牧爲平魏將軍,領武陵太守,往之郡。牧率所領,晨夜進道,緣山險行,垂二千里,從塞上,斬惡民懷異心者魁帥百餘人及其支黨凡千餘級,純等散,五谿平。遷公安督、揚武將軍,封都鄉侯,徙濡須督。復以前將軍假節,領武陵太守。卒官。家無財,士民思之。子禕嗣,代領兵。?-?有速度,更安全!?-

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274章 他是誰?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92章 絞肉機(四)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319章 大決戰(二)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90章 絞肉機(二)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309章 皆爲漢民第59章 古之惡來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482章 長安(一)第114章 明主條件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444章 二子分家第104章 日趨嚴重第193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215章 昭寧大事記(二)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86章 雒陽喋血第91章 絞肉機(三)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62章 圉城論太平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414章 大亂第423章 錦帆賊(一)第34章 巨魔兒第485章 長安(四)第191章 徐庶求學第89章 絞肉機(一)第194章 賢士無蹤,武鬥丹陽第302章 隴西大會師(二)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76章 五溪蠻人第484章 長安(三)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440章 暗藏殺機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477章 四猛八大錘(五)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57章 赴已吾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398章 十年(八)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135章 俸祿三百石(二)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433章 活字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398章 十年(八)第341章 大戰起,誰是晃去(完)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12章 心思(1)第303章 大遷徙第5章 欲學萬人敵(2)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151章 鐵馬金戈入夢來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412章 老招數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488章 長安(完)第455章 泰平問對第430章 夏侯蘭(二)第217章 昭寧大事記(完)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50章 荒野偶遇第21章 敲山震虎(2)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393章 十年(三)第451章 陽謀(二)第423章 錦帆賊(一)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8章 大姐(2)第34章 巨魔兒第119章 初見孟德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168章 辨王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