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粉牆石庫門,庭內一井一梧桐。癟嘴阿婆門外坐,手執蒲扇打磕晚。這是一首描寫上海灘民居石庫門的生動寫照,繪聲繪色。
這裡就拿上海虹口區來做一個例子,細說一說上海灘石庫門的歷史風貌和背後的故事。
先概述一番上海灘開埠前,虹口這塊地方村鎮民宅大多數爲傳統的磚木結構平房。明清那辰光,在如今的江灣鎮周圍也有一些官紳富豪建造的園林別墅,還是一片純正的江南風光,老百姓們過着田園牧歌似的生活。可是時間到了阿拉大清國道光二十八年、公元一八四八年,虹口區境南部闢爲美僑居留地後,近代房屋建築和房產買賣隨着租界擴展而發展。
時間不到百年,原本呈現歷史原貌的虹口地方早已經翻天覆地、舊貌換新顏唻。儂瞧清爽唻,伊洋人們蓋起來的各類新潮房屋鱗次櫛比,摩天接雲,讓人瞅得眼花繚亂。
而且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更是達到高峰,後期的境內有里弄約八百多條,以石庫門和廣式里弄住宅居多,其中廣式里弄住宅居全市之首,連同棚戶簡屋約佔全區住宅百分之八十左右。
石庫門,儂是上海灘標誌性的建築樣式,可人們對於儂的原原本本又曉得多少呢?
在新式石庫門之前是老式石庫門。,而老式石庫門出現在清末同治年間,大約在一八七零年左右。
石庫門,顧名思義也就是住宅的入口用的是石庫門而得名,它的外觀仍繼承江南民居的傳統,在細部上模仿西洋的建築方式。
早期有名的老式石庫門有而今北京東路興仁裡、中山南路吉祥裡、棉陽裡、豆市街敦仁裡、廈門路仁興裡、廣東路老昌興裡、公順裡、浙江中路洪德里等等弄堂,這些都是大清國光緒初年的建築在清末的宣統年間翻建起來的。
後期的老式石庫門裡弄大多是民國初年建的,也就是一九
一五年前後,有名的有淮海中路的寶康裡、北京西路聯珠裡、北京東路餘蔭裡、湖北路迎春坊等。
講起來這些老式里弄的街巷,舊時充滿了濃濃的市井風情,充滿了老上海灘深情的記憶。
回憶之中,舊時、兒時的石板路上,不時地走過叫賣“寧波湯糰”、“南翔小籠”、“大餅油條”、“臭豆腐乾”、“糖炒栗子”的小商小販,還有歡快地圍着皮影戲、糖人攤的孩子們。
而在牆角和門旁,甚至還能瞅見阿拉老上海人日常離不開的木馬桶,要曉得在弄堂裡頭,許多的石庫門居民家裡廂,並沒有單獨享用的衛生間,儘管這辰光衛生間這個洋詞已經登錄上海灘了。
隨着時代進步、建築行業的發展,後頭的新式里弄於一九一九年前後出現在了上海灘,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已經發展到了它的建築全盛時期。
具體講起來新式里弄在老里弄的基礎上受到了歐化的影響,吸納了西洋建築的許多元素,它們大多集中於公共租界的西區,居住的多爲高級職員和中小工商業主。
石庫門裡弄最大的特點是: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居住更多的人卻不失江南傳統民居的特色,諸如庭院、廂房等,既適合上海這塊寸土寸金的寶地,又使剛剛走出農耕社會的人保留鄉土生活的依戀,因而其數量不斷增加,其規模逐漸向租界外擴展延伸。
隨着西方文化的逐漸深入,石庫門建築也不斷摻入西方的建築元素,增加居住的舒適度和私密性。這在後期的新式里弄表現最爲明顯,其中的兆豐別墅就是有着洋樓化趨勢的花園式里弄住宅,它不是單幢的華麗別墅,而是幾十幢房屋有規律地排列,構成一個半開放、半閉合的整體,沒有了中國傳統民居的天井,增加了西方居室必備的衛生設備,在當時不愧是里弄建築的最高級形態了。
石庫門真是可謂當時時髦的洋房
子,人們紛紛趨之若鶩,成爲了一段時尚。
上海灘開埠後,比方講浦西地區人口激增,貿易興旺,地價升值,房租高昂,房屋需求激增不講,而且租賃要求得到了極大的釋放,不過相應的供給卻是滯後了,於是石庫門這種羣體居住的聚集生活方式應運而生了。
據清光緒二年、公元一八七六年問世的《滬遊雜記》講,當時新起的石庫門“樓屋上下各一間,俗名一幢,後以披屋設竈,市面租金每月五、六、七兩銀數不等,僻巷中較廉、每間亦需洋銀三餅”,其中洋銀指的是外國銀元。
當時上海灘投資興建石庫門房屋可謂熱門生意,賺錢的營生,爲啥要這樣講呢?原來從投資動工,到房屋建成出租出去,前後不過十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據光緒二十七年的《申報》上頭講,英吉利國租界大馬路同吉里石庫門五上五下,廂房披屋一應俱全,每月租金規元一百二十兩。
如此前後對比,算下來,平均每開間月租二十四兩,與前者相比二十五年間狂漲了三到四倍。
而本作品的主人翁之一的上海灘地皮大王哈同的個人資產在經營房地產中,也迅疾獲得了迅速飆升。
別的不講,單說哈同的名下資產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他在南京路房地產的數量已經超過他的老東家沙遜家族。
當時在南京路兩側的大樓、里弄,凡是以“慈”字命名的,如慈淑大樓、慈裕裡、慈慶裡、慈順裡,都曾是哈同的產業,連成了好大的一片,蔚爲壯觀,嚇煞脫人唻。
記得民間流傳着這樣的歌謠:“哈同,哈同,與衆不同。看守門戶,省吃儉用;攢錢鋪路,造福大衆。築路,築路,財源亨通”,就是活生生的歷史寫照。
石庫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灘房地產商、甚至是催生了超級的富豪,其中包括後來的程麻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