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底氣

英國政府很快就授權現任駐東非大使羅素和東非政府進行交涉,兩國就印度洋和南大西洋地區穩定問題交換意見。

實際上東非當前在南美的外交和軍事活動,並非刻意針對英國,根本原因是爲了本國工業發展的需要,不得不更加主動的在相關區域發力。

恩斯特直言不諱的對羅素說道:“我們東非當下的政治和外交活動,都是依據本國發展國情而開展的,東非相對於英國而言是一個弱國,窮國,所以我們才需要更多參與國際貿易,爲東非發展鋪路。”

言外之意,東非不可能停止當前的海外外交和軍事活動,畢竟這是東非的國家利益所驅使的。

對於恩斯特的推諉,羅素也沒有什麼辦法,說句難聽的,恩斯特現在以謙卑的姿態和自己和聲和氣的對話,就已經算不錯結果了,畢竟現在是英國政府有求於東非。

他說道:“殿下,我們聯合王國向來是熱愛和平的國家,對於東非的態度也是比較‘友好’的,但是東非政府的行爲決計不像你所說的那樣,波斯灣和南美都是帝國的核心利益,東非的行爲毫無疑問對我國利益造成了實質上的危害。”

恩斯特自然不可能承認,他說道:“東非在波斯灣和南美的任何活動都是合法且正義的,我們東非同樣在這兩個區域有着巨大利益,所以羅素大使過於擔憂了。”

其實說到底,東非在波斯灣和南美的行動,就是從英國虎口奪食,而且英國對兩個區域的控制也比較薄弱,就算波斯灣地區,英國也只是通過扶持傀儡政權來保證自身利益,當然,英國本身在波斯灣地區也有着強大的軍事存在,所以東非的小伎倆短時間內肯定無法發揮作用。

而南美顯然沒有這個問題,南美國家雖然經濟貧弱,但是自主性還是比較強的,即便有政治傾向,也會以本國爲主,這就意味着更有拉攏價值,所以東非當前的外交中對南美態度上是比較友好的,至於東非海軍的行爲,那是爲了給本輪外交活動背書。

相對於南美,東非對波斯灣地區的行爲明顯就過分許多,可以說東非就是在向波斯灣沿岸輸入戰爭,雖然在英國人的壓制下效果並不顯著,但是東非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南半球爲主體的國家對英國的地區霸權發起挑戰。

所以以恩斯特和羅素的視角,波斯灣都被兩國視爲自己的核心利益,兩國在南美的競爭反而更多以經濟競爭呈現。

而且這種經濟上的競爭反而不太突出,東非是在南美開發市場,這個客觀事實沒有問題,但是東非和英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工業產品競爭並不激烈,主要是兩國主要貿易的工業產品的品類並不重迭。

就拿東非的汽車和電力產品,這兩個優勢出口品類來說,東非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從來不是英國,反而是美國和德國這兩個國家。

英國的優勢集中在輕工業領域,最典型的就是英國的棉紡織工業,而東非雖然是紡織業大國,但是目前東非棉紡織業依舊以滿足本國市場需求爲主,反映在其他輕工業領域更是如此,東非很多輕工業商品根本沒有國際競爭力。

反而美國和德國是英國在產業方面的主要競爭對手,尤其是德國,德國就相當於前世的遠東帝國對美國工業的競爭一樣,不斷在中高端輕工業產品領域向英國發起衝擊。

如果遠東帝國一直保持低端工業生產,那美國反而是樂見其成的,但是遠東帝國一但觸及到中高端工業生產,那美國就變臉了。

這也是德國在產業方面和英國衝突最大的主要原因,至於東非還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目前東非輕工業沒有這個能力,至於美國輕工業也比較發達,但是美國工業質量遠不如德國,從而對英國的威脅沒有德國那樣更加直白。

如今美國對英國,就如同二十一世紀初的遠東帝國和美國的關係,美國工業相對英國而言比較低端,並且英國在美國存在大量工業投資,這也導致英國對美國發展投鼠忌器。

反觀東非就不一樣了,除了本國資本以外,東非經濟發展紅利幾乎都爲德,奧,法等國做了貢獻,而英國因爲自身和東非外交的原因,沒有參與進來,反而沒有獲得太多好處。

所以英國政府先拿東非作爲突破口,說到底還是柿子挑軟的捏,一方面東非本身實力和美國,德國相比還有些差距,另一方面,東非和英國幾乎沒有利益綁定,英國不需要像對美國一樣對待東非。

羅素:“東非和帝國之間的競爭是沒有好處的,尤其是東非海軍的擴張,已經打破了區域的平衡,如果觸及到帝國的紅線,那我們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現在羅素說的話,才真實反映出大英帝國作爲當代世界最強大國家的風範,也可以說羅素就是在威脅東非。

當然,這種威脅對於恩斯特來說不痛不癢,如果是十幾年前,受限於國力,恩斯特還有可能讓步,不過現在東非強大的國力給予了恩斯特拒絕的底氣。

恩斯特:“羅素大使,東非雖然貧弱,但絕對不是任人宰割的小國,二十年前東非可以在南非取得勝利,二十年後,東非更是無懼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威脅,和東非作對就意味着和全世界二十分之一的人口作對,東非全國一億多民衆也不會答應。”

說出這番話恩斯特都感覺很提氣,而且仔細一想,南非戰爭都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東非就敢和英國,葡萄牙這兩個世界大國,以及實力不弱的布爾人進行戰爭,現在東非更不害怕戰爭。

如果是面對小國,羅素或許還能有這樣的面子,但是面對東非這種大國,並且是遊離於英國體系之外的大國,羅素也不得不冷靜下來。

在平緩了心情之後,羅素這才詢問道:“殿下,東非和帝國之間其實沒有必要發生衝突,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利給東非,而東非也應該爲了區域和平做出一定貢獻,尤其是海軍方面發展,應該在合理框架之內,至於其他方面,更是可以通過談判解決,我相信帝國和東非之間會達成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最終,羅素還是從實力和地位出發,給予東非應有的尊重,畢竟東非可不像俄國一樣,英國可以通過扶持德國,奧匈帝國,遠東帝國,奧斯曼帝國,甚至日本來鉗制俄國發展,而想困住東非,那隻能英國親自動手。

可正如恩斯特所說,東非背後站着的是全世界二十分之一的人口,羅素可不相信拿捏東非會像印度一樣手到擒來,實際上在南非戰爭時期,英國就已經將東非定義爲“非洲普魯士”,對於東非的戰爭能力還是表示肯定的。

如今二十年過去,就算東非軍隊戰鬥力下滑,但東非的工業能力,戰爭潛力卻不可同日而語,這個時候和東非在印度洋發生衝突,那隻會便宜德國人,絲毫不用懷疑,如果東非和英國發生戰爭,那德國肯定會在英國背後捅刀。

第65章 電燈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967章 奧拓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39章 利薩海戰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531章 兵城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203章 車展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878章 無線電第368章 插曲第672章 危與機第1291章 印度誘惑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395章 耍無賴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903章 萊茵宮第749章 南下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1282章 學習營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128章 開端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918章 《東,法領土確認協議》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1224章 收網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75章 紹奎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938章 換血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37章 戰爭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72章 菸草種植第531章 兵城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850章 移民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313章 交易達成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810章 海岸線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865章 高原省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810章 海岸線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1249章 赫赫兇名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523章 旱情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327章 南下第144章 貿易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356章 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