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當了個狗屁小主任,不認親戚了?我給你說的那個學生怎麼沒收到通知?”姑家大表哥氣沖沖的進門就喊上了。
“先給我坐下,一大早的發什麼火?學校也不是二的一個人說了算!”母親在一旁插話。
“妗的你在這兒住?”表哥火氣沒消,“這不是我個同事小孩考試差了幾分,想來三峰中學上,知道咱是親戚,找我說情。今年我就介紹這麼一個,二的都不當回事,妗的你說說!”
還告上狀了。
“還沒吃吧?吃口飯再說。”王芳端過一碗飯。
先前當沒進教務處的時候,親朋好友孩子想來三峰中學上學,分數差不太多的話,找來了,王浩向領導求求情,一年也能照顧那麼一兩個。自從進了教務處,找的人多了,一年能解決的也就那麼三兩個。還別說,人同此心,事成了,皆大歡喜;事沒辦成,差不多都會撂下一句:“我就介紹這麼一個你都不辦!”
“你一個他一個,真當三峰中學是咱自家開的了。”王浩有苦說不出,每到招生,都要爲這事頭疼。幾年來,他掌握一個原則:親戚裡道師長同學,先子女後侄兒外甥,儘自己最大能力幫忙。
“先不說旁人,我正要找你呢!”王浩邊吃邊說,“咱家小寶兒在家吧?”
“沒在家,他沒在這兒上課?”
“小寶兒昨天和幾個同學打架,下手不知道輕重,一拳把個學生眼打腫了,他班主任晚上找着我說小寶沒在教室宿舍,可能害怕跑回家了,我正準備給你捎信兒呢。”
表哥顧不上再說找學生的事,扭頭就走。王浩不忘叮囑一句:“該好好管管了!找見了回個話。”
不到中午,孩子找見了,在三峰村同學家躲了一晚,也不是故意打架,幾個孩子推搡玩鬧,小寶胳膊輪了一下,出了意外。
小寶的事就此打住,王浩爲自家王濤學習的事犯開了愁。
從小學到上初中,王浩沒多關注過王濤的學習,只知道孩子成績一直不錯,也不生事。現在進入初一下學期了,班主任牛老師告訴王浩,王濤其他科成績都很不錯,數學出了點問題,問題還不小——幾次小考試都在六七十分徘徊。
王浩知道,孩子所在的這個班,先是數學老師懷孕,年前第二個數學老師又調走了,現在換上的是第三個。一年不到,數學老師頻繁更換,班級數學課肯定影響不小。令王浩不解的是,老師換的是勤了點兒,可學校也考慮過彌補,現在上課的數學老師就是位經驗豐富好老師,孩子數學成績拉下這麼多,不應該啊。
王浩是個行動派,馬上着手瞭解具體情況。
原來,前兩個數學老師交接過渡階段,老師上課風格不同,孩子一時不適應,幾次小考試,數學成績都不理想,一直是好學生的他,思想有了負擔,厭學了。
學習就是這樣,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病根找着了,剩下的就是對症下藥。可孩子數學科欠賬太多,科任老師沒那麼多時間精力去專門進行輔導。王浩有心自己上,一是教學上一大堆事要去忙,二是自己一個語文老師,初中數學解個題問題不大,規範輔導就有點力不從心了。怎麼辦?
這天,王浩坐在初二(3)班教室裡聽英語課。自從有了那次電梯偶遇,王浩聽英語課的次數多了起來。講臺上,英語劉老師提問幾個學生後,對結果很不滿意,發起了感慨:“現在纔到初二,這麼簡單地問題都回答不上來,升初三了怎麼辦?得從根兒上補齊!”劉老師交代道:“不用買什麼複習書。找出一年級英語課本,從前往後照書抄!”
“根兒上補齊!”“照書抄!”王浩在聽課筆記上寫下這倆關鍵詞,一個給孩子輔導的方案在他大腦中逐漸形成。
經過一個階段的準備,徵得孩子同意,用一個假期時間,王浩對孩子數學進行了輔導。
見效了。開學第一次數學考試,王濤差幾分就是滿分,給了數學老師一個驚喜。最重要的,是孩子重新對學數學有了信心。
王浩靜下心來,給這次輔導做了總結——
*輔導規劃——
兩條腿走路,雙管齊下
準備工作:一是篩選孩子初一階段錯題(從孩子單元試卷、期中期末試卷中選),編爲6-10號試卷。二是把初一數學課本上所有例題,編爲1-5號試卷。
實施階段:先讓孩子做1-5號卷,打基礎;再做6-10號卷查漏補缺。
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