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危與機

第961章 危與機

當然,美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如今美國已經拿起了當年英國“自由貿易”的劇本,並且大力發展海軍實力。

原歷史上,美國就是在今年九月份搞出了所謂“門戶開放政策”,要求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

而東非暫時還沒有發展到美國這個階段,不過隨着東非工業的發展,過不了多少年,東非也會支持美國的主張。

畢竟如今世界規則是由英,法等傳統歐洲強國制定的,對於打破這個舊的世界體系,其他國家都是比較樂意的,東非也不例外。

“繼續加大和南美國家的外交,文化,政治交流,尤其是要多扶持我們的代理人,如今國際市場幾乎被瓜分殆盡,而想要多吃多佔,就意味着有人讓出手裡的利益,這顯然是不會輕易辦到的,所以我們只能繼續努力,多開闢新賽道,避開直接競爭,或者提升我們的工業水準,提高商品的競爭力。”恩斯特說道。

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東非工業水平進一步提升,這樣東非的工業產品才能正面和其他國家同臺競技,最後還是要看誰的工業實力強,工業水平上來之後,自然會帶動其他領域的發展。

就像美國,其對外政策轉變也是因爲其工業的飛速膨脹,工業發展帶動了美國實力的提升,這是如今美國海軍發展的前提,也是美西戰爭獲勝的保障。

如今東非工業在數量上都還沒有起來,自然無法和其他列強相比,不過隨着時間推移,東非工業也將進入一個新的爆發期。

在1899年,東非之前的工業領域改革基本完成,新建設了大量工廠,遍佈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北部和南部也實現了工業的從無到有。

而在中,東部地區,東非的一批新興產業正在飛速壯大,電力,機械,石油,化工,機械幾個產業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尤其是電力,汽車等產業不僅規模起來了,還積累了大量技術上的優勢,只要隨着時間推移,未來二三十年內這部分產業的市場,東非是有極大競爭優勢的。

同時,這也意味到1899年,東非之前一輪的工業投資已經完畢,後面就是東非工業投資開始回血的過程了。

而這也是東非積極開發南美等新消費市場的主要原因,畢竟工業產品生產出來後,不可能只由東非國內市場消化,國際市場甚至更重要。

而國際市場,刨除各國殖民地和勢力範圍以後,可供東非選擇的地區和國家本來就不多,南美也是東非唯一還沒有大規模涉足的地區。

所以恩斯特說道:“從出口上來說現在我們的主要市場是歐洲,遠東和中東,歐洲是東非工農業產品的主要市場,而遠東和中東是優勢市場,在這個基礎上,南美就是未來東非貿易的第四大市場。”

“而對新市場的開發,最重要的就是利益綁定,這樣才能在如今高關稅壁壘的環境下取得一定的突破。”

按照恩斯特的記憶,前世20世紀初發生過幾次經濟危機,尤其是1913年經濟危機直接導致了世界大戰的爆發。

所以在整個20世紀初,工業領域競爭只會越發激烈,不過對東非的影響應該不大,一方面是東非本國市場尚未飽和,作爲農業國,東非國內市場需求就是比較旺盛的。

就像拖拉機,電力設備,汽車等,目前東非自產自銷是要大於出口的,而這些產業有賴於新興產業,新興產業應對經濟危機的能力遠比傳統產業強的多。

而東非前一輪的工業投資中,已經完成了一次產業升級,淘汰了大部分落後產能,在其他國家大力擴軍的背景下,東非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和設備更新,科研,教育等領域,本身就佔據了優勢。

當然,這並不是說其他國家選擇的道路是錯誤的,如果能夠通過擴軍佔領更多的殖民地和市場自然也能應對經濟風險。

但是恩斯特並不看好這條道路,至少對於目前階段而言,擴軍對於國家發展弊大於利。

目前各個列強國家實力相對均衡,這讓各國很難下定決心開戰,不打仗自然也就無法對蛋糕重新分配,當然,美西戰爭應該算是例外,但是美國獲取的古巴和菲律賓本身體量就不大,對於美國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這就和東非購買棉蘭老島是一樣的,棉蘭老島人口少,得不到有效開發,東非暫時也就不能從棉蘭老島獲取收益。

而且目前裝備技術正處於一個飛速迭代時期,尤其是海軍,美國海軍的擴張實際上是早買早享受,而恩斯特的海軍發展路線就屬於晚買享折扣,在無畏艦出現之前,東非海軍這四五年時間裡都不打算大規模擴充軍艦數量。

在恩斯特看來,接下來幾年時間,一直到1905年,東非國家發展的重心就是大力發展經濟,尤其是提升東非的工業實力,而等到1905年之後,再考慮國際形勢變動,制定東非發展戰略也不遲。

當然,20世紀初不斷頻發的經濟危機也確實值得恩斯特警惕,雖然歷史變動了不少,但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應該是不變的,要避免其他國家的經濟危機傳導到東非本土,打亂東非的佈局。

當然,這種擔心有些多餘,其他國家或許僅僅是高關稅壁壘,而東非現在除了沿海城市,大部分地區還是閉關鎖國狀態。

有這個防火牆存在,即便經濟危機真影響到東非,也只會對沿海地區的經濟造成衝擊。

而且經濟危機對當前東非而言並不是壞事,危機中同樣代表着機遇,這樣也更有利於東非獲得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和設備。

雖然東非本身工業亮點不少,但僅限於新興產業,傳統產業上和其他國家的差距還是難以抹平的,而經濟危機就是東非的機會。

當然,如今東非再引入技術和設備,就和七十年代大爲不同了,七十年代經濟危機中,東非主要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問題,而新世紀東非最重要的是彌補東非工業的短板,對東非工業體系查缺補漏,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不過這也讓恩斯特頗爲遺憾,那就是在20世紀初,東非無法扮演前世蘇聯的角色,雖然東非經濟體制上和蘇聯有些相似特徵,但是東非已經提前將資金投入到了工業發展上。

不過這也並不是壞事,蘇聯在三十年代經濟危機中確實迅速實現了工業化,享受到了歐美經濟危機的紅利,雖然對於蘇聯本國的工業和科研也是一種衝擊,但把握好度,就可以避免。

而與之相比東非算是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路線,畢竟恩斯特一直追求的都是穩紮穩打,在恩斯特看來短時間內讓東非工業迅速膨脹未必是好事,不然的話黑興根省的金礦開挖,就能解決東非工業發展的資金需求。

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99章 預判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505章 提速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792章 條件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298章 香蕉園第42章 移民熱潮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119章 農忙第811章 送行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949章 戰敗第821章 裁軍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726章 深入第775章 紹奎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3章 在柏林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629章 教育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810章 海岸線第135章 休整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700章 龍騎兵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769章 籌碼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914章 他鄉故知第206章 “收破爛”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1184章 通吃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712章 鐵路所見第775章 紹奎第463章 站隊第35章 牛馬第612章 美食節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991章 抵達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30章 漢薩省第1045章 教育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