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

對於在遠東的俄羅斯人而言,他們並不重視華夏,也不重視華夏人,包括曾經跟他們交過手的清廷和沒有交過手的寧楚——在他們的感官裡,這二者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而根據薩拉務拉僅有的軍事知識瞭解,寧楚即便會出兵十萬,可是能夠真正用在鄆春和海參崴方向的,頂天也就一兩萬人,畢竟後勤也沒辦法支撐太多的人,而以眼下海參崴的防務而言,一兩萬人根本不可能造成威脅。

只需要再等上一個月,海參崴的防務體系就已經初具威力,而再過上三個月就會相當完善,到時候這座採用沃邦棱堡法打造的防務體系,就能展現其恐怖的獠牙,它會通過極其高效的方式,粉碎一切敢來進攻的敵人。

薩拉務拉伯爵臉上帶着笑容,望着張廷玉的神色,就好像看到了一隻肥美的母雞一樣,意味深長道:“張大人,相信到現在你應該能夠明白,如果不是我們俄羅斯帝國,大清國早就已經滅亡,絕無可能會有重新恢復帝國的可能,那麼既然俄羅斯帝國爲你們大清國提供了這麼珍貴的支持,你們該怎麼回報俄羅斯帝國,回報女皇陛下呢?”

張廷玉心中涌現出一縷莫名的煩躁,現在的大清還有什麼?就連最後的八旗兵都給俄人去當牛做馬了,可是這個該死的老毛子還在冀圖於要好處!

說起來,自從八旗跟俄人打交道過了以後,見到對方體毛旺盛,便取了個外號,喚做老毛子,流傳甚廣,甚至連乾隆都曾經當做笑話一樣說了出來,卻是讓張廷玉在此時氣急敗壞之下,也在心裡怒罵了一番。

只是無論心裡多麼不爽,張廷玉面上終究保持了幾分平靜,他冷冷道:“如今大清已經淪落至此,即便還有些什麼東西,在進鄆春城的時候,也都送給了俄羅斯帝國和女皇陛下,實在是沒有更多的東西了。”

薩瓦烏拉伯爵雖然聽出了張廷玉語氣中的濃濃不滿之意,可是他並沒有絲毫在乎,反倒笑了笑,意有所指道:“張大人,你要明白,大清想要復國,可不能光靠我們,你們難道就沒有什麼底牌嗎?或者說,一筆能夠復國的資金?”

張廷玉臉上的譏諷之意再也忍耐不下去了,他死死盯着面前這個厚顏無恥的男人,一字一句道:“沒有,什麼都沒有,大清也不可能再復國!”

不可能復國這個想法一直盤旋在大清君臣的腦海中,只是他們一直都不敢去面對,甚至都不敢去想,一想腦子就會疼,一想整個人就得擰巴起來。

終於,張廷玉長長鬆了一口氣,徐元夢的死和薩拉務拉伯爵的逼迫,使得他真正開始思考了這個問題,並且很快也得到了一個答案——就這樣吧,再也不要去想那些虛幻的東西,甚至他已經不想再做大清的官了,他只希望能夠歸居田園了。

薩拉務拉伯爵望着面前張廷玉,終於沉默了下來,他一直以爲眼前的這些人只是卑劣的小丑,丟掉自己國家的懦夫,可是眼下他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當人真正陷入了絕望的時候,外界的力量反而再也無法影響到他們,就好像他已經無法再去逼迫張廷玉幹什麼了。

“哼,你們好好想想吧,千萬不要給自己找不痛快。”

在最後丟下一句帶着濃濃威脅的話語後,薩拉務拉伯爵終於離開了,他似乎不想再面對張廷玉了。

望着離去的薩瓦務拉伯爵,張廷玉並沒有過多的反應,他在原地站立了許久,終於嘆口氣,朝着乾隆所在的皇宮方向而去,雖然乾隆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可好歹守在那四重小院子門口的還是八旗的將士。

當張廷玉慢慢走到了院子門口的時候,只見那裡站着兩名精神抖擻的八旗兵,他們的臉上紅通通的,而肩上則挎着一杆火槍,帶着些許血腥味道的刺刀正插在腰間,卻是讓張廷玉都給看愣住了,原來八旗的兵也不是那麼一無是處。

只是眼下再怎麼說都已經晚了,即便是站在門口的八旗兵能表現出精兵的氣質,可是於大局卻無半點用處了。

張廷玉終於不再駐足,而是朝着院子裡面走去,當徐元夢死後,這裡的大臣們幾乎都是以他張廷玉爲首,再加上宗室的幾個閒散貝子,大傢伙全指望着張廷玉來拿主意。

不過還沒有走進院子裡面,張廷玉便已經聽到了裡面傳來一陣陣的喧囂聲,似乎男男女女都有,等到他再走幾步,便看見年輕的乾隆皇帝正在跟着幾名宮女太監們在肆意嬉笑玩鬧,場面卻是極爲不堪。

“老臣張廷玉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廷玉似乎早已經習慣了這一幕,他徑自跪在了地上,恭恭敬敬地行了幾個大禮。

乾隆皇帝撇過頭來望了張廷玉一眼,隨後毫不在意道:“原來是張師傅來了,朕這裡也沒有什麼好東西來招待你——這樣吧,徐師傅已經死了,以後你就頂替了他的大學士差事吧,你來做主就好了,朕終究還是相信張師傅你的。”

張廷玉輕輕嘆息了一聲,隨後便揮了揮手,只見那些宮女們太監們紛紛退了下去,而乾隆皇帝也似乎根本不想挽留一般,坐在椅子上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院子裡面一時間卻是變得十分安靜,只是偶爾還能聽到外面傳來的聲聲鳥叫聲,而院子中站着的兩個人,卻彷彿再也沒有了說話的慾望。

終於,乾隆皇帝擡起了頭望着張廷玉,張了張嘴,年輕的聲音卻是變得有些艱澀。

“張師傅,你說朕以後死了,還有臉去見皇爺爺和父皇他們嗎?”

皇帝終於表現出了他內心的脆弱和孤單感,而這種感覺跟過去的兩個皇帝又是截然不同的,對於他來說,眼前的這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抗拒。

像康熙皇帝,雖然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年齡要更小,可是終究接手了一個還算平穩的大帝國,後續無論是剷除鰲拜也好,還算誅滅三藩,都有十分充足的時間來給他運籌帷幄。

而雍正皇帝繼位的時候,雖然痛失江南半壁江山,可是大局依然在手,也擁有數年的時間來苦心經營,最終即便無法挽回失敗的結果,可是他終究爲此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

唯獨只有他弘曆,繼位之時堪稱真正的生死存亡關頭,先是雍正戰死沙場,接着又徹底失去了關內土地,而關外也岌岌可危,在這種環境下,他能夠選擇先征服朝鮮打開局勢,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了。

只可惜寧楚的速度太快,動作也太過於迅猛,以致於乾隆不得不捨棄祖業,選擇遁逃到了鄆春,託身於俄人的勢力之下,便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張廷玉似乎十分能夠理解對方的想法,他苦笑道:“皇上何出此言?若是我大清沒有出此變故,皇上將來一定會成爲一個盛世之君,延續大清的鼎盛之勢!”

是啊,如果沒有出這個變故該多好,乾隆皇帝在心裡默默唸着,如果沒有出這樣的變故,他在當上皇上之後,怎麼會面臨這麼嚴峻的局面?他又怎麼會淪落到這個境地?

只是世事難料,乾隆皇帝終於搖了搖頭,似乎將腦海中的一些雜念拋去,隨後才輕聲道:“張師傅,今天俄人將你叫去,到底說了一些什麼呀?”

張廷玉臉上浮現出一絲憂慮,凝重道:“皇上,今天俄人將老臣叫了去,除了說要跟寧楚開戰的消息以外,便是說要幫助我大清重新復國,讓皇上還繼續當整個華夏的皇上,他們只要遠東就好.......”

“此話可當真?”

乾隆皇帝頓時激動不已,他現在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的機會。

“自然是假。”

張廷玉苦笑連連,“俄人說這些話的意思,無非就是想從老臣嘴裡,套取咱們大清最後財富的秘密,可是這些錢原本就沒有多少,老臣思來想去,覺得還是不能就此便宜了俄人,還是留給皇上以後的生存所用吧,想來也能讓皇上過一些好日子了。”

所謂的大清最後的財富,其實也只是誇張罷了,這筆錢是當初徐元夢和張廷玉等老臣悄悄藏下來的,原本並不是用來進行復國之用,數額上也不打,僅僅只是給愛新覺羅的子孫最後一份保障罷了。

可是不知道爲什麼,這個消息似乎走漏了,讓薩拉務拉不知道從來聽來了,然後藉着這次要跟寧楚打仗的機會,想把這筆錢奪走,當然俄羅斯帝國自然是不會在乎這點錢的,可是他薩拉務拉在乎啊,他還想着將來用這筆錢再往上面爬呢。

聽完張廷玉的講述後,乾隆心裡最後一份希望也泯滅了,他狠狠道:“早知道俄人如此狼子野心,先前也絕不該投降俄人,以致於現在進退兩難。”

張廷玉心道當時要是不投降俄人,現在你乾隆的腦袋都該被寧楚摘下來當尿壺了,怎麼現在轉過頭來又後悔了呢?

不過張廷玉也明白乾隆的心思,只能順着他的口風道:“當年俄人在康熙年間的時候,就已經侵佔我大清的土地,最最是無恥之極,後來還想着乘火打劫.......只是眼下說多無益,皇上,咱們還得想想以後的路啊。”

“可是......可是朕眼下實在是不知該如何是好,還請張師傅解惑。”乾隆皇帝長長嘆了一口氣,神色中帶着幾分懇求。

張廷玉左右看了看,確定周邊再也沒有第三雙耳朵,才低聲道:“陛下,咱們眼下不能繼續留在鄆春了,老臣先前找人打聽過,這一年多來寧楚一直在厲兵秣馬,他們遲早是要打到北邊來的,到時候鄆春肯定是擋不住的,而俄人的心思則是全力龜縮在海參崴......而他們也不會讓咱們留在海參崴。”

說到這裡,張廷玉頗爲憂心道:“更關鍵的是,即便他們讓咱們留在海參崴,到時候能不能擋住復漢軍也不好說,到時候若是城破了,皇上再想跑可就來不及了。”

乾隆心中大驚,“這俄人也都這麼靠不住了?他們不是常常自吹自擂,聲稱這裡絕不會被複漢軍攻下嗎?”

張廷玉臉上泛起苦笑,“皇上,這些俄人那是沒見過寧楚的厲害,就說這打仗吧,老臣可是跟着聖祖爺和先帝爺都上過戰場的,這復漢軍眼瞅着是越打越強,火器也是越打越厲害,甭管是什麼堅城,在寧楚的進攻下幾乎都難以自保,才導致我大清國勢頹唐如斯.......皇上想想,咱們大清的城池都沒能保下來,更別說這座只有幾千人的小城了!”

乾隆好歹也是帶着兵馬親征過朝鮮的,當下便有些贊同,這漢城怎麼瞅着都比這鄆春要堅守,可是在大清八旗的進攻下,還不是一朝崩潰下去?而眼下寧楚的兵更勝一籌,城池卻更弱許多,這最後的結果似乎已經不言而喻

可是乾隆心裡還是有些猶豫,“那咱們往哪跑呢?這眼下咱們也跑不了,先不說俄人在此地看管之嚴密,再說這北方苦寒之地,隨便跑還不如待在這裡,好歹還有吃有喝!”

張廷玉見皇帝鬆了口,臉上終於泛起了一絲微笑,道:“皇上,老臣花了十萬兩銀子,買通了一個俄人軍官,他到時候會把皇上運到海參崴那邊去,然後趁着海參崴那邊局勢混亂,從海參崴坐船到朝鮮,再從朝鮮坐船到一路南下到臺灣,而正好臺灣現在也十分混亂,到時候便可以偷偷帶着皇上到馬尼拉,然後就可以坐西班牙人的船就可以到歐洲去.......”

聽到張廷玉羅裡吧嗦說了一大堆,又是朝鮮又是臺灣的,最後還要到馬尼拉甚至是歐洲去,乾隆皇帝怎麼想怎麼覺得這招不靠譜,他猶豫道:“張師傅,朕覺得這是不是有點太倉促了,再說現在寧楚也還沒有打過來呢,咱們可不能慌了手腳,到時候反而顯得被動了。”

乾隆擺明了不會跑這麼遠的路,這讓張廷玉又是輕輕嘆了口氣,他只能選擇就此罷休,畢竟皇帝不答應,他也不可能強逼着乾隆跑路走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當君臣二人正在密謀之際,寧楚終於選擇出兵漠北,兵鋒直指準格爾。

第五章 家族產業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一百零五章 頭疼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纓在手縛蛟龍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三百四十六章 苛政如虎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議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五百一十七章 金幣還是友誼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十章 出鞘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五十五章 夢繞神州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朕還沒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二百八十九章 勸進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五百一十九章 血雨腥風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十章 尋礦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十一章 殺人立威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漠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