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斷

賈詡微微一笑,說:“怎麼?世家大族的害處,在下還未曾說完,公等就已經惶恐如斯了?”

劉虞吃驚地問:“什麼?還有?”

賈詡做出“請”的手勢,說:“請公等稍坐,聽在下繼續說。”

盧植、劉虞等人忐忑不安地重新跪坐在席位上。

賈詡微笑道:“其三,世家勢力若再不加以遏制,將滅亡天下萬民。爲何呢?很簡單。如果世家豪強進一步坐大,他們也很可能不會結成緊密的利益集團從而掌控天下,而是很可能選擇成爲割據軍閥,佔據一方。”

一聽這話,盧植、劉虞等人很快就明白過來了。盧植道:“先生所言極是。世家大族本就各自以一郡一縣作爲自己的勢力範圍,有的世家大族甚至田畝跨越數縣。世家大族又有廣闊的土地、衆多的戶口、強大的宗兵、充足的錢糧、堅固的塢壁,其實形同一個個諸侯。若他們一同造反,則很容易佔據郡縣,各自稱王。”

賈詡給盧植微微一拱手躬身,說:“盧公分析得很對,在下正是這麼想的,而世家大族也正是如此的可怕。盧公請試想,這天下之大,郡縣之數有幾何,世家大族之數又有幾何?”

盧植面帶憂色地說:“漢家郡縣之數百千,而世家大族之數又何止百千?”

賈詡笑道:“是啊!郡縣就那麼多,天下就那麼大,可世家大族卻有如此之多,根本不夠他們分的。兼併土地是世家大族的本能,而造反成爲軍閥諸侯後,擴張地盤更是他們必然會做出的選擇。

屆時,這些個小型諸侯們爲爭奪郡縣地盤打起來,就會倒退回春秋戰國的老路上,天下將再無一統,天下萬民又要重回分裂戰亂之中!更可怕的是,世家大族人才濟濟,因此他們的戰爭能力和抵禦戰爭的能力十分強悍。也就是說,他們之間的亂戰,絕不會在短短數十年內結束。很有可能,他們開啓的亂世會像春秋戰國那般,一直延續數百年才結束。

爲了保護地盤和搶奪地盤,世家們唯有嚴厲地役使天下萬民,將他們源源不斷地送上戰場,逼上死路。這就意味着,天下萬民要飽受數百年殘酷戰爭之浩劫。

在戰國時,單單只是秦將白起一人,就直接導致了六國百萬士兵的死亡。世家大族人才濟濟,他們之中潛在的‘白起’,以及他們會帶來的死亡,必定數倍於戰國。

這也就是在下說的:如若不對世家大族加以嚴厲打擊,他們必將滅亡天下萬民。”

此言一出,盧植、劉虞等人臉上的憂慮,就愈加多了幾分。

即便是早已立志於打擊世家的馬超和楊彪兩人,也因賈詡的話而深感憂懼。因爲即便是他們,在這之前也從沒想過,世家大族的危害之大達到了如此程度。

賈詡又道:“其四,世家再坐大,必將滅亡儒術。”

衆人聽了,頗爲疑惑,黃琬質疑道:“先生所言不對吧?世家大族之所以能成長到如今程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世家無不以經書傳家,家家都以儒門弟子自居。儒學的綱常與禮儀,看似無用,實則爲世家確定了嚴格的秩序,將家族緊緊聚合在一起,併爲世家發展指明方向。”

劉虞也說道:“不錯。而且我大漢獨尊儒術,世家子弟只有依靠研習儒經,方能做官掌權。儒學對於世家如此重要,世家又怎會自毀長城呢?”

賈詡微微一笑,走到劉虞和黃琬兩人席位之間,說:“公等所言不錯,他們當然是孔孟之學最虔誠的信徒。可這隻存在於孔孟之學對於他們還有利用價值的時候。

試問世家爲何尊儒學,而不學法家?很簡單,儒學的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加上繁褥的禮儀要求,所營造出的穩定有序的天下秩序,乃是世家坐大的溫牀。他們可以依靠儒學建立起的制度和秩序,趁機掌握天下各個方面。

可是隨着時間流逝,世家進一步坐大,就會改變原有的制度和秩序。屆時,天下沒有了君臣,或者沒有了大一統。那麼儒學經學便變得不合時宜了,到那時他們還需要儒學經學嗎?”

盧植、劉虞等人紛紛恍然大悟,以這些人的才智當然知道,儒學是大一統的帝制社會所配套的學術。如果帝制和大一統都沒了,儒學當然也會隨之被世家棄之不用。孔孟之術不能傳承,這是盧植、劉虞、楊彪等儒門弟子所萬萬不能接受的。

而馬超對此並不在乎。作爲一個現代的靈魂,馬超見識了僵化的儒家思想對於這個民族所帶來的種種弊病。相較於儒家,馬超更傾向於法家的思想。

賈詡心想自己也說了不少了,便走回到自己的席位前、馬超的身側,總結道:“因此,在下認爲,如不打擊世家、抑制兼併,世家最終必將滅亡漢家、滅亡帝制、滅亡萬民、滅亡儒術。總而言之,便是要滅亡我等所熟知所珍視的一切。公等聽了在下的話,難道還不能做最後決斷嗎?”

馬超看向盧植、劉虞等人,驚訝地發現,方纔這些人還是面有難色、緊鎖眉頭,在聽完賈詡的話後,已經變成人人憂心忡忡、坐立難安了。

盧植一臉堅毅,手掌相併,向馬超微微一拜,說:“茲事體大,請容老夫與師友們再三思量。”

馬超正欲點頭答應,伍孚憤然起身,高聲說道:“盧公不必多言了!世家危害如此深重,身爲士人和漢室臣僚的我等,豈能袖手旁觀、毫無作爲!”

馬超一聽,不由得大喜,心想這伍孚果然是歷史上那個敢於行刺董卓的義士!

劉虞也從席位上站起身來,說:“子幹兄,老夫也有意挽救社稷危亡,請兄快下決斷吧!”

馬超更是大喜,與賈詡默契地笑着對視一眼。馬超知道,劉虞乃東漢末年少有的賢士,故而他做出如此決斷,並不意外;而賈詡的思路卻與馬超不同,賈詡認爲劉虞身爲漢室宗親,他當然不能容忍世家威脅到漢室的統治,因此才鼎力支持。

第九十五章 幕府的幕僚們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二百九十二章 打擊士氣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二百八十五章 劫掠三輔第三章 穿越者第三百三十九章 董卓到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西園第二百四十章 牛輔出謀第五章 備戰、勝戰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甫嵩的選擇第七十七章 阿陽之戰第七十八章 激戰第五十一章 入營詳談第一百五十八章 蓋勳(上)第一百零五章 服軟了第一百零五章 服軟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退往河南地第三百零九章 補救之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良心不安第三百九十二章 開誠佈公第九十五章 幕府的幕僚們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七十三章 襲瓦亭第二百六十三章 出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阜(下下)第二百零九章 趁虛而入第二百七十七章 追擊董卓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苦勸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四百一十六章 挑唆第五十二章 秘計反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達成交易第三百一十三章 皇室(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反覆襲擾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鮮卑第十二章 段煨第三百六十一章 白波歸降第三百零一章 遲疑不定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波郭太第二百八十一章 官軍傷亡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二百六十章 約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西園密謀(上)第三百零二章 如何抉擇第一百一十九章 說降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一百章 關禁閉第三百二十五章 賈詡設謀第九十二章 朝爭驟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安彌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董卓又現第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投降第十三章 罵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氏臨門第一百七十九章 徵河西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鮮卑第二十三章 火攻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擊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難重重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三百四十五章 蔡昭姬第一百五十二章 用人和改革(上)第一百零二章 三軍統帥的一天第一百八十三章 攻觝得第九十一章 奏表第八十七章 攻取隴西第七十五章 交付兵權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第一百四十六章 議事(上)第九十五章 幕府的幕僚們第二百零五章 楊彪的試探第一百七十六章 抒憤第四百二十章 “西園世界”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阜(下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四十一章 沐浴(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西園密謀(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於夫羅第二百六十七章 甲騎具裝出擊第一百四十九章 謀驚四座(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騷擾戰第一百零九章 出戰第七十三章 襲瓦亭第六十五章 設計復仇第十九章 悔改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黃衍第二百四十六章 拖延第三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第三十章 難以置信第三百四十一章 沐浴(上)第一百四十章 尚書檯裡的對弈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馬換牛第二百八十三章 退往河南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安彌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