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新農業

卡波蘭市水泵技術上的革新也是東非近年國家農業領域發展的縮影,當然,水利不僅事關農業,同時對城市和航運等有着巨大影響。

而卡波蘭市的自然降水量偏少,如果沒有先進且完善的水利設施,這裡也不可能成爲波西米亞省籌建的新棉花種植基地。

就比如波西米亞省東部同樣可以種植棉花,並且降水比較充沛,但是棉花質量上也不如西部地區,一般乾旱或者半乾旱地區的棉花質量都比較好,而在這些區域種植棉花等作物優先要解決的就是水源問題。

在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索馬里棉花種植區,索馬里地區的水利建設使得謝貝利河和朱巴河流域成爲世界著名的農業產地。

卡波蘭市也是如此,其水利設施建設開始於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高速發展並且基本成型,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裡完成這樣的水利工程建設自然少不了黑人勞工的助力。

作爲一個比較年輕的國家,東非對黑人勞工的壓榨在近二十年內達到了極致,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東非全國農業也不可能迅速追趕上其他國家。

就算曆史比較短暫的美國,其大規模現代化開發也有上百年曆史,東非在短短几十年時間就抹平和歐,美等地區的差距,這其中的犧牲必然是天文數字。

卡波蘭市水利局的調查員在完成工作後並沒有急着離開,他本人對科沙鎮的農業發展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作爲常和農業打交道的人,東非這一兩代人也是親眼見證了東非國家農業發展的鉅變。

科沙鎮原本由一處村落髮展起來,早期只種植一些糧食作物,包括小麥和玉米,隨着近年來農業發展和國家農業政策轉變,科沙鎮開始廣泛種植棉花和菸草等經濟作物。

尤其是棉花種植規模從幾乎爲零,發展到全市第一,僅用了七年時間。

一五計劃期間,科沙鎮的棉花種植面積攀升速度最快,一方面是水利設施建設的完善,另一方面則是機械化效率提高,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政策轉變,從而推動了科沙鎮農業轉型發展。

走在科沙鎮的田間地頭,放眼望去是大規模的棉花田,這些棉花田都面積都不小,標準的呈現幾何分佈,由水渠進行分割。

“現在鎮上的拖拉機越來越多,田地規劃也越來越大,適應這種新型的農機耕耘模式,在之前主要通過牲畜來進行耕作。”塔爾向他介紹道。

“現在拖拉機產量是越來越高了,我們鎮上的農機站現在一共有二十八輛拖拉機,如果加上週邊村落,應該有四十多臺,都是最近五年新分配下來的,並且搭配了相對應的農具。”

科沙鎮使用的拖拉機基本上是由哈拉雷市生產的,至於科沙鎮所在的卡波蘭市,屬於省內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的城市,工業只侷限於一些輕工業領域。

“這幾年農業一直在做調整,包括合村並鎮,通水通電,道路建設,農田改造等等,市裡也在積極建設一座新的化肥廠,估計等後年我們市就可以用上自己產的化肥了。”調查員也向塔爾鎮長透露了自己獲得的一些消息。

這並非什麼機密,而是二五計劃期間卡波蘭市的重點工業項目之一,除此外卡波蘭市還會建設一家軋棉廠,來適配現在卡波蘭市越來越大的棉花種植面積。

所以二五計劃期間,卡波蘭市一共分配到了兩家現代化工廠,一座小型規模化肥廠,一座中等規模的軋棉廠,由此可以看出現在東非工業化的不易。

東非六百多座城市,在二五計劃期間能夠分配到的資源一平均下來,就少的可憐,有些城市甚至一座現代工廠都沒有,這也是目前東非工業發展的窘境。

當然,相對於一五計劃期間,東非的二五計劃顯然具有了更多優勢,而且處在工業發展初期的東非,前期工業化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但只要隨着時間推移,工業化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尤其是東非在新興工業方面佔據了絕對優勢。

“二五計劃期間,能分配到工業資源就已經相當不易,我們省尚且如此,全國其他地區的困難可想而知,當然,相對於過去,這些年來東非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其他地方我不太瞭解,就拿我們市而言,工農業產值就比一五計劃之前提升了百分之三十多。”

“下面的鄉鎮發展速度也很快,尤其是農業方面,等到二五計劃完成,我們市的農業規模恐怕要比之前增加一倍以上。”

卡波蘭市在二五計劃期間,響應省政府計劃,將重點提高棉花種植面積,如今卡波蘭市棉花種植就已經排在全省第二的位置,如果擴大一倍,那就有可能成爲全省最大的棉花種植基地。

而卡波蘭市擴大棉花種植面積的底氣,來自於水利設施條件,如果在十年前,卡波蘭市水利設施尚且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就算想擴大棉花種植面積也沒有這個條件。

作爲波西米亞省最西部,卡波蘭市還有大量可利用土地,至於勞動力上,雖然這幾年黑人人口減少比較快,但是本市的人口出生率比較高,所以並不需要爲勞動力發愁。

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勞動力手工完成,畢竟東非還沒有成熟的棉花采摘技術,這一點是比較遺憾的。

當然,在二十世紀初,棉花采摘對世界各個主要棉花種植國而言都沒有較好的辦法,就算美國西部也要老老實實的採取人工辦法,過去美國南方種植園主要靠黑人奴隸來完成這項工作。

當然,東非棉花采摘主要靠本國國民和黑人勞工配合完成,當然,隨着黑人勞工數量極速下降,這也使得東非更加急迫研發新農具。

不僅僅是棉花,像水稻,小麥等等農作物都有類似需求,不過因爲棉花采摘的複雜性,難度比較高,所以農具研發進度很不理想。

而水稻和小麥機械化種植,已經有了眉頭,不過因爲技術尚且不成熟的原因還不能像拖拉機這樣大規模推廣。

二五計劃期間,東非農業領域的技術變革主要還是增加拖拉機和農藥,化肥產量,以及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建設。

至於農業再進一步發展,主要還是受制於技術上突破的困難,不過有困難並不意味着沒有成績。

隨着東非教育和產業發展,東非新技術正在加速發展,科研領域成果顯著增加,尤其是一五計劃期間,大量新技術得到應用,極大提升了東非工業化進度,所以在二五計劃期間,東非政府將進一步推動新技術在農業和工業領域的應用。

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572章 停火線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49章 王位第396章 推測第736章 第九旅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1188章 廢物利用第135章 休整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673章 象牙第1084章 底氣第1224章 收網第688章 巡邏兵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94章 迎接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353章 下一站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1226章 世界第一人工大水庫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1139章 三色旗落下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41章 衣錦還鄉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574章 服軟第1133章 最後的準備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83章 到達第616章 行蹤第520章 發電廠第206章 “收破爛”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789章 態度第938章 換血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12章 戰場間隙第499章 建交熱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496章 交戰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862章 後續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235章 想搞事,又不想出力的恩斯特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79章 閒談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483章 新民族第43章 行政區劃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542章 生個艦隊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847章 畜牧業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945章 空軍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945章 空軍第844章 魯道夫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289章 教學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220章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