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無題

想不住章節名了,就用無題來代替……

江油並不是一個城市!

它位於涪江上游,在龍門山東南,距離綿竹八十里,成都三百二十里,屬於德陽縣治下。

若用更準確的稱呼,這裡應該被稱之爲江油大營。

如果董看到江油如今的模樣,一定會大罵那羅貫中是一個騙子。

演義中,江油是一座規模不小的城市。可現在看來,說它是一座軍塞……或許更加妥帖一些。

江油大營原本屯有重兵。

這裡囤積着供應廣漢、巴西兩郡的糧草,同時也保證着綿竹,乃至成都的用糧。甚至軍械弩炮,一應俱全。當年劉焉設立江油大營的時候,主要是爲了抵禦犍爲方面的世族謀反。

任岐已死,賈龍無蹤……

犍爲如今非常的平靜,所以就漸漸的懈怠了不少。

在劉璋時,江油大營有健卒八千。但劉璋一死,蜀中大亂。龐羲爲了加強成都的防禦,就把江油兵馬調至綿竹,拱衛成都。而江油大營中,如今只剩下老弱病殘不過千人,毫無戰力。

這倒也不能說龐羲不懂得用兵。

事實上,上至龐羲,下至小卒,都不認爲江油會發生戰事。傍晚時分,一支關中軍從天而降,出現在江油大營外。王戎霍峻領八百無難軍殺入大營之中,毫無防備的江油留守軍根本就沒做出任何反抗,很快就丟棄了軍械。跪地求饒。而江油大營守將在試圖組織反抗的時候。被霍峻一箭射殺。半個時辰之後,龐統令數百人入主江油大營。

看着營中堆砌如山的糧草軍械,龐統忍不住連連搖頭。

霍峻低聲問道:“長史,爲何搖頭?”

龐統一笑,“我只是在想,當年劉焉設立江油大營,除了鎮壓犍爲謀逆之外,未嘗不存了小心……雖說自古入川一條路,可這天底下沒有絕對的事。精於謀算地劉焉。豈能不做防備?”

霍峻道:“軍師地意思是……劉焉知道陰平小道?”

“那倒未必!”龐統說:“陰平小道,不過是山民的一個說法。至今日起,纔算落實。劉焉又非神仙,怎可能知道陰平小道的存在?但未雨綢繆,防備萬一。未嘗不是劉焉的想法。”

想想也是!

那劉焉鎮守幽州多年,和異族交鋒無數次,絕非易與之輩。

只可惜他的後代……未必能理會他的意思。以至於諾大的行營,如今卻成了一座糧倉兵庫。

由於襲擊突然,江油大營丟失,並未驚動他人。

當然,這不過是暫時的!

龐統命霍峻清點大營中的糧草輜重,同時派技擊士連夜趕赴犍爲。找賈龍所說地常播與杜微。這二人都是川中名士,因當初與賈龍任岐交好,故而不太受劉璋的重視,仍在了犍爲。

也不需要擔心他們能在犍爲翻出什麼浪花!

當年賈龍任岐那麼大的聲勢。都奈何不得劉焉。如今犍爲世族勢力大減,又怕個甚?

龐統倒沒想過,常播和杜微這二人能起到什麼作用。事實上奇兵突襲,所求的並非是斬獲多少戰果,而是所帶來的震撼性。

夜已深。細作來報:甘賁率領先鋒人馬。已經過了馬閣山,正星夜趕來。預計天亮時到達。

時間非常地緊迫,龐統必須做好一切準備。

這時,霍峻領着兩個人走進了營帳,“長史大人,這兩個人要見你!”

看打扮,這兩人似乎是囚犯。一個生的五大三粗,魁梧壯碩。年紀不大,四方臉,形容雖有些憔悴,但看上去卻很有威嚴。一雙眸子閃爍精光,流露着桀驁不馴之氣,不似普通囚犯。

另一個人只七尺身高,很瘦弱。

長的倒也清秀,但給人一種極爲剛硬的烈性之氣。這江油大營,除了囤積糧草輜重外,還關押着不少囚犯。爲的是修補江油大營的防禦……根據江油大營防禦圖上註明的時間來看,中平五年三月,也就是雍水叛亂之後的第二年,犍爲開始造反。劉焉是有心把江油修建成一座要塞,但後來不知是何原因,被擱置一邊了。

龐統奇道:“這兩位是……”

“在下彭!”

“小人王累!”

“啊……”

龐統聞聽一怔。彭這個名字,他倒是沒聽說過,不過王累之名,卻是有所耳聞。

這王累是廣漢人,本是劉璋地從事,年過已過三旬。他怎麼會在這裡?又做此囚徒的打扮?

龐統小眼兒一眯,臉上卻帶着笑意,上前拱手。

“辰元先生之名,統如雷貫耳……”

王累的笑容中,帶着一絲譏諷,又好像有些自嘲,“龐大人莫要說這些客套話,累如今不過江油一囚徒罷了。若非永年,怕已死去多時……今日冒然求見,卻是有大功勞奉與將

大功勞?

龐統疑惑的看了一眼王累。對於王累言語中地爽直,他倒是不在意,只是不明白王累所說的大功勞,又是什麼。

王累看上去很疲憊,退了一步,讓彭站在前面。

“還是讓永年說吧!”

語氣中有些落寞,情緒也好像很低落。反倒是彭,沒有露出半點怯場的樣子,向龐統拱手。

“廣漢彭,見過龐大人!”

“彭……”

龐統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彭。還是王累說了一句:“永年曾經爲劉季玉的書佐,大人可呼其字!”

龐統尷尬一笑。“不知永年有何指教?”

彭似不知什麼叫客氣。挺胸道:“指教不敢當,只不過想救大人一名,順帶送一場功勞罷了。”

王累在一旁,不禁一蹙眉頭。

這個永年啊,怎地遭瞭如此一場劫難,仍是老樣子?你這樣不知進退,肆意驕橫,絕非長久保身之策。

有心上前說項兩句,但又一想。把到了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久聞那董西平胸襟廣闊,想當年挾持了胡昭,任由胡昭咒罵,卻毫不動氣。這龐統是董地親信。觀其行,說不定能看出一些董地端倪。正好藉此機會,來看一看董地手段吧。

龐統非常嚴肅,一瞪旁邊想要發怒地王戎霍峻,而後正色道:“請先生指教!”

這彭,年不過弱冠,比龐統還小。如今龐統稱其先生,可以說是給足了彭臉面。旁邊的王累暗自點頭。然後向彭看去。心說:永年,你若再不知進退的話,怕是將來難有好下場。

“龐大人,你孤軍深入蜀中。其意不言而喻。江油雖地形險要,可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我聽人說,大公子劉如今已經攻破了涪陵關,高沛戰死,楊懷被俘。龐大人當務之急。是要儘快在蜀中站穩腳跟。彭某雖不才。願效蘇秦張儀之事,說服葭萌關孟達投降。引關中軍入川。”

龐統的身子驀地一顫,面色依舊如常。

“先生可有把握?”

“十成把握!”

“既然如此,就請先生辛苦一趟……若能說降孟達,龐統願向涼王請奏,舉先生爲首功。”

彭也不客氣,“事不宜遲,我今夜動身!”

龐統命二十名技擊士護送彭連夜啓程。他倒不擔心彭耍什麼花招,反正這本就是一次賭博。

彭走了!

王累站起身來,苦笑拱手:“永年這個人,心性是不錯。只是年少輕狂,剛纔言語中多有冒犯,還請大人見諒。”

龐統笑道:“涼王曾言:有本事的人,都會幾分傲氣。沒有本事的人,你讓他傲也傲不起來。呵呵,區區小事。辰元大人何必放在心上?只是統有些奇怪,大人您怎麼會被關在江油?”

王累聞聽,長嘆了一聲。

“西漢王登基,得傳國玉璽,爲皇統正宗……我當時勸州牧大人往長安獻書求罪,畢竟他手中的州牧之位,傳自於劉焉大人,而非朝廷。這是大義所在,當時州牧大人如果聽從我的勸告,不但可以坐穩州牧之位,蜀中也能免於兵戈之事。但是州牧大人……不肯聽從。”

這古人,凡事講求名正言順。

如果當時劉璋上疏地話,以董當時的處境,還真的就只能接受。

劉璋能繼續做他的土皇帝,只要沒有謀逆之事,董就沒有藉口找他麻煩。甚至說,劉璋和關東諸侯暗中往來,他董也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王累所獻之計,於當時是最爲穩妥。

只可惜,夏侯蘭大敗,漢安軍主力和聯軍於京兆對峙,從表面上看,聯軍佔居優勢。

而劉璋也不願意向一晚輩低頭,所以就不願採納王累地主意。王累這個人,有本事,有眼光……但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若用後世言語來說,那就是王累不懂得說話的藝術。一味的硬諫,非但惹怒了劉璋,連帶着也得罪了其他人。於是,劉璋大怒,將王累杖二百,發配江油。

也是王累的名聲不錯,行刑的人沒有往死裡打。

否則二百杖下去,別說發配,能不能活着都是一個問題。

王累被髮配到江油之後,多虧了彭的照顧。這彭姿性驕傲,多所輕忽。就是說這個人不拘小節,過於放肆。不過他確有本事,自幼有神童之美名,得廣漢太守董扶的看重,推薦給了劉璋。

但劉璋對彭極爲厭惡,沒有重用,讓他擔任了書佐。

按道理說,你應該有所收斂啊。可這彭不,還是和以前一樣。在廣漢時,人家看着董扶地面子,讓他兩分。可是董扶死了,劉璋又不待見他。而成都多權貴,誰又會容忍他一個毛頭小子呢?

一次酒醉後抨擊成都諸臣,劉璋藉口就收拾了他。

把彭髡鉗爲奴,發配江油。這髡鉗,是古時的一種刑法。髡,就是剃掉頭髮,鉗則是用鐵環束住脖子。這是一種帶有極大的侮辱之意的刑法,可是彭呢,卻好像一點都不在意。

王累被送到江油之後,也曾勸過彭。

結果彭卻說:“我是千里馬,可是這世上卻沒有伯樂。”

此人之驕傲,可見一斑。

龐統不由得笑了起來,“當年我投涼王時,和他差不多。不過我地運氣比他好,涼王很寬宏,容忍了我的驕傲。並且用各種方法來磨練我……如今想起來,我倒是覺得,我很幸運啊。”

王累目光有些複雜,“大人你的運氣好啊!”

他沉吟了一下,而後說:“永年所言,勸降孟達一事,結果尚未可知。龐大人你如今孤軍深入,需要儘快則一關城,站穩腳跟。否則,江油失守的事情,最遲明日一定會被人察覺,到那時候……我有一計,或許能助大人暫時穩住。何不連夜出兵,奪取涪關,斷開成都和巴西的聯繫?”

龐統眼睛一亮,“我也想去涪關。只是涪關和江油不同,想要攻取,卻苦無良策啊。”

王累道:“劉璋不仁,二子也非成大事之輩。王累想投靠涼王,願取涪關,爲覲見之禮!”

龐統道:“辰元先生,計將安出?”

“涪關守將黃權,年二十二,卻頗有心計。他與我有通家之好,若大人信我,願前去說降。不許一兵一卒,可得涪關在手。到時候,綿竹李恢定然會有所舉動,我們何不趁機拿下綿竹?若綿竹一失,成都必然大亂……待永年說降孟達之後,涼王大軍入川,則蜀中可定。”

龐統地眼睛,不由得眯縫起來。

片刻之後,他站起身來,“先生果然好計,就請仲邈陪先生一同前往涪關,我在這裡恭候佳音。”這是一場賭博,成了地話……成都唾手可得。

但若是輸了,入川的萬餘無難軍,將死無葬身之地。龐統如今,賭地就是王累真心歸降……

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343章 名士之殤(二)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61章 惺惺相惜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119章 初見孟德第72章 火燒盤龍谷(一)第53章 追悔莫及第2章 董卓幼子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368章 各方雲動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11章 馬奴小鐵(1)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57章 赴已吾第124章 敕勒歌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134章 俸祿三百石(一)第461章 宮孫乎?第34章 巨魔兒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347章 破長安第499章 決戰之殤逝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138章 亦幻亦真第3章 天生力王(2)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6章 伏波遺寶(1)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480章 家與國第36章 一氣韓九曲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400章 獅虎第281章 雒陽烽火紀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28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365章 彈汗山(三)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414章 大亂第51章 飛白絕倫第140章 三醜戰三英(一)第49章 太平教徒第416章 空城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450章 陽謀(一)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65章 巨魔襲來(一)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110章 黨人憂患第241章 雒陽一夜(二)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37章 再遇裴元紹第349章 南榮彧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181章 漢帝出巡第394章 十年(四)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500章 大結局第360章 小溫侯(三)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391章 十年(一)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336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四)第85章 南宮鉅變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385章 建安二年的雪(一)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58章 劉門血案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23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128章 涼州之亂第166章 興盛不過三代第282章 請主公上坐第33章 進退維谷第13章 殺戮一(上)第324章 大決戰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二)第384章 郭嘉之死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260章 江東起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