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朱壩鎮

三月正是南蘇丹的旱季,炎熱的天氣,烘烤着朱壩鎮(前世南蘇丹首都朱巴,爲同索馬里地區的朱巴省區分)的大地。

朱壩鎮是白尼羅河西岸的一處小村鎮,也是當前南蘇丹最“繁華”的區域,這裡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用來傳教和獵奴的一處據點,後來奧斯曼帝國因爲埃及這個反骨仔的原因退出了,慢慢當地就成了土著的居所,土著們的好日子還沒過上幾天,然後東非人就來了。

此時朱壩鎮鎮長安德烈躲在樹蔭下死命的搖着扇子,想要使自己涼快些。

安德烈對着朱壩鎮軍事長官萊文斯說道:“這裡距離北大湖省也不算遠,沒想到天氣這麼熱,簡直要出人命啊!”

萊文斯:“不要急,還有一個多月,這裡的雨季就到了,那個時候就涼快了。”

雖然嘴上這麼說,萊文斯心裡卻知道,這只是句安慰的話,即便雨季,南蘇丹的溫度也不會有太大改善。

南蘇丹的氣候如果和隔壁的北蘇丹相比那簡直就是太好了,雖然緊挨着撒哈拉沙漠,但是南蘇丹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土地都屬於溼潤和半溼潤地區,但是因爲海拔較低的原因,這裡比東非高原地區酷熱,就是比東非沿海也熱許多,最熱時白天溫度時常能突破四十度,而且是悶熱,和撒哈拉沙漠的乾熱形成鮮明對比。

萊文斯接着說道:“現在我們躺在這裡,每天也沒有什麼工作,也就是指揮黑奴幹活,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這可比你之前在北大湖省當一個普通村民強的多了。”

安德烈:“我這個鎮長可是自己爭取過來的,再說,東非的鎮長裡估計沒有比我更慘的了,咱們這個鎮子,如果刨除掉你手下的百十號大頭兵,恐怕連東部一個村的人數都湊不齊。”

萊文斯:“呵呵,別不知足了,前些天經過這裡的一個移民團隊估計伱也看到了,他們那夥人總共才四十多人,比我們這裡人還要少,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後還要接受你的領導呢!”

萊文斯所說的移民,目的地在朱壩鎮西邊大約四十多公里區域,同朱壩鎮這種奧斯曼帝國遺留據點不同,那裡單純就是一處土著村落,所以大概率會建設一個村子。

安德烈:“四五十公里遠,就是傳遞消息都要最少兩三天,所以還是他們自求多福吧。”

在兩人聊天的時候,黑人土著已經在東非士兵的槍口下,又清理出一批植被,基本上是用石質的器具砍倒的樹木和雜草。

在這種低效的生產力下,朱壩鎮的開發工作完成的極慢,到目前爲止還在進行土地的整理階段,依靠從當地抓來的兩千多奴隸,一點點的清理土地上的植被和撿拾田地裡的石塊。

在前仆後繼奴隸們的日夜勞作下,如今朱壩鎮的可耕地規模已經比東非剛接手此地時大了六倍不止,同樣的土著也換了好幾批,才取得今天的成果。

奴隸們把石塊壘在一邊,至於樹木和雜草,清理後集中堆放在一起,然後經過兩三天的暴曬,東非人再一把火點燃,濃煙過後,留下大量的草木灰,東非移民再把草木灰撒進田地裡。

在土著們開發土地的同時,也可以提前將生活在這裡的動物,尤其是蛇類驅趕走,爲東非移民接下來的農業生產提前清除障礙,保證東非人的安全。

南蘇丹的土地開荒,透露着一股濃濃的原始風格,是真正的“刀耕火種”,因爲沒有充足的鐵器工具,南蘇丹的土地開墾只能依靠奴隸,當地奴隸幾乎是無限的,每隔一段時間,東非陸軍就會外出一段時間,順着尼羅河去抓捕一批新奴隸用來補充損耗。

只有東非移民才能用上鐵器工作,鐵器供應目前優先保證東非南方的贊比亞和津巴布韋地區,所以就只能先苦一苦南蘇丹的尼格們了。

安德烈:“要趕在雨季來臨之前,再新開闢七百畝土地,不然等雨下來的時候就不好辦了,所以接下來一個月,還是要加班加點完成工程。”

就在安德烈規劃着朱壩鎮接下來的工作任務的時候,一個連續在三十多度烈日下工作了五小時的黑人突然兩眼一黑,倒在了田地裡。

東非士兵上前查看了一番,還有呼吸,估計是中暑了,然後拖到一邊的水坑裡給他降溫,對於這樣的情景,東非士兵早就見怪不怪。

豐富的降雨和大湖(維多利亞湖)來水造就白尼羅河上游地區的大片的溼地沼澤和森林。

很明顯,南蘇丹這樣的氣候環境加上充足的水源最適合水稻種植,滿足了水稻種植的全部條件。

當然,前提是將土地開發出來,而這一步也是最困難的,如果南蘇丹放在東亞,也許早就被開發出來了。

但是這裡是非洲,千百年來當地的土著都沒有發展出農耕文明,反而是隔壁撒哈拉沙漠裡的蘇丹和埃及,以及高原上的阿比西尼亞人點出了農耕的科技樹。

而南蘇丹的農業條件,放在這些地方里,很明顯是最優良的,但是當地人卻只會遊牧,白白浪費了水熱和土地資源。

尤其是前世南蘇丹的水果,蔬菜都需要進口,這簡直就是非洲國家裡的恥辱,糧食作物種植效率不行就算了,水果和蔬菜都需要進口,簡直就是駭人聽聞。

現在南蘇丹的森林裡都長着野生的各種水果,吃都吃不完,反而到了二十一世紀需要進口了。

低效的農業開發模式註定前世南蘇丹發展不起來,或者說惡勞好逸使得南蘇丹空有寶山,卻浪費掉了,各個武裝集團爲了油田大打出手,然後就可以坐着收外國人的錢了。

但是這筆錢直接被消費掉購買糧食、武器以及奢侈品,南蘇丹的水電,基礎設施,道路則完全沒有進步,南蘇丹一個產油國在非洲窮國裡都屬於混的最差一批,而南蘇丹不單單隻有石油,其他資源也很豐富。

說實話,南蘇丹沒有脫離蘇丹的時候天天叫苦,說是北方的阿拉伯人的壓榨造成了南蘇丹發展不起來,結果獨立後,幾乎每天都在忙着打仗,比隔壁蘇丹都要混亂,普通人生活水準還不如獨立前。

在非洲唯一能和南蘇丹相比的就只有軍閥混戰的索馬里,現在基本可以確定這兩個前世被國際社會評委失敗國家的臥龍鳳雛不會存在了,也算是東非做了一件好事。

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237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1102章 備戰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136章 道路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903章 萊茵宮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740章 古戰法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531章 兵城第136章 道路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968章 分歧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207章 換牌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1174章 1914年鋼鐵貿易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73章 消化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1316章 對話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1288章 東法會晤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212章 奔向自由世界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515章 狗咬狗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438章 倒計時第451章 人口(續)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265章 新世界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243章 70式第511章 輸血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49章 王位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862章 後續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1137章 領土交易第1201章 經濟體制優勢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57章 探險隊第255章 五五開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1225章 庫區移民第261章 威脅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850章 移民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1013章 站隊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168章 法國前線第1294章 俄國變天第1158章 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