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殖民地開發

第22章 殖民地開發

黑興根財團,坦桑尼亞第一鎮,西南的低矮丘陵上栽種着一排排剛剛埋入土裡不久的劍麻苗,農業工人正在給土地翻土。

兩邊的過道,土著拉着從歐洲採購的鐵犁將過道的土壤翻開,華人則負責劍麻苗周圍的土壤,這是細緻活,如果讓這些土著來恐怕會傷到劍麻的根系,所以只能由經驗豐富且動作細緻的華人農工用鋤頭一點點刨。

在已經完成的土地上,德意志人在西班牙裔農業專家的指導下,指揮監督土著挖排水渠。

從高坡蔓延到平地處則是已經種好的小麥苗,爲了保障小麥的用水,新的引水渠正在修建。

隨着越來越多的華人移民到來,農業規模已經相當可觀,這些新來的移民會被公司分配到先到此地已經有些經驗的老人手下,參與開墾工作,德意志人則是領導層,主要負責監督管理和武力。

爲了防止一些不開眼的土著部落和獵奴隊,留守的德意志僱傭團會分組巡察周邊領地。

大部隊則繼續向內陸探索,繪製地圖,有時也會在回來休整的時候,順路抓些勞動力,肅清第一鎮周圍的土地。

整個第一鎮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西部擴張,只要後續人員到位,新的據點就會源源不斷出現在坦桑尼亞內陸。

整個殖民團隊已經開始籌劃第二個據點,位於第一鎮西南十三公里外的的小萊茵河畔,爲了方便統計管理,這次取名還是和以前一樣樸實無華,第二鎮(魯伏),除此外第三鎮也在計劃之中。

第三鎮(基通加)位於第一鎮北部,直線距離大約十公里,等到後續人員完備後會開始施工。

這樣一個以第一鎮爲中心,向東聯通達累斯薩拉姆港,向西輻射擴張的東非殖民地雛形出現了,大約面積150千畝。

劍麻性喜高溫多溼和雨量均勻的高坡環境,尤其日間高溫、乾燥、充分日照,夜間多霧露的氣候最爲理想。

東非剛好符合上述條件,白天日照強溫度高,夜晚因爲地處高原地形,大氣相對稀薄,保溫作用差,熱量流失快,空氣裡的水分容易冷凝。所以非洲的日溫差大於年溫差。

劍麻適宜生長的氣溫爲27-30℃,上限溫40℃,下限溫16℃,晝夜溫差不宜超過7~10℃正符合在東非的溫度條件。

適宜的年雨量爲1200-800mm。其適應性較強,耐瘠、耐旱、怕澇,但生長力強,適應範圍很廣,宜種植於疏鬆、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而肥沃的砂質壤土,排水不良、經常潮溼的地方則不宜種植。耐寒力較低,易發生生理性葉斑病。

這些都是恩斯特從墨西哥請來的農業西班牙裔專家提供的數據,劍麻原產於墨西哥高原,後來由歐洲人帶向全世界。

這位西班牙裔專家就是在墨西哥從事劍麻種植的農夫,雖然他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的祖母來自德意志地區,所以他也會德語,這也就是東非殖民地僱傭他的原因。

墨西哥高原和東非高原類似,都在赤道附近,環境有些類似,區別是東非距離赤道更近,赤道從中間穿過,墨西哥則在北迴歸線和赤道中間。

墨西哥的降水分佈不均勻,有的地方是熱帶雨林,而有的地區是熱帶沙漠,東非的條件好一些,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以南基本上是熱帶草原。

東非殖民地採用公司化管理,移民到這裡的華人名義上是黑興根財團的工人,實際操作上也是如此,土地屬於黑興根財團所有,同時財團會安排這些農業工人集體勞作。

所有移民被劃分到不同的工作小組,計劃性開發東非的土地,最後由每個小組的工作效率來決定食物的供給。

殖民地的管理層會派人驗收農業工人的勞動成果,驗收標準包括工作量和用時,農田開發質量,以及後續作物生長情況。

理論上這些農業工人是可以獲得工資的,但是目前沒有人得到,華人農工也不在意,來到這裡工作的目的最主要的還是餬口,在遠東大多是失去田地或者因不可抗力破產,沒有活路纔會遠渡重洋來到東非。

東非殖民地鼓勵這樣的人來東非謀生,因爲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在使用華人和土著後對比,殖民地高層也發現華人的工作效率遠高於土著且方便管理。

那些土著,大多需要殖民團隊派人拿着鞭子在一旁監督,纔會懶洋洋的去勞作,雖然有受到黑興根財團壓榨的因素影響。

但凡事就怕比較,一邊的華人就在辛苦工作沒有怨言,而且服從安排,讓怎麼做就怎麼做,一點不情願的樣子都沒有,怎麼你們這些本地懶鬼就做不到。

如此一來,殖民地高層也漸漸“理解”了老闆的苦心。這些華人確實是天生優質的工人,且不輸德意志人。

不過,這些華人工人的飯量也確實不小,在歐洲能混合溫飽的德意志普通人是難以理解華人對吃飽飯的渴望的。

而在東非殖民地活幹的越多越好,能吃的飯也越多越好,自然拼命工作。

因爲殖民開墾的原因,東非草原上的動物就遭了大難,角馬,獅子……一干大型動物都被殖民團隊獵殺。

這些動物的肉,大多進了華人勞工的肚子,對於許多常年見不到肉味的華人勞工來說,簡直就是過年了。

甚至這個時代,清國的許多底層民衆過年也見不到點油星子,哪像現在,只要好好工作就能混口飯,而且偶爾能吃到肉,雖然每天很辛苦,但是幸福和滿足第一次出現在這些人的臉上。

在基本生存問題解決後,有些家庭已經開始了造娃大業,沒錯,東非殖民地有華人家庭。

東非殖民地鼓勵家庭移民,畢竟組建家庭是維護統治的穩定條件,當然那種大家族和宗族不在此列,大家族和宗族在恩斯特眼裡是不穩定因素,畢竟背靠大家族和宗族就會抱團,鬧起來可不是玩的,而且對於社會的發展也不公平。

所以恩斯特在遠東招募人口時嚴禁大家族和宗族插手,可能這些家族和宗族也不會想到東非來,但恩斯特還是要防微杜漸。

至於那種一家兩口,三口的小家庭,恩斯特就大力歡迎,不說其他,只要是在東非殖民地組建家庭或者已經成家的,會分到單獨的住所,至於單身漢們大多隻能住大通鋪。

目前殖民地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組建家庭的是少數,且在遠東就已經成家,而單獨招募的女工就更少了。

未來解決這些單身漢的婚姻問題也就落到恩斯特肩上,不過現在恩斯特沒有精力來搞這些事。

恩斯特現在關注的更多是產業的發展和歐洲局勢的變化。

(本章完)

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1081章 消耗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199章 結款第793章 籠中鳥第389章 易手第949章 戰敗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904章 卡賓達第1182章 中間商第694章 訛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1197章 老天爺賞飯吃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844章 魯道夫第772章 心態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197章 建議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1076章 南洋勸業會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89章 教學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711章 歸國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968章 分歧第388章 換師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67章 觀察第238章 三把“刀”第856章 最後的準備第949章 戰敗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49章 野心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830章 蓄水池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78章 奧匈帝國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616章 行蹤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73章 消化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749章 南下第596章 壓迫感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041章 新農業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316章 萊茵盾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513章 抉擇第964章第520章 發電廠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