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

bookmark

薩拉務拉伯爵之所以對伊凡·謝爾蓋耶維奇的設計那麼有信心,是因爲對方所使用的棱堡設計方案,幾乎是目前全世界最爲先進的方案——沃邦式棱堡。

所謂的沃邦式棱堡,便是指剛剛去世十六年的軍事家沃邦最爲得意的棱堡設計工事,而經過他所設計出來的沃邦式棱堡,依造地形建設,內部結構複雜到令人眼花繚亂,其防守能力更是因地制宜,十分強大。

在沃邦出生之前,歐洲的城防工事因爲火炮的進步,已經開始經歷巨大的革新,因爲在這個時代裡,火炮的作用使得大量的城牆變得無用——石質炮彈能夠輕易打破城牆,而金屬炮彈則可以穿透碉堡間的護牆,再高聳的城堡也很難避免被擊破。

因此在這個時代,西方軍事建築設計逐漸轉變思路,他們爲了避開火炮的彈道,選擇廢棄了高大堅固的護牆與直入雲霄的塔樓,使得城堡越發貼近地面,具備更好的隱蔽效果,而且在城堡的建設中,還融入了嚴格的幾何學——城堡中所有的側部防禦工事基本都由梯形和三角形構成,形成更加穩定而堅固的結構。

等到了沃邦嶄露頭角的時候,西方棱堡設計就已經走進了一個新的時代,而伴隨着沃邦的到來,棱堡設計開始朝着極端的方向發展,帶有凸角的城牆、令人歎服的平行戰壕......大量的新思維被運用到了棱堡建設上,同時也取得了極好的效果,因爲大家都拿他的棱堡沒有什麼辦法。

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他吧。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許多地方都開始學習他的沃邦式棱堡,逼迫得沃邦又創造了一套沃邦式攻擊法,即用來專門攻打他所設計的城堡.......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句話在沃邦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演繹,因此在他死後,沃邦式棱堡依然十分火熱,即便是俄羅斯帝國的築城專家們,也十分努力地學習這種棱堡建造方案,而伊凡·謝爾蓋耶維奇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伯爵大人,根據目前的預估來看,符拉迪沃斯託克到明年下半年就能初步具備規模,並且具備一定的防禦能力。”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在介紹完了棱堡的細節後,終於補充了一句總結。

“明年下半年?就不能更早一些嗎?”

薩拉務拉伯爵皺着眉頭,他可不敢賭寧楚不會明年上半年就開戰,到時候修到一半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如何能夠抵擋住寧楚的進攻?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耐心解釋道:“伯爵大人,眼下我們的人手不夠,光是目前的這些韃靼人,還不足以加快工程的進度,除非讓其他的俄國士兵也參與到築造棱堡的工作中來,否則我沒有信心在上半年完成。”

薩拉務拉伯爵笑了笑,道:“缺人啊,我馬上給你調遣一批新的勞工,那些該死的韃靼人有好幾千人,用來修築棱堡足夠了.......反正都是一些韃靼人,死光了也沒關係,到時候再去抓一些便是。”

聽到薩拉務拉伯爵語氣中的輕描淡寫,伊凡·謝爾蓋耶維奇臉上也不由得浮現出一絲笑意,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明白了,這些該死的韃靼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就像蝗蟲一樣鋪天蓋地到處都是,能夠多消耗一些也是好事。”

對於這二人而言,無論是八旗也好還是漢人也好,在他們俄羅斯人眼裡只是微不足道的韃靼人,根本沒有資格佔據這麼好的土地,至於生命就更加一文不值了。

相反,對於他們來說,俄羅斯帝國能夠延伸到遠東的力量十分有限,可以說除了眼下從聖彼得堡帶過來的一千五百人,便再也擠不出更多的人,而爲了供應這一千五百人,需要調集整個遠東甚至是恰克圖方向的力量,而這麼寶貴的力量自然不能用於在冰天雪地裡築城。

“既然如此,等到時候韃靼人過來以後,符拉迪沃斯託克其他地方的工事都會開始修建,工期應該能夠趕上明年上半年。如果沒有別的事,我就先回去了。”見勞工的事情有了着落,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十分心滿意足。

薩拉務拉伯爵卻是揮了揮手,笑道:“先不忙着走,之前我從聖彼得堡帶回來了一些伏特加,不妨一起喝幾杯再走。”

“伏特加?這可是好東西!”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眼睛一亮,鼻翼甚至還聳動了一下,似乎想要聞到伏特加的味道,畢竟對於地處北地的俄人而言,爲了這種惡魔發明,無論什麼事情都是幹得出來得,它不光可以讓人在寒冷的冬季變得溫暖,還能撫慰寂寞的心靈。

然而,如今在遠東的俄羅斯人,不要說喝到伏特加,就連其他的酒也沒辦法喝到,因爲在眼下荒涼而孤寂的遠東,糧食永遠都是最重要的物資,如果用寶貴的糧食去釀酒,即便是薩拉務拉伯爵也不會容忍。

可是對於伊凡·謝爾蓋耶維奇這樣的酒鬼來說,沒有酒精的日子裡,簡直讓他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力,心裡那種抓肝撓肺地癢讓他幾乎瘋狂,因此當薩拉務拉伯爵聲稱有伏特加時,他纔會那麼興奮。

“爲了慶祝偉大的女皇陛下登基,乾杯!”

晶瑩的酒液在杯中碰撞着,似乎一切都變得是那麼的美好。而就在數年以後,這一天留給薩拉務拉伯爵的最後印象,卻成爲了最後一個寧靜的冬天。

.........

秦淮河岸邊堪稱是十里粉紅帳,大大小小的酒樓林立,其中不少都是京中遠近聞名的銷金窟,平日裡總是車水馬龍,好不熱鬧。

而在其中有一家十分顯眼的樓閣,名爲軟翠樓,今日裡卻是到處都裝點着燈籠,看上去極爲顯眼,搭配着中式傳統的閣樓設計,令人一看就不覺想入非非。

可是如果人們真正走進去,其實會大吃一驚,因爲此時的軟翠樓裡並沒有太多的華夏人,反倒處處都是金髮碧眼的西洋人,他們一個個幾乎都是南京城裡的有頭有臉的人物,今日卻都齊齊聚集於此,目的便是爲了歡迎新來的英國大使、法國大使和瑞典大使。

在過去的時候,西方國家還沒有往寧楚派駐使臣時,幾乎很多相關的外交工作,都是直接由歐洲各國駐南京商務代表進行,其中像法國人魏德生就是一個爲多國政府服務的國家掮客,而像這樣的人在南京也有好幾個,因此自然不會錯過這次關鍵的酒宴。

除了這些西洋人之外,還有江南一帶的大族豪紳以及朝廷的官員們,他們齊聚一堂當然不是爲了迎接這些西人大使,而是因爲皇帝今晚將會駕臨宴會,同幾位大使進行會晤。

至於爲什麼不選擇在朝堂上面見幾位大使,反倒這般私下會見,卻是讓大家都有些不太明白,不過所有人心裡都知道一點,那就是當皇帝選擇這麼做的時候,自然會有皇帝的理由。

外交部尚書宋恩銘手中舉着紅酒,望着面前的英國大使皮埃爾·古貝爾、法國大使阿爾弗雷·科曼以及瑞典大使埃裡克鬆伯爵,笑道:“歡迎幾位大使來到南京,希望你們能夠在南京擁有一段美好的回憶。”

英國大使皮埃爾·古貝爾其實並不是很想一下船就來參加宴會,他情願花更多的時間去真正瞭解目前的寧楚,而不是跟着面前的外交部尚書說客套話,只是到了什麼地方說什麼話,已經成爲了這種人的本能,輕聲道:“謝謝,我相信在南京,能夠收穫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法國大使阿爾弗雷·科曼聳了聳肩膀,道:“很感謝貴國的熱情。”

至於瑞典大使埃裡克鬆伯爵這次本來就有任務在身,態度也顯得熱情了許多,道:“無論如何,南京不會讓我失望的,不是嗎?”

宋恩銘臉上微微一笑,既不會顯得過於熱情又不會顯得虛假,他輕聲道:“大楚是一個友好而和平的國家,自然歡迎朋友的到來。”

英國大使皮埃爾·古貝爾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他可不是什麼都不知道,通過前面的情報,他已經深刻地瞭解到了目前寧楚的真正矛盾所在,並且在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十分準確的判斷,那就是寧楚與俄羅斯帝國的戰爭並不會太遙遠,因此此時聽到宋恩銘說的這些話,當下便聽到了一些其他的含義。

見皮埃爾·古貝爾沒有別的話要說,瑞典大使埃裡克鬆伯爵卻是抓緊問道:“皇帝陛下今天晚上會到這裡,是嗎?”

“陛下的行蹤,我等無權奉告,另外貴使也不要隨意打探,這在我們的國家是一件很危險的舉動。”

宋恩銘認真地回答道,卻是讓埃裡克鬆伯爵不軟不硬地碰了一個釘子。

見到宋恩銘不願意回答,衆人的興致微微降低了許多,當一場宴會沒有他應該在的主人時,無論再怎麼奢華,都會失去他原本的意義。

不過好在消息還是非常準確的,也並沒有讓西人等待太久,寧渝纔在護衛的左右防護下,走進了宴會大廳中,頓時衆人的目光便聚焦於此,不過寧楚臣子們自然是謙卑行禮,而其他的西人們也開始零零散散行禮。

寧渝瞧了瞧在場的人員,雖然整體來說氣氛十分單調,可是他這一次來本身就不是爲了宴會前來,自然也不會再以這一點。

“諸卿不必客氣,今日朕前來就是爲了與民同樂,另外也順便來見見咱們的朋友。”

“感謝大皇帝陛下!”

西人們紛紛行禮,在他們的世界裡,同國王一起參加聚會並不是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更無須爲此緊張過度,而眼前的寧渝皇帝很顯然跟他們之前見過的皇帝一般,都十分平易近人。

隨後寧渝便同衆人互相握手寒暄,算是初步認識了這幾個以後將會長期駐紮南京的西方大使,衆人的臉上都帶着和氣融融的笑容,看上去一切都那麼地和諧。

對於一場宴會而言,無論來多少人,終歸會形成一個個圈子,大圈子套小圈子,小圈子套核心圈子,而寧渝作爲皇帝自然不必多言,在他的身邊除了外交部尚書宋恩銘和翻譯人員之外,便只有皮埃爾、阿爾弗雷以及埃裡克鬆三人。

寧渝的目光在這三人的臉上微微停留了片刻,笑道:“三位不遠萬里來到大楚,想必對大楚應該有一些多樣化的認知,不知道幾位可否直言?”

“華夏是一個偉大而獨特的地方,文化璀璨而內斂,人民都具備良好的素養,連城市都顯得是那麼的美麗。”英國大使皮埃爾·古貝爾依然率先開口道,似乎他們三人之間已經通過國力排行來劃分發言順序。

寧渝並沒有對這番話予以肯定或者否定,而是望着阿爾弗雷和埃裡克鬆笑道:“你們呢?”

法國大使阿爾弗雷·科曼輕聲道:“陛下,我看到的大楚是東方的一個偉大國家,擁有很大的潛力。”

寧渝依然不置可否,望向了瑞典大使埃裡克鬆,神情依然沒有半點變化。

瑞典大使埃裡克鬆要比皮埃爾和阿爾弗雷思考得更久,他沉吟了片刻,纔開口道:“雖然我對華夏不夠了解,可是我想,瑞典同華夏,在北方都需要應對一個共同的敵人。”

“朕今天請你們來參加宴會,除了想聽聽你們的真實想法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希望能夠促成幾國之間的友誼。”

寧渝緩緩開口道:“我們幾國之間如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自然也有達成友誼的空間,而只要能夠達成友誼,就能真正改變世界的格局。”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鐵騎衝鋒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軌馬車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上又暈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東進?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九十四章 溜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十九章 火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來個大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