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

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

“從今年二月份起,英國及他國非洲東部航線船隻建議儘量停靠納塔爾港或者馬普托港,政府已經和世界十一家大型航運企業合作,爲應對可能的地區衝突,保證英國及他國公民的財產安全。”

“英國馬迪姆建設公司擬定投資馬普托港一期十二萬英鎊,提高馬普托港爲過往船隻的服務水平和港口停靠能力,馬普托有望成爲非洲地區建設水平一流的新興港口,取代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在該區域的地位,建設‘東非’最一流的世界級海港。”

在1879年末,英國已經把注意力轉移到阿富汗,但是還不忘給東非挖個坑,軍事上指望不上,自然想從經濟上找補回來。

可以毫無疑問的說東洲東部航線,去掉紅海和亞丁灣剩餘百分之七十的價值都被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壟斷兩座港口,而且最新的新漢堡港也在擬定走兩座開放港的模式,而新漢堡港的基建已經有能力和馬普托和納塔爾相比,而且有超越趨勢。

本來英國是想拉法國人入夥的,因爲法國的馬達加斯加殖民地在莫桑比克海峽也有相當的影響力。

但是法國人沒有上當,東非和法國沒有直接利益上的衝突,只要東非不對馬達加斯加有想法,那大家就有合作的基礎。

法國倒是有過援美抗英的記錄,所以法國人沒有給東非提供支援就不錯了,當然,法國也不可能和東非關係太好,就一個原因,東非是德意志國家,德國是法國最大的敵人,而東非和德國的關係算是東法關係的一大阻礙。

當然,說到底還是利益關係,法國不能在東非獲得什麼,即便給英國充當打手,最後,好處也會落到英國人手裡,有這個精力,還不如將西非打造成法蘭西自己的“東非”,東非的橫空出世給法國立下了一個模板,那就是西非版本的法蘭西。

“新漢堡港和馬普托,納塔爾之間存在直接的競爭關係,所以應對這次英國人的計劃,我們應該着重發展新漢堡港的地理優勢,將其建設成爲南部非洲區域的優良港口,分化馬普托和納塔爾的優勢。”

在殖民地搞投資對於許多宗主國來說其實是一個負擔,尤其是馬普托和納塔爾這兩個可能虧損的項目。

東非建設新漢堡港倒是沒有這方面顧慮,畢竟南非地區可以藉助新漢堡港的優勢,帶動東非在該區域的各方面發展,包括人口,工業,毛紡織業,以及採礦業等。

畢竟是東非本土,遲早要開發,所以前期虧損也無所謂,最後對東非總是利大於弊的。

“英國人雖然說了要開發馬普托和納塔爾,來分化我們東非港口的經濟價值,不過從英國的實際行動來看,他們的主要目標還是重點扶持馬普托。”

“馬普托應該算南非港口裡上限最高的,規模和自然條件都要優於其他港口,所以這也是英國扶持馬普托的原因。”

“還有一點原因就是,英國投資馬普托,那葡萄牙這個莫桑比克宗主國,肯定要跟進投入,可以分擔建設港口的一部分資金,現在英國精力集中在阿富汗,全球其他地區也要花錢,所以和葡萄牙聯合開發馬普托港是最划算的方案。”

“英國的計劃確實能給我們的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是港口建設是需要時間的,短時間內馬普托和納塔爾無法給東非的港口造成威脅。”

“其中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港的優勢地位無法被其他港口取代,這一點自信我們還是有的。”

達累斯薩拉姆港和蒙巴薩的經濟腹地相當廣闊,就是新漢堡港的經濟腹地也能達到原來的德蘭士瓦共和國腹地,所以馬普托和納塔爾建成後也無法超越東非。而馬普托和納塔爾兩座港口的主要作用是給過往船隻提供服務,但是有一些船隻的目的地就是非洲,需要非洲的資源和商品,這一點是馬普托和納塔爾比不了。

就比如動物皮革,象牙,礦產資源等,東非地域龐大,更容易獲得,成本本來就比英葡兩國低的多,而東非的鐵路系統又可以將這些資源從內陸輸送到東非的港口區域。

這就是東非港口和馬普托等外國港口競爭的底氣,而且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等東非港口的建設水平比馬普托和納塔爾領先了十年時間,沒有高投入,馬普托想取代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沒有一點可能性。

還有一點就是歷史原因,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是西印度洋航線上的常青樹,自古以來就是非洲重要的港口城市,這一點只有摩加迪沙可以相比,但是摩加迪沙的環境受到沙漠的限制,所以發展遠不如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

很多常年混跡西印度洋航線的船隻和水手無疑對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更加熟悉,雖然這些年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發展日新月異,可以說和十幾年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對於過往船隻來說是良性的,服務水平提升了,港口的硬件設施也更完善了,而且貨物種類也更齊全,量也更大了。

“我們也不能任由英國和葡萄牙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他們既然想和我們對壘,那我們也應該有所表示,在北方我們有摩加迪沙,有蒙巴薩和達累斯薩拉姆,南方有新漢堡港,那中間的索科港也可以開放給國外船隻,現在索科到馬拉維湖的鐵路也建設完成了,所以可以承擔一部分功能。”恩斯特最後拍板道。

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作爲開放港的經驗已經有十幾年時間,經驗積累已經相當豐富,所以這兩座港口的模式也可以套用在東非其他港口上。

東非未來是要開放的,而現在新設立新漢堡港和索科港兩座港口,就是順應這個趨勢。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節奏要把握好,從閉關鎖國到門戶開放的主動權也要掌握在東非自己手裡。

而不是被英國等列強強行敲開國門,實際上東非如果不搞閉關鎖國這一套,英國還真不會對東非反應這麼大。

實際上同時期美國和德國走的道路和東非差不多,兩國也不是自由市場,而是高關稅壁壘來應對英法等國家。

但是美國和德國已經起來了,英國壓不下去,所以只能先捏東非這個“軟柿子”。

而真正的軟柿子實際上是巴西這類國家,上來就大開國門的話,那東非就會和巴西一樣成爲羣魔亂舞的場所,存在被外國資本控制的風險。

而東非的封閉政策下,東非的各項政策才能穩定推進,不受外國勢力的干擾,這種保護之下,未來東非開放了確實可能很難和國外競爭,但是不至於暴斃,而只要不暴斃,東非就有成爲世界性大國的可能性。

 

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1228章 內陸水運貝爾港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704章 底氣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77章 放牧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992章 入籍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536章 間諜第809章 事後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494章 假情報第136章 道路第367章 鐵甲艦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417章 炊事車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024章 監視第1236章 敖德薩第194章 迎接第1045章 教育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1238章 教唆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821章 裁軍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70章 蒙巴薩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298章 香蕉園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326章 野望第1092章 菜市場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024章 監視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1340章 準備干預歐洲戰爭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63章 攻克桑給巴爾王宮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53章 土豆種植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第454章 軍演第492章 靜坐戰第1333章 1919年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207章 換牌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276章 酒精第1275章 新三角貿易第942章 宣戰第949章 戰敗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1335章 初級工業強國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1223章 “療養”第220章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144章 貿易第1119章 對奧斯曼貿易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222章 體面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735章 廓爾喀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