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颱風

第837章 颱風

1891年3月14日,貝拉港。

渡過新的一年,貝拉港這個莫桑比克地區的頭號工程已經初具規模。

原歷史,貝拉港始建於1891年,而東非對貝拉港的建設剛好早半年時間,前世貝拉港是津巴布韋,剛果(金),馬拉維和贊比亞的主要轉口港之一,莫桑比克全國第二大港,這也可以看出貝拉港的優勢所在。

不過現在貝拉的情況不太好,整個區域內狂風大作,伴隨着暴雨考驗着這座初生的城市。

由於時間原因,貝拉市很多建築都是臨時搭建,且多爲土木結構,在這種極端天氣下,當地建築物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這該死的鬼天氣,以前在達累斯薩拉姆可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級別的颶風。”首任貝拉市長伯利蘭大聲說道。

莫桑比克是一個常年受颱風侵襲的國家,這一點以前東非自然不知道,或者說經驗少,因爲颱風一般發生於赤道附近,然後在向兩極地區轉移時發展成爲颱風,也就是貝拉市市長伯利蘭口中的颶風。

颱風的名字主要有三個,熱帶氣旋,颶風等,像遠東帝國東南部就稱爲颱風,至於美國東南部則稱爲颶風。

東非東部大部分地區都會受颱風影響,但是印度洋區域的颱風威力並不大,且達累斯薩拉姆市距離赤道很近,所以一般受不到影響。

而貝拉港就不同了,貝拉緯度在南緯三十度附近(29度),這剛好是颱風威力較強大區域。

當然,東非颱風威力相較於美洲和遠東,還是弱了許多,尤其是東非受到的影響並沒有想象那麼大。

在東非最容易受颱風影響的東南部,東邊可是有着世界第四大島——馬達加斯加島的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把一部分颱風阻擋在東非之外。

不過因爲馬達加斯加海峽過於廣闊,所以一些較強大的颱風,一般在過境馬達加斯加海峽後會再次在海面加強,現在貝拉受到颱風的就是這個情況。

“現在港口的船隻受到什麼影響了麼?”貝拉市市長伯利蘭問道。

“市長先生,目前港區整體狀況良好,只不過有兩艘船因爲進港太慢,發生了碰撞,受損有些嚴重,我們暫時還沒有辦法處理,等颱風削弱後才能再視情況解決。”

“呼,這樣就好,看起來問題不算太糟糕……”

還沒等他鬆口氣,下屬就說道:“市長先生,雖然港口沒有太大問題,不過市內的情況恐怕不太好。”

伯利蘭趕忙問道:“現在什麼情況?”

“有很多房屋和工棚被颱風損毀,可能還有人員傷亡,市內的樹木都被攔腰截斷,這種情況下,除了市政府以外,恐怕大多數建築狀況不太好。”

貝拉在蓬奎河口北側,陸地向東北突出,和颱風來向相反,所以港區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市區就遭了殃,這個時候不可能派人出去組織救援,所以市政府等政府機關只能乾瞪眼。

實際上市政府沒有受到影響的原因,是市政府等政府機關都是磚石機構,畢竟這算東非的傳統,每開闢一個新地區,都會優先建設政府機關和基礎設施。

“颱風停了,立刻組織人手對市內受災人員進行搶救,同時統計受災數據。”伯利蘭吩咐道。

實際上到目前爲止,貝拉人口也才七千多人,所以受災人羣不可能太多,反而是之前半年的建設可能經受不住考驗,這就增加了貝拉建設難度,尤其是在哈貝鐵路即將建設的檔口。

半個小時後,終於風停雨靜,市政府和政府機關人員開始出動,不過他們顯然缺乏對臺風的正確認知。

不到一個小時,颱風再次來襲,打了大家一個措手不及,人員尚未安置完畢,又迎來了新的的風暴。

這使得貝拉市因颱風傷亡人數從四人上升到十二人,反倒是港區的老水手對臺風有所經歷,使得港區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約翰德爾號旁的碼頭房屋裡,船長約翰德爾向衆人解釋道:“颱風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圓圈,但是這個圓圈的中心位置是空心的,我們稱之爲颱風眼,在臺風眼的位置一般都是風平浪靜的,但是颱風眼一過,颱風還會繼續。”

他拿着一個碗向大家示範到:“碗壁實際纔是颱風真正有威力的地方,至於中心因爲特殊原因實際上是空的,但颱風是轉動的,所以等另一邊的碗壁過去後颱風纔會真正結束。”

“我曾經在東南亞就遇到過颱風,那種經歷可比貝拉的颱風可怕多了,再大海上航行,總是會遇到風雲莫測的情況,知道的知識越多,才能更容易保命……”

又是一場生動的教學,可惜貝拉市初次遇到這種情況,缺乏相關經驗才造成了二次不必要損失,這也算給東非政府上了一課。

災後,傷亡和失蹤人數上升到四十三人,其中包括三名負責救援任務的政府工作人員,四名警察,摧毀屋舍兩百多處,經濟損失達到一萬三千千多萊茵盾。

好在貝拉市建設時間不長,城市規模不大,不然損失會更大,這也是近年來東非政府第一次遇到這樣威力巨大的颱風,在此前也只有葡萄牙政府才能享這個“福分”。

而貝拉市受災,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哈貝鐵路的開工狀況,至少在房屋改建方面,貝拉市要多下功夫。

當然,颱風不一定只有壞處,這次颱風實際上深入東非內陸,一直到馬塔貝萊高原,給馬塔貝萊省帶來豐富的降水,助力了馬塔貝萊省農業發展。

而莫桑比克地區因爲開發程度太低,反而享受不到這種福利,反而因爲雨水暴漲給鐵路線勘探工作帶來一定麻煩。

四月份,哈貝鐵路建設工作終於可以開展,至於颱風的影響,也是第一次進入東非政府視線。

不過對於颱風這種“新鮮事物”,政府態度很穩定,因爲相較於颱風這種自然災害,在東非根本就排不上號。

東非中央政府每年遇到的自然災害主要是乾旱和洪澇,在東非這種地域廣闊的國家,每天總有一個地方不會風調雨順,所以大家早就習慣了。

不過對於貝拉市的援助也沒有拖延,畢竟哈貝鐵路是東非政府看中的重要國家項目,包括貝拉港建設也是東非政府在1891年的主要港口建設項目之一,所以即便貝拉市不受災,東非依舊會加大在當地的投資規模。

貝拉市的區位優勢決定了這裡的發展潛力不會差,未來也是東非港口城市中重點發展的區域之一,不會因爲“小小”的自然災害就停滯不前。

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924章 海洋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018章 磋商第953章 新家第594章 矛盾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230章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332章 稻種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259章 同意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47章 聯姻事宜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166章 體驗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1060章 積極外交政策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861章 分贓第453章 借款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章 接觸戰第163章 年底第343章 屯田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673章 象牙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371章 生意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882章 出口第1281章 酒館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318章 歐洲形勢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536章 間諜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945章 空軍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281章 酒館第820章 購艦第698章 魚餌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18章 良知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255章 五五開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230章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1081章 消耗第1252章 軍事安排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36章 濱海區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065章 黑人天堂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165章 抵押物第108章 歷史課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67章 推銷第390章 勸離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867章 推銷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1184章 通吃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76章 應許之地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56章 帝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