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

伊林加市。

作爲一個在東非沒有什麼存在感的普通城市,伊林加市政府在二五計劃期間對發展工業的探索是比較艱難的。

伊林加市幾乎沒有什麼特殊資源,境內雖然有些小型礦產,但目前來說沒有開發價值。

所以伊林加市政府對於如何發展工業是沒有什麼眉目的,爲此市長蘭德爾專門召開會議,尋找本市的工業發展道路。

蘭德爾先定下基調說道:“現在全國工業建設如火如荼,在一五計劃期間我們市做出了不俗成績,建立了麪粉加工,棉紡,榨油等最基礎的工業,但是二五計劃期間,我們不可能在這條賽道上繼續取得成績,因爲全國的城鎮幾乎都是圍繞這些最初級工業做文章。”

“這也使得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工業高速發展,因爲很多領域的空白在一五計劃期間被填補,而二五計劃期間再這麼做,顯然不利於本市工業和其他城市的競爭。”

“市政府的資金是有限的,國家的工業建設資金大部分都投給了中央或者省屬國有企業,集中在大城市,在得不到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們伊林加只能優先發展一些我們擅長的,門檻低的工業品類。”

“我們市的主要作物就是小麥和菸草,其他作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這兩種農作物在東非太常見了,伊林加市同時不是主要的工礦業城市,這意味着我們市工業發展的艱難,尤其是重工業,我們市基礎相當薄弱,所以大家都想想辦法,如何在一五計劃的基礎上繼續提高我們市的工業規模。”

對於市長的話,伊林加市政府的官員們也感覺頭疼,一五計劃期間工業發展是比較容易的,只要照葫蘆畫瓢,大多數城鎮都能取得不錯的工業發展成就。

但是二五計劃顯然和一五計劃不同,要清楚一點,那就是在一五計劃之前,東非大部分城市也是有工業積累的,而一五計劃期間由中央帶頭,各個城鎮實現了對本市工業資源的整合。

一些城鎮缺乏工業發展的重要資源,但是條件再差,發展初級的食品加工,農產品加工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一五計劃期間這些產業的資源已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大大提升了東非全國工業規模,但是這也要求二五計劃期間工業發展必須尋找新的出路。

隨着蘭德爾的發言,伊林加市政府官員們都陷入了思考中,而這顯然是有一定效果的。

伊林加市工商局局長赫默絲說道:“市長,對於工業發展,我有一點淺見,我們或許過於陷入了工業發展資源認知的誤區。”

聽到赫默絲這樣說,當然引起了蘭德爾的興趣,他說道:“暢所欲言,只要能有助於提高我市的工業水準,不管這個主意怎麼樣,都可以用來參考。”

在得到蘭德爾的首肯後,赫默絲理了理思緒,隨後說道:“以往,我們在思考工業發展的時候,過於重視上級政府的扶持,亦或者過於重視本市的有利資源,可問題在於,伊林加在東非城市中,就算是省內也不一定排在靠前的位置,所以我們市的發展,不能過度寄希望於政策和扶持,同時伊林加市缺乏發展工業的礦產性資源,這也意味着我們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樣,依靠礦產資源發展。”

伊林加市在東非六百多個城市中,工業水平只能排在中上游水平,差不多就是兩百多位,所以伊林加市難以引起東非政府的重視,而伊林加能排在比較靠前的位置,還是因爲發展歷史早,以及中央鐵路沿線的原因。

赫默絲接着說道:“所以東非其他城市,尤其是工業強的城市,他們的發展經驗並不一定適合我們。”

“就拿交通條件來說,我們市雖然也通了鐵路,而且是幹線,但是我們市只是中央鐵路上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城市,而非交通樞紐,所以新法蘭克福市和我們省會多多馬市的發展路徑顯然不適合伊林加,同時我們市也不是沿海城市,註定在經濟發展上受到限制較多。”

“礦產資源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市沒有煤礦也沒鐵礦,也缺乏其他較爲重要的礦產,所以工礦城市,如姆貝亞市就是依託礦業資源發展起來的,成爲我國最早的重工業基地。”

“所以我們市想要發展,就不能走常規的道路,我們是無法和那些城市競爭的。”

蘭德爾點點頭道:“你說的,我們自然也清楚,問題是如何發展纔是不走常規路呢?”

赫默絲不急不慢的說道:“過去我們國家重視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發展,輕工業一直不太被重視的,雖然二五計劃期間輕工業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但是在我看來,潛力很大,依舊有很大上升空間。”

“赫默絲,你的意思是發展輕工業,可這一點中央在二五計劃期間也是這麼幹的,這不是一樣麼?我們市在二五計劃期已經對輕工業進行了佈局,對國營麪粉廠,棉紡織廠,捲菸廠等進行了升級。”有人反問道。

赫默絲對於其他人的質疑,搖搖頭說道:“這種程度的工業完全不夠,輕工業不是單單幾個和衣食住行相關的工廠就能解決的。”

“就拿麪粉廠來說,我專門瞭解過本市的麪粉加工企業,他們只能生產最初級的麪粉產品,可和麪粉相關的產業還有很多,這一點在歐洲最典型,就比如歐洲大大小小的麪包作坊,其他如餅乾,點心等等都離不開面粉,一些工廠已經能實現大規模生產,所以我們完全可以依託麪粉廠延伸出其他輕工業品類,麪包或許不行,餅乾和一些容易儲存的點心,完全可以設置相關工廠。”

麪包是歐洲人最重要的主食,在東非卻發生了較大變化,在東非日常麪食類呈現多樣化,麪包,饅頭,燒餅,烙餅,烤餅等等同時存在,所以赫默絲對於麪包生產是不大感興趣的,至少在東非市場不像歐美國家那樣好銷售。

“這樣一來產業鏈就增加了,同時工業自然而然也就增加了,就拿餅乾這一種產品來說,市場前景是相當不錯的,耐儲存,易運輸,口感也不錯,我們市完全可以建立相關的食品企業,而且投入也不需要太大。”

蘭德爾點點頭道:“有道理,我們東非也有餅乾生產企業,不過一般市場上的餅乾品種少,數量也不多,確實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所以餅乾產業確實是一個比較保險的產業。”

赫默絲說道:“就是這樣,現在我們本國在工業化食品加工領域,集中在初級階段,很多農產品在初加工後直接銷售到國外,而終端消費品領域還是一片藍海,如果我們市能以此爲着力點,對於我們市的工業發展是相當有利的。”

“人的需求是多樣的,每個人有不同的喜好,而我國食品工業雷同化比較嚴重,如果我們市能夠根據本國市場需求,研發出滿足本國民衆需求的產品,那銷路自然不成問題,通過提升食品用料和口感,那我們的產品更受歡迎,我們就能佔領更多的市場,推動本市工業的發展。”

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358章 海軍比例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79章 總部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臺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701章 城市化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356章 鐵路第949章 戰敗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308章 滲透第945章 空軍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967章 奧拓第1117章 輿論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10章 小丑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509章 起步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417章 炊事車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318章 朱壩鎮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802章 爭論第871章 “萊茵”市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609章 提升第92章 挖牆角第555章 羞辱第1063章 推力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572章 停火線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803章 威脅第38章 開墾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330章 選定地點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175章 登陸三馬林達第903章 萊茵宮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467章 觀察第3章 在柏林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34章 動員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178章 萊茵市弊端第1122章 法國試探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078章 海軍南美行第581章 “火車頭”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1149章 再臨南美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521章 申請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388章 換師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