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氏兄弟擁簇着陳宗綸朝前走去,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一座頗有氣勢宅子朱門前。
但見這家院牆爲清一色紅磚,十分醒目,兩旁分別有幾根粗壯柱子,柱子上彩雲飛鳥雕刻,栩栩如生。門頂上方是一個長約兩米橫匾,上面三個字“清歌坊”均用金粉描繪,十分耀眼。兼之有上百個各色燈籠隨處懸掛,看似漫不經心,但細看之下,就會發現這裡面佈局頗具匠心,千層萬疊,雖閒散卻又緊密相連,幻化出千奇萬象,甚是好看。 Wшw¸тtkan¸¢ Ο
單單這門面裝潢,就以數百兩銀子計算,不要說門前分別站着兩排衣着光鮮小廝。還有,就是院門口處巡視,看似打手另一撥人。這些,都需要耗費不少銀子。
從半敞大門望進去,裡面環境幽雅,花木扶疏,曲徑通幽,蜿蜒曲折,亭閣錯落有致。果然是一個極好去處。
時值白天,又是下午,清歌坊並不如外面傳言那般鶯歌豔舞,熱鬧非凡。這個時候,應該是那些美貌歌伎們練琴或排練時候,隱約可以聽到從裡面傳來一些歌聲,婉轉悅耳。
裘海濤已經急不可耐,但門衛們均面無表情:閒雜人等,不得入內。”
裘海濤當即怒了,大聲道:奶奶,竟然連本公子也不認得了,本公子可是堂堂榮寧府二公子,你們睜大狗眼看清楚!”
樣子英俊門衛毫無懼色:清歌坊只認門第名望,你若是世子爺,請出示玉牌!”
這個時代,但凡官家或是有名望儒家,均有玉牌爲身份證明。所以,這個門衛馬上就要裘海濤出示玉牌。
裘海濤臉頓時氣成豬肝色,他們兩兄弟都不是世子,榮寧府嫡長子另有其人。說到底,這兩兄弟都是妾室所出,是庶生。庶子當然避諱別人論及自己隱痛,而那名門衛居然毫不客氣直揭他們傷疤,頓時把裘海濤火氣激了出來。
“你們是什麼人,竟敢要本公子出示玉牌,本公子偏不拿出來!”裘海濤指着衛門英俊臉龐罵道,“你不讓本公子進去是不是?本公子偏要進去,你等着,本公子待會就把你這清歌坊拆了!”說着就要硬闖。
那英俊門衛當然不會讓他進來,一橫身,就擋了他面前。說也奇怪,那英俊門衛身板比裘海濤要“瘦弱”許多,但是,他朝門口處一站,裘海濤使出吃奶力氣也沒能把他扳倒。
就這個時候,從裡面響起一陣腳步聲,一個威嚴聲音傳了出來:是誰這麼大口氣,要拆我清歌坊啊?”
接着便是叮噹響個不停佩環聲,一個年約三四十歲女人走了出來,後面跟着五六個體態婀娜女子。
那女人雖然有些年紀,但是面容姣好,眼角看不出一絲皺紋,看起來保養得極好。身上是迎春花翠綠色衣裙,質地輕柔,一看就知道是從江南運來貴重衣料所制。她渾身上下沒有太華麗裝飾,只挽起雲鬢上插了一枚鑲了珍珠碧玉簪子,雙手手腕各戴了一個珈楠鑲金嵌米珠花絲鐲子,饒是如此略顯簡樸裝扮,但眉宇間無形中顯露出威嚴,冷漠目光一掃,還是讓裘海濤噤了聲。
裘海波知道此人就是這清歌坊老闆娘,忙上前一步,陪笑道:麗娘,你莫怪,我兄弟是個粗人,說話口無遮攔。我們幾個今天來,當然不是來拆麗娘您臺子,我們是慕名而來,慕名而來,嘿嘿。”
看到麗娘及身後一幫女子均投來懷疑目光,裘海波又道:各位姐姐也莫見怪,剛纔確是一場誤會。我們兄弟二人是陪着解元郎過來。”說到這,他把陳宗綸上前一推:各位姐姐們,這位就是今年文科解元,陳公子。”
麗娘微啓朱脣,露出一個笑容,嫵媚目光輕輕掃過陳宗綸,不亢不卑道:陳解元,請恕我無禮。清歌坊規矩,見玉牌方可放人入內。所以,解元郎,把你玉牌拿出來吧。”
陳宗綸怔了一下:我就是文科解元陳宗綸,還要玉牌嗎?”無錯不跳字。
麗娘未出聲,身後一名粉紅衣衫女子冷笑道:笑話,憑玉牌入內可是我們清歌坊規矩。不然話,鬼才知道你是不是假冒!”
陳宗綸臉上露出爲難神色來。
他是文科解元不假,有玉牌也不假,但是作爲功名證明玉牌,還沒有發下來呢。
對於全省頭名解元郎,玉牌均由順天府尹親手發放,以顯重視。這一次,也不例外。
裘海濤見陳宗綸面露難色,不由急了:我說陳兄弟,那塊玉牌有什麼好遮遮掩掩,就拿出來給她們看看啊。”
裘海波略微猜出幾分,靠近陳宗綸,低聲問道:陳兄,難道此時玉牌不你身上?”
陳宗綸窘迫地低聲道:還沒發下來呢。”
“這樣啊。”裘海波臉上頓時現出失望神色來。
“奶奶,拉了一個有功名人過來,沒想到還是進不去!”裘海濤忍不住咒罵道。
三人清歌坊這一鬧,引來了不少圍觀人。裘海濤大嗓門以及蠻橫無禮樣子,引得人羣一片議論紛紛。
陳宗綸不覺有些汗顏,自己不管怎麼說也是堂堂解元,怎麼像個市井小民一般歌伎坊門前鬧事呢。他拉過裘氏兄弟,正想說服兩兄弟離開。
就這時,街角處忽然傳來一陣“噠噠”馬蹄聲,一支車隊正朝這邊駛來。喧鬧永平街忽然靜了下來,人們自覺地讓開一條通道,並且,有人忍不住低叫道:寧王來了!”
寧王爲當今聖上看重二皇子,皇室貴胄到來,平頭百姓當然自覺讓道。
陳宗綸朝前看去,見越駛越近是一支約有數十人隊伍,正中央是一輛兩匹馬拉着大馬車,馬車裝潢十分精緻,杏黃門簾,金燦燦流蘇,馬車四角還掛了玉墜,燈籠,看起來十分闊氣。
圍馬車四周是數十騎人馬,這些人身着鮮豔錦袍,神情嚴肅,不苟言笑,一看便知是忠心耿耿護衛。那腰側懸掛着漆黑腰刀,顯示着他們個個身懷絕技。
這其中,一位年約十四五歲少年尤爲引人注目。只見他面如冠玉,兩道劍眉斜飛入鬢,硃脣皓齒,一雙眼睛如夜空中繁星點點。午後陽光溫和地照他臉上,給他輪廓分明臉龐鍍上一層淡淡暈黃光暈,美得令人移不開眼睛。
但是,這名少年眼神卻是冷漠,他緊繃着臉,臉上不見一線笑容,身形頎長而瘦,渾身上下透着一股疏離與冷淡。他身着箭袖衣衫,右手緊握腰間懸掛着三尺青鋒寶劍,一刻也不離馬車左右,緊緊跟隨於馬車之側,顯示着他與寧王關係非同一般。
饒是如此,這名少年出現還是引起了周遭人羣議論聲四起。
“那不是出爐武科解元嗎?怎麼,他也來了?”
“對呀,我也認出來了,瞧他腰間那枚長虹劍,多威風啊!”
“老兄,你一定沒有去看校場上甄選武科較量吧,別看這位少年年紀輕輕,那長虹劍可不是吃素!他只用這一把劍,就撂倒了數十人呢。”
“聽說長虹削鐵如泥,憑着這把利器,會不會勝之不武?”
“老兄你這話可就說錯了,人家可是劍鞘還未離身呢。劍還未拔出劍鞘就把對方擊敗了,你說這是勝之不武嗎?人家贏可是出神入化劍術!還有,別以爲武科只考一些武術這樣皮毛,還有兵法呢,若是三大五粗,或是目不識丁,哪能考得上?”
旁邊那人終於恍然大悟:原來皇上此次武考,是要選國家棟梁之材啊。難怪要考兵法……”
人羣裡細碎議論聲傳入一旁陳宗綸耳朵裡。長虹?陳宗綸微微怔了一下。他記得師父說過,這世上,短劍以斷水爲首,而這長劍中,則以長虹爲首,也是一枚削鐵如泥,不可多得寶器。
懷着惺惺相惜態度,他朝着那名少年望去。這一望之下,不由大喜,忙叫道:雲璧兄!”
李雲璧似乎並沒有料到這裡會碰到熟識人,微愕了一下。讓侍衛們緊隨馬車,自己則調開馬頭,從側裡出來。冷漠雙目看着陳宗綸,露出一絲迷茫神色。
陳宗綸忙道:雲璧兄不認得我了?那日醉仙樓……”
李雲璧終於露出一絲笑容,拱手道:原來是陳兄啊。”
文科武科鄉試結束,順天府尹爲了犒賞學子們,曾經醉仙樓設宴,款待衆學子,是以他們有過一面之緣。
李雲璧看看麗娘那一幫人,瞬時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嘴角一抿:難道李兄堂堂一名解元郎,也被清歌坊拒之門外嗎?”無錯不跳字。
陳宗綸乾咳一下,臉上神色頗爲尷尬。
一旁麗娘看此情景,馬上明白了是一場誤會。她是一個腦筋極爲活絡人,當即含笑說道:哎喲,原來是一場誤會嘛。解元郎,別見怪,都是我們這些人有眼不識泰山,往裡邊請!”
陳宗綸沒有想到,蹭了李雲璧面子,竟然被清歌坊放行。一時之間,又是欣喜,又是尷尬。李雲璧也不多說,只說一句:後會有期。”打馬便直追馬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