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到東非去

第55章 到東非去

1866年12月22日。

匈牙利,多波次鎮。

亞諾森,一個會說德語的匈牙利人。

年輕的時候,亞諾森就去了奧地利闖蕩,最後在的裡雅斯特成了一名工人,但是一次機械故障導致亞諾森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左臂。

命大的亞諾森靠着簡單的藥物,挺了過來,可也花光了自己的積蓄,同時失去左臂的亞諾森也失去了勞動能力。

而黑心的工廠主直接辭退了失去價值的亞諾森,就在亞諾森前途黯淡的時候,遇到剛剛掛牌的奧地利梅萊德公司招收工作人員。

這個公司招收人的條件比較獨特,不需要學歷,只要要會德語和至少掌握一種奧匈帝國境內的方言,當然如果會多種語言就更好了,經過面試後就可以上班了。

抱着死馬當作活馬醫心態的亞諾森去報了名,因爲會匈牙利語方言和德語,加上口才不錯,亞諾森被梅萊德公司直接錄取。

而亞諾森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去匈牙利境內拉人,工資完全取決於亞諾森能忽悠多少人登上前往東非殖民地的船。

這個所謂的梅萊德公司就是黑興根財團在奧地利的新馬甲,未來負責奧匈帝國境內的移民業務。

作爲梅萊德公司職場新人的亞諾森,在瞭解了自己的工作後,也大概知道了這個所謂梅萊德公司的業務。

亞諾森腦子比較靈光,在分析了自己的情況後,想快點拿到工資的亞諾森,決定先在自己的家鄉開展工作。

雖然這個梅萊德公司看上去像個皮包公司,但對於失去勞動能力的亞諾森來說也無所謂了,只要可以給自己發工資,管他是什麼公司。

之所以說像皮包公司是因爲在亞諾森面試時,這個梅萊德公司總共就三個員工,而且這家公司招工還不需要學歷。

亞諾森本人是見過一些小公司的,大多是些搞金融業的,但是他們招人都是需要學歷比較高的人。

這個梅萊德公司招工的地點是非洲,梅萊德作爲一個早年走南闖北的人,聽過一些遠洋水手描述的非洲。

他們說非洲全是沙子,太陽毒辣,阿拉伯商人穿着長袍騎着駱駝在沙地裡穿梭。

埃及人全靠尼羅河生活,尼羅河裡生活着名爲鱷魚的恐怖生物,張着血盆大口,嘴巴一口就能吞下一個人。

這些水手常年跑的是地中海沿岸的航線,所以就把對北非的印象輸入給了年少的亞諾森。

所以亞諾森所知道的非洲就是炎熱,沙漠,阿拉伯商人和黑奴……

總而言之,非洲不是塊好地方,但是進入梅萊德公司後,亞諾森還是瞭解了東非。

畢竟要忽悠移民,肯定要把東非吹得天花亂墜,而東非殖民地的狀態肯定要講給這些員工。

總不能讓這些沒有什麼文化的員工,憑空想象出一幅東非殖民地景象。

那還不如每個工作人員直接拿着一本聖經,去和奧地利帝國裡的那些土包子說,東非就是亞當夏娃曾經生活的伊甸園。

總之經過梅萊德公司改編後的東非殖民地是這樣的,那裡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有茫茫無際的大草原,四季如春,最主要的是現在前往東非殖民地工作,不僅免費提供船票,而且包吃包住,不拖欠工資,同時歡迎舉家搬遷,爲孩子提供免費教育。

這是基本的模板,員工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這個模板上誇大其詞!

如果,移民去了東非發現和現實不符,對不起,純屬員工個人行爲,而且來都來了,可由不得你們了。

……

亞諾森正在向着父老鄉親們推銷着東非殖民地的好處。

“鄉親們,現在抓緊報名,不然錯過了機會後悔可就晚了。”

“亞諾森小子,你不會忽悠我們吧!這麼好的條件可以輪的到我們?”

“卡里大叔,都是鄉里鄉親的,我是那種人麼?你絕對可以相信我的人品。這次招工就和那些去美利堅發財的人是一個性質,不同的是東非殖民地發現的比美利堅晚,現在美利堅已經不再那麼缺人了,而東非殖民地急缺人口,所以纔有機會留給我們。”

“那伱小子怎麼不去東非殖民地,忽悠我們去?”

“卡里叔,你這叫什麼話,我只是當前被公司安排這份工作,你看我這條胳膊,能有份工作就不錯了,未來如果幹不了,我會去東非養老,畢竟那裡可是包吃包住,還分配房子。”

說着,亞諾森將空蕩蕩的左手袖子舉了起來,揮了揮,衣袖在空氣中左右搖擺。

一名婦女說道:“亞諾森,這個東非聽都沒聽說過,鄉親們可不敢隨便去陌生的地方發展。”

另一個村民也說道:“亞諾森,你也別和我們說什麼東非了,你是從大城市回來的,不如給我們講講城市裡工作怎麼樣,我也好讓我家那幾個出去闖蕩闖蕩。”

“叔,城裡也不好混啊!就比如你家那幾個娃娃,有什麼手藝還是讀過書?要是都沒有,只能先給別人當學徒,要麼去做重體力工作,那還不如去東非發展呢!”

亞諾森接着說:“你想,你家世代農民,何必去給別人白打幾年工,或者是乾重體力的活,那可不是人乾的工作,工資少不說,還比種地累。幹個四五年下來身體也垮了!”

“而去東非就不一樣了,東非最不缺的是什麼?那是土地,咱們村爲啥每年那麼多人出去打工,還不是現在地不夠種,自從農民解放了,貴族老爺也不需要那麼多人給他們種地了,而到了東非也是給德意志貴族種地,只不過換個地方罷了。”

“更何況,東非還給孩子提供免費教育,食物也充足,一家人整整齊齊去東非吃喝不愁多好?而且乾的活也是自己熟悉的,種地這件事別人還能騙着你們麼?”

“不要看大城市裡賺到錢的人多,那裡面的水深着呢!大部分人去了城裡那是沒得到啥好處,能混發財回來炫耀的都是鳳毛麟角,萬分之一,這機率你相信自己能辦到?你有人家那能力和運氣?”

……

的裡雅斯特港。

還是被亞諾森忽悠到了一堆鄉親,畢竟匈牙利的農村都是比較能生的,家裡有三五個孩子都很正常,這老大繼承家業,剩下的老小自然要出來闖蕩。

亞諾森帶着幾十號人,就帶他們來到的裡雅斯特港,一名奧地利軍人接待了他們。

這名奧地利軍人是港口的管理人員,就在今天接到命令安排這批移民去東非前做好他們的心理工作。

手段也很簡單粗暴,就是和這些從奧地利帝國境內各個地區召集來的移民證明,梅萊德公司是正規公司大家不用擔心,背後是和皇室有聯繫的德意志大貴族。

所以你們要相信政府是不會騙你們的,在路上不要鬧事,過個三五年混出樣了就可以回來。

能不能回來只有奧地利政府自己知道,恩斯特的活動,他們也是支持的,不能直接下場,畢竟被馬扎爾人發現自己的意圖了,那可不好收手。

而馬扎爾貴族對匈牙利地方的影響力確實太強,不然哪輪的到他們在奧地利政府面前放肆。

恩斯特從奧地利帝國境內招工,實際上也是削弱這些地方貴族的力量,雖然有些杯水車薪的味道,總比坐以待斃強。

同時恩斯特也相當於安排了一些失業人口的就業問題,對於現在人口快速增長的奧地利帝國來說,人口的價值在貶值,更何況是增長更迅速的非德意志民族人口。

民衆失業在任何時代都是不利於統治穩定的,恩斯特將這些失業人口打包帶走,也算緩解了社會矛盾。

當前,哈布斯堡皇室對於這些民衆來說還是有些信譽的,皇帝總不可能騙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吧!

所以放寬心的移民乖乖的登上了去東非的船隻……

(本章完)

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844章 魯道夫第758章 331師第552章 過往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1356章 歐洲大流感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515章 狗咬狗第1219章 先兵後禮第487章 太特城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720章 東非軍事工業發展第1148章 軍火貿易第1169章 戰場問詢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525章 血清第801章 恭賀第556章 氣吐血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84章 消息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368章 插曲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337章 麥哲倫海峽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27章 地圖第1259章 同意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1349章 犧牲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394章 硬氣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97章 日常第177章 放牧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366章 德伯爾恩的野心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30章 跑路第1015章 市場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73章 消化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166章 招聘廣告第810章 海岸線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498章 和談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67章 大臣路線第815章 馬達加斯加島軍事管控區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65章 電燈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348章 二次和平會議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92章 條件第409章 比屬剛果第942章 宣戰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469章 鯨灣港第788章 俘虜的“覺悟”第1382章 紅旗升起夜空下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369章 送別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353章 下一站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1177章 東非的“老朋友”第938章 換血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547章 登陸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176章 萊茵帝國東征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56章 氣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