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合作想法

第963章 合作想法

“伯爵閣下過獎了,潛艇技術依舊不穩定,無法和強大的戰列艦抗衡,其在海軍中的地位,最多爲就起到輔助作用,而在這方面我們東非海軍的實力遠比不上德國。”克林特曼十分謙遜的說道。

對於克林特曼的謙遜態度,提爾皮茨不以爲意,畢竟在來東非之前,提爾皮茨就獲悉東非人不像歐洲那樣張揚,當然也不像當前遠東帝國人那樣過度謙卑。

這其實也好理解,在實力不到位的情況下,先低頭做人並不是壞事,想一想在五十年代以前,遠東帝國對洋人的描述其實都是非常輕蔑的。

就算洋務運動,其核心思想也是“師夷長技以制夷”,而在遠東帝國“夷”可不是什麼好字。

無視克林特曼刻意自我貶低的話語,提爾皮茨說道:“看來,我們這次到東非來,不僅要加強海軍戰略戰術層面的合作,東非海軍的一些獨門絕技,尤其是在技術方面,兩國也應該達成一些合作。”

在到東非之前,提爾皮茨對東非海軍掌握的一些技術本來是看不上的,畢竟東非海軍脫胎於奧匈帝國海軍,甚至早期軍官都是奧匈帝國海軍人員,其總司令更是斐迪南大公這個前奧地利海軍掌舵。

所以在之前,提爾皮茨認爲東非海軍在技術和船舶建造領域可能還比不過奧匈帝國。

實際上這話一點問題也沒有,如今要是說船舶製造業,東非規模雖然已經超過奧匈帝國,但是技術和質量上和奧匈帝國依舊存在差距。

目前奧匈帝國船舶製造業能力其實比歷史上是要強的,畢竟威尼斯在手,給奧匈帝國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前世奧匈帝國能依靠的僅有的裡雅斯特和開發不成熟的達爾馬提亞沿海地區。

當然,在軍工造船業就並非如此了,東非軍工造船業已經完全擺脫了對奧地利的依賴,並且在部分領域超過了奧匈帝國。

主要是兩國海軍在本國的地位和定位有所不同,奧匈帝國不像德國,弗朗茨也不是威廉二世,所以弗朗茨對本國的認知比威廉二世要老練的多。

有一個說法,威廉二世本人之所以推動德國遠洋海軍計劃,就是受到了1897年出席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週年的英國皇家海軍檢閱儀式的刺激,此後大力發展德國海軍,爲一戰的爆發埋下伏筆。

而面對浩大的皇家海軍戰艦羣,威廉二世精心挑選的“德國海軍最好的戰艦”完全是相形見絀,這讓威廉二世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刺激。

而依照恩斯特的瞭解,這個傳聞大概率是真的,因爲在此後威廉二世經常在公共場合發表“不當”言論,包括“德國的未來是海洋”,“德國是世界強國”之類的話。

當然,威廉二世的想法在德國同樣不缺乏支持者,德國學者最近就在報紙上聲稱:“德國的目標……德國的影響,德國的資本,德國的商業,德國的工業和德國的聰明才智在全世界同其他強國競爭……而這一些都離不開一支強大的海軍。”

包括提爾皮茨這位新上任的海軍大臣也是威廉二世的支持者,而他也是1897年護送威廉二世前往維多利亞女王生日時的檢閱儀式的海軍將領。

實際上也就是在檢閱儀式結束後,由威廉二世授意,提爾皮茨主導了爲期二十年的龐大德國海軍發展計劃——“提爾皮茨計劃”,根據該計劃德國海軍將建成至少世界第二的海軍,並且有能力同英國海軍一較高下。

如果是弗朗茨,或者恩斯特那肯定不會這麼做,畢竟德國海軍當前實力就不算太弱,即便維護利益,只要能穩固波羅的海即可,德國海軍即便在硬件設施上能達到英國海軍的水平,也無法避開地理上的劣勢。

相反,奧匈帝國就顯得“理智”,其海軍定位就是近海防禦,保證本國在地中海範圍的存在,而不是大洋海軍。

東非亦是如此,別看南非戰爭中東非讓英國陸軍灰頭土臉,但絲毫不影響英國皇家海軍的威名。

如果此時東非同德國一樣,也搞出一個“大海軍”計劃,恐怕真有可能引發兩國新一輪的戰爭。

畢竟當前東非海軍就已經對英國產生了極大威脅,包括印度,澳大利亞同本土間的聯絡都處在東非海軍的監視之下。

當然,東非即便在海軍上加大投入,短時間裡也不可能對皇家海軍取得優勢,這一點前世德國就已經充分證明了,即便德國拼了命的加強本國海軍實力,英國也能更勝一籌。

而英國和德國的財力遠在東非之上,所以在當前環境下參與海軍競爭,東非只會顆粒無收,還不如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本土開發和工業發展,所以目前東非投入的重點反而是民用造船業,這在世界各國海軍軍備競賽中非常突兀。

不過東非的做法,肯定很符合當下英國的理念,各國海軍軍備競賽的結果無論如何,對英國皇家海軍的負面作用最大,畢竟在軍備競賽之前,英國本來就是第一,但是其他國家海軍軍備擴充,就使得皇家海軍不得不跟進,投入更多資金,這本身就是一種對國家潛力的消耗。

……

在參觀完東非潛艇後,提爾皮茨和德國海軍代表重返巴加莫約,並且和斐迪南大公提出了相關建議。

自從恩斯特遷都萊茵市後,斐迪南大公夫婦反而繼續留在巴加莫約,如今斐迪南大公已經不再主持一線工作,但是在海軍中影響力十分巨大,並且在巴加莫約乃至東非全國斐迪南大公夫婦的身份和地位也僅次於黑興根王室成員。

“德國的新海軍大臣麼?”斐迪南大公問道。

“是的,大公閣下,我們德國海軍有意和東非海軍加強交流與合作,這也是我本次到東非來的目的。”提爾皮茨直接說道。

“嗯,我對你也有一些瞭解,不知道你對未來德國海軍的發展有什麼想法?”斐迪南大公對這個後輩說道。

斐迪南大公在全世界海軍中的知名度是相當高的,除了當過墨西哥皇帝這個污點,他曾經擔任奧地利海軍總司令,並且後來一手創建東非海軍,這些都是相當耀眼的成績,而且東非海軍有過南非海戰經驗,所以戰鬥力各國也是比較認可的。

這也讓斐迪南大公的形象得到了扭轉,雖然墨西哥皇帝生涯有些虎頭蛇尾,但是東非海軍的發展壯大讓人們很容易將功勞歸功於斐迪南大公,畢竟他接手時,東非海軍完全是“零”,現在東非海軍已經成爲有數的強大海軍之一。

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36章 軍售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903章 萊茵宮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31章 部落衝突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1141章 學習第695章 納塔爾第390章 勸離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242章 “非法”辦學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41章 衣錦還鄉第354章 電報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447章 趣談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220章第852章 夏威夷第261章 威脅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1063章 推力第298章 香蕉園第1132章 皇室商討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1336章 鐵路強國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494章 假情報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339章 相互吹捧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099章 鋼鐵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844章 魯道夫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792章 條件第811章 送行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418章 學徒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418章 學徒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20章 發電廠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207章 換牌第195章 拜訪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01章 恭賀第1128章 開端第485章 戰爭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