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海陸之爭

“很抱歉,卡得公使,我的級別太低,可做不出這樣的承諾,而且先島諸島可不是幾座島嶼那麼簡單,事關宮古海峽的安危和海疆問題,所以我現在不能給你答覆,而是要向政府報告。”日本外交官說道。

就如卡得所言,日本確實可以先不拿到南琉球羣島,因爲之前日本就沒有宣誓過主權,而是和遠東帝國相互妥協,搞了個不倫不類的二分法。

這就讓日本在心理上認爲琉球羣島是可以用來交易的,而不是一口咬定就是本國領土。

所以,日本外交官對卡得的提議還是比較心動的,但是現在事情鬧大了,並不是很容易解決的,難不成真的爲了南琉球羣島和東非打一仗!

要是東非真的是弱國也就罷了,可東非偏偏是給人印象不好惹的強國形象,畢竟東非之前和英國,葡萄牙的矛盾衝突那麼嚴重,日本換位思考,自己絕對做不到像東非那樣泰然自若。

當然,東非背後有德國,尤其是奧匈帝國撐腰,這是個無法迴避的重要因素,這也是讓日本人羨慕嫉妒恨的地方,這種雞犬升天的成就感確實可遇不可求。

德意志三大國就像三兄弟一樣,當然,只有德國比較正統,不過也只是比較正統,畢竟普魯士原本並不是德意志的一部分,奧匈帝國德意志人不足百分之三十,而東非也很過分,就算全部白人都算做德意志人,那也只有百分之五十,不過考慮東非全面德意志化,且超過七成以上的適齡人口通婚的原因,東非自稱德意志國家比奧匈帝國更有說服力。

東非更像之前的奧地利帝國,奧地利人主導下的奧地利帝國參與神羅事務毫無違和感,東非現在差不多也是這個情況,而且東非已經切斷了未來民族獨立的隱患。

總而言之,三個德意志國家本質上都不能代表德意志,大家都是混雜了其他民族,東非最過分,直接雜交了人種,但是現在大家都以德意志自居,而維繫三國關係的就是文化和貴族羣體。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貴族羣體,統治者的關係纔是維護東非保持德意志文化的主要原因,就比如之前美國第一大族羣是德裔,但是美國確是地地道道的英語國家。

“那好吧,不過我希望貴國政府能趕快給出答覆,畢竟我個人時間也是寶貴的,不想在這種事情上浪費口舌。”卡得說道。

在卡得看來,日本完全不用爲了南琉球羣島和東非拼個你死我活,就算東非不插手,那不是還有遠東麼?怎麼也輪不到日本人來佔這個便宜。

畢竟這個時候,遠東帝國在遠東這塊區域說話還是好使的,而日本前世能成爲列強,主要還是看兩次戰爭,一次是甲午海戰,一次是日俄戰爭。

現在日本雖然在遠東地區上竄下跳,對琉球羣島,朝鮮半島,遠東帝國圖謀不軌,但是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戰績。

而東非則不然,和東非交手過的國家很多都亡國了,也許有人會說非洲人戰鬥力不行,但是東非能佔領這麼大面積的國土,戰爭組織能力絕對符合人們對德意志人的刻板印象。

加上東非擊敗了同爲白人政權的德蘭士瓦共和國,葡萄牙王國,所以東非的實力在其他國家眼裡至少算是軍事強國。

所以說東非國民對於日本有心理上的優越感,這跟這個時代歐洲文明中心論影響脫不開關係,加上日本本身十分慕強,還有“脫亞入歐”的理想,日本對所有西方國家自帶強者濾鏡,日本面對東非或者說是所有白人國家,心理還是比較盲目的,就和後世西方很多人人無腦傲慢相信美式自由民主一樣。

自由是自由,但是沒錢絕對沒有自由,民主則是蘇聯垮臺後美國肩而任之,蘇聯確實很民主,這一點在制度上確實如此,只不過人是有私慾和盲從性的,以至於蘇式民主難以爲繼,除非蘇聯全員聖人,大公無私,很顯然這不可能。而19世紀是白人的時代,白人就是放屁都是香的,而工業時代大煙囪裡的黑煙,日本人都忍不住多吸幾口,所以東非這種國家,尤其是和兩個世界列強有重要聯繫的國家,不說因爲實力受人尊敬,至少在海外不會受到排擠。

所以在日本官員眼中卡得公使是極其傲慢的,但是這種傲慢日本人並不覺得的是無禮,反而是理所應當的,這是對自身實力自信的表現。

“當然,我們也不希望和東非真的發生衝突,希望接下來兩國各退一步,尋求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擱置爭議。”

卡得:“最好如此。”

很快,日本政府就南琉球羣島,也就是日本口中的先島諸島展開討論。

“先島諸島絕對不能讓出去,東非不是遠東帝國,如果我們如今讓給東非,那未來想拿回來可不容易。”

“榮田正二,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是現在的情況是敵強我弱,我們必須正視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而且先島諸島不值得我們拿國運來賭。”

“山本議員說的對,東非海軍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強大海軍,而我們集中全國之力恐怕也未必能取勝,用帝國海軍的命運就爲了先島諸島的所有權,太不值當。”海軍部門的人說道。

日本海軍並不想和東非海軍死磕,因爲東非海軍紙面數據非常強,對於戰勝東非海軍日本海軍沒有信心。

而且贏了又能怎麼樣?這纔是日本海軍最重視的問題,即便日本能夠取勝,但百分之百的概率是慘勝,而東非海軍大部分力量在印度洋,現在南琉球羣島的東非海軍即是被殲滅,也不能對東非造成太大損失。

東非海軍抗壓能力強,而日本海軍卻不這樣,因爲日本海軍是有競爭對手的,那就是日本陸軍,如果日本海軍遭受巨大損失,那陸軍那羣“馬鹿”豈不是未來十幾年都要騎在自己頭上拉屎,這纔是日本海軍最不能接受的。

陸軍部門發言人看穿了海軍的心思,挑釁道:“看來有些人只知道拿着帝國納稅人的錢,享受咖啡和西餐,卻無法保證帝國的利益,我看海軍的經費還不如交給我們管理,使得其用在正途上。”

“鶴尾一郎,伱這是污衊,帝國海軍的經費少的可憐,你看看我們的艦船,比東非落後了兩代,這纔是造成如今帝國無法在先島諸島應對東非的原因,難道和高燒森田一樣用漁船和東非消耗?而且離開我們海軍,你們陸軍也就只會窩裡橫,開疆拓土還是要看我們海軍,所以在我看來,你們陸軍纔是最無用的部門,應該縮減軍費,也能給帝國多供應幾艘軍艦。”

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700章 龍騎兵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58章 密謀第937章 戰爭倒計時第261章 威脅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259章 同意第1283章 要命的氣候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1350章 達成一致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47章 聯姻事宜第681章 金沙薩第591章 歸途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336章 東非菜?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262章 慫恿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428章 談論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1136章 糟心的威廉二世第35章 牛馬第833章 拖拉機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72章 平原省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976章 開始第12章 戰場間隙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938章 換血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1324章 預謀第369章 送別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289章 教學第949章 戰敗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46章 船隊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396章 推測第269章 大津巴布韋遺址第471章 漏洞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814章 捲土重來?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1164章 爭議第1353章 博爾納局長第809章 事後第1024章 監視第837章 颱風第534章 西印度洋港口之爭第810章 海岸線第1309章 領土置換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986章 農民進城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