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

bookmark

孫嘉淦雖然說自己是無用之輩,可是劉統勳自然不會這麼想,實際上在對蒙古問題上,孫嘉淦是能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並不是尋常一個人就能替代。

在勸服了孫嘉淦出仕之後,二人便一同趕往京城,前去面見主持大局的樞密使寧忠義,以及外交部左侍郎趙顯泰。

當下陛下未在京城之際,寧忠義和趙顯泰二人便是蒙古問題的主要負責人,當然也是負責前期漠南蒙古的招撫工作,至於更加重要的漠北事物,將來由寧渝親自統籌。

二人從歸化城一路趕回京師,卻是還沒有真正歇口氣,早就在等待着消息的寧忠義,便派遣人將孫嘉淦與劉統勳請了去。

“孫大人,劉大人,這邊請,樞密使正在等你們。”

陪同孫嘉淦和劉統勳的中校軍官做了一個手勢,指引着二人前往京師樞密院衙門,只見穿過了一重重戒備森嚴的院落後,帶來了一間寂靜幽深的小院子裡,門半掩着,卻是透着幾分神秘感。

等到二人走到院子門口的時候,孫嘉淦還沒仔細觀察一番,卻聽見院子裡傳來了一陣叫嚷聲,而這些人的叫嚷聲似乎已經持續了很久。

“察哈爾各八旗的老少爺們都到了,可是陛下卻一直沒有給一個明確的意思......”

“是啊,咱們是有心投靠大楚,將來也可以出兵伐清.......”

“旗主大人們無非求得是一個安穩.......做穩了大楚的官,自然也就是大楚的人......”

還沒等孫嘉淦和劉統勳二人細聽,中校軍官臉色卻是微微一變,他連忙攔在了孫嘉淦面前,道:“察哈爾八旗的人都已經到了.......二位先在這裡等候,我去通稟樞密使大人。”

孫嘉淦心中有些不快,既然是你寧忠義請他們來這裡商談蒙古的事情,可是眼下卻爲何將他們撂在這裡不管了?

劉統勳卻微微一笑,“陛下要在京師開蒙古大會,到時候像漠南十六部四十九旗的人都要到,他們眼下卻是提前來了,無非還是想要一些籌碼......”

孫嘉淦聽到這裡,頓時心中一凜,他大概有些明白爲什麼會這麼巧碰到漠南蒙古的人了........寧忠義的意思很簡單,別人都說你孫嘉淦是山西名臣,可是終究是名聲在外,那就不妨先用漠南蒙古來試試他的根底。

若是能夠擺平漠南蒙古的人,那麼到時候漠北蒙古的事情,自然也就可以放心交在他孫嘉淦手裡,可是要是連這點事都處理不好,那就打哪來回哪去吧。

孫嘉淦頭腦清醒下來之後,他對於寧忠義的想法已經揣摩出幾分意思了,因此在想明白之後,便再也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望着院內走去,而劉統勳臉上微微一笑,也跟在了他身後。

“孫先生大名如雷貫耳,令本王仰慕已久。”

院中大堂上正坐着十餘人,其中一人穿着戎裝,面帶微笑,此時正望着孫嘉淦拱手行禮,整個人氣度十分不凡,想來便是中山王寧忠義。

在寧忠義身旁,則坐着一名氣度儼然的文官,想來便是外交部左侍郎趙顯泰,而在二人下面,則坐着十幾個蒙古人,一個個臉色中都帶着些許不愉。

孫嘉淦拱手道:“草民孫嘉淦拜見王爺,拜見大人。”

寧忠義臉色如常,道:“來人,看座。”接着又對其他的蒙古人笑道:“諸位,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孫錫公,想來大傢伙應該都有所耳聞吧。” щщщ◆t t k a n◆¢o

坐在寧忠義左手旁邊的一人卻是笑道:“自然,自然,當初在雍正爺那裡,就曾經聽說過孫大人的大名,據說可是十分大膽!”一說說着一邊笑了出來,只是聽着怎麼都像是在譏笑,一旁的蒙古人也都跟着哈哈大笑。

孫嘉淦臉色沉凝地望着那些蒙古人,輕聲道:“當年孫某雖有十分大膽,可是倒不如今日諸位大膽,死到臨頭尚且不自知。”

“哦?孫嘉淦,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那蒙古人臉上帶着幾分怒意,他又望了一眼寧忠義,冷哼道:“此等人物如何能夠參與到蒙古諸部與大楚的談判中來。”

“不是談判,是重新定下蒙古秩序。”趙顯泰輕飄飄地丟出了一句話,像談判這種事情,他們還不夠資格。

蒙古人臉色更是大怒,道:“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豈能由大楚一言而決之?”一旁的蒙古人也都是做出了不愉的神色。

孫嘉淦此時卻插進了話頭,笑道:“十六部四十九旗?倒是好大的口氣,可是你一個小小的察哈爾正黃旗能做什麼決定?即便是要談,那也是跟喀喇沁、土默特還有鄂爾多斯他們談。”

察哈爾正黃旗旗主扎魯特臉色頓時一變,在沒有介紹的情況下,對方卻將自己認出來了——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對於蒙古各部的瞭解,恐怕比自己想象的更深一些。

而對於孫嘉淦這番話,扎魯特並沒有什麼反駁的餘地,因爲對方說的是對的。

在如今的三大蒙古勢力當中,漠南蒙古的實力算得上是最差的,先不說跟準格爾部相比,就連漠北的喀爾喀蒙古都多有不如,而在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當中,察哈爾八旗又是實力最爲衰弱的部族。

原因很簡單,自從察哈爾被後金大敗之後,就被當時的皇太極給徹底收編了,還編成了察哈爾八旗,可以說控制籠絡的程度是最深的,這種控制和籠絡體現到如今,卻使得察哈爾的馬隊幾乎都被清廷控制,也都損失在了北伐戰場上面了。

如今的察哈爾部族,幾乎到了最爲危急的時候,可以說只要寧楚出兵,察哈爾連組織一萬騎兵的實力都已經沒有了,頂多也就是幾千老弱病殘,根本不足爲道。

在扎魯特臉上開始冒出冷汗的時候,寧忠義的臉上卻是微微一笑,看來孫嘉淦此人的確有其獨到的一面,只是怎麼用還要再觀察觀察。

孫嘉淦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輕聲道:“眼下更關鍵的是,不是大楚需要漠南蒙古,而是漠南蒙古需要大楚,至於其中的原因,我想就不用多說了。”

扎魯特沉默了,眼下的漠南蒙古諸部,的的確確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首先,自然是在斷絕了來自內地的糧草貿易後,漠南蒙古已經根本沒有足夠的糧草來渡過這個冬天,倘若寧楚不伸出援手,只怕眼下漠南蒙古中人丁將會銳減;其次,經過北伐之戰後,漠南蒙古實力銳減,將來根本不用寧楚動手,就會被準格爾直接吞下去。

至於投靠準格爾的建議,從一開始就沒有得到漠南蒙古首領們的贊同,原因很簡單,在大清針對準格爾持續數十年的戰事當中,漠南蒙古一直都是其中的主力,可以說跟準格爾部結下了血海深仇,一旦投靠準格爾,他們這些漠南蒙古首領只怕也難逃一死。

至於投靠漠北蒙古,則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因爲對方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去拯救他們,甚至漠北蒙古自己都在準部面前,都沒有什麼自保能力。

說來說去,只有大楚纔是漠南蒙古當下唯一能夠尋求幫助的角色,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扎魯特澀聲道:“孫先生果然厲害,可是我們都是長生天的子民,就算是投靠大楚,要得到察哈爾應該擁有的地位.......”

“什麼地位?札薩克?”

孫嘉淦幾乎是用一種同情的眼神望着面前的蒙古人,他似乎根本不瞭解現在的情況,當年大清在漠北實行札薩克是什麼時候?眼下不要說他們,就連漠北蒙古也不可能得到札薩克的頭銜。

前面說過,札薩克基本等同於王爺身份,甚至要比王爺的權力都更大一些,在札薩克的封地內,山川、河流、山林、牧地、田產均歸其所有,且不向政府擔負任何徭役、稅賦。人民統歸其管轄並交納賦稅,承擔徭役,而且札薩克對他們有生殺予奪之權。

在寧楚實現新政的今天,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取得這樣的地位。

扎魯特目光咄咄地望着寧忠義,道:“如果朝廷能夠答應讓我們成爲札薩克的條件,漠南十六部四十九旗眼下就可以投降大楚,成爲大楚在漠南的藩臣。”

寧忠義根本連考慮都沒有考慮,搖頭道:“不可能,札薩克不會再授予任何人,不要說漠南蒙古,就算是策妄阿拉布坦都不可能得到這個稱號——如果漠南蒙古因此有別的選擇,你們現在就可以走了。”

“這.......”扎魯特臉色有些沉重,他望着其他的蒙古人,卻是嘰裡咕嚕說了一通蒙古話,孫嘉淦還是頗懂蒙古話的,卻是聽得清清楚楚,臉上的笑意更盛了幾分。

寧忠義有通譯在旁,自然不用擔心,那些蒙古人無非就是明裡暗裡說了一些要團結的屁話......可是他們也不想想?到底能拿什麼來團結?是有火槍還是有大炮,光靠過去的騎射已經證明會被複漢軍打成落花流水。

扎魯特終究沒有硬撐下去,他望着寧忠義和趙顯泰二人,“即便是選擇投楚,我們也要見到陛下才行。”

趙顯泰放聲大笑,道:“你們想見陛下,那就等到陛下到了京城吧,到時候自然有你們見陛下的機會,不過還有一點,到時候你們要上書給陛下,要給陛下上‘天可汗’的尊號才行.......”

“天可汗?”孫嘉淦眉頭一跳,這位陛下還真是對自己的野心絲毫都不加以掩飾呢........

........

等到蒙古人散去之後,寧忠義和趙顯泰帶着孫嘉淦卻是進了一間涼亭說話,他們面前擺放着重新續好的茶水,屢屢茶香令人頗爲心動。

шшш ¤тt kΛn ¤℃O

寧忠義望着四十出頭的孫嘉淦,感嘆道:“孫先生身強力壯之時,卻選擇歸隱田園,實在是太浪費人才了,本王早早聽說過孫先生的名字,可是也不好貿然打擾,如今藉助國事之便,不得不請孫先生出山。”

孫嘉淦拱了拱手,“常山王此話令草民惶恐至極,先前未曾應詔就官,實在是放心不下家中老母所致,如今常山王既然有所差遣,草民自然也就來了。”

趙顯泰笑了笑,“錫公,今日所見所聞,當是沒有來錯。”

孫嘉淦嘆口氣,他輕聲道:“趙大人有所不知,下官只不過是略懂一些蒙古之事,在漠南蒙古上還能說得幾句話,可是真到了漠北蒙古上面,也是一頭霧水。”

寧忠義微微沉吟了一番,他原本就不太擔心漠南蒙古的問題,因爲隨着復漢軍對北方控制的加強,就算是動用武力也能夠平定漠南,因此真正的問題,依然是漠北這一塊。

只是寧忠義心中想着,面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只是微笑道:“前些日子,軍情處得到了消息,準格爾部已經有了新的動靜,他們似乎想要聯合年羹堯等人,重新徵伐漠北蒙古和還有西北........”

“什麼?準格爾跟年羹堯走到一塊去了?這倒是天底下的一樁稀奇事!”

孫嘉淦眉頭一挑,卻有些吃驚了,要知道年羹堯率領的西北大軍中,其中相當一部分可是跟準格爾在西北打出狗腦子了,眼下這個階段聯合在一起,就不怕兵變嗎?

趙顯泰也嘆了口氣,“沒錯,不光是有年羹堯,青藏的嶽鍾琪也北上了,他們集結了五萬人馬,似乎已經有些蠢蠢欲動,或許被侵入甘肅乃至於陝西.......而準格爾將會出兵漠北,攻伐漠北蒙古三部。”

“那這件事.......似乎對我們也是一個機會.......”孫嘉淦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如果漠北蒙古三部真的有難了,將來除了找寧楚求救,還能找誰?

寧忠義點了點頭,“這是一個變數,但是咱們要派人趕緊去漠北三部當中,至少要說服他們及早歸楚,老夫唯一擔心的,就是漠北三部根本堅持不了多久就被準格爾吃下,到時候面臨這樣的準格爾,多多少少會有些明白。”

孫嘉淦已經完全明白了,他低聲道:“草民願意爲朝廷效力。”

“好,錫公,本王這就給陛下呈奏,特命你爲漠北蒙古聯絡大使,全權負責與漠北蒙古三部聯絡之事,還望早日功成。”

“是,草民謝過中山王。”

當孫嘉淦重新擡起頭時,整個人卻是都有些變化,看上去似乎更加銳利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下熙熙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軍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二百四十二章 刺刀對刺刀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十二章 問責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九十章 傷亡第五百六十五章 貓捉老鼠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