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彪的算計

bookmark

馬超又說:“況且世家們擁有不少的奴婢,這些奴婢正是咱們急需的人口。若能得到他們大多數的奴婢,咱們就又多了許多賦稅,多了許多兵源,實力自然更強。再者,世家失去了土地和人口,最有可能的就是從商。商人的實力和影響比地主弱得不止一點半點,可比地主好管多了。商賈多了,還能繁榮我涼州的貨殖。涼州不是在絲綢之路上嗎?正好就驅使他們到西域去,爲咱們賺回財富來。”

馬騰撫掌大笑,道:“好啊,超兒真是把這些世家耍得團團轉,既削弱了他們的實力,又使之爲我所用。”

但又一想,馬騰又說:“不過,楊阜此人就是出身世家,他會不會陽奉陰違,壞我們的大事?”

馬超想了想,覺得既然已經選擇相信楊阜,就不應該再懷疑他,就說:“正因爲楊阜出身世家,他才更瞭解世家們的心理,更容易驅使那些世家們爲我所用。父親放心吧。”

馬騰點點頭,說:“你負責的裁兵事宜進行得如何了?”

馬超道:“早已在十天前完成,明面上留有四萬騎兵。這四萬騎,兒保準無一不是以一當十的精銳。只需兩千騎,就足以沖垮一萬嚴陣以待的步兵,衝破三萬防備不嚴的步騎。另外還有一萬步兵作爲守城兵力,已經以郡兵的名義安排到了靠近朝廷和韓遂的城池,如街亭。他們也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兒給他們配備了重甲,野戰時以一千人迎擊一萬騎保持陣型和形成殺傷,不成問題。除了四萬騎兵和一萬步兵外,兒還有八百先登營,更是精銳無比。”

馬騰點點頭很滿意,道:“楊彪沒有爲難你吧?”

馬超笑道:“他倒是想。前期還一直盯着郡兵不放,不過也說不過兒,也就作罷了。後來他主持工曹的衆多工程,如水利、道路的修建,也沒有心思放在兒這裡。”

馬騰道:“說到楊彪,楊彪開展了衆多工程,光是水利,就足以灌溉咱們的八成田地,官道也都修到了新設的羌中四郡去,他還耗盡了咱們退役的兵器用來鑄劍爲犁,打造農具。其餘城池、府庫、學校、關塞、戍堡、驛站的修建,也是堪稱浩大。他還想給咱們修建更豪華的刺史府,爲父怕百姓議論,就給拒絕了。

爲此他徵發的徭役,幾乎涵蓋涼州所有的青壯年,連婦孺老幼都派上了,就差西涼軍沒去,要不然全涼州一百六十萬人都被他用去修建工程了。

不僅如此,因他的工程太過浩大,咱們的錢糧已經被他耗去大半。要不是爲父知道你想買下世家的田地、塢堡和戶口,那咱們就一枚錢、一粒粟也不剩了。爲此,戶曹掾閻忠一直在抱怨,勸爲父制止楊彪。”

馬超聽完後,不得不感嘆楊彪老謀深算,因爲楊彪打算用這種方式來拖垮馬氏直至滅亡。

馬超道:“父親,兒看楊彪此舉,乃‘鄭國之計’。”

戰國末期,韓國因爲就在函谷關外,是六國中遭受秦國侵略最嚴重的國家。國土本就是七雄中最小,還時常要以地賄秦,因此越來越弱小。爲了抗拒秦國,韓國君臣想出了一條妙計:他們派遣名匠鄭國入秦,鄭國建議秦國大修水利,真實目的是“疲秦”,使秦國將絕大多數的人力物力財力放在水利建設上,就無力東出函谷關,侵略韓國。

馬騰驚道:“超兒是說,楊彪想學鄭國,用繁多勞累、徵發過甚的工程,來拖累咱們?”

馬超道:“正是。楊彪無非是想以此名義,來徵發絕大多數的百姓,一方面讓咱們的力量集中於工程上無法脫身,無力再對朝廷構成威脅;另一方面,消耗咱們大多數錢糧,削弱咱們;再者,百姓忙於服徭役,就無暇顧及農耕,這樣也能削弱咱們;又再者,用頻繁的徭役來使百姓怨恨咱們,讓民心重回朝廷那邊。哼,如此真是一石多鳥。兒還真是說錯他了,他能除掉王甫、曹節,果然有些本事。”

馬騰怒道:“既然如此,爲父這就下令,逮捕楊彪!”

馬超連忙制止:“慢!”

“超兒,爲何阻止?”

馬超道:“其實,楊彪要用‘鄭國計’,也未必不是好事。儘管他主持了太多工程的修建,發動了咱們大多的戶口,消耗了大多的錢糧,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咱們。但他畢竟兢兢業業,涼州因爲他主持的工程,也變得越發強大起來,涼州復甦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馬騰道:“但萬一真讓他影響了農耕怎麼辦?”

馬超笑道:“那就是楊彪失算了。眼下,冬小麥、粟、豆等早已播種完畢,田間雜草還未生髮,百姓們根本不必太過費心伺弄,換言之,現在還是農閒時節,百姓們無事可做,去服徭役、修工程正當其時。”

“嗯,這倒也是。不過,咱們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民心,不會因此喪失吧?”

馬超笑道:“這更是楊彪失算了。咱們興修水利,還不是灌溉百姓們分得的田地?興修的城池,還不是爲了讓盜賊作亂時,百姓能有個躲避之所?這些都是勤政,百姓們自然會高興,又怎會怨恨呢?若父親不放心,可以拿出些錢糧,賞賜給那些服徭役盡心盡力、積極向上的人,百姓們幹勁更足,也不會有怨言了。”

馬騰笑道:“好,就以你說的辦。昔日鄭國渠修建後,關中田地得以灌溉,成爲肥沃土地,反而讓秦變得更強,積攢起掃滅六國的實力。現在楊彪想當咱們的鄭國,助咱們變得更爲強大,咱們可不能虧待了他。這樣,爲父賞給他些錢糧,擴展他的職田,以資鼓勵。”

馬超笑道:“父親英明。”

馬騰說:“不過,因爲楊彪的工程太多,咱們還要拿出不少錢糧作爲對服徭役的百姓的報酬。咱們恐怕沒有那麼多錢糧,去購買世家們的地產和戶口了。而且楊彪還消耗了大多數兵器,咱們現在還缺乏鐵,馬鈞常常催爲父儘快籌集鐵,不然兵器的打造會出現問題。”

第四百一十六章 挑唆第二百零六章 護盧水胡校尉第二百九十三章 站隊第一百七十四章 囑咐第三百一十一章 拉攏第三百七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十步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謀驚四座(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達成交易第三百三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九十章 會水之戰(上)第一百零二章 三軍統帥的一天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聲走漏第十五章 獻降第二百七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六十章 推算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袁之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楊阜(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投降第二十章 終見大敵第三百八十八章 訪客又至第一百零五章 服軟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二百三十九章 拖延第一計第一百八十九章 弱水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三百章 心亂如麻第八十章 大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投降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甫嵩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弱水之戰(下)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六十九章 對戰第九十五章 幕府的幕僚們第三百四十章 陽謀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一百三十一章 賈詡的建議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訪第三十二章 翌日再戰第九十九章 降服名將之法第四百一十七章 戲弄第二百八十七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境平定第一百八十八章 弱水之戰(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四百零五章 驚現王司徒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二百四十九章 覆盤第一百二十九章 賈詡的到來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二百八十五章 劫掠三輔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說和拉攏(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定策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訪第三十五章 鏖戰(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妙計突現第三百二十九章 襲取臨汾第二百一十七章 惡戰取勝第二十五章 揮軍衝殺第一百四十章 尚書檯裡的對弈第一百五十章 謀驚四座(中)第五十一章 入營詳談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袁之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黨第五十六章 避實擊虛第二百六十六章 陣前約談 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拒絕理由第二百九十章 伏擊戰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三百二十三章 結盟第三百五十九章 白波壘第四十三章 中計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龐德論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議事(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結盟之議第二百九十五章 西園密謀(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同住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波郭太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鮮卑第二百八十九章 騷擾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安彌之戰第五十二章 秘計反攻第三百二十四章 滿寵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繡的疑惑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阜(下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賭一賭第三十九章 危機和破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心動行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三百四十六章 心動行動第一百零九章 出戰第一百章 關禁閉第七十二章 歸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三百七十九章 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