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

荀如今的確很難過。

若非曹操對許昌有過一番修繕,並採用了關中的模式,建造內甕城,構建馬面牆等一系列措施,許昌說不定就已經被攻破了。自雒陽大戰結束以後,曹操加強了挖掘自身的力量。

學習關中的手段,吸納能工巧匠,在軍械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與關中交易的數年時間裡,曹操並沒有在軍械馬匹方面投入太大的支出。他和董交易,主要是在民生民用方面。包括一些已經被關中淘汰下來的機械,於曹操而言,無疑很重要。

而這些設備,的確是促進了許昌的發展。

一場大戰方歇,徐州軍在許昌城下,丟下了千餘具屍體,停止了攻擊。

不過才十餘天的光景,許昌已經變得是千瘡百孔。荀早就不見了往日的儒雅和沉穩,一屁股坐在府衙大廳裡,太陽穴突突直跳。這十餘天的時間,對於荀而言,無疑是一種煎熬。

如果不是當年邊讓之亂,荀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只怕這神經已經崩潰了。

許昌城中,如今大約有四五萬兵馬,其中有一小部分還要留守皇宮,以防那位小皇帝跳出來搞風搞雨。相信劉協也聽說了,劉備此次是要迎駕他前往徐州。在許昌做傀儡,和在徐州做傀儡沒什麼分別,但是有一點,劉備是沛國王的女婿,相對而言,和劉協會更親近些。

想必那位小皇帝,一定很動心吧。

“父親,吃點東西吧……您已經一整天沒有吃過東西了!”

正當荀在沉思的時候,腳步聲傳來。

一個弱冠青年捧着飯食。來到到了荀身旁。他輕聲道:“父親,如今許昌裡裡外外的人都在看着您呢。若您倒下了,許昌也就完了。先吃點東西,吃飽了,才能考慮事情更加周詳。”

荀欣慰的笑了起來。

這青年。是荀的長子,名叫荀惲(欲n。是荀原配唐氏所生,馬上就要二十二歲了。

荀示意荀惲把飯碗放下,“你母親可好?”

“甚好!”荀惲說:“只是擔心父親,這兩日頭疼的厲害。幾個弟弟都陪伴在母親身邊照顧,父親不必擔心。”

“城裡現在如何?”

荀惲現在擔任丞相府長史,負責城內地治安。聽荀詢問,荀惲連忙回答:“城中一切尚好,但是糧草消耗的非常快。箭支的原料,也不太充足了。百姓們雖然表現的很平靜。可孩兒卻不敢保證,這種平靜能持續多久。如果丞相援兵在二十天內不能抵達,可就有危險了。”

荀很喜歡這個兒子。

辦事很穩,很有他的風範。不管在什麼時候,荀惲總是保持着平靜,當然,這和他地經歷有關。

荀一共有五個兒子!

其中唯有荀惲。在黃巾之亂爆發時,已經開始記事。潁川是當年黃巾之亂災情最重的地方,荀惲和母親有一次被堵在莊園中,險些被黃巾賊捉住。經過那件事,荀惲就變得沉默寡言。

“父親,丞相……他真的能回來嗎?”

荀惲在遲疑了片刻後,終於忍不住輕聲的詢問。

荀猶豫了一下,“當然!”

“可是……”

“可是什麼?”

荀惲輕聲道:“孩兒今天出門,在經過一個酒肆的時候,聽人說丞相被袁紹打敗。退到了鉅野。”

許昌已經被封鎖多時,荀惲的消息,也只是停留在十數日之前。荀倒是知道這個消息,但荀也清楚,那不過是曹操的計策。當時因爲擔心許昌出現波動,荀就強行壓下了消息。

不過,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許昌現在如同一個被封閉的世界,外面的消息穿不進來,裡面地消息也送不出去。

“子倩,你放心好了。以袁紹的水平。怎麼可能是丞相的對手?敗退鉅野,不過是丞相早就已經安排下的計策……呵呵,用不了多久,丞相就能打敗袁紹,到時候援兵也就能抵達。”

荀惲輕輕的出了一口氣。

但荀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袁紹不足爲慮。可是關中那位。會老實嗎?

這句話他沒法說,也不能說。三口兩口把飯食吃完。荀站起身來,配上軟甲,抓起寶劍。

“父親,這麼晚,您要去哪

“丞相不在,府中只剩下幾位夫人和公子。我需要去探望一下,然後巡視城防。子倩,你留在家裡陪你的母親,若是有什麼事情,就去城上找我……哦,一會兒我會請太醫前來爲你母親治療。這些日子,你多辛苦一下,家裡的事情多操心,莫要讓你幾個弟弟去惹出麻煩。

另外,你派人去你嬸嬸那裡,把她們母子也接過來。這個時候,大家在一起,也能有個照應。”

“孩兒明白!”

荀所說地嬸嬸,是指郭嘉的老婆孩子。郭嘉已經死去了多年,膝下還有一個兒子,名叫郭奕,現年十五歲。曹操對這母子很照顧,平常荀也時常過去看望。在這個時候,正如荀所說的那樣,大家在一起,相互照應起來比較容易。天曉得……呵呵,會發生什麼事情?

荀惲的確是個很懂事的孩子,把父親送出府門外。

荀帶着人,先往丞相府拜望了卞夫人,劉夫人,環夫人。曹操有十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曹昂在夏侯淵身邊效力,次子曹丕如今在長安。長女曹節貴爲皇后,其他子女皆在府中。

其中,三兒子曹彰十五歲。四兒子曹植十一歲。其他孩子的年紀,都還小,不過曹操的七兒子曹衝,非常聰明。在衆多子嗣當中,算是出類拔萃。在荀登門時。都表現的很平靜。

三位夫人詢問了一下目前許昌的情況,就沒有再說什麼。

卞夫人說:“丞相離開的時候,曾說過凡事聽從文若。該怎麼辦,你決定就是,無需和我們商量。如果城中有什麼需要我們母子出面幫忙地,就來說一聲,我們定當聽從文若地吩咐。”

荀說:“主母放心,我在一日,定保主母一家周詳。”

“叔父,叔父!”

曹彰跳出來。大聲道:“如今賊人兵臨城下,我父遠征濮陽,我當爲父排憂解難。請准許我隨同叔父殺賊。”

這曹彰,生的魁梧過人。

才十五歲,個頭就足有七尺多高,膀大腰圓。他射術驚人,臂力雄渾。曾徒手鬥過猛虎。能吃苦耐勞,勇猛剛烈。曹操有一次曾經詢問幾個孩子各自的興趣,唯有曹彰說:“我願爲將。”

當時曹操就問:“如何爲將?”

曹彰的回答很簡單,“披堅執銳,臨難不顧。爲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

一番話引得曹操大笑:“黃鬚兒竟大奇也!”

意思是說:沒想到我家這小毛孩子竟有如此本事,將來成就一定不凡。可惜,曹彰至今,未能有機會一展伸手。現在劉備兵馬圍困許昌。曹彰已經忍了很久,終於忍耐不住跳了出來。

荀聞聽,不禁一蹙眉頭。

正要開口拒絕,卻聽卞夫人道:“我兒願爲父分憂,實乃好事。他空有一身本領,自詡勇武過人,凡事總是向那軹侯效仿。我看文若就帶他登上城頭,也好讓他知道什麼是天高地厚。”

董如今貴爲涼王,之前曾爲武功侯。

但早在董卓入京的時候,董地爵位是軹侯。曹操對外人稱董爲鄙夫。可是在家裡卻稱董爲軹侯。畢竟,當初董把他打得躍馬汜水時,就是軹侯。曹操並不承認董其他的爵位。

聽卞夫人這麼一說,荀想了想,就答應下來。

如今城上也的確是需要人手。曹彰勇武過人。若能出現在城上,於士卒們無疑是一種鼓舞。

於是。荀離開丞相府的時候,身後又跟上了一個全身披掛地小將軍。

已經快到了子夜,許昌城中冷冷清清,看上去很蕭條。除了往來的巡邏軍,幾乎看不到一人。

那冷冷清清的氣息,讓荀也感到寂寥。

突然,一陣鼓聲傳來,緊跟着銅鑼聲響,遠處城頭上一陣喧囂。

“叔父,出了什麼事情?”

“有敵情,我們速速前去觀看!”

荀一下子反應了過來,催馬朝着那鼓聲傳來的方向急馳而去。曹彰也不敢遲疑,帶着士卒親隨,跟在荀身後,很快的就來到了許昌光華門。一行人從馳道登上城頭,荀厲聲喝問:“何事鳴金?”

“大人,城下有敵將叫陣。”

荀聞聽,心中奇怪。

這都什麼時候了,跑來叫陣?他走上城門樓,手扶垛口向城下觀瞧。

只見城下方火光通明,一員大將,赤面美髯,金甲綠袍,胯下渾紅馬,掌中一杆青龍偃月

他走馬盤旋,厲聲喝道:“某乃關羽,城中何人主事,速來答話!”

荀說:“我乃司空荀,賊將,有話就說!”

關羽丹鳳眼一眯,傲然道:“荀?倒是聽說過你地名字。我今日前來,是要送給你一件禮物!”

說着話,關羽一揮手。

只見城下士卒門旗一分,一根三丈長短地竹竿上,挑着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出現在荀面前。

“荀,可看清楚,這是何人首級?”

荀就着火光,仔細一看……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忍不住呼喊一聲:“夏侯將軍!”

曹彰地眼睛,一下子就紅了!

關羽得意的說道:“荀,潁川如今已盡落我兄長之手,夏侯淵被我所殺,你如今再無外援……嘿嘿,另外我還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家那曹丞相,已經在大野澤戰敗了袁紹大

城頭上,一陣歡呼。

可是荀卻是心裡一陣陣的發冷。

他知道,關羽不可能這麼好心,想必下面還有什麼話要說。

果不其然,關羽待城頭上的聲音減弱,冷笑道:“不過,你家丞相雖勝了,卻平白便宜了董。”

“什麼?”

“董已經殺出關中,強奪滎陽和新鄭,並在數日前,火燒滎陽,擊殺了許褚和魯肅。”

荀的腦袋嗡地一聲響,手扶城垛,身子卻是輕輕的顫動,“你胡說!”

“胡說嗎?你就當作是我胡說吧!”關羽大笑,“還有,董已經佔領了陳留,在薄縣一帶,和曹操的兵馬對峙。還有啊……長平也被董奪取,你許昌現在是沒有半個援兵。荀,我兄長愛惜你的才華,若你現在投降,我可以在兄長面前爲你美言……”

“紅臉賊,胡說八道,吃我一箭!”

曹彰眼見着城頭上的士卒士氣低落,忍不住站出來,彎弓搭箭,對準了關羽就是一箭。

“兒郎們,莫要聽這紅臉賊胡說八道。董和我父親簽下了協議,十年之內互不交鋒,又怎麼可能出兵呢?”

這一箭,快如閃電,恰似流星。

關羽沒有任何防備,被曹彰一箭射中,啊的一聲,載落馬下。

荀不失時機,厲聲喝道:“兒郎們,開弓放箭,莫要放走了賊將!”

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373章 長安之亂(五)第82章 三醜結義第89章 絞肉機(一)第81章 太平亂起第333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一)第331章 涼州詞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161章 韓與馬(三)第48章 緣深緣淺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324章 大決戰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14章 殺戮(二)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6章 伏波遺寶(1)第400章 獅虎第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500章 大結局第352章 大麻煩第406章 水淹七軍(三)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89章 絞肉機(一)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313章 兗州鉅變第422章 五蠻第92章 絞肉機(四)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407章 大軍天降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373章 長安之亂(五)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365章 彈汗山(三)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258章 公孫瓚之死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489章 西行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297章 涼州亂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419章 煮酒(一)第414章 大亂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376章 長安之亂(八)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398章 十年(八)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395章 十年(五)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46章 武夫無名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222章 大文章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321章 大決戰(四)第213章 廖化怎能做先鋒(二)第74章 飛燕南行第379章 顏面存幾何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91章 絞肉機(三)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21章 敲山震虎(2)第137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第309章 皆爲漢民第195章 江東二虎臣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54章 分道揚鑣第116章 回河東(一)第482章 長安(一)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277章 雒陽烽火紀(一)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32 名駒象龍第85章 南宮鉅變第86章 雒陽喋血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66章 巨魔襲來(二)第25章 黃河九曲第270章 董卓籌謀未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