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萊茵宮

第903章 萊茵宮

當然,相對於東非帝國人民議會大廈,整個萊茵市最重要的建築顯然還是東非的新王宮——萊茵宮。

目前對萊茵宮的設計還在進行中,不像帝國大廈已經動工,畢竟作爲日後的居所,恩斯特自然也格外用心,要求也比較繁多。

“這次萊茵宮的設計,不重宮殿,而在園林,講究風水格局,營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東西結合。”

這是恩斯特的原話,在恩斯特看來宮殿有一座具有標誌性的就足夠了,不需要在規模和數量上取勝,就比如營造紫禁城一樣繁多的建築羣或者像凡爾賽宮那樣的巨型單體宮殿建築。

就拿凡爾賽宮和故宮來說,凡爾賽佔地面積一百一十多萬平方米,故宮則實際上是成片建築羣,佔地一百點四三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二十一點八四萬平方米。

數據上看後世凡爾賽宮貌似比故宮大,實際上凡爾賽宮加上了龐大的園林面積,而故宮只是現在遠東皇家內城的面積。

但是恩斯特個人並不喜歡歐洲園林,因爲規劃的過於規則,講究幾何形狀,就以凡爾賽宮園林爲例,有一種後世遠東帝國城市公園既視感。

所以恩斯特希望萊茵宮的園林順應萊茵市的地形地勢,同自然融爲一體,“雜亂”一些爲好。

所以這次萊茵宮設計,並不像上次斯維特宮設計一樣,完全由西方設計師來實現,反而從遠東帝國借了一批園林設計師來實現萊茵宮的設計。

在萊茵宮園林設計上,主要參考的是遠東帝國北方園林,首先是遠東帝國政府手中的人才比較集中,北方有大量皇家園林和,私人園林存在,專業性毋庸置疑。

而且從降水量上考慮,萊茵市的降水整體在八百毫米以上,這個水平正好介於遠東帝國南北方之間。

所以在萊茵市搞“小橋流水”也不太現實,其次皇宮整體氣氛上也要偏向於莊嚴,肅穆,大氣的特徵,而南方園林則比較精緻,複雜,含蓄。

這樣就會顯得和東非整體格格不入,當然,北方園林設計上講究嚴謹規則,佈局整齊、講究對稱,中軸線、對景線的運用較多。

這對於恩斯特而言也是不可取的,太過呆板,所以萊茵宮的園林設計實際上是要融合西方,東方各自的不同特點。

不過整體效果更偏向於遠東帝國北方園林特徵,兩者中最大的區別在於東非沒有明顯冬季,所以在植被上不會隨着季節變化而有太多變動。

其次,採取南方園林不拘一格式的佈局,儘量按照當地的自然環境,河流地形走勢來設計。

倫塞姆富瓦河作爲贊比西河支流盧安瓜河的支流,實際上兩岸也有不少支流存在,而萊茵宮將藉助這些小河來實現萊茵宮的園林佈局。

這是園林上萊茵宮的總體特徵,按照恩斯特的要求,加上園林面積,最後萊茵宮的面積也僅僅達到三十萬平方米左右,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宮殿相差不大。

但是這僅僅是整體佔地面積,包括園林,而不是建築面積,恩斯特預期的建築面積上限只有五萬平方米,這還只是上限,也就是說最終效果可能不到五萬平方米。

這個規模在世界各國宮殿中只能算中規中矩,但是也比第一鎮市的斯維特宮大了近一倍多。

說到底,恩斯特心裡預期的萊茵宮只不過是一座園林裡的宮殿,甚至比不上一些大學面積。

不過這也等於變相體現東非王室的“節儉”精神,不像現在很多歐洲國家,把宮殿搞得富麗堂皇,規模浩大,而且還不止一處,就比如法國凡爾賽宮很出名,盧浮宮,楓丹白露宮,愛麗捨宮也不差。

奧地利也有冬宮和夏宮之分,比如美泉宮就是夏宮,而冬宮是霍夫堡皇宮。

而東非在之前僅有斯維特宮一座王宮,而且規模偏小,當然了,東非的氣候也決定了東非不可能有冬,夏宮之分。

……

萊茵市的整體建築建設顯然是從行政區開始的,按照之前所提到的,總體可以分爲三部分,即宮殿區,國家行政中心區,城市中心行政區。

其中宮殿區和國家行政中心區緊密相連,而城市中心行政區也就是萊茵市政府靠近城市規劃中心位置。

當然,從交通通達度上來說,國家行政中心區雖然不在萊茵市中心,但絲毫不比萊茵市政府差。

東非準備通過修建三條鐵路來實現萊茵市和卡布韋市,新法蘭克福市,太特市的直接連接。

沒錯,沿贊比西河鐵路,最終會通過第一鎮市後再接入新法蘭克福市,畢竟作爲東非首都,萊茵市主要是不承擔主要交通樞紐職能。

但萊茵市必須是交通樞紐城市,簡單而言,通過萊茵市的鐵路優先供給官員,公務人員,軍隊,學生和萊茵市民使用。

兩者的使用強度不一樣,說白點,新法蘭克福市乾的是粗活,而萊茵市乾的都是“高大尚”的活。

目前萊茵市整體是一處大工地,優先建設的是鐵路,公路等基礎交通,甚至連地鐵和人防工程都有相對應的規劃。

這一點是比較超前的,畢竟當前時間段還沒有飛機出現,更沒有所謂轟炸機能威脅東非領空。

而且就算有飛機,依照萊茵市地處東非腹地的位置,也決定了這裡不好打,畢竟敵人飛機都能飛到這裡,那隻能說明東非肯定是不行了。

至於地鐵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英國早在1863年就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條地鐵,技術層面沒有太大問題。

當然,現在東非也僅僅是先進行隧道建設,這一點對於完全是平地起高樓的萊茵市而言相對容易的多。

在現在時間段,只有英國有地鐵,東非可能是全世界第二或者第三個通地鐵的國家。

因爲和東非同期建設鐵路的國家還有奧匈帝國,匈牙利(1896年開通)規劃了第一條地鐵爲了慶祝匈牙利建國整整一千年,美國也有相關計劃,不過時間更晚一點(1897年開通)。

當然,東非進度可能更快一點,畢竟施工難度相對較弱,現在萊茵市就是一個白板,所以建設難度也比較低,而其他國家地鐵建設都是在已有城市且比較繁華的地段建設,這樣要考慮的不利因素也更多。

當然,即便建設完成,想要開通也要等上不少時間,畢竟現在的萊茵市完全是一座“空城”。

東非的第一條地鐵和奧匈帝國一樣,以電力作爲主要動力,而相關技術主要來自於達累斯薩拉姆和姆貝亞等城市的機車研發機構,這也體現了東非在相關科學領域上的能力越來越強。

第401章 駁回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1222章 會面第1342章 奔走呼籲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057章 軍火生意先行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113章 大借款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740章 古戰法第1258章 君臣對話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711章 歸國第93章 姆特瓦拉第529章 申請回國第1378章 欺軟怕硬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958章 巴拉圭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871章 “萊茵”市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711章 歸國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100章 莫斯塔爾水電站第1235章 難以預料的發展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52章 夏威夷第13章 國際調停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390章 勸離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539章 鄰居論第555章 羞辱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49章 戰敗第726章 深入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428章 談論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850章 移民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88章 衝突升級第566章 比較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821章 裁軍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82章 抉擇第7章 擴大生產第945章 空軍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6章 平衡第467章 觀察第600章 嘗試第1254章 錫礦第381章 國禮第1345章 能源結構第560章 記者會第175章 村落選址第566章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