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

陳道顯這一次之所以能夠佔據拉薩,除了青藏本土勢力出現空白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寧楚當初支援給他的那些火器,使得大義軍在面對那些喇嘛軍隊的時候,幾乎逢戰必勝,無往而不利。

在陳道顯攻佔了拉薩之後,自然也就不會忘記給寧皇帝報喜,他派遣親信陳玉章帶着大量的賀禮,從青藏過陝西,然後從關中一路抵達了南京,以此來表示自己的意思——他雖然佔據了青藏,可是依然是寧楚的臣子。

說起來,眼下的大義軍跟過往已經大不相同,這支脫胎於白蓮教的軍隊,在經歷過這麼多的風風雨雨之後,特別是在經歷過多次變亂之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數陳道顯上位以來,出於跟寧楚的特殊關係,從一開始便全面靠向寧楚,將自己當成了寧楚的藩臣勢力,並且有意在清洗白蓮教勢力,使得如今的大義軍已經徹底脫離了邪教的影子。

當然陳道顯這麼做也是希望給寧渝看,他已經將大義軍全面改造一新了,爲的便是希望能夠得到寧楚更多的支援,至少不能再將大義軍當成敵人來對待,而到了如今,他的這個想法便差不多基本實現了,即便是寧楚內閣,也開始考慮將大義軍變成藩臣之事。

寧渝對自己的這個老丈人還是懷着頗爲複雜的心理,當下感嘆道:“大義軍能夠有今天這個樣子,倒也不負當年的一番苦心。”

的確,當初爲了將大義軍改頭換面,寧渝不惜動用影子在大義軍內部苦心經驗,最終成功實現李代桃僵的計劃,將劉如漢給幹掉,迎接陳道顯上位,而僅僅只是兩年的時間裡,陳道顯便給他交付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崔萬採臉上帶着幾分笑意:“相信有了這個消息,陳妃也會開心許多,而這一次陳道顯帶來的賀禮也不少,其中像河西駿馬五百匹、兩當狼牙蜜三千斤還有蟲草上百斤,當然還有更珍貴的是,他們沿途的行軍路線圖也一起帶過來了。”

寧渝眼神一亮,他當然知道沿途行軍路線圖有多麼重要,可以說有了這份地圖,他完全可以沿着大義軍的方向,一路進攻到拉薩,中間可以避免太多不必要的歧路和險路,這可是真正表示臣服的意思!

“好,使者在哪裡,讓他來見朕吧!”寧渝心中高興,自然也就想見一見這位來到南京的使者了。

很快,一名中等身材的文人在經過了多重檢查之後,被送到了大殿上,正是陳道顯派遣的使者陳玉章,他朝着寧渝進行了叩拜。

“臣陳玉章奉家叔之命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玉章是陳道顯的一個遠方侄子,這兩年也一直作爲陳道顯的親信,幫助他做了不少事,在大義軍中的地位也不一樣。

寧渝臉上帶着幾分笑意,“聽說你們攻佔了拉薩,朕心中卻是着實歡喜,若是你們受阻於青藏,倒顯得朕有些過於苛刻了。”

陳玉章當然明白這話的意思,畢竟當初正是寧楚朝廷逼迫大義軍放棄陝甘,西進青藏,踏上了這一條尚不知道吉凶的道路,因此若是大義軍在青藏無法生存,寧渝多多少少也會有些惋惜和愧疚。

“多賴陛下洪福護佑,大義軍雖偶有挫折,可終究是能夠在青藏站穩,這也多虧了陛下支援的那些火器。”

說到這裡,陳玉章心裡其實多多少少是有些感嘆的,大義軍雖然成功攻佔拉薩,可是中間也是付出了許多心血,特別是陳道顯和他的那些老兄弟們,爲了大義軍的生存可以說是絞盡腦汁,費勁了心思。

特別是在進入了青藏之後,除了要面臨本地勢力的打擊之外,還要面臨青藏牧民百姓的誤解,無論是文化差異還是宗教差異,都會使得當地的牧民百姓對大義軍產生敵意,他們在一些有心人的忽悠下,誤以爲大義軍進入青藏要強迫他們改信白蓮教,於是朝着大義軍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誓死進攻。

當然,儘管許多牧民展開對大義軍的襲擊活動,可是此時的大義軍已經大規模裝備鳥槍和火炮,士氣也十分高昂,因此尋常的牧民百姓根本不可能會是大義軍的對手,使得大義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擊敗了糾結起來的牧民們。

在對青藏本土勢力進行打擊的同時,陳道顯也沒有忽視政務方面的問題,他背靠着寧楚的大旗,自然也對寧楚現有的發展模式十分清晰,便藉着刀兵之威,在青藏各地實行新政,特別是在先前的戰爭中,他鎮壓了一大批的青藏土司和頭人,沒收了大量的牧場,因此便進行重新分配,從而得到了一批人的支持。

在剛剛忙碌完了政務方面之後,陳道顯又立馬展開了對軍隊的整頓計劃,其中大部分的老弱病殘和一部分家屬都被重新安置,然後將剩餘的青壯重新組織歸建成軍,人數雖然從七萬人一下子降低到了三萬人,可是這三萬人卻完全屬於火器軍,相對於過去卻是精良了許多。

不過在陳道顯的心中,他並不認爲這三萬人就能趕得上覆漢軍,畢竟除了火器不如復漢軍精良之外,就連訓練方面也不夠專業,能夠發揮出來的戰鬥力自然很有限,因此這一次陳道顯派遣使者來到南京,除了表達自己的使者,多多少少還有些求援的意思。

陳玉章臉上略微帶着一絲不好意思,道:“啓稟陛下,我大義軍沿途征戰不休,其火器損壞嚴重,除了自身戰損之外,也有許多是保養不善之故,因此家叔派遣臣到南京,也希望陛下能夠支援一批火器,還有能夠支援一批軍事教官。”

寧渝點了點頭,他當然能夠明白這不是託詞,畢竟這個時代的火器耐用度都不高,損耗率都是非常高的,一般多打幾仗就要考慮支援了,而陳道顯既根本沒有自制火器的能力,也沒有一條穩定的火器供應渠道,因此也只能向寧楚求援了。

對於陳道顯的要求,寧渝準備答應下來,他眼下並沒有將這三萬人當成是威脅,反而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出於戰略原因,現在的寧楚沒辦法對青藏以西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也很難對那裡形成強有力的統治,因此讓大義軍在那裡駐守,推行新政似乎是一個很好的舉措。

除此之外,在還沒有消滅準格爾汗國之前,準格爾汗國以及年羹堯等輩始終都對青藏虎視眈眈,他們妄圖重演當年舊事,將青藏收到懷中,因此在青藏必須要有一隻寧楚自己的力量才行,而眼下大義軍便是一個很合適的選擇。

既然要讓大義軍在青藏發揮其作用,那麼該給的資源也要給才行,名義上的東西也不能少了。

寧渝微笑道:“朕打算冊封陳將軍爲藏王,作爲我大楚之邊疆藩臣,鎮守青藏之地,相應的火器以及軍事教官自無不可,貴使以爲如何?”

“藏王?”

不光是陳玉章大吃一驚,就連其他的大臣也都有些驚訝,看來皇帝對陳道顯的重視程度還真不一樣啊.......

說起來藏王這個名頭還是很有來頭的,從明朝就已經有藏王,一直到康熙五十九年的時候,清廷護送七世達賴噶桑嘉措回到西藏,才建立起****的西藏政權,但是這個時候依然是有藏王的,只不過是清朝冊封的藏王罷了。

眼下大清都已經快嗝屁了,青藏的所謂藏王和七世達賴之間也爆發了爭鬥,後來七世達賴將藏王給幹掉了,還沒等到他收攏權力,陳道顯就率領了大義軍進了青藏,而後在幾場大戰之後,便佔據了拉薩,還抓住了七世達賴。

因此,嚴格來說眼下的藏王是空出來了,如果陳道顯被任命爲藏王,自然對鞏固其地位有莫大的好處,因此連陳玉章一時間都沒有料到,他的臉上瞬間涌現出一片狂喜之色。

“回稟陛下,倘若家叔能被任命爲藏王,則大義軍上下無不對陛下感恩戴德!我大義軍也將永爲陛下驅使!”

陳玉章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他可是明白這一舉動的巨大意義,眼下只要能夠達成這一目標,什麼承諾都是可以許出去的,畢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說起來陳玉章可不是陳道顯過去身旁的那些人,他是正兒八經讀過書的,也明白眼下天下的大勢,寧楚可以說已經是徹底佔據了整個華夏了,只剩下一些邊邊角角,將來遲早也會收回來的,而大義軍眼下只有合作這條路,根本不可能進行任何的對抗。

因此,想要合作取利,大義軍就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和忠誠,而眼下寧渝要將藏王這個帽子扔到陳道顯的頭上,便是認可了大義軍的這份付出。

寧渝臉上帶着微笑,“好,既然這樣,朕就擬旨下去,冊封陳道顯爲藏王,至於相關的火器援助和軍官援助,會有樞密院進行研究決定。”

“多謝陛下!”

陳玉章跪在地上,臉上頓時變得激動無比,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大義軍越發興盛,他能夠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多了。

........

對於寧渝的決定,崔萬採雖然有些不太理解,可是他並沒有出言反對,實際上一個空頭的藏王,說白了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反倒是後面對陳道顯的援助,卻是讓他多少有些猶豫。

“陛下,大義軍如今都已經有了三萬人,且都是火器軍隊,如果我軍幫他整訓,至少可以整訓出三個師出來,這些應該夠了吧。”

御書房中,崔萬採臉上帶着些許猶豫,他始終都對大義軍持着戒備心理。

寧渝當然明白對方的意思,當即才輕聲道:“如果沒有了準格爾和俄羅斯,三萬人肯定是夠的,可是在朕看來,如果再給陳道顯一些援助,他能夠對準格爾和俄羅斯造成的威脅,可就相當不同了。”

說起來青藏一線不僅連接着陝甘,而且也跟草原相隔不遠,特別是準格爾汗國更是處於一條線上面,將來如果真要出兵準格爾乃至於中亞,青藏之地的經營卻也不能缺少,因此說起來地緣威脅,陳道顯還真能對準格爾和俄羅斯人產生威脅。

特別是將來要跟俄羅斯打得這一仗,不光是要在遠東動手的,也要在中亞地區和西西伯利亞動動腦筋,到時候陳道顯或許還能作爲一道奇兵,直接給俄羅斯帝國來一招猛虎掏心,用地緣優勢來逼迫俄羅斯人拉長戰線。

崔萬採心思機敏,自然能夠想到這一點,可是他反而針對這一點有更深的疑問,“陛下,眼下陳道顯有求於我們,自然可對其進行驅使,可是有一天他不再受我們控制,豈不是養虎爲患?”

這一點大家自然都能想得到,畢竟藩臣這玩意不管眼下多麼聽話,將來終究會成爲隱患——哪怕當年的三藩在一開始的時候,那也是大清權貴們手下的狗,後來之所以能咬人,也是因爲沒有人能再控制住它了。

寧渝微微一笑,道:“藩臣之禍,朕自然心知肚明,可是眼下卻多有不同,首先青藏屬於偏遠邊地,相對更加窮困,且難有外援之力,只要我大楚能夠始終保持強勢,他們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其次眼下俄羅斯與準格爾纔是大敵,有了陳道顯也能起到牽制作用,於戰略上是一招妙棋。”

說到這裡,寧渝的臉上露出一絲傲然之色,“等到北面諸事初定,朕也就會讓陳道顯回京,到時候也就可以順理成章消化掉大義軍和青藏之地——陳道顯畢竟無子,他除了爲自己的女兒考慮,還能爲誰考慮?”

“陛下所言甚是,臣心服口服。”崔萬採臉上帶着些許讚歎之色,眼下的皇帝可以說已經將人心捏在手心裡了。

寧渝望向了遠方,輕聲道:“朕原本還以爲今年是南北並進之勢,可是眼下卻發現,這北面的火似乎已經攔不住了,不得不抓緊佈局北方.......影子傳來了消息,似乎策妄阿拉布坦都快要死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三百六十七章 汪景祺的新事業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自省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遠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五百六十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一百章 年關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