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戰爭準備

在索加城建設的時候,中央運河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恩德貝萊人被組織起來,拆分爲兩組對運河進行挖掘。加上同時期馬拉維湖工業區和北方工業帶的建設,東非王國東部都在飛速發展中。

而在這些工程開工的時候,津巴布韋地區的軍隊已經開始展開軍事訓練,訓練主要針對如何在野外抓捕流竄的布爾人。

“面對王國的優勢兵力和強大火力,布爾人不可能直愣愣的和我們進行正面對抗,那他們一定會像蟑螂一樣,爬滿陰暗的角落,可能在任何地方,突然對你們出手,這個時候,你的敵人就已經不是那種拿着長矛的落後土著,而是有一定軍事經驗,並且同樣掌握熱武器的布爾人,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打法的布爾人,應該怎麼應對?”

隨着教官的詢問,下面的士兵們開始議論起來,對於游擊戰,實際上不少人都見識過,不過之前都是土著這麼幹,戰術很有效,但是沒有先進武器基本等於送死,面對土著的偷襲,往往東非士兵可以從容的應對。

而會使用游擊戰術的土著,已經是非洲大區內比較有頭腦的了,更多土著稀裡糊塗就敗給了東非,或者說根本就組織不起來和東非對抗。武器上的差距過大,讓一般土著提不起反抗的念頭來。

“首先,是分割包圍,游擊戰,游擊戰,四處遊擊的戰法,所以要把敵人限制在一定區域內,讓他們無法四處遊擊。

其次,要切斷布爾人之間的聯絡,保證轄區內布爾士兵無法從布爾人村莊裡獲得任何補給,掐斷其糧食水源等供應,這樣其就無法在野外生存。

最後要謹記窮寇莫追,不要上了布爾人的當,小心被埋伏,我們只要固守居民點,同時定期對轄區內的進行掃蕩,那布爾人士兵的最後生存空間也將消失殆盡。”

這基本上就是東非的作戰計劃,迅速出兵,奪取布爾人的城市和村落,然後應對漏網之魚的反擊。

布爾人建立的德蘭士瓦共和國比較特殊,所以東非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接管其國家政權,這就對東非王國軍隊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首先,必須有詳細的地圖,給軍隊指路,對此東非王國通過僞裝成德意志商人或者探險隊從東部進入布爾人的居住地,對德蘭士瓦共和國進行詳細的探索,每到一處就對地圖進行補充。

這些圖紙再從海上運回東非王國,由黑興根軍事學院進行編制,將上面情報彙總,統一到軍事地圖上,將德蘭士瓦的地形,河流,森林,沼澤等標註出來。

同時對德蘭士瓦共和國的所有城市,村鎮在地圖上繪製其具有可行性的路線,只要東非王國的軍事長官,按照地圖上的指示行軍,就可以在極短時間內佔領德蘭士瓦共和國全境。

不過前提是布爾人不會反抗,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東非王國搞一個出其不意,但是德蘭士瓦共和國的縱深對於東非軍隊來說也算比較大。

“在應對布爾人的時候,同時要小心域外國家,包括奧蘭治自由邦和英國開普敦殖民地趁火打劫,我們的人必須要反應迅速,在一個多月內拿下德蘭士瓦共和國全境,這樣等消息傳回開普敦,英國人也拿我們沒有任何辦法。至於是不是有效佔領,那無所謂,我們只需要讓英國人知道,東非王國已經吞併了德蘭士瓦共和國就可以了。”

針對德蘭士瓦共和國的行動,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做到,這就對東非軍隊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爲了提升士兵的體能,開始提升軍隊伙食,加大訓練量,保證每天部隊能夠行軍四十公里以上。

從德蘭士瓦共和國最南到最北端,直線距離大約是五百公里,只要東非軍隊能達到平時訓練的量,那麼在一個月內從德蘭士瓦共和國北部進攻到德蘭士瓦共和國南部就是可以完成的。

對於布爾人的態度,東非王國的決定是擇其善者而留之,其不善者而棄之。德蘭士瓦共和國南面還有一個奧蘭治自由邦,可以讓不滿東非統治的布爾人選擇。

實際上如今的德蘭士瓦共和國本身窮的叮噹響,德蘭士瓦共和國氣候乾旱炎熱,土地貧瘠,布爾人只能靠經營牧場爲生,這倒是布爾人祖祖輩輩養家餬口的營生,但是免不了經濟結構單一、經濟基礎薄弱的種種弊端。

這個國家沒有一座現代工業企業,也沒有建成一英寸鐵路。在1866年,德蘭士瓦共和國的全年財政總收入才66000英鎊,布爾人的國庫存款只有九先令十二個便士,還不到一英鎊。

而德蘭士瓦共和國作爲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夠繼續存在,就是抱團,政府規定,凡是德蘭士瓦男性公民年滿十六歲,就可以向國家申請分配土地2400公頃作爲回報。這些布爾人需要向國家交糧納稅,戰時要當兵爲國征戰。土地意味着牧場,征服更多的土地,意味着更多的牧場,於是布爾人就與境內外的黑人部落征戰不斷。

布爾人最大的敵人就是黑人祖魯王國。祖魯人跟布爾人在血河之戰中結下了血海深仇。但祖魯人可不同於一般的黑人土著部落,祖魯人不但是勇敢善戰的戰士,在組織結構上也超越了原始部落的形態,建立起自己的王國,可以搞大兵團作戰。

東非之前消滅的恩德貝萊人政權就是祖魯人的一支,其能力在東非遇到的所有土著中確實可圈可點。祖魯人最狡猾的地方還在於他們善於使用外交手段,利用布爾人和英國人的矛盾,挑撥離間,恩德貝萊人能從布爾人手裡搞到支援也是如此。

但是,德蘭士瓦共和國現在已經是大難臨頭而不自知,東非可不像英國人,英國人獲得殖民地,最擅長欺騙戰術(1876年德蘭士瓦共和國加入英國就是被忽悠的),而東非王國和普魯士蠻子一樣向來主張武力。

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1章 穿越第782章 近衛師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54章 軍演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898章 太特市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1370章 節水農業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903章 萊茵宮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945章 空軍第546章 許可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752章 軟柿子第1123章 東非的顧慮第77章 “貨物”到港第766章 集結第992章 入籍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1381章 拿下警局第1379章 戰爭爆發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08章 歷史課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308章 滲透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259章 同意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48章 教育移民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938章 換血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84章 連環計第1187章 東非世界博覽會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54章 發“貨”第13章 國際調停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700章 龍騎兵第1281章 酒館第904章 卡賓達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1261章 試圖拆分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780章 追蹤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110章 中非經濟合作組織第1204章 茶葉市場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591章 歸途第1306章 美國參戰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200章 分裂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444章 到家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297章 熬過光明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