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

bookmark

馬岱默然低下頭,又擡起頭,雙目泛着淚光,用乞求的口吻說:“難道兄長就不能不去京城嗎?留在涼州有何不好,何必自入險境?”

馬超搖搖頭,說:“吾有吾想要做成的事,只有在京城才能做成。”

馬岱無力地低下頭。

馬超拍拍馬岱的肩膀,說:“吾將你留在涼州,沒帶去京城,想必以父親之英明,早已知曉吾之意圖。若吾不測,即以你承繼基業。”

馬岱半跪下來,不語。

馬超知道馬岱的心思,點點頭,又對楊阜道:“想必你也知道了,吾爲何選了賈詡隨我入京,而不是你。”

楊阜道:“因爲屬下最熟悉涼州,是輔佐主公治理涼州、推進改革,最佳人選。”

馬超點點頭,道:“你很聰明,絕頂聰明,不要辜負吾之期許。”

楊阜也默然半跪在地。

馬超看着其他沒被挑選的將領,閻行、張濟、段煨、徹裡吉,這些人紛紛默然佇立着,注視着馬超。

馬超道:“吾不在軍中,你等定要輔佐父親,管理好西涼軍,保護涼州,遠離戰亂。”

這些人也紛紛半跪在地。

馬超便帶着賈詡、龐德、張繡、麴義四人,親自去大營之中挑選了兩萬西涼鐵騎,點了先登營,帶齊了換騎和馱運的每人四匹戰馬,行李、兵刃、箭矢、糧秣,馬超又帶上了足足十億錢,便在暮色中出了大營。

沒被挑選的西涼鐵騎,也得了消息,紛紛出營相送,羌笛胡笳,奏響送別馬超離去的軍樂。

在悠悠羌笛聲中,兩萬多騎緩緩步出大營。

馬超率軍經過長安城下時,皇甫嵩已經率一部官軍,在城下列陣,等着馬超。

馬超騎着小白,慢慢走近,皇甫嵩也騎着馬過來。

對於馬超這麼快就下定決心,皇甫嵩十分滿意,微笑道:“麾下還是做出了正確的抉擇。”

馬超微笑道:“麾下也一樣。”

皇甫嵩聞言大笑。

笑罷,皇甫嵩收斂笑容,悵然若失地說:“若是知曉麾下如此勇猛善戰,足智多謀,若是知曉到頭來結局竟是如此,老夫又何必聽從大將軍何進之令,與麾下幾次三番大戰,令將近十萬士卒,喪生戰場?”

馬超道:“慈不掌兵。若麾下不與吾爭戰,如此結局也不會到來,麾下不必再悔恨。”

皇甫嵩點點頭,說:“說得不錯,至少這場戰爭滅掉了三輔世家的宗兵,滅掉了三輔世家。縱然他們對於老夫如何痛恨,再也無法威脅到老夫了。老夫正好可以高枕無憂。陛下曾冊封老夫爲侯,以美陽、槐裡爲食邑。以前因世家大族遍佈三輔,掌握大多數土地,也不能收取他們的稅。現在三輔世家被麾下一掃而空,老夫終於可以收取美陽和槐裡二縣的賦稅了。”

馬超笑道:“麾下不再惦記涼州的土地了嗎?”

皇甫嵩笑道:“涼州之土狹而瘦,如何比得上關中沃土?老夫已得美陽、槐裡,不思涼土矣!”

“哈哈哈哈!”兩人俱笑。

皇甫嵩又道:“既然我等已經俱爲陛下臂膀,麾下看,是不是……”

馬超知道皇甫嵩的意思,一揮手,身後就跑過來一騎,在暮色之下,皇甫嵩一看,果然是他所期待的周慎。

周慎於前幾日被西涼軍生擒,做了幾天俘虜。此時他已經換上了他以前的衣甲,看起來仍舊和沒被俘虜之前一樣威武堂堂。但就是他消瘦的身軀,和臉上幾道馬鞭打出來的傷痕,看起來不是很好看。

“車騎……”周慎給皇甫嵩行了一禮。

馬超道:“還有被俘的官軍士卒數千人,我父親正在釋放,明日就能回到長安城中。麾下勿憂。”

皇甫嵩點點頭,說:“此後,麾下與老夫,可都是陛下臂膀。麾下與老夫,和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已經勢同水火,不能相容。麾下既然在洛陽城中,就一定要忠心王事,警惕這兩人的明槍暗箭。”

馬超點點頭,說:“吾自然省得。麾下與這兩人同朝爲臣十數載,可有見教?”

皇甫嵩道:“何進,聰明至極。此人善於抓住機會。如在十常侍爲陛下選美人時,他賄賂黃門,使得其妹得以進宮。

在其妹進宮成爲美人後,他又抓住陛下不喜宋皇后之機會,賄賂十常侍,讓十常侍在陛下面前詆譭宋皇后而誇讚其妹何美人,而使陛下更爲厭惡宋皇后,而冊封其妹何美人成爲皇后。

由此,他成爲外戚。在未曾成爲外戚之前,他還不過是個依附在十常侍身邊的鷹犬;成爲外戚後,他方纔心思活泛,開始謀劃掌握大權,壓制十常侍。

在黃巾之亂時,他抓住時機,率先平定馬元義。他本又是外戚,便迫使當時突然聽聞黃巾亂起、而慌亂不知所措的陛下,任命他爲大將軍、錄尚書事、慎侯。

見麾下平定涼州,手中握有足足二十萬西涼鐵騎,何進又深恐麾下之兵權壓過他。便藉口麾下乃西涼人,藉機徵調大軍圍剿。由此可見,此人善於抓住時機,不容小覷。而且何進還善於籠絡人心,袁紹乃黨人領袖,袁術乃世家代表,俱爲他所用。麾下不可不謹慎。”

馬超點點頭,道:“太傅袁隗,此人若何?”

皇甫嵩道:“圓滑,狡詐。”

馬超不是很瞭解袁隗,問:“從何說起?”

皇甫嵩道:“曹節、王甫還在時,中官勢大,黨人莫能爭鋒。哪怕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也不得不垂首服從。時有中常侍袁赦,禍亂朝綱,勢力極盛。袁赦自知是中官,爲世人所不恥。又見汝南袁氏與其同姓,便與袁隗商量,意圖編入袁氏族譜。

當時的袁隗還不是太傅,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在中官的壓制之下,也幾近喘不過氣來。袁隗想借袁赦的勢,重振汝南袁氏,便與袁赦一拍即合,將袁赦編入汝南袁氏族譜,成爲袁氏子孫。而袁赦也投桃報李,多番報答袁隗,使之成爲三公之一的太傅。”

中官,即宦官。

第一百一十八章 說客臨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惡戰取勝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六十九章 對戰第七十七章 阿陽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馬鈞的改造第十四章 下山廝殺第三百六十一章 白波歸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軍混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黨第三百二十一章 結盟之議第二百九十三章 站隊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投降第八十三章 來信了第三十七章 鏖戰(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右翼被圍第三章 穿越者第二百四十二章 世家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波郭太第一章 追擊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彪的算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拖延第三計第七十六章 劫得信使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羞辱與反羞辱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斷第三百五十九章 白波壘第九十六章 何進的決斷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七十一章 包圍和包圍第二百三十一章 奪成公英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二百七十二章 預備隊受阻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四十四章 戰後的計較第二百二十五章 韓遂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袁之謀第三百七十三章 偷視第三百四十五章 蔡昭姬第三百二十四章 滿寵第三百三十四章 湯餅第三百一十三章 皇室(中)第二百六十章 約戰第三百零六章 朝爭(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又是湯餅第三百三十三章 羞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黃衍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逗第二百二十四章 安彌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伏第二十九章 追韓遂第三百零八章 朝爭(下)第七十九章 土丘第二百四十章 牛輔出謀第三百一十六章 轉戰西河第二百二十四章 安彌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服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軍潰敗第一百四十五章 班師和迎接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袁之謀第二十八章 突圍第八十八章 下一步的應對第一百九十章 會水之戰(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室(上)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三百七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七章 鏖戰(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繡的疑惑第六十五章 設計復仇第六十五章 設計復仇第二百零四章 圍而不攻第十四章 下山廝殺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第三百八十六章 威逼利誘第二百零五章 楊彪的試探第一百八十七章 攻表氏第一百二十七章 諫言第四百一十章 永樂太后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甫嵩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九章 目標確定第十三章 罵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的威脅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郡國第四百零八章 扯皮第二章 逼降第五十九章 開口了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降第二百六十六章 陣前約談 下第四百零七章 反將一軍第三百四十四章 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