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第147章 強扭的瓜

第147章 強扭的瓜

李奕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遮掩不住的笑容。

“此言當真?具體經過如何?”

李樑用力點頭道。

“卑職豈敢欺瞞王上?”

“我們的人找到左宗棠時,左宗棠正賦閒在其湘陰老家務農辦學,其好友郭嵩燾正在力勸他投至清妖新任的湖南團練大臣曾國藩幕下。”

“然後,我們的人便順帶手將左郭二人都給拿了,現如今正在向廣州趕來。”

李奕聞言,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笑容。

原歷史上,左宗棠應該是郭嵩燾的引見下,被湖南巡撫張亮基聘爲幕僚,然後入仕的。

但是,在李奕的蝴蝶下,長沙城被太平軍攻陷,張亮基未曾來得及招募左宗棠便在長沙城破後殉城了。

自然,左宗棠現在也還賦閒在家。

這也是李奕爲什麼派人去尋訪左宗棠的原因!

雖然左宗棠不一定樂意投賊,但那句話怎麼說的來着。

強扭的瓜雖然不一定甜,但它解渴啊。

只要把人給弄過來了,李奕有把握說服左宗棠爲自己所用。

還有就是,李奕原以爲這次強扭的瓜能有一個左宗棠就不錯了。

不成想,竟還買一送一,帶來個郭嵩燾。

郭嵩燾的後世名聲雖不比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這樣的名臣,但卻是湘軍的靈魂人物之一。

歷史上,曾國藩被任命團練大臣時,郭嵩燾便曾是他的幕僚,然後還將左宗棠引見給了曾國藩。

甚至湘軍水師這個清廷在太平天國時期的水師主力,也是在郭嵩燾的建議下建立的。

並且,郭嵩燾還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駐外使節,在外交方面頗有才能。

說一句這是個人才,是完全不爲過的。

更重要的是,和左宗棠一樣,現在的郭嵩燾同樣沒有官職在身,只是一個幕僚。

這樣的身份,也就使得他們對滿清朝廷不一定有多大的歸屬感。

他們和曾國藩這樣已經考過科舉,做了官,且深受皇帝信任的是不一樣的。

要知道,曾國藩科舉之時,原是第三探花,但被道光帝看重,親自點拔爲了第二榜眼。

然後在接下來的十年內,他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成爲二品大員。

滿清朝廷對他曾國藩的恩賞,可謂是恩重如山。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都能背叛滿清,但曾國藩不行。

曾國藩如果背叛滿清,投靠大唐,那他就是叛徒,是貳臣,是要承擔相當大的心理壓力和社會譴責的。

但左宗棠和郭嵩燾的情況卻恰恰相反,他們都屬於那種屢試不第,鬱郁不得志的文人士大夫。

他們並非官員,沒受過官職,沒領過俸祿,他們要投大唐的話,並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再加上李奕打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號,很對傳統文人的胃口。

這樣的情況下,只要李奕足夠尊重和看重他們,他們是有可能被感化的。

也正因爲如此,李奕纔會有把握去招攬兩人。

李奕沉吟一陣,然後說道。

“不錯,這次的事情軍情處做的很好,孤很是滿意。”

“等回來之後,讓相關的經辦人員領賞去,孤對他們重重有賞。”

李樑用力點頭道。

“王上聖明。”

隨後,李奕便帶着李樑等人,馬不停蹄的位於廣州城外黃埔的講武堂軍校趕去……

按照計劃,接下來他還得去參加講武堂軍校的建校大典,去爲新晉一批的將官授銜,出席廣州大學的開學典禮,視察鑄幣廠,以及參與科舉閱卷等。

……

南陽城外,洪宣嬌向着石達開抱拳一禮道。

“這段時間多謝翼王兄的照顧,宣嬌要回天京了!”

“就此拜別,翼王兄多多保重。”

石達開還了一禮,然後開口說道。

“洪家姊妹保重,江湖路遠,日後遲早有再相見之日。”

洪宣嬌點點頭,然後又試探着詢問道。

“翼王兄真的決定不迴天京了嗎?”

想着楊秀清的交代,她還是想要嘗試着挽回一下石達開。

石達開搖搖頭說道。

“洪家姊妹不必再勸,我想東王也是不願讓我回天京的。”

“我也就不回去自討沒趣了!”

石達開沒提洪秀全。

因爲現在的洪秀全擺明了就是一個傀儡。

並沒有多少的實權!

他石達開如果迴天京的話,除去會被捲入東王和天王的紛爭中,被天王當刀用於制衡東王之外,並不能得到什麼實際上的支持。

所以,石達開不願返回天京!

洪宣嬌搖搖頭道。

“翼王兄想錯了,東王也給小妹來了書信,他老人家也是希望您能返回天京的。”

“現在天國所面臨的局勢非常危急,北王率軍北伐,孤軍深入至山東一帶,被擋在了濟南,不得寸進。”

“而且,天京外清妖的江南江北大營也是對天京虎視眈眈,威脅巨大。”

“如果翼王兄能在這時候率部返回天國,不管是對天王,還是東王,都是絕對的雪中送炭……”

洪宣嬌說的是心裡話,因爲楊秀清那邊確實是想要石達開重歸天國,爲他分擔壓力的。

但是,石達開最終還是搖頭拒絕道。

“免了吧!”

“我和弟兄們已經商議好了去處,就不去天京湊熱鬧了。”

洪宣嬌有些好奇的詢問道。

“敢問翼王兄接下來準備向何處進兵?”

石達開笑笑說道。

“西進!入川!”

“四川乃天府之國,人口稠密,物資豐茂,若能拿下,當也可爲地上天國。”

洪宣嬌見此,知道石達開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說,免得平白惹的石達開不快。

只是開口說道。

“小妹在這裡祝翼王兄心想事成,在川蜀建立地上天國……”

石達開聞言,抱了抱拳說道。

“如此,便借洪家姊妹吉言了。”

兩人又聊了片刻,洪宣嬌告辭離去,帶兵向南,準備借道長江往天京方向而去。

石達開在目送洪宣嬌離開之後,也是當即下令大軍準備開拔,準備入川!

……

“曾大人,出事了。”

“湘陰那邊傳來消息,您的幕僚郭嵩燾郭先生和湘陰的那位左宗棠左先生被人擄走了……”

長沙知府蔡炳文慌慌張張的闖進了湖南團練大臣的府邸,求見曾國藩道。

正在批閱公文的曾國藩聞言,瞬間擡起頭來,神情有些驚愕的開口詢問道。

“什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什麼人做的?”

“擄本官幕僚做甚?”

蔡炳文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然後搖頭道。

“回大人的話,據湘陰那邊的鄉民說,來人操着一嘴帶着廣西口音的官話,應當是南邊的唐賊。”

李奕在廣州稱王建制的事情並非什麼秘密,所以,蔡炳文在稱呼李奕時,也是改口成了唐賊。

曾國藩聞言忍不住蹙眉,一提起南邊的唐賊來,他就忍不住一陣心驚肉跳,有了不好的預感。

原因無他,不同於鬧得很大但根基虛浮的太平天國,他是真的從南邊的唐賊身上看到了改朝換代的潛力。

太平天國現在雖然鬧的很大,但曾國藩知道,太平天國實際上其實虛的很。

以西洋邪教立國,且還焚書毀廟,要斷絕儒家道統,把文人士紳階級往對面推,自絕於華夏。

再加上其高層的迅速腐化,數次分裂,以及內部矛盾重重,怎麼看怎麼不像有爭奪天下的氣象。

即便能囂張一時,可遲早躲不過被大清剿滅清算的結局。

可南邊的唐賊卻完全是另一幅景象。

有明確的政治綱領。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號不管是對民間還是對士紳,都有着極強的號召力。

曾國藩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滿清是真的不得人心!

並且更重要的是,唐賊還在兩廣大規模的組織分田搞土改,藉此拉攏普通小民之心。

然後又搞科舉,並在科舉中大放水,一下子要取中近千名,藉此拉攏士紳之心。

並還在積極學習西夷國家的先進之處,改革的同時對外開放貿易,大力推動工商發展。

更加重要的是,不同於太平天國的高調,唐賊自始至終都很低調。

全程將太平天國頂在最前面,打下廣州之後,便開始以珠三角爲核心,穩紮穩打的一邊修內政,一邊穩步擴張。

而不是急於求成的,孤注一擲不留後路的去攻取例如江寧城之類的要地。

這擺明了就是在效仿明太祖,玩兒“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那一套。

如果唐賊真的按這種發展趨勢下去,很明顯就是奔着改朝換代去的。

若非是當初他離京時,皇帝給他的任務是組建湘勇,然後去配合朝廷的經制之兵平定太平天國之亂。

曾國藩在組建湘勇之後,他的第一個選擇肯定是南下先討唐賊。

在曾國藩眼中,南邊那個穩步發展,日漸蠶食了大清一個半省的唐賊,威脅可要比主力困死江寧的太平軍大的多了。

深吸一口氣,曾國藩開口說道。

“立即派人去查,去追。”

“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將郭先生和左先生從唐賊手上解救回來。”

曾國藩不一定有多看重郭嵩燾和左宗棠。

但他初到湖南,若要組建團練湘勇,少不得需要湖南老鄉們搭把手。

這也是他爲什麼要徵募在湖南地方上素有名望的郭嵩燾和左宗棠爲幕僚的原因。

若是郭左二人出了意外,有極大可能會影響到他曾國藩組建湘勇的計劃。

蔡炳文聞言,當即打千兒應是。

“曾大人放心,下官親自盯着這件事情去……”

但就在這時候,外邊再次響起了一陣腳步聲。

信任湖南巡撫駱秉章從外邊走了進來,滿臉急色的開口說道。

“滌生兄,出事了。”

“湖北方面遣人來報,駐紮南陽府的長毛偏師正在南下,向湖南而來……”

洪宣嬌所部南下,所打的注意是要借道長江前往天京。

但是,清廷這邊肯定是不知道這一點的。

見洪宣嬌所部南下,他們下意識的便想到了長毛賊是衝着湖南來的……

曾國藩原本就因爲郭嵩燾和左宗棠被擄走而糟糕至極的心情,現在變得更爲糟糕了。

倒不是曾國藩怕了洪宣嬌這個女流之輩!

而是因爲現在的湖南是真沒多少兵力。

湖南綠營的主力被向榮帶去江南大營堵太平天國去了,剩下的幾乎都是聞敵而逃的下勇。

而湘勇團練卻還在組建之中,現在只是剛剛搭起來個架子,沒多少戰鬥力。

現在偌大的湖南,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有隻有江忠源的那一支楚勇。

曾國藩相信,這樣的事情南邊的唐賊肯定是清楚的。

可即便如此,唐賊還是將他們的勢力範圍給控制在了兩廣,沒有趁着湖南兵力空虛就進擊湖南。

而這,也是真正讓曾國藩意識到唐賊的可怕的事情之一。

太穩了。

實在是太穩了。

據說唐賊的僞王今年不過才二十出頭,可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年輕,竟然能按捺住不在湖南兵力空虛的時機冒然對湖南發兵,攻佔湖南,而是穩紮穩打的在兩廣扎穩根基。

這是令曾國藩無法想象的!

令他一時間分不清楚,這究竟是一個年輕氣盛的年輕人,還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

其實吧,李奕不是不想對湖南動兵,而是條件不允許。

光復軍在兩廣一直都在推進分田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有士紳組織民團,或是乾脆就是一整個宗族集體叛亂。

光復軍主力都特麼被用來鎮壓叛亂了,自然沒精力向外用兵。

否則的話,即便李奕自己能按捺的住,底下人怕也是要蠢蠢欲動的。

不過問題不大,李奕相信等這次大唐的科舉結束之後。

大唐地方上的叛亂潮應該就可以被鎮壓下去了。

一是因爲科舉爲大唐拉攏了一大批的士紳,對叛亂而言算是釜底抽薪。

二是因爲隨着時間流逝,敢於冒頭的刺頭差不多都快要被捋平了。

剩下的那些,自然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深吸一口氣,曾國藩強迫自己恢復鎮定,然後開口說道。

“立即派人去將江忠源,江忠濟,塔齊布,曾國荃,曾國葆,楊嶽斌,胡林翼,彭玉麟等人請來議事!”

“對了,救回郭先生和左先生的事情先交給下面人去做,蔡知府也留下一起議事吧!”

推基本朋友的書《反清不復明》《我的慈父朱元璋》《從安西走向大唐》,都是歷史分類的,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第57章 洪秀全:你這嘴開光了是吧?161.第160章 歷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第137章 李奕:胡服騎射了解一下?第55章 蕭朝貴:爲了天國大業,委屈一下!第5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2章 李奕: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230.第227章 攻取黃石磯347.第342章 越南求和與黃河再決口161.第160章 歷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79.第275章 鬼火?不,是鬼佬!第122章 敗退與合圍302.第298章 和談?不,是乞降!286.第282章 多爾袞:我可是好弟弟!第134章 咸豐:不會說話請閉嘴!311.第307章 曲阜只有一片天第24章 李奕:爆金幣咯!第101章 徐廣縉:讓我做接盤俠?第125章 砍價?可以零兌!341.第336章 單方面屠殺與沙俄來使285.第281章 對等原則,劍指荷西258.第255章 年終總結151.第150章 殺俘181.第179章 天京事變(三)第103章 臥龍鳳雛205.第203章 洪仁玕:按理來說沒問題第50章 過於漂亮的履歷第25章 鐵飯碗和調劑再就業248.第245章 李奕:孤可是白蓮花!380.第375章 借刀殺人與衝突第126章 突襲香港第38章 李奕:師夷長技以制夷!第23章 死無對證的啦!370.第365章 石達開的心思第44章 多選而非單選第3章 忠臣,但也沒忠到這個地步!第47章 金田起義第22章 MLE1842型擊發槍第68章 李奕:潯州旺我!220.第217章 蔡炳文:平賊,易如反掌!227.第224章 榮譽和利益285.第281章 對等原則,劍指荷西285.第281章 對等原則,劍指荷西160.第159章 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第103章 臥龍鳳雛258.第255章 年終總結248.第245章 李奕:孤可是白蓮花!369.第364章 再度劍指荷西241.第238章 江寧之戰(終)(加更7)請假條372.第367章 英國:得加錢!第13章 王安:傳統藝能的啦!270.第266章 鐵絲網189.第187章 李奕:賢的不能再賢了!225.第222章 白花花的誠意第90章 塞尚阿:催催催,催尼瑪呢催!348.第343章 天津戰事再起第50章 過於漂亮的履歷201.第199章 試探與鐵路工程招標第75章 陳廣國:我加錢!第13章 王安:傳統藝能的啦!第31章 奪城!奪城!356.第351章 奕:天佑大清!第105章 戰報統計第72章 雙花紅棍,名聲在外!第102章 徐廣縉:這就有洋人干涉大清內政了?第56章 馮雲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0章 李奕: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8章 李奕:大家都不拿,我怎麼進步?301.第297章 婆羅洲特別經濟開發區302.第298章 和談?不,是乞降!第105章 戰報統計194.第192章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279.第275章 鬼火?不,是鬼佬!第85章 向榮:在下深得報捷技巧之精髓!308.第304章 北伐!北伐!208.第206章 我還沒有用力,你就倒下了?第111章 天國內亂168.第167章 衡陽之戰與勸降第102章 徐廣縉:這就有洋人干涉大清內政了?370.第365章 石達開的心思第67章 李星沅:我雖然陣前轉進,但絕非貪生怕死第96章 周均祿:老子當初是打過英夷的!190.第188章 大招,科舉加分!204.第202章 蔡大人再顯神通第8章 嘴上國法軍紀,心裡生意利益第56章 馮雲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345.第340章 取河內(還昨天欠的)155.第154章第16章 這就是你的栽培?171.第170章 爲了大清,再苦一苦百姓!307.第303章 人禍更甚天災第120章 炮戰,計劃落空第111章 天國內亂166.第165章 打仗歸打仗,不能妨礙資本家賺錢不是?第12章 清軍:你踏馬自己怎麼不上?189.第187章 李奕:賢的不能再賢了!221.第218章 李奕:御駕親征,找回場子!229.第226章 何奇:當貪官當虧了你敢信?370.第365章 石達開的心思第117章 李奕:說起賣國來,誰能賣的過我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