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野望

第113章 野望

雖然說是以發展農業爲主,可一些其他產業,也可以着手去做,就比如一些手工業和比較基礎的工業。

畢竟東非人口越來越多,不可能鍋碗瓢盆什麼都依賴進口,那所需要的花費就太恐怖了。

手工業好理解,鐵匠鋪,裁縫鋪,木工……這些滿足東非民衆日常需要的行業,可以先放開。

而基礎工業,指的是那些適合當前東非殖民地且門檻不高的工業,比如東非殖民地所需要水泥,總是從歐洲進口可不是個辦法,爲了節約成本,還是在東非建廠比較好。

還有一些能夠提升東非農業產品附加值的加工業也可以引進,比如麪粉廠,榨油廠,紡織廠等。

而這些工廠又繞不來蒸汽機,所以還需要開發東非本土的煤礦資源,姆貝亞的煤礦開發出來想運輸到東非各地,又對交通有要求……

總之,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這倒是不用急,先一件一件完成,如果辦成了,對於當前的東非來說,也只是錦上添花,辦不成也沒什麼損失。

而軍工業是保證東非殖民地安全的重要產業,其地位僅次於農業,目前從歐洲兵工廠退役下來的機器正在東非殖民地進行武裝。

可以保證一部分,武器和彈藥的供應,未來對東非地區資源進行開發後,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對火炮的彈藥進行仿製。

在短時間裡,形成武器彈藥的自給自足,當然火炮彈藥還急不來,因爲的裡雅斯特黑興根兵工廠,都還沒有進去投產階段,火炮生產都還沒有就位,所以東非殖民地還需要等些時日。

除了移民和產業方面的工作外,1868年的擴張任務也不能落下,現在就是盯着兩個方向,一個是西北,一個是奧莫河流域(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交界處)。

西北不用多說,一直是恩斯特想拿下的地方,那裡是整個東非最肥沃的地區。

而奧莫河流域如果不趁英國人和埃塞俄比亞交戰時拿下,未來就未必有這麼好的機會了,反正英國人進攻阿比西尼亞帝國肯定是從紅海方向。

而奧莫河位於埃塞俄比亞的西南,東非和英國各打各的,互不干擾。

至於阿比西尼亞帝國的精力肯定是放在英國人身上,畢竟埃塞俄比亞的精華地帶在中部和北部。

西南全是高原山地,而且部落衆多,阿比西尼亞帝國對當地的控制也比較薄弱。

至於爲什麼非要奪下奧莫河流域,答案是水源,整個肯尼亞北部都比較乾旱,而奧莫河流域是少有的降水充沛地區,同時奧莫河關係着圖爾卡納湖的安危。

至於未來阿比西尼亞帝國找東非的麻煩,完全不用擔心,阿比西尼亞帝國對南部的統治比較薄弱,當地以奧羅莫人和盧歐諸部爲主。

阿比西尼亞帝國對當地的控制,就和東方所謂藩屬國形式差不多,所以不威脅阿比西尼亞帝國的核心利益,其實沒有多大事。

如果阿比西尼亞帝國不冷靜,東非殖民地的武器也會讓其冷靜下來,畢竟東非殖民地不是英國和意大利那樣客場作戰。

除了這兩個可能會動粗的地區外,還有肯尼亞北部要開發,當地的土著數量雖然比較少(沙漠,草原),可也不能放過。

肯尼亞北部的定位是牧場,用來搞放牧業,在當地搞種植業肯定不行。

除非是河流,湖泊周圍,有水源保證的地方,種一些小米(粟)等耐旱作物還行。

而肯尼亞北部許多是季節性河流和鹹水湖泊,所以水源相對匱乏,這些水很多鹽度比較高,只適合牲畜飲用。

缺水地區,也適合發展一些特色作物,但是當前東非的水平達不到,還是放牧簡單粗暴。

不過放牧也要小心一點,儘可能的將牧場規劃在合理區間,避免永久性破壞草場。

除了這些工作外,往西(贊比亞,津巴布韋)的情報工作也可以開展了。

1868年要完成對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的地區的探索,尤其是贊比亞和剛果交匯地帶的銅礦帶。

那是世界上最大的沉積銅礦牀,前世稱讚—剛銅礦帶,其銅儲量達到了世界的百分之十五,不僅量大,而且品質比較高。

試問誰能經得起這樣的誘惑,如果任何一個列強得知了這樣的消息,恐怕都會蜂擁而至,更不用說恩斯特了。

而且這條銅礦帶位於距離東非不算太遠的加丹加高原上,通過姆貝亞,向西大約七百多公里。

除了銅礦,加丹加高原其他資源通往豐富,包括鈷、錫、鐳、鈾和鑽石……

爲了避免和葡萄牙人發生碰撞和衝突,東非可以先不對津巴布韋區域進行探索,而贊比亞和剛果南部,可以先進行勘察活動,等東非解決了北部的領土問題後再行動。

……

恩斯特拿着鋼筆在草稿紙上肆意書寫和塗畫,很快就被記錄了滿滿的幾頁。

這些事,就是東非在1868年的要完成的,恩斯特將其整理好謄抄到備忘錄裡。

不得不說,這是份野心勃勃的計劃,也就是如今非洲地區競爭對手少(基本上沒有),才讓恩斯特撿了便宜。

至於那些土著,拿着熱武器的東非殖民地,對他們就是降維打擊。

真正能對東非殖民地造成巨大損失的,並不是土著部落,而是非洲惡劣的環境。

尤其是贊比亞河流域的原始森林,其條件可想而知,贊比亞北部還好,主要是熱帶草原,所以東非殖民地想拿下贊比亞和剛果的加丹加高原到東非之間的土地難度不大。

而馬拉維湖,西南岸的馬拉維王國,暫時也不在恩斯特考慮範圍之內,東非和莫桑比克之間需要緩衝地帶,而馬拉維王國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幾乎不受葡萄牙人勢力影響。

可以很好的隔絕東非和葡萄牙人勢力接觸,至於東部暫時東非和莫桑比克達成協議,同時有魯伏馬河做天然屏障,只有一小段直接接壤,所以不用太擔心。

(本章完)

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727章 艦隊第973章 籌備第981章 捷徑第1038章 資源城市問題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128章 打探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545章 孤兒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809章 事後第9章 接觸戰第949章 戰敗第680章 緩衝區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81章 煤礦第618章 良知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243章 70式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616章 行蹤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637章 大缺大德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1124章 軍隊家底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640章 工地第494章 假情報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300章 掠奪第1276章 酒精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238章 教唆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357章 索加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163章 年底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324章 預謀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184章 談判第1367章 經濟寒冬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377章 賄賂第1099章 鋼鐵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81章 煤礦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572章 停火線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820章 購艦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555章 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