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遠東大使

第226章 遠東大使

1870年遠東。

“理查德先生!”

“怎麼了王?”

“這才幾個月不到,貴方怎麼又換牌匾了?”

“哈哈哈,不瞞你說,以後我就不在此地任職了。”理查德滿臉得意的說道。

“啊!理查德先生,你要回歐羅巴了?”王恩科略帶擔憂的問道,理查德此人平時還是很好說話的,他的接班人會不會不好交流!

“非也,非也,用你們遠東話來說叫做升遷。”

“那真是恭喜您了。”王恩科拱手祝賀道。

“同喜,同喜!”

“不知先生何處高就?”

“這一次,我將代表東非王國同貴國建立外交關係,以後將在貴國京師擔任東非王國駐遠東大使。”

“東非王國?那伱們以後豈不是同大不列顛和法蘭西一樣。”

“差不多,差不多。”理查德略帶心虛的說道。

這簡直太擡舉東非了,拿世界海洋霸主和世界第二強國同東非對比。

……

“李福斯先生,外面有一個自稱代表德意志普魯士黑興根親王國的人求見。”

“黑興根?我去看看!”

普魯士駐遠東公使,李福斯走出院子,就看見從膠州而來的理查德。

“不知閣下是?”

“李福斯先生,我是理查德,原黑興根遠東商業聯絡處的負責人。”

“哦,這我倒是知道,不知道閣下尋我有何目的。”

“我這裡有康斯坦丁親王的一封親筆信。”理查德從口袋中拿出一封信件。

“康斯坦丁親王的信件?”

李福斯趕忙接過信件,拆開信件讀了起來。

過了一會。

“呃,理查德先生,康斯坦丁親王的要求讓我很爲難啊!沒有普魯士政府的確認,我不敢擅作主張。”

“李福斯先生,你多慮了!實際上東非王國的建立是得到普魯士王室和政府同意的,只不過這個時間點歐洲的消息還沒有傳來罷了。”

“那你是如何得到消息的?”

“我們東非王國成立,自然事先就做好了準備,實際上半個月前我就得到了授權,只不過當時王國還沒有成立,所以沒有過來。”

“康斯坦丁親王考慮到是周祥,但是他怎麼當時不提前讓普魯士政府給我們也提前發來消息?我們也好早作準備,現在不就是爲難我麼?”

“李福斯先生,其實這件事你只要負責引薦就好了,可以以私人關係爲由,並不用代表普魯士政府。”

李福斯眼前一亮,說道:“這確實是個辦法,那我就以私人名義替你聯絡遠東政府好了。”

轉眼之間兩人來到京師的一處府邸。

“李福斯先生!不知今日到訪所謂何事?”清政府大臣崇厚有些詫異道。

“崇厚閣下,這位是東非王國使臣,此次前來京師是爲同貴國建立外交關係,所以我代爲引薦。”

“東非王國?不知爲何處?也是泰西之國麼!”

“還是讓這位理查德先生同你說吧!他比我更瞭解一些。”

“你好,崇厚閣下,我是東非王國代表理查德。”

聽着帶一股山東味國語的話,崇厚問道:“你好,理查德閣下,不知貴國這個東非王國是來自何處?爲何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而且你的語言頗有山東之地的韻味,閣下莫非在山東待過?”

“哈哈哈,崇厚閣下,果然聰明,我確實從膠州而來,在那裡以前負責黑興根財團同貴國的貿易工作!”

“黑興根!我知道,就是那個新設立膠州海關的地方!這黑興根聽說也是你們德意志地區的公司啊?不知道和東非王國有什麼關係?”崇厚不解的向李福斯問道。

聽到理查德來自黑興根財團,崇厚瞬間抓住了關鍵,這黑興根不就是來自德意志麼,那不就是和普魯士一個路子麼!李福斯經常說普魯士是德意志的領導,那這個黑興根不會是普魯士政府的馬甲吧?

“我從前確實是黑興根公司的員工,但是現在則代表東非王國,黑興根財團雖然來自德意志,但是他是一個地跨德意志,奧匈帝國,東非王國的大公司,同時在歐洲各國,以及世界各地都有貿易往來。”

“原來如此!德意志,奧匈帝國我也有些瞭解,東非王國,恕我孤陋寡聞,沒有聽說過。”

“閣下,其實這也不怪你,實際上東非王國是一個新的國家。”

“新的國家?也是德意志國家麼?”

“當然,不過東非王國比較特殊,是我們德意志的康斯坦丁親王建立在非洲東部的一個新興國家。”李福斯在一旁說道。

“阿非利加洲的東部?”

“沒有錯。其君主就是我們普魯士的康斯坦丁親王,現在也是東非王國的國王。”

……

理查德之所以請李福斯幫忙,是因爲奧匈帝國在遠東還沒有和清政府建交,而普魯士早在1861年就同清政府建交了。

甚至在1864年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的時候,普魯士公使李福斯故意在渤海同丹麥船隻發生衝突,在大沽口私自捕捉了三艘丹麥船隻作爲戰利品。

最後在清政府根據國際法的嚴重抗議下,李福斯才退還船隻,並且賠償了1500美元。這也算清政府少有的外交成績。

5月13日,東非王國成立的這一天,在崇厚的引薦下,同治帝接見了東非王國代表理查德。

1870年5月15日。

東非王國大使理查德同清政府代表大臣崇厚簽訂條約。史稱《兩東條約》,既東非和遠東。

《兩東條約》簽訂,東非正式和遠東帝國建交。

兩東條約內容凡五十七條款。主要內容如下:

(1)東非王國可遣使駐京師和往來遠東各處;(2)遠東各通商口岸準東非王國設領事,任東非王國公民貿易、居住、租地建造、僱傭華人、買賣各種書籍,商品;(3)東非王國在華商稅俱照通例,與列強均等;(4)清方負責保護東非公民在華之財貨、債權;(5)東非王國享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6)東非王國可在遠東各地招募華工,清政府不得阻攔。隨同此約還簽訂了《通商章程海關稅則》。

總體上算是一份平等條約,問題在第六條上,不過清政府沒有提出異議,那就通過了。

按照條約內容,在京師設立東非王國駐遠東大使館外,還分別在膠州,上海,香山縣(珠海),徐州,開封五處設立領事館。

清政府大臣崇厚對於前兩處地點不感覺奇怪,頗爲詫異的是這個西方國家竟然知道徐州和開封,還有香山這個小地方自己都不知道,東非人是從哪裡知道?

理查德的解釋是此三處有東非王國的商業貿易,實際上這就是華北移民前往東非路線的節點。

開封和徐州是華北重要的交通節點,開封可以匯聚河南地區以及西北的移民,而徐州更是地處四省交匯地帶,方便東非移民工作開展,珠海是和膠州是黑興根財團最早在遠東建立的貿易站點,至於上海,幾乎是各國都重視的地方。

(本章完)

第524章 幸福第343章 屯田第130章 入侵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351章 過往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464章 勸說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60章 革新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332章 稻種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08章 滲透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1014章 輕工業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847章 畜牧業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803章 威脅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559章 誣陷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882章 出口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772章 心態第97章 日常第1195章 新能源城市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1155章 震怖第215章 交涉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1108章 比利時人的震撼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70章 投降!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255章 五五開第136章 道路第1344章 輿論戰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714章 伊林加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129章 西北將戰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56章 平衡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1241章 東非的殖民地第1322章 新絞肉機南線戰場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3章 在柏林第1274章 巴士拉的商人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1185章 速成第650章 牛糞經濟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1236章 敖德薩第862章 後續第291章 “偷國”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166章 體驗第137章 補丁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1352章 戰爭結束第1263章 《東荷再協議條約》第1285章 挖坑第1029章 國防工業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