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東非牛仔

第846章 東非牛仔

假設沒有馬拉維湖,那中央鐵路完全不用北移,而北莫桑比克又多天然良港,完全可以取代達累斯薩拉姆市的作用。

當然,馬拉維湖的存在有利有弊,對於東非整體而言自然是有這個湖泊更好,畢竟湖泊是是珍貴的自然資源,像馬拉維湖這樣的巨型湖泊更是很多國家可遇不可求的資源,而且馬拉維湖存在並不意味着交通上的完全劣勢,至少馬拉維湖工業區之所以成型就是依託當地的湖泊運輸業。

馬拉維湖沿岸自然條件優良,而且是銜接東非中東部的重要交通要道,能夠在區域內實現資源的快速流通。

當地自然資源基礎也不差,以姆貝亞市爲首的沿岸城市能夠成爲早期東非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靠的就是當地豐富的煤,鐵資源。

而且姆貝亞市還有中央鐵路加成,經濟實力在東非不可小覷,未來姆貝亞市也是中東部陸地交通樞紐。

當然,馬拉維湖的條件很好,但偏偏限制了湖泊東部北莫桑比克地區的發展,主要還是交通建設上不足以支撐當地和內陸經濟的聯繫。

就比如北莫桑比克北邊的新符騰堡省,有貫通沿海和馬拉維湖工業區的鐵路銜接,這樣反而使得新符騰堡省成爲東非經濟實力較強的省份。

所以嚴格意義來說,不是馬拉維湖限制東部發展,而是北莫桑比克地區開發太晚,畢竟就算沒有馬拉維湖因素存在。

憑藉北莫桑比克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潛力也不會太差,就比如前世莫桑比克西部的太特省蘊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

“鮑爾斯,前面應該就是馬林根鎮了,今天我們在鎮子外宿營,你們負責到鎮子上採購物資,我們和當地政府溝通一下,讓他們提供住宿地點。”勞恩斯說道。

“是,隊長,那我們先過去了?”名爲鮑里斯的中年人說道。

馬林根北部四公里處的公路旁的原野上,東非趕牛人和牛羣的漫長的隊伍蔓延整整一公里,看起來頗爲壯觀。

趕牛人也可以稱爲東非牛仔,這在東非是一個有編制的職業,主要負責爲東非各地輸入牛,馬兩種大型牲畜。

在東非,北方牧場長期維持着支援全國各地牲畜勞動力的重要指標性任務,所以爲了將這些大型牲畜送往所需的地方,東非政府組織了專業的隊伍負責規模型的押送任務。

形成了專業的“牛仔”隊伍,他們和美國西部牛仔類似,都是將牛羣長途驅趕到目的地。

只不過大家的目的不同,美國有龐大的牛肉消費市場,同時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對外牛肉輸出國,所以牛仔的任務大多是僱主要求下的賺錢職業。

東非牛仔當然也要養家餬口,但是因爲東非的市場規律,所以他們拿着旱澇保收的薪資,並不會因爲市場價格波動而受到太大影響。

當然,在東非牛仔工資比東非普通農業工人偏高,因爲這個活具有極大風險,而且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最主要的是浪費時間,一年到頭沒有幾天安穩日子,所以這點辛苦錢是必須的,只不過也高的有限。

不過對於東非牛仔羣體而言,也是樂得其成,至少穩固的職業和薪水不用爲家庭開支而擔憂,隨着東非的開發,這項工作也變得越來越容易。

就比如現在,眼前的馬林根鎮這個落腳點,如果在往前幾年,還只是一處村落,再往前十幾年,恐怕只是一片曠野。

東非人口的增長,使得沿途的村鎮和城市增加,道路情況大爲改善。

放在以前,東非牛仔們只能在草原上過夜,還要擔心獅子,豹子,鬣狗等猛獸的襲擊。

而今最常見的卻是修繕整齊的道路,處處開發完畢的農田,以及時不時往來的車輛和偶爾可見的人煙,這放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可以說東非牛仔羣體也是見證東非發展最深刻的羣體之一,畢竟他們常年在東非各地活動,熟知東非的地理環境,所以對東非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最有體驗感。

而勞恩斯和鮑里斯就是所謂的“東非牛仔”,他們皮膚竣黑,實際上是常年風吹日曬的結果,帶着典型的牧民遮陽帽,騎在馬上,隨行的還有攜帶生活物資車輛和槍械,驅趕着數千只牛。

僅不到下午三點,牛仔們就抵達了馬林根鎮,馬林根鎮在新符騰堡省的南部,是這次路途的必經之地。

馬林根鎮鎮長瓦爾德熱情的接待了這羣“牛仔”,因爲東非大部分地區居民都對他們並不陌生,幾年前馬林根鎮大部分牲畜就是由牛仔趕來的。

瓦爾德說道:“勞恩斯先生,我記得你,五年前好像就是你帶隊幫助我們鎮子送來的耕牛對不對?”

靠着眼前自來熟的瓦爾德鎮長,勞恩斯有些疑惑的問道:“您是?”

瓦爾德解釋道:“我原先是馬林根下屬村落,穆林根村的村民,你不記得我很正常,那個時候我還不是馬林根鎮鎮長,只不過你們去過我們村子,所以我記憶比較深刻。”

畢竟在東非推廣耕牛替代黑奴的過程中,勞恩斯可是發揮過不小的作用,他常年走新符騰堡省的線路,所以在當地知名度還是有一點的。

“原來如此!”勞恩斯點點頭道。

“這次勞恩斯先生你們這是要去哪裡?這次運輸的牛數量可不少?”瓦爾德問道。

對於這一點,勞恩斯沒有隱瞞:“我們要到北莫桑比克去,這些耕牛都是要送到北莫桑比克幫助當地開荒用的。”

“北莫桑比克?那可有點遠,聽說以前是葡萄牙人的地盤,現在國家要大力開發那裡了麼?”

勞恩斯回答道:“是的,聽說那裡人口比較少,而且現在我們東非牲畜養殖規模已經起來了,所以我們的任務就是把牛送到北莫桑比克。”

瓦爾德說道:“那裡我也去過一次,不過是前年戰爭的時候,我們鎮組織人手,幫助軍隊運輸物資,我記得要經過一條大河,好像叫魯伏馬河!”

勞恩斯點點頭道:“是的,我們這次就是要渡過魯伏馬河,然後和當地政府人員交接。”

對北莫桑比克,勞恩斯並不熟悉,所以需要當地人帶路,不過東非對北莫桑比克的開發也有幾年時間,所以人口還是有一些的,不是太大問題。

而之所以選擇勞恩斯作爲帶隊人,也是考慮他經驗豐富,做牛仔這些年,勞恩斯就沒有迷過路,而且北莫桑比克的野生動物還是比較多的,畢竟開發沒有多少年,更需要勞恩斯這種經驗豐富的老牛仔應對突發情況。

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499章 建交熱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008章 分析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355章 安卡村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203章 車展第1361章 影響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515章 狗咬狗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1380章 前線戰場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444章 到家第394章 硬氣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658章 方針第8章 普奧聯動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1250章 謠言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924章 海洋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1333章 1919年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1027章 合金鋼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701章 城市化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48章 訂婚第758章 331師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243章 70式第964章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1374章 波斯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58章 巴拉圭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570章 投降!第1184章 通吃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374章 波斯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215章 交涉第1284章 法國人的家底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539章 鄰居論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36章 道路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300章 掠奪第775章 紹奎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779章 登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