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

bookmark

在恩斯特以及他所招募的西方人才還未到來之前,寧渝也只能先終止金融體系構建,至於國債方面,在沒有良好的金融體系輔助之前,很顯然也不適合繼續推行,不過前期的準備工作可以做起來,特別是關於軍費開支的具體明細。

“國債一事關係重大,因此暫時不會發行。此事暫由財政部會同樞密院,先擬製出所增加五個師的一應開銷,等到後續條件成熟後在推行吧.......”

短短一瞬間,寧渝的態度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使得衆臣都有些不太理解,只是國債這個事情,在他們看來多多少少有些冒險,因此能夠停止自然是再好不過。

下朝之後,寧渝直接去了後宮,崔姒懷孕七個多月了,隨時都有可能生育,因此這一段時間裡十分關鍵,也受到了所有人的重視,畢竟是皇帝的第一位子嗣,將來很大可能也會是太子的人選,因此這件事牽掛着許多人的心。

在這段時間裡,太后經常會過來看上幾眼,還會時常讓葉天士過來探查一下脈搏,以確保皇后無礙。而寧渝在忙完政務之後,也常常會看上幾眼——無論是作爲皇帝,還是作爲一個父親,他都很有必要去關注。

除此之外,寧渝還得到了另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陳采薇也有了身孕,這樣以來,寧渝無嗣的問題也就得到了緩解。畢竟眼下的寧楚也是一個佔據了半壁江山的大國,若是皇帝無嗣,會讓很多人擔心,也會讓一些人生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

過去是因爲寧渝一心撲在了國事上面,對於女色並不熱衷,到目前也只是一後一妃,讓滿朝的文武都有些擔憂,特別是長期無嗣的情況下,甚至已經開始有人建言選秀,只是在前番開國後,寧渝曾跟外臣約定,外臣不得干預內廷政務,這才止住了某些人想要指手畫腳的慾望。

可問題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裡,皇帝可以昏庸無能,可以貪暴殘民,可唯獨不能無後,這是真正的致命問題,因此並非一道新政就能夠攬下,就連一些老臣都會跟太上皇和太后嘀咕幾句,因此就連因此太上皇和太后也曾表示過,皇帝要多多繁衍子嗣,還準備給寧渝再選一次秀。

寧渝對此並不感興趣,他以國事艱難的理由給頂回去了,可畢竟也只是拖延之策,因此陳采薇有喜之後纔會那麼開心,這下兩個人都有了,總不能一個帶把的都沒有吧?而且這也間接證明了皇帝身體無恙。

“陛下到。”一旁的女官高聲道。

見到皇帝過來,崔姒在女官的扶持下艱難站起身子,朝着寧渝的方向迎接了幾步,隨後行了禮,低聲道:“陛下今日似乎下朝早了許多?”

寧渝知道崔姒快要生育,正值關鍵時刻,哪裡敢讓她有大動作,連忙快步走過去挽住她的手,隨後扶着一起坐在了輿榻上,笑道:“眼下朝廷裡大體事物都有內閣處理,朕也就是把控個大方向就行了,倒是你,如今身子重了,倒是更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纔是。”

崔姒臉上微紅,低聲道:“陛下,前些日子母后遣葉太醫給姒兒開了一些安胎補神的藥,吃了以後感覺身子很多了,倒沒有那麼辛苦了。”

“呵呵,葉天士此人確實是有幾分本事的.......這樣的人才足以成爲大學士,光是呆在宮裡卻是可惜了。”

寧渝笑眯眯地說着,卻讓崔姒感到幾分好奇,“陛下說的大學士,可是像呂毅中那樣的大學士?”

“沒錯。”

崔姒聽到這裡以後,不由得感覺到幾分好奇,在她印象當中,像呂毅中這樣的江南儒宗當上大學士可謂是天經地義,而葉天士哪怕在民間的威望再高,似乎也跟大學士沒有什麼關係......

“朕說的大學士,跟前朝大學士不是一樣的,它並非僅僅侷限於那些大儒,而是隻要在所在的行業內取得相當高的成就,都有機會獲得,葉天士作爲江南第一名醫,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也能夠成爲大學士,也能去教導更多的人。”

在寧渝的規劃當中,將來的大學士會從內閣剝離出來,單獨組建一個皇家學院,裡面會劃分爲皇家科學院、皇家文學院和皇家法學院等機構,由這些大學士進行填充,而他們在享受一定的地位時,也會肩負着教學的重任,培養後繼人才,當然這些東西還早,因此倒也不用着急。

崔姒聽得有些似懂非懂,對於葉天士成爲朝廷的大學士,她自然是樂於見到的,不過也不再多說什麼,轉換了話題,“皇帝可曾去了采薇那裡?她現在也有了身子,還是要時時關注纔是。”

對於陳采薇懷孕這件事,崔姒並沒有任何的怨言,實際上她也明白寧渝作爲皇帝的處境,很多東西並非是想如何就如何的,更多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朝野上下,再說她也並沒有將陳采薇當成自己的威脅。

寧渝望着崔姒的小臉,不由得露出幾分微笑,自古以來後宮爭鬥都是殺人不見血,其殘酷程度不比前朝差,因此寧渝纔不願意選秀徒增煩惱,特別是崔姒和陳采薇都是心思比較簡單的人,難免會被有心人利用。

“皇后所言極是,朕自然是應該多去看看采薇。”

寧渝輕輕點了點頭,隨後簡單吩咐了幾句,就前往了陳采薇所在的景仁宮,他這一次去尋陳采薇倒也不是完全因爲懷孕,而是真有其他方面的事情,那就是白蓮教。

自從大義軍拿下了西安之後,劉如漢便開始大肆吸納流民成軍,從一萬多人擴張到了足足十萬人之多,再加上繳獲的清軍裝備武器,倒真讓劉如漢多了幾分底氣,甚至在面對甘肅的年羹堯時,都已經有些底氣了。

然而這並不是寧渝想要看到的,白蓮教不管內部多麼荒唐,可始終都是新生勢力,跟腐朽的清廷截然不同,儘管眼下還沒有什麼威脅,可時間久了就不好控制了。因此寧渝需要做的就是將放開的繮繩重新收一收,而挑動起白蓮教內部的分歧,便是一個不錯的手段。

陳采薇之父陳道顯在先前的鬥爭中,輸給了劉如漢,儘管劉如漢沒有殺他,可是他是屬下勢力已經完全被分化和消滅了,再加上陳采薇從白蓮教內部逃出來時,將最後一批忠心陳家的人給暴露出來了,因此眼下的陳道顯幾乎毫無勢力可言,不過對於寧渝而言,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景仁宮,乃內廷東六宮之一,乃陳采薇的居所,只有宮殿內佈置得十分簡樸,並無過多的裝飾之物,因此看上去頗爲普通。

當寧渝走進景仁宮時,卻發現裡面有人舞劍呼喝之聲,一同隨行的女官不由得臉色一變,在宮中除了相關的侍衛可以持刃之外,其他人並沒有這個權力,她們連忙擋在了寧渝的身前,以防備可能的危險。

只見從裡面出來一名小侍女,一路小跑過來,臉上帶着幾分尷尬與驚慌之色,“啓稟陛下,裡面無事,是娘娘在.......在舞劍。”說完便微微低下了頭。

寧渝認得那侍女是陳采薇身邊人,只是忘記了姓名,笑道:“無妨,朕還沒有那麼膽小。”說完便看了一眼女官等人,“你們且讓開吧。”

“是。”

“可是......”

爲首的一名女官還想說什麼,卻被人拉住了,只得退在了一旁。

寧渝信步走了進去,發現陳采薇正穿着一身短打勁裝,手裡持着一柄寒光四溢的長劍,一招一式舞着,動作並不花哨,招式也沒有太多的玄奧,顯得十分古樸有力。與尋常的舞劍者相比,卻是少了幾分美感,多了些許殺氣。

然而寧渝心裡明白,這種劍舞纔是真正有功底的人能舞出來的,也是真正有殺傷力的東西。想來陳采薇當年能隻身闖蕩江湖,靠的也全都是這一身的武藝。

“陛下!”

陳采薇發現寧渝來了,臉上不由得帶着幾分欣喜之色,她連忙將長劍交給了身旁的侍女,一臉巧笑嫣然地迎接了過來。

寧渝臉上含笑,望着陳采薇也不說話,拉過她的小手便向前走,“如今你也有了身子,可朕許久未來看你,實在對你有些粗疏了。今日得皇后提醒,便趁着這個時候過來看看,想看看你還缺些什麼。”

陳采薇俏臉微紅,細聲道:“陛下心繫江山實乃明君之兆,采薇心裡只有歡喜。皇后姐姐的好意,采薇亦早已心知,如今這宮裡的日子早已經習慣,也不會缺什麼。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采薇還以爲,以爲皇上會說在孕期不該舞刀弄劍......當初在家裡的時候,爹就常常會教導采薇,女兒家不應該練武藝,更不應該去闖蕩江湖。”

一想到了這一點,陳采薇的小臉便有些怯生生的,她似乎對於往事有些耿耿於懷。

寧渝哈哈大笑,低聲道:“雖然你現在懷孕了,可畢竟時間還早,多鍛鍊鍛鍊身體也是好的,何錯之有?不過,闖蕩江湖確實有欠妥當,這天底下到處都是那等爲非作歹的人,就算你有幾分武藝,也難保不會栽跟頭......”

一說起這個,陳采薇就想到他們相識的時候,就是在桃花山上被寧渝給逮到的,心裡便有些羞惱,“陛下,這些陳年舊事就不要再提了嘛......”

“哈哈哈哈.......”

寧渝大笑着拉着陳采薇進了寢宮,貌似無意道:“說起來我之前還得到過影子那邊的消息,咱們的人接近不了你父親,因此現在還沒辦法救他出來,只是知道他現在身體無恙......只是白鶴道的人大多數都被劉如漢給清洗掉了。”

聽到寧渝的一番話,陳采薇的臉上便有些黯然失色,她不是不關注自家老父的情況,只是眼下她心裡明白正是寧楚與清廷相爭之時,對於大義軍多少還是存着點拉攏的心思——這個時候如果去提起她父親的事情,多少會顯得有些不識大體,同樣來說,既然大義軍跟寧渝還有約定,那麼陳道顯自然不會有危險。

想到了這裡,陳采薇展顏強笑道:“父親一輩子都在爲反清而戰,如今雖然他被大義軍閒置,可是看到這天下逐漸回到我漢家手裡,父親心裡也是極爲歡喜的,這以後的事情,就以後再說吧......只望陛下將來一旦有了機會,不要忘記父親即可,將他接來南京共敘天倫之樂,采薇死也心甘。”

寧渝細細一想,當即便明白了這個傻丫頭的意思,不由得攬過她的肩膀,認真道:“采薇,你放心,我肯定能夠保住岳丈的性命,他是你唯一的親人,朕做事心裡有數。至於眼下確實不是最好時機,不過你放心,很快就沒事了.......”

陳采薇對於寧渝自然是百分百的信任,她開心地點了點頭,依偎在了寧渝的懷裡,也不說話,只是就這麼靠着,二人享受着這難得的靜謐一刻。

寧渝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中,他並沒有對陳采薇說謊,實際上影子正在策劃一項針對大義軍的計劃,該計劃一旦成功之後,大義軍將再也不會對復漢軍造成任何威脅,反倒會成爲一顆有用的棋子,到時候陳道顯自然完事平安。只是該計劃還在實施當中,寧渝卻是不能透露更多了.......

等到寧渝從思考中醒來,卻看見陳采薇已經睡着了,她的臉龐帶着紅潤,臉上的眉頭也微微皺着,隨後彷彿在夢中經歷了什麼一般,眉頭悄悄舒展了下來,嘴角微微上揚了幾分,彷彿這是一個還不錯的夢。

寧渝輕輕喚來了侍女,將陳采薇扶到了牀上,然後便帶着人離開了景仁宮,他實際上還有一件很關鍵的事情沒有處理,並不算很緊急,但是怎麼去對待此人,卻成爲了當下的一項難題,那就是兩廣總督孔毓珣。

“呵,還真是個燙手的山芋.......”

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談判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十章 尋礦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四百五十三章 做個厚道人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