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的開發力度確實是相當強的,這還是源自於豐富的外溢人口,歐洲很多國家想學也學不來。
如果意大利沒有因爲奧匈帝國而重新分裂,同時東非也不從遠東吸納人口,意大利在早個十幾年開發非洲殖民地,那和東非相比還真不好說誰會更強。
“好了,既然現在確定不了這件事的利弊,那就先實驗一下好了,剛好可以把德雷達瓦市作爲一個試點,如果成功的話,以後也可以給其他邊境地區提供參考和經驗,失敗了也不會有太大損失,畢竟德雷達瓦市只是一個邊境小城,對我們的整體戰略不會造成太大影響。”恩斯特最終還是結束了這場爭論。
“德雷達瓦市設立爲特別行政市,以邊境貿易爲主要開發內容,作爲東非的試點城市。”
這就讓德雷達瓦市提前重回了其發展軌道,只不過這次德雷達瓦市並不是依靠鐵路而生。
“德雷達瓦市在東非大裂谷帶的南側,德恰塔河從中間穿過,以前的凱菲拉城本來就是當地的農畜產品集散中心皮毛貿易盛行,所以還是有一定基礎存在的,不過德雷達瓦市的位置對於我們東非來說確實很不友好,尤其是交通聯通性很差,這一點就需要北方省和圖爾卡納省重新打通傳統貿易路線。”
從前東非把德雷達瓦市作爲軍事據點,自然不是隨便往地圖上畫個圈就解決的,而是當地本來就有土著定居點,也就是凱菲拉古城,是索馬里諸國和阿比西尼亞帝國之間的一個貿易節點。
德雷達瓦市對於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高原來說,剛好處在交通要道上,對於東非這個龐然大物來說卻恰恰相反,因爲東非圖爾卡納省和阿比西尼亞帝國之間聯繫很方便。
至於索馬里地區,東非的索馬里地區和傳統意義上的索馬里差別很大,更準確來說東非的索馬里應該是南索馬里地區,而北索馬里地區很多並不在東非手中。
就比如德雷達瓦市所處的阿法爾低地大平原,也就是達納基勒窪地,就在北索馬里地區,北方的法國吉布提殖民地,英屬索馬里蘭殖民地,意大利的厄立特里亞殖民地部分地區都在這裡。
東非佔領德雷達瓦其實對自身意義並不大,即便沒有德雷達瓦市,也威脅不到東非的安全,畢竟東非的核心區域在東非高原以及南部高原地區,而中間廣大的土地以這個時代的眼光來看經濟價值都不算太高。
德雷達瓦市的主要用途還是對外戰略威懾,向東可以挺近亞丁灣,向北可以威脅曼德海峽和紅海沿岸,向西可以通往阿比西尼亞帝國腹地,所以東非在這裡駐軍可以達到多面打擊的目的。
而反過來,其他國家和勢力進攻德雷達瓦市,東非一點也不會受到影響,反而可以在此地消耗其有生力量。
前提是給當地駐軍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這也是北方省糧食優先供應德雷達瓦地區的主要原因。
說的在直白一點,亞丁灣,紅海,曼德海峽,埃塞俄比亞高原的價值都要高於德雷達瓦市,德雷達瓦市折騰的起,他們折騰不起,畢竟德雷達瓦市沒了就沒了,即便是戰毀也可以重建,規模並不大,而以上地區要麼和世界貿易主航線有關,要麼是區域內的重要經濟體。“王儲殿下,特別行政市是什麼東西?”
“你可以理解成爲有重要地位和職能的重點城市,不過這種地位和職能更多是通過行政手段賦予的。”
前世德雷達瓦市就是埃塞俄比亞的特別行政市,這和埃塞俄比亞的國情有關。
因爲埃塞俄比亞是一個相當憋屈的內陸國,厄立特里亞和其分家以後,也就失去了全部海岸線,而且因爲殖民者挑撥和歷史原因,厄立特里亞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關係勢同水火。
所以埃塞俄比亞的對外貿易極其依賴吉布提的港口,而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亞之間聯繫只能依靠鐵路來運行,而德雷達瓦市就是這個鐵路的節點,所以德雷達瓦市對埃塞俄比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其遭到破壞,勢必會對埃塞俄比亞的進出口貿易造成嚴重後果,甚至是停擺,所以埃塞俄比亞把德雷達瓦市設立爲特別行政市也就很容易理解。
把德雷達瓦市理解成爲原歷史奧匈帝國的的裡雅斯特即可,幾乎是全國唯一的海洋門戶,雖然德雷達瓦市並不靠海。
當然,東非的特別行政市就沒有那麼高的地位了,德雷達瓦特別行政市只是恩斯特的一個惡趣味,爲了和前世埃塞俄比亞的德雷達瓦特別行政市撞名。
東非的進出口貿易,主要依靠的是東部沿海地區,就算東部沿海行不通,東非西部還有大西洋沿岸地區可以出海,陸上進出口貿易尼羅河行省,南邊疆省等地區的重要性也遠在德雷達瓦市之上,所以對德雷達瓦市的經濟,東非根本不會過於看中。
而德雷達瓦市想要逆襲,除非紅海沿岸經濟繁榮起來,不過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光是撒哈拉沙漠就是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大阻礙。
當然,埃塞俄比亞高原發展起來也有可能,不說發展多好,達到一般國家水準,那肯定也能助推德雷達瓦市經濟發展,畢竟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體量足夠大。
前世埃塞俄比亞人口破億,在全世界都算人口大國,就這個時代阿比西尼亞帝國的人口也在千萬左右,比許多國家體量都要大的多,畢竟像奧斯曼帝國人口也才兩千多萬左右。
東非目前人口雖然已經超越阿比西尼亞帝國,但是兩國人口密度,阿比西尼亞帝國遠勝東非。
所以這也證明了埃塞俄比亞高原確實是一塊好地方,東非和意大利就分別從上面咬下了一大口,而埃塞俄比亞的精華區域依然可以支撐其龐大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