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

“目前我國陸軍裝甲部隊以及摩托化部隊普及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但是依舊保留了大量傳統步兵和騎兵,這爲我國軍隊節省了大量開支。”默爾克說道。

沒有防務壓力的情況下,東非很難做到軍隊的全面革新,畢竟靠着傳統軍隊形式,東非就可以鎮壓周邊那些小國或者殖民地。

前年東非在波斯灣的軍事行動,就是依靠傳統軍隊來完成的,而北部灣領地的阿拉伯人,甚至連步槍子彈都十分匱乏,所以除非是應對德國那種軍事強國,東非才有必要拿出自己最先進的軍隊應對。

“我國陸軍目前裝備了火炮數量大約在四千三百門左右,涵蓋多種口徑和用途,在世界上,僅次於德國和俄國兩個國家,和法國相當,多於奧匈帝國,其中以七十五毫米火炮爲主,佔了大約百分之四十七。”

東非軍隊曾經大規模裝備七十五毫米火炮,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末,主要原因在於這款火炮性能確實優異,同時便於移動,進入20世紀之後,隨着東非汽車工業的發展,七十五毫米火炮依舊得到軍隊青睞,作爲一種輕型野戰炮,七十五毫米火炮重量上適中,汽車拖拽也比較方便。

當然,相對於法國軍隊對七十五毫米火炮的迷信,東非還是要差許多,法國的主力火炮幾乎都是七十五毫米火炮,而比七十五毫米火炮更大口徑的火炮數量不足三百門,而東非大口徑火炮就裝備了一千四百多門。

隨着前兩個五年計劃的開展,東非國防工業得到質的提升,更大口徑火炮的製造難度大大下降,火炮研發也更上一個臺階,並且東非作爲金屬礦產大國,能夠獲取不少歐洲缺乏的稀有金屬,這都爲東非火炮研發提供了優質條件。

如果單從東非部隊火炮普及率來說,東非甚至在歐洲國家之上,就拿德國來說,德國火炮數量僅次於俄國,多達近七千門,但是德國軍隊數量要比東非多十幾萬,而且東非還有裝甲部隊,東非的坦克其實也是一種移動炮火支援力量,但是並不算在東非炮兵行列。

整體來說,東非火炮普及率和德國相當,大於其他國家,雖然俄國火炮數量最多,但是普及率以及火炮質量和德國,東非相比都有很大差距,甚至不及法國和奧匈帝國。

“我國火炮數量在世界處於第二梯隊,質量上介於德國和法國之間,炮兵採用的理念也集中了德國和法國,奧匈帝國三個國家的特點,以應對傳統戰爭以及塹壕戰兩種作戰理念。”

在世界炮兵力量中,歐洲整體世界第一,而其中又以德國,法國,奧匈帝國三個國家最爲突出,其他國家陸軍一般也會以這三個國家的炮兵作爲參照標準,這也是東非陸軍大規模裝備七十五毫米火炮同時又裝備大量大口徑重型火炮的主要原因。

因爲東非在建設炮兵力量之初,就考慮到了兩種作戰模式,東非在南非戰爭時,雙方就已經轉入比較原始的塹壕戰,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七十五毫米火炮這種針對線列步兵模式的火炮在東非就沒有用武之地,畢竟東非周邊國家中軍事實力最強的就是埃及,對付埃及這種國家,用大口徑重型火炮有種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

而其他國家和殖民地就更不需要多說了,火炮都算是稀罕物,就比如阿比西尼亞帝國全國只有二十多門火炮。

默爾克接着說道:“我國陸軍,尤其是非裝甲部隊,貫徹火力優勢理念,這使得我國基本步兵也裝備有大量便於攜帶的迫擊炮以及擲彈筒,全軍形成了多層次的火炮打擊覆蓋力量,能夠適應多種戰場形勢。”

“除了火炮以外,其他諸如步槍,機槍,手榴彈,地雷等輕武器,我們也大量裝備。”

“除了武器方面,而陸軍建設的另一個亮點則是信息化,目前正在積極推動無線電設備全軍普及,同時推動無線電設備小型化,還有電話,有線電報等,近些年來也得到長足發展,在我國本土形成了強大的信息聯絡網,專門爲軍隊服務。”

打仗有時候打的就是情報,所以各國軍隊都對信息收集極爲重視,而東非憑藉世界電力領域強國的優勢,在這方面也算頂級的存在,尤其是無線電的普及,可以說將包括東非在內的世界軍隊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海軍層面,如今我國海軍總噸位已經高達六十八萬噸,也算取得長足發展,近三年新增了十幾多萬噸水平。”

東非海軍總噸位依舊是超過了當初和英國約定的六十五萬噸這個最低標準,現在就超過了三萬噸。

當然,這也是符合兩國協議的,畢竟東非海軍是以法國海軍爲參考,而法國可沒有停止過海軍方面的軍事競賽,如今法國海軍總噸位已經接近九十萬噸,所以按照東非當初和英國達成的協定,東非自然可以增加相對應的海軍規模。

除此外,還有一個干擾東非海軍建設的不穩定因素,那就是日本海軍,當初東非和英國的協議中,明確提出日本海軍不能超過東非海軍,否則東非海軍有權自行改變計劃。

如今,日本海軍總噸位也達到六十多萬噸水平,所以東非海軍擴張,英國也沒有理由干涉,除非英國擺平日本,說服日本海軍不再擴張。

但是日本早已經非吳下阿蒙,如果是日俄戰爭之前,日本或許還會出於實力上的差距對英國言聽計從,但是現在日本已經成爲世界公認的列強之一,取代西班牙成爲列強守門員,自然不會乖乖聽話。

實際上,如果單單從軍事層面來說,日本應該在西班牙之上,就算經濟上考量,日本和西班牙也在伯仲之間,甚至因爲人口優勢,反而略微勝出現在的西班牙,所以說日本是列強守門員有些低估日本這個國家。

不過這是西方大多數國家的看法,日本作爲一個亞洲國家,能被列強視爲平等的存在,本來就十分難得,要讓他們進一步承認日本的國際地位就很難了。

現在的日本,已經將本身定義爲東亞地區的話事人,所以對於英國這個昔日的主子也並非言聽計從,甚至英國進一步衰落的話,日本很有可能會想盡辦法將英國從東亞地區踢出去,以下犯上畢竟是日本的傳統技能,實際上,前世日本也是這麼幹的,在東南亞狠狠給了英國一個教訓。

所以英國要求日本政府停止海軍方面的擴張,日本政府完全採取的是陽奉陰違的態度。

而日本不停止海軍軍事競賽,東非自然也不甘落後,所以東非雖然因爲東英和解條約影響,本國海軍發展停滯了一段時間,但是現在又重新趕上來。

這其實就是恩斯特一開始設置的陷阱,出於對日本的瞭解,恩斯特早就知道日本不會按照英國的指示行事,所以纔會將日本海軍總噸位作爲條件納入條約之內。

就算現在英國不爽,那也沒有辦法,這個仇恨只能轉嫁給“不聽話”的日本政府,而則東非藉助日本的野心,避開了東英和解條約的海軍發展限制。

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930章 漢薩省第504章 借人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732章 雙輸第396章 推測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276章 “老朋友”第446章 災情第367章 鐵甲艦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447章 趣談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299章 預判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215章 交涉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75章 出手第18章 遠洋貿易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793章 籠中鳥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82章 抉擇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616章 行蹤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594章 矛盾第97章 日常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1128章 開端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865章 高原省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735章 廓爾喀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200章 分裂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81章 煤礦第833章 拖拉機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85章 煽動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383章 引入第191章 青檸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821章 裁軍第418章 學徒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34章 動員第772章 心態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24章 籌措資金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053章 波斯灣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460章 衝突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629章 教育第97章 日常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968章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