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父子官爵

bookmark

見同黨有難,中常侍郭勝也挺身而出,說道:“我看何公爲國除賊是假,嫉賢妒能是真!馬超接連大敗韓遂賊子,這是何等的軍功!就連正與黑山張燕交戰的河內太守朱儁、曾與韓遂交戰之前任車騎將軍張溫都未能取勝,可見馬超驍勇善戰,乃陛下之福將也!

陛下有明賞罰、重賢才之意,欲給功臣封侯拜將,何公是怕馬超之權勢超過己身,所以才千方百計地阻撓陛下封賞功臣吧!”

聽了這句話,劉宏本來還很迷惘的臉色,立即變得不好看。

何進慌了,第一反應就是看向劉宏,見劉宏正用懷疑的眼光打量着他,何進更加慌了。

張讓見風向已經完全吹向他這邊了,暗自與同黨們相視一笑,然後把眼淚鼻涕一抹,陰測測地說:“哼哼!何公之妹乃當今長秋,何公乃當今國舅,可謂榮華無極;又是大將軍、錄尚書事,總秉朝政,爲衆僚之長,權勢乃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榮華富貴如此,怎麼還嫉妒一個邊將呢?何公口口聲聲說馬氏有反意,奴看何公爲掌權而不擇手段,纔是真正暗懷反心吧?”

“陛下,奴看加罪的應該是大將軍!請免其職!”趙忠高喊道。

“臣豈敢!陛下明鑑!”何進惶恐萬分地給劉宏屈膝跪下了。

何進身後的羣臣們此時也都收斂了氣焰,各自惶恐不安。

劉宏沉默了,不知如何是好。

一旁旁觀的太尉曹嵩和司徒袁逢一看不好,如果讓十常侍扳倒何進,那他們的日子可就更慘了。兩人趕忙接連出來說和。

曹嵩道:“陛下,大將軍歷來忠君,別無二心,爲陛下鎮壓黃巾之亂就是明證。況且陛下恩寵如此,大將軍怎會謀反?老臣願意爲大將軍擔保,大將軍絕無嫉賢妒能之心,更無攬權自專之意!請陛下明鑑!”

袁隗也說:“陛下,臣亦願爲大將軍擔保。大將軍只是心憂西涼、恐怕王土爲他人竊據而已,實爲憂心國事,故而纔要諍諫陛下,可見其心。”

一看這兩人都出來了,所有的朝臣都反對免職何進,劉宏立即猶豫了,無助地看向張讓和趙忠等人。

而十常侍一看這兩人出來了,氣勢頓時一收。曹嵩之父乃前中常侍曹騰,這是他們自己人,而且地位比他們高得多,他們哪裡會得罪;袁隗不僅是三公,還是汝南袁氏的家長,得罪了他,就是得罪了全天下的世家豪強。

張讓便對劉宏搖了搖頭,劉宏立即會意,對羣臣說:“既然太尉和太傅都如此說了,朕自然相信大將軍之忠心。大將軍可快快請起。”

“謝陛下。”何進便起來了。羣臣也都陸續回席位去了。

見掃除了何進的阻攔,張讓等人就得意了,這下再也沒人來阻止他們了。張讓對劉宏道:“陛下,馬超功高如此,必定封侯拜將才行!”

劉宏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趙忠接着忽悠道:“陛下,大將軍只是平定黃巾之亂,就封爲大將軍;皇甫嵩和朱儁只不過平長社之賊,也都有中郎將之職。而馬超之勝不亞於兩位中郎將,在不到一月的時間內,就把韓遂打得山窮水盡,合應拜將封侯啊!”

劉宏點點頭,說:“嗯,卿等說得對。你等剛剛不是說這馬超被稱爲‘神威天將軍’嗎?”

“陛下真是博聞強記,沒錯,馬超在西涼就爲百姓們如此稱呼。”張讓媚笑道。

劉宏爽快地說:“那就順應民意,封他爲‘神威天將軍’吧!”

“陛下英明!”十常侍紛紛媚笑道。

何進卻吃了一驚。

劉宏又想了一會,說:“不過朕乃天子,必須要把‘天’字去掉,就封他爲‘神威將軍’好了!”

“陛下英明!”十常侍再次歡呼起來。

一聽這話,何進氣得當即又要站起身來反對,但衣角卻被拉住了。何進回頭一看,是坐在其後的袁紹,拉住了他的衣角,並對他搖搖頭。何進這才忍下氣來,坐下。

劉宏又說道:“至於爵位,馬超尚年輕,就封爲駟車庶長吧!按律,歲俸850石、田88頃、宅88宅吧!”

“陛下英明!”

“想必錦馬超得了陛下如此恩賞,一定對陛下感激涕零,將來會爲陛下繼續克亂開土呢!”

劉宏高興地點點頭,卻沒看見何進的臉色更難看了,他的手緊緊攥着劍柄,用力到指節發白。

中常侍封諝言:“陛下,錦馬超封賞如此,身爲其父的馬騰更要大加封賞了。不可低於馬超,否則以亂父子人倫也。”

中常侍侯覽又曰:“不錯,馬騰克定北地、安定,亦有功於朝廷。又爲陛下培育出錦馬超如此不世名將,更當重賞。”

何進驚恐萬分地看向丹陛上,心裡更加焦急。看十常侍的意思,馬騰的官爵勢必更勝一籌!父子俱扶搖而上,這豈不是中了兩個叛賊之下懷?!何進心想。

劉宏還在緩慢地思考着,又一箇中常侍夏惲說:“而且陛下,馬騰乃馬伏波之後,又有羌人血統。倘若重賞他,羌人知陛下安撫懷仁之意,必定來降,西涼無事矣。”

中常侍程曠也勸道:“況且如此一來,也能激勵其他將軍們爲國盡忠,彰顯陛下愛才之心呢!”

趙忠又插一句:“上任涼州刺史耿鄙戰死,就無人爲陛下執掌西涼,如此西涼不安吶,陛下!”

張讓又說:“而且護羌校尉多年空缺,不設護羌校尉,難保羌人不會再次反叛……若是有一個兼具漢羌血統之人出任此職,不僅羌人必定信服,也必定會忠於陛下。”

何進瞪大了雙眼,羣臣也都大吃一驚。何進又想站起來反對,卻又被袁紹給拉住了。羣臣見如此,也都沒有起來。

劉宏聽完點點頭,說:“好好,那朕就封馬騰爲涼州刺史、護羌校尉,讓他爲朕鎮守西涼。另外封他爲大庶長,略高於他兒子錦馬超,歲俸900石、田90頃、宅90宅!”

一聽,何進絕望地用雙手掩蓋住了雙眼,低頭不語;十常侍則是歡呼“陛下英明”。

第一百九十八章 堅守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的威脅第一百四十八章 議事(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難重重第一百一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馬鈞的改造第三百二十四章 滿寵第三百零三章 犒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樂涫之戰(下下)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盤托出第三百五十五章 雪夜混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袁之謀第一百七十章 演武第二百七十六章 無奈逃跑第三百二十二章 匈奴變故第二百九十一章 降卒和降將第三百零三章 犒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戰終止第四百一十六章 挑唆第一百零六章 先登初生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五十六章 避實擊虛第一百零八章 消弭部曲第三百二十一章 結盟之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拖延第一計第一百零四章 推想(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賈詡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九章 騷擾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同住第二十章 終見大敵第二百七十章 連破兩陣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二百九十章 伏擊戰第三百零六章 朝爭(上)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第一百三十四章 敲打和試探第一百零五章 服軟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勸說和拉攏(下)第三十五章 鏖戰(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二百零八章 休屠人的老巢第二百九十一章 降卒和降將第二百八十五章 劫掠三輔第二百九十四章 西園密謀(上)第二十八章 突圍第一百五十章 謀驚四座(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偶然第三百七十五章 硬闖第六十章 推算第十九章 悔改第三百一十七章 董卓又現第二百一十五章 離間計成第三百七十四章 阻攔第三百三十八章 局勢突變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爭吵第二百二十三章 具裝騎兵第五十六章 避實擊虛第二百零五章 楊彪的試探第三百一十九章 白波郭太第一百八十章 閻行之思第三百七十四章 阻攔第一百四十四章 涼州初安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城第六十九章 對戰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七十三章 襲瓦亭第二百九十七章 偶然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聲走漏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馬換牛第三百三十八章 局勢突變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二百一十七章 惡戰取勝第三百二十九章 襲取臨汾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底第二百四十七章 計又告成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繡的疑惑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一百三十九章 枹罕之戰的影響第二十七章 深陷重圍第一百六十章 楊彪(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議事(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進城第二百七十章 連破兩陣第三百六十八章 多方震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七十九章 土丘第一百二十章 陳倉城的來客第七十九章 土丘第一百七十三章 蒲元第一百六十五章 楊阜述職第三十章 難以置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難重重第十七章 西涼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