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

達累斯薩拉姆市。

十月份達累斯薩拉姆市到處張燈結綵,爲了世博會,達累斯薩拉姆市下足了功夫。

原本因爲新經濟政策而糟亂的市容市貌,此時經過市政府的治理煥然一新。

新經濟政策下,一切以經濟發展優先,所以爲了節省成本,東非如雨後春筍般的創業人員和個體戶,很多都選擇在達累斯薩拉姆市擺攤度日,這樣可以節省下房租還有其他相關費用,而當時東非對這種情況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就給達累斯薩拉姆市的衛生,交通,治安造成了巨大壓力,加上外國商人涌入,整個達累斯薩拉姆市都不可避免的混亂。

但是現在要舉辦世界博覽會,那肯定不能繼續下去,達累斯薩拉姆市政府通過兩個月的治理,整座城市的秩序彷彿一夜之間恢復到完全計劃經濟時代。

“佩雷拉閣下,歡迎你們來到東非!”東非二皇子卡爾斯說道:“巴西政府作爲我們的朋友能踊躍參與達累斯薩拉姆市世博會,我們是很高興的。”

佩雷拉是本次巴西政府派出的代表,而巴西也是東非最看重的南美大國之一,雖然如今阿根廷在南美聲勢很大,經濟上更是一騎絕塵。

但是和巴西相比,終究是潛力有限,巴西光是國土就近乎阿根廷的三倍,雖然沒有得到有效開發,但這也正是東非所希望的合作伙伴。

如果是阿根廷,那就完全不一樣了,正因爲如今阿根廷明面上顯得格外“富強”,所以阿根廷人在面對其他國家時反而不如巴西政府這樣“識時務”。

甚至阿根廷已經自比歐洲一些國家,認爲自己算個人物,畢竟就是很多歐洲國家也沒有如今阿根廷富裕。

所以在和東非的接觸中,阿根廷理所當然的認爲雙方應該是平等關係,畢竟這是英法等國家對待阿根廷的態度。

巴西則不同,典型的“貧困落後”大國,這是巴西給予如今世界的印象,多年以前,東非在外界差不多也是這種情況。

佩雷拉對於東非的大手筆也感覺很吃驚,他有些意外的對卡爾斯說道:“沒想到貴國竟然會派出您這位皇子來主持本次東非博覽會,真是讓我受寵若驚。”

卡爾斯是東非的二皇子,在身份和地位上可以說相當耀眼,畢竟萊茵皇室以前人丁稀薄,也就是到了恩斯特這一代才發生了變化,所以皇室的幾個皇子,恩斯特都是給予重用。

幾個皇子沒有少替恩斯特幹活,甚至一些政務都會讓他們參與,畢竟在恩斯特的規劃裡,除了皇儲弗里德里希以外,其他皇子日後都是要分封海外的,不熟悉政務可不行。

卡爾斯彬彬有禮的說道:“佩雷拉閣下客氣了,對於這次世博會,我們東非政府也是格外重視,邀請的每個國家也是精挑細選,所以接下來共襄盛會,諸位也要放開一些纔是,合作共贏纔是我們兩國關係未來的主流。”

其實刨除掉一些特殊國家之外,本次東非世界博覽會完全可以稱之爲“南方國家博覽會”。

南方國家,其實就是前世對落後國家的一個模糊概念,很多不發達國家都集中在南半球或者北方經濟發達國家的南方。

這也是卡爾斯話裡“精挑細選”的意思,爲了讓南方各國參與,東非可以說花費了不少心思,基本上能邀請的都邀請了,沒錢的東非還額外支付費用,幫助他們前往東非。

而且針對南半球國家,亦或者是一些特殊市場,比如遠東帝國,一些中東國家,東非還專門派出大量人員,一對一服務,深怕他們這次的達累斯薩拉姆之行,對東非的瞭解不夠深刻。

本次東非一共邀請了四十三個國家和地區參加,這個數量不可謂不多,因爲很多地區其實就是某些大國的殖民地,比如印度,越南,澳大利亞之流。

而其中英國殖民地受邀最多,畢竟印度洋沿岸的英國殖民地也是最多的,像埃及,阿曼,亞丁這種體量比較小的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東非邀請的國家和地區可以按照這套邏輯來概括,按照重要性分別是印度洋沿岸國家和地區,南半球國家和地區,南方國家和地區。

而這些國家之中,巴西,遠東帝國,澳大利亞,印度這四個國家和地區格外突出,因爲他們的體量太大。

卡爾斯皇子對巴西參展人員們說道:“接下來我還有要務在身,所以就不能繼續奉陪了,這位是商業部副部長羅德斯,由他帶領各位繼續接下來的行程。”

卡爾斯的任務很重,後面基本上每個國家和地區人員他都要接待一番,所以自然不可能給巴西人當保姆。

佩雷拉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心裡也沒有什麼不快,實際上能和東非的皇子打照面,就足以讓他心滿意足了。

而工具人羅德斯這個時候上前,開始和巴西參展人員溝通,他對佩雷拉說道:“我們已經爲貴國準備好了住宿,車輛,餐飲等服務。”

“貴國的住所安排在達累斯薩拉姆市的東方酒店,這是達累斯薩拉姆市最好的住所之一,期間餐飲和酒水專門供應,保證讓各位賓至如歸。”

“同時我們給諸位準備了專門的車輛和司機,如果你們想要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和司機打招呼,在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出行十分便利。”

說着羅德斯已經帶領衆人來到一隊政府豪車面前,並且幫助巴西參展人員搬運行李,而光是看到這些豪車,巴西參展人員就受到了極大震撼,同時也感受到東非政府的誠意。

在東非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們的行李被放置在後車廂,而羅德斯邀請佩雷拉坐在第二輛車上,頭車自然是用來開道的。

從登陸地點到東方酒店還有一段距離,但是就是這一路下來也讓佩雷拉大開眼界。

他驚歎的對羅德斯說道:“我去過不少國家,諸如紐約,倫敦,巴黎那樣的大城市也不少,但是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和達累斯薩拉姆市這樣車流如織的。”

在車隊兩邊,汽車穿行而過,在其他國家難得一見的汽車,在東非就彷彿大白菜一樣。

看到佩雷拉驚詫的表情,羅德斯也頗爲自得的問道:“佩雷拉閣下,你恐怕沒有來過東非吧?”

佩雷拉點點頭說道:“還真沒有。”

羅德斯說道:“如果你來過東非,尤其是本世紀初的情況下,就不會如此驚訝,因爲我們東非作爲汽車王國,汽車產量遠超其他國家,所以在東非,汽車並非奢侈品,反而是很多人日常所需的出行工具。”

“就算普通人,只要努力幾年,也能積攢一筆錢,購買一輛汽車,如今我國光是註冊汽車數量就超過數千萬輛。”

羅德斯的話讓佩雷拉感覺咋舌,數千萬輛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巴西全國人口也才三千萬左右。

所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數據,佩雷拉就對東非的國力有了深刻認知,恐怕單單是汽車一個產業,東非就可以和巴西全國工業相比。

截止到1914年,巴西全國工廠數量也纔不過三千多家,這基本上是東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水平。

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354章 電報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844章 魯道夫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71章 海底電纜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081章 消耗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727章 艦隊第612章 美食節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861章 分贓第1184章 通吃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336章 東非菜?請假第701章 城市化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291章 “偷國”第936章 軍售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968章 分歧第130章 入侵第577章 收尾第961章 危與機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658章 方針第1045章 教育第640章 工地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012章 萌芽第182章 抉擇第810章 海岸線第70章 蒙巴薩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293章 入關!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1324章 預謀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53章 土豆種植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486章 外交打壓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726章 深入第711章 歸國第958章 巴拉圭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713章 不畏戰第1227章 缺德的尼羅河戰略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231章請假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1230章 水權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237章 角落裡的奧斯曼第87章 西北之亂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15章 交涉第973章 籌備第581章 “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