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謀有些緊張地看着那紅旗車,還有那兩個中年白襯衫男子。
兩小時之前,車到濟城,有人通知首長去接電話,接着就改向機場,坐着軍機直飛這裡。
這樣突然改掉計劃行程的事,意味非比尋常,看着這一路上首長眉頭緊鎖的模樣,林有謀心裡的不安越來越重——不會下車就被扣押起來吧!
“是周司令員嗎?”一個男子上前客氣地問道。
林有謀稍鬆了口氣,讓開一邊,仍舊仔細地打量着這兩位,其中一個應該是保衛幹部一類的人,手掌粗大,另一個,就是上前的這位,卻是個經常坐辦公室的。
周正打量着兩人,點點頭。
男子拿出證件,周正看了一眼:“上車吧。”
坐上車子,林有謀只看到周正閉着眼,像是在養神。
“我們現在去哪?”林有謀輕聲問道。
前面兩人沒有回答。
反而是周正淡淡說了句:“不要多問。”
林有謀緊緊閉上嘴,看來這件事很大啊!
…...
“三位久等了。”李國寶走過來,手裡提着個半舊的皮箱。
幾道目光一下落在箱子上。
劉進學看似不經意地伸手:“我來拿吧......”
李國寶搖搖頭:“咳!李一鳴先生讓我帶下去,這是他的。”
劉進學眼睛直直瞪着這半新不舊的皮箱子,心頭電轉,忍不住問道:“這裡頭......”
李國寶奇怪地看着他:“只是暫時保管,我不知道里面是什麼。”
李福兆擺擺手,此時電梯已經到了。
“阿力,阿勁,一起下去。”
電梯門開,連着兩個保鏢七人走了進去。
按了八樓。
“他在八樓?”劉進學試探着問了句。
“嗯......”李國寶淡淡應了聲。
…...
艾迪方在樓裡邊走邊琢磨着所謂“最擅長的事”。
“我是商科畢業,我最擅長的不就是商業管理嗎,但現在看來,李一鳴這小子雖然不是商科的,管理上也不比我差,至少看那些人被調教得樣子,做事的效率比往日要高很多......
這有點兒像是在每個人腦子裡頭裝了個系統,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但這裡頭應該有相通之處,我應該學點什麼......萬一多做點事就開啓了什麼系統呢......李一鳴這小子的話向來藏着不少東西......”
兜兜轉轉來到了六樓,這裡和別的樓層相比,安靜許多,但有幾個房間裡頭裝着不少人。
艾迪方站在房間前左顧右盼,一個三十歲左右相貌老成的男子從一個房間裡走出來。
“志遠哥!”艾迪方趕緊打招呼。
“艾迪,你怎麼過來了?不是去下面了嗎?”李志遠笑着應道。
艾迪方笑了笑,知道他是在說自己昨天去看廠的事,也不以爲意:“那邊事都順了,我回來看看這裡有什麼要幫忙的,對了,我剛從上面下來,電梯太擠,......”
李志遠看看他:“嗯,這裡還好。”
“是什麼人?”艾迪方小聲問道。
“商社的代表。”李志遠同樣低聲回答。
“哪些?”艾迪方好奇問道。
李志遠笑着搖頭:“那些!”
“哦......那你先忙,我先去四樓。”
艾迪方識趣地轉身下樓,他要去見識一下那數十個律師一起開動爲一個人申請專利產品的“壯觀”場面。
而且他也已經聽說了,現在很多工廠已經拿過來不少昨天連夜加工出來的部件,現在正在四樓進行組裝,等着籤正式合同。
週末大家也這麼拼?
香江人真是勤勞呢!
但這樣一來,自己應該打個電話讓人多買點東亞的股票,嗯,這很重要!
…...
李志遠看着艾迪方離開,招手過來一個保安:“來往的人都要看緊一點。不要隨意讓人進來。”
“是!”
爲了做好李一鳴交辦的這個訂單,住友商社、三井物產、東棉商社、日棉商社、三菱商社、丸紅商社、野村貿易、日商巖井、伊藤忠株式會社、長瀨產業這些曰本大商社在香江的代表都被李福兆請了過來。
東亞銀行大樓六層專門爲此事配了一組人員,來自於李家的精英團隊並非東亞的員工,畢竟東亞還不完全是李家所有。
而這個訂單,李福兆不希望介入太多別的因素。
“各位,對你們手中的招標文件有什麼問題可以單獨提出來。”李志遠走進房間裡頭說道。
看着這些商社代表的分散度,他暗暗佩服自家長輩安排的妥當。
自二戰後,曰本重建,工業水平提升很快,大量的產品自生產線下來之後,一部分滿足國內需要,一部分出口賺取外匯,而這些外匯又用於購買生產原料,......
這些進出口的工作絕大部分由商社來承擔。
可以說,眼前的這十家商社,它們後面幾乎就是整個曰本的產業。
同樣的,這一份價值在三十到四十億美元之間的訂單,每一家商社都可以一口吞下!
如果十家均分,那就是每家三到四億美元…...沒人願意把自己能吃得下的餅讓出去!
李志遠心中冷冷一笑。
按照要求,要買招標文件需要繳納一百萬港元的保證金以及十萬港元的文件費,而之前這些商社代表籤支票的利落程度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對這個單子志在必得。
李志遠笑容滿面地走了一圈,和這些商社代表們打了招呼,人脈都很重要。
但所有的問題,都必須私下裡去問,李志遠也只會根據小紙條來回答。
看着李志遠出門,房間裡的氣氛又濃烈了起來。
“社長,這批物資應該是會進到中國內地。”丸紅商社的長尾低聲對小林久保說道。
小林久保點點頭:“顯然如此。”
他擡眼看了看分散到各個角落裡圍着桌子低聲私語的競爭對手們:“大家應該都能猜到。”
這些商社歷史悠久,在中國經營的時間也很長,只是中間被打斷過十多年,後來隨着中日恢復正常邦交,商社又重新活躍起來,大肆開展對華貿易。
而這所謂的邦交正常化,也有着這些商社的推動。
丸紅商社78年之前就在中國經營,現在內地就有四個辦事處,但比起日棉商社還是要晚得多,日棉商社甚至在六十年代就被中國政府指定爲第一家“友好商社”了。
同樣的,另外那八家商社也是如此,中國最大的貿易對象現在就是曰本,而這些進出口業務完全都是由這些商社來主持的——從中國購買初級加工品和文物,向中國出口過期生產線和工業品,向中國特供一些高級生活用品......
在做生意的過程裡頭,商社發展出自己巨大的人脈和情報網,進而更進一步地開展生意。
…...
沒有人懷疑這個訂單的真實性,無論是李家在香江的地位,還是剛纔李福兆個人的出場,都說明這個訂單確實無疑,只是上面沒寫明是供給中國大陸,......
但除了給中國大陸還能給誰?
這裡頭可以分析的東西很多,李家採辦這些,是說明李家正積極開拓大陸市場,它會成爲曰本商社在華的競爭對手嗎?
這些都是應該儘快地得出結論纔是,商社不但需要訂單,還需要訂單之後的這所有的情報。
當然,人脈也是很重要的,李家如果得到了官方的賞識,也就意味着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