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

bookmark

孫文成的主意很簡單,那就是找到復漢軍在江南的情報人員,到時候就能夠搭上線來聯繫。

這一點對於其他人來說很困難,可是對於孫文成來說,並不算很麻煩,因爲織造府本身除了給皇家供給絲綢以外,本身還擔負着監視江南的重任。

就好比他孫文成,除了本質工作以外,曾經還是康熙皇帝的密探,主要負責在江南地區探明情況,並以密摺的方式向皇帝彙報,因此織造府也往江南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想要找到復漢軍的秘諜,還是頗有機會的。

等到孫文成將這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天色卻已經微微亮了。只是他的心裡有着些許的愧疚,畢竟曹家對他來說真的算恩重如山了,只是在大勢面前,他也無能爲力了。

江南的局勢越發地顯得撲朔迷離,可是對於寧渝來說,卻是再好不過的消息,因爲眼下的復漢軍,幾乎是一種行軍的方式攻佔江南。

五月二十七,復漢軍不費一槍一彈攻佔了蕪湖,俘虜清軍八百人,繳獲鳥槍五百多支。

六月初四,復漢軍經過一輪簡單的攻城,便拿下了太平府的府治當塗,太平知府李錫秦兵敗自殺,全太平府宣佈光復。

大軍一路行進多日,很快便抵達了安徽與江蘇的交界慈湖鎮。在這個臨門一腳的時候,寧渝反而不着急了,號令大軍停止前進,以此地養精蓄銳,以便於將來一舉拿下江寧。

當然這一消息也沒有瞞過正在江寧的範時繹與楊宗仁二人,他們在大敵到來之際,很快便達成了一致,即總督範時繹在江寧城固守,楊宗仁帶着曹頫二人前往鎮江府、揚州府還有常州府,招募團練。

而二人在江蘇等府所募得的團練,也將會直接派到江寧城來,即便這些所謂的團練,手裡只有毛竹,沒有任何的訓練,就算是派上去當炮灰,那也是值得的。除此之外,範時繹給閩浙總督滿保寫信,讓其安排杭州織造孫文成和浙江巡撫李馥二人一同在浙江多府募兵,以保全江南。

在這個關鍵時候,大清的整個東南半壁似乎都感受到了復漢軍帶來的壓力,閩浙總督滿保和新任的福建水師提督姚堂也沒有辦法繼續壓制朱一貴,選擇將兵力收縮到了福州和平潭還有金門一線,算是徹底將臺灣和澎湖給放棄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眼下的江蘇已經處於復漢軍的進攻之下,如果江蘇丟失,那麼湖廣、安徽、江西、江蘇連成一片,到時候福建和浙江也算是徹底被關進了籠子裡,兩面受敵之下,根本是不可能守住的。

正因爲如此,接到求援信的滿保,也沒有任何的私心,派人在浙江各府大舉募兵,期望江蘇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能夠堅持下去,那樣的話,他和閩浙兩地的官兵們還有一些盼頭。

就在範時繹與滿保等人抓緊募兵之時,寧渝卻帶着部下們向着馬鞍山攀爬,衆人沿着彎彎曲曲的小道,一路攀爬到了頂峰。

六月的天氣已經十分炎熱了,衆人都有些不解,爲何在這麼炎熱的天氣裡,來攀爬這麼一座山,畢竟此地距離江寧還有一百五十里,並沒有太多的意義。

李紱五十出頭的年紀,再加上平日裡喜歡飲酒,這爬起來便有些吃力,便由人攙扶着一路向着頂峰而去,等到衆人都爬上了山頂時,卻已經到了下午。

寧渝指了指腳下,笑道:“今日無事,便帶大家來領略一下此山的風光。”

李紱笑道:“大都督行事向來都有章法,絕不會只是來領略一下風光,只是大都督想做甚麼,老夫卻是不太清楚了。”

董策喜歡猜測寧渝的心思,當下便試探道:“此地名叫馬鞍山,據說是楚霸王當年下馬之地......莫非大都督想告誡我等切莫得意自滿?”

李石虎卻是搖搖頭,高聲道:“我覺得大都督的想法,應該還是看此方的地理,到時候打江寧的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話題一打開之後,衆人便開始七嘴八舌說起來,卻是什麼稀奇古怪的原因都有,甚至還有人以爲寧渝是來祭奠楚王項羽,以此保佑自己旗開得勝,卻是把寧渝聽得是目瞪口呆。

“你們都答錯了.....”

寧渝有些無奈,他決定找一個真正懂行的人出來,卻是在隊列裡瞅了半天,纔沒有發現雷駝子大弟子何元義的身影,只好無奈道:“何元義在哪裡,讓他來見我?”

衆人有些懵,此時也發現了那個跟他們一同上山的傢伙居然不見了,只好四散開來尋找,卻是在一個坑裡發現,何元義跪在地上,手裡捧着一塊石頭。

何元義擡頭望見了寧渝等人過來,他帶着一臉的驚喜之色,踉踉蹌蹌跑了過來,手裡還舉着那塊石頭。

“大都督,這裡有礦!”

礦?衆人聽完還是一臉懵,可是寧渝卻帶上了滿意的笑容,他快步走了過去,接過何元義手中的石頭,笑道:“此地真有礦?”

寧渝嘴上在問,只是神情卻是沒有半點激動,彷彿早就知道了一般。不過何元義也沒有察覺,他的手都有些輕輕的顫抖着,努力吞嚥了一口口水。

“大都督,這塊石頭不一般,我看了許久,此地想來應該是一個富礦,而且開採起來應該不算難......而且據我觀察,大部分都是鐵礦!”

衆人一聽到鐵礦這個詞,頓時便被吸引了過來,神色都有些不可置信。因爲現如今想要發現鐵礦,實在是太難了,可是鐵礦又是強大的保障,若是沒有鐵礦,復漢軍想要做什麼都會十分困難。

當初復漢軍拿下了武昌之後,寧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下大冶,因爲他也很清楚,當時的大冶是復漢軍最容易得到,也是最容易開採的鐵礦,有了大冶的鐵礦,纔有了後來源源不斷的槍炮,也就奠定了復漢軍在戰場上的優勢。

寧渝臉上帶着笑意,他之所以帶衆人上馬鞍山,目的自然便是馬鞍山上的南山鐵礦。

何元義望着寧渝,卻是有些恍然大悟,“大都督今日帶我們上山,莫非爲的便是這鐵礦不成?可是大都督如何知道這裡有鐵礦?”

畢竟寧渝從後世的回憶裡知道,如今的華夏,本身的鐵礦儲量並不算非常豐富,特別是適合這個年代開採的露天鐵礦,更是少之又少。而馬鞍山的南山鐵礦,在儲量上堪稱是整個東南最大的露天礦場,而且開採起來也很簡單,因此肯定不會放過。

在後世的歷史當中,馬鞍山的南山鐵礦開採,還需要再等兩百年,在1916年纔會有人去想辦法開採,而這個礦場一直運作到了21世紀,堪稱開採了一百年之久,每年所採出來的鐵礦石,就有一百五十萬噸,到最高峰時期甚至能達到六百萬噸。

對於寧渝來說,他不需要開採那麼多,每年只要能煉出十萬噸的鐵,就已經遠遠超越了大清,因爲哪怕是之前還擁有全國的大清,每年的生鐵產量也不過四千萬斤,也就是兩萬噸的產鐵量,而如今失去了湖廣的大冶鐵礦,清廷的產鐵量也將會進一步暴跌。因此只要十萬噸鐵,就能直接堆死整個大清。

“此地有大鐵礦問世,乃我復漢軍興盛之兆,可留下一個營的兵馬在此等看守,決不允許其他人進入此山!”

等衆人應下後,寧渝才朝着何元義笑道:“我會派你回武昌稟告此地鐵礦一應情況,屆時楚王府可派人前來開採,你負責全權處理此事。”

寧渝的這一番話卻是讓丁元義驚喜交加,這本來就是他的想法,作爲雷駝子的弟子,他更希望自己能夠在這一方面得到認可,而不僅僅只是生產武器。

衆人下山之後,禁衛旅很快便派了一個營的士兵上山,將此地直接看守了起來,卻是讓許多人都覺得有些疑惑,不明白這處荒山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只是在復漢軍當中,命令那就是命令,是絕對不會允許打折扣的。

將馬鞍山此地的事情處理好以後,寧渝也就了卻了一樁心思,便帶着大軍啓程,開始朝着江寧城出發。拿下江寧城,對於復漢軍來說,意義是非常重大的,至少說明有了立國之基,在將來也能進一步朝着南方擴展。

當然,寧渝也在心裡告誡自己,越是到了這種時候,就越是要小心謹慎,別看清軍戰鬥力奇差無比,可是真要是在一些特點的環境裡,也能發揮出相當實力,若是過於放鬆,反而有可能被人找到破綻。

復漢軍在一步步逼近,可是對於江寧的清軍來說,卻已經變成了見證勇氣的時候,正所謂見賊而逃者爲上勇,望風而逃者爲中勇,誤聽而逃者爲下勇。這一段時間裡,大量的清軍已經開始逃出江寧了,其中一些人被範時繹發現後,便直接砍掉了腦袋。

當然,江寧城的八旗勇氣還是可嘉的,沒有趁着眼下這個時間逃跑,可是所有人心都清楚,如今的八旗可不比往日,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就連開個火槍,也是毫無章法,一開戰,火槍手就像放鞭炮一樣不加瞄準亂射一通,幾乎沒有任何威脅。

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請求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七十八章 投降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鷹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章 年關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一百一十九章 設伏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一十七章 雍正的新藥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