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方針

“多瑙河省的位置一直很尷尬,處在不上不下的位置,而實際上多瑙河省的氣候條件放在整個東非省份裡都是最好的一批。”

“有剛果河主幹道,還有寬果河等剛果河的大型支流存在,地形平坦,水草森林豐茂,古代的剛果王國一直在該區域活動。”

“其實這一點葡萄牙人也清楚,不過他們動手太晚了,以至於寬果河以東流域全部被我們佔據。”

“現在多瑙河省最大的問題就是在西部,同時還是邊境,所以分配到移民非常少,也就比西南非洲強一些,但是我們在多瑙河省地區的開發程度並不高。”

恩斯特接連說了一大堆,重點突出多瑙河省的重要性,不過多瑙河省的重要性之下也隱藏着高風險,如果不排除掉風險,東非對多瑙河省的開發自然無從談起。

“現在安哥拉殖民地的葡萄牙人,他們肯定這幾年不是瞎忙活,所以下次我軍再次進入安哥拉殖民地一定不會很輕鬆,同樣的莫桑比克恐怕更是如此,畢竟有英國人在一旁監督,莫桑比克的葡萄牙人也不敢敷衍了事。”

思維特說道:“殿下,莫桑比克現在確實如你所說的這種情況,英國人實際上通過我們這個客觀存在的威脅,把葡萄牙人的莫桑比克殖民地強行綁上他們的戰車,根據諜報人員發回來的消息,英國人基本上獲得了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地的軍事指揮權。”

“而且,現在莫桑比克武裝的大部分武器都是由英國提供的,葡萄牙人在武器裝備這方面,性能還不如我們東非。”

“至於安哥拉,就和莫桑比克不一樣,安哥拉的獨立性比莫桑比克更強,基本沒有受到英國人的控制,以當地民間力量和葡萄牙本土軍隊,共同構建了安哥拉的軍事防禦體系。”

“不過,我們分析後的結果,這些安哥拉民間組織恐怕比葡萄牙正規軍還要難纏。”

“首先就是武器裝備上,這些大種植園主,還有礦場主,一個比一個有錢,武器裝備上不吝嗇投資,甚至比葡萄牙本土部隊都要精良。”

“其次,這些已經紮根在安哥拉的地方勢力,對東非的敵意甚至比葡萄牙本土都要強烈,因爲我們上次在南安哥拉的行動,也讓我們下次想爭取這些民間勢力化爲泡影。”

縱觀每一次,東非對外擴張,都意味着當地原本勢力被粉碎成爲齏粉,最爲主要的就是土地所有權被東非剝奪,而原本的地方勢力被淨身出戶。

所以以前南安哥拉地區的大種植園主和礦場主對東非的態度可以說恨不得生啖其肉,而北方的葡萄牙人也被東非的政策嚇壞了。

是個國家和勢力恐怕都會對東非抵抗到底,如果東非不沒收土地,尊重“私有財產”,說不定都不用東非催,他們就主動背叛葡萄牙,投入東非的懷抱了。

當然,這樣投靠過來的人,恩斯特可不敢用,上趕着的不是買賣,這羣傢伙爲了利益選擇臨時屈服,未來就也會爲了利益隨時跳反。

而且依照這種有明顯民族差異的地區的共性,他們天然的對中央政府政策會抱有敵意,即便是對他們有利的政策,恐怕也不會領情,還要編排什麼陰謀論。這一點在奧匈帝國最爲明顯,不要看匈牙利一直說奧地利壓榨自己,實際上這些年來匈牙利一直是歐洲發展比較快的地區,鐵路和工業發展速度並不比其他地區慢,而且還能在國外享受列強待遇,不過匈牙利不領情,奧地利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這麼一看,哈布斯堡真是仁君典範,而恩斯特顯然不適合走這種路子,所以他的目的就是逼反這些想賴在“東非國土”上的外國人。

而且安哥拉這羣人,他們不是沒有退路,非要和東非拼命到底,上一次接收南安哥拉就證明了這一點。

像這種有宗主國的殖民地,他們和非洲人不一樣,非洲人沒有退路,而這些安哥拉的葡萄牙人還能返回葡萄牙本土。

“最後,就是葡萄牙的本土軍隊,戰鬥力十分可疑,葡萄牙本土政局混亂,資本家和貴族,地方勢力和中央,民衆和政府等等,可以說是各種矛盾疊加在一起,這也使得葡萄牙經濟一直處在瀕臨崩潰的邊緣,所以葡萄牙本土軍隊根本不可能形成戰鬥力。”

思維特說的最後一點,實際上是說葡萄牙軍費太低,畢竟作爲前列強國家,一艘鐵甲艦都生產不出來,還要從英國購買,這和百年前的葡萄牙海軍形成鮮明對比,海軍尚且如此寒酸,而陸軍就更不用提了。

而軍費本來就低,管理還差,所以可以想象現在葡萄牙軍隊的狀況。

當然,恩斯特並不懷疑葡萄牙人的戰鬥力,如果戰鬥力不行,西班牙早就把葡萄牙吞下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葡萄牙的貴族羣體,根據歐洲貴族傳統,他們手下的私人武裝很可能纔是葡萄牙軍事力量的中流砥柱。

恩斯特說道:“所以下次戰爭爆發,我們必須在火力上給部隊提供充足保障,這些地方勢力,對於其他的不關心,但是對自己的勢力範圍肯定會修的固若金湯,所以軍隊可能會遇到大量的私人性質防禦工事,同時還有葡萄牙本土軍隊在險要之地修建的關隘。”

“還有,儘量不能讓這羣人和軍隊正面作戰,哪怕他們像縮頭烏龜一樣,依靠碉堡和城池經營防禦,我們也不害怕,唯獨游擊戰術是最令人頭疼的,所以部隊應該穩步推進,把地方勢力連根拔起,不留後患。”

敵人堅守不出,這樣東非確實很頭痛,但是東非有時間和精力和敵人消耗,加上火炮的重火力支援,一點點就能把敵人吃掉,而且這樣後面的敵人氣焰也會被消磨掉。

恩斯特最擔心的就是仗打的快,但是這些地方勢力不服,畢竟仗打的太快,東非政府也來不及派遣官員接管基層,控制和經營地方,這就可能造成後方動盪。

最主要的是防止這些地區的敵人產生游擊戰的想法,他們要是搞游擊戰術,那世界各國的軍隊都會頭疼,慢工出細活,而且主動權一直在東非,所以東非一直都穩坐釣魚臺。

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850章 移民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1140章 塞爾維亞戰場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31章 部落衝突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230章 水權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998章 貝拉市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968章 分歧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384章 德奧出兵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1154章 斷案第820章 購艦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606章 後悔第830章 蓄水池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608章 會面第367章 鐵甲艦第1293章 肢解第513章 抉擇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300章 掠奪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302章 巴庫第629章 教育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51章 坦噶港第771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續)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871章 “萊茵”市第315章 清倉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284章 連環計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1223章 “療養”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1215章 區域協調發展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714章 伊林加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563章 熱心腸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109章 四國會議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696章 油井第958章 巴拉圭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262章 慫恿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861章 分贓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39章 利薩海戰第1317章 流亡政府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98章 遊歷第1255章 林業資源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380章 夜談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9章 接觸戰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206章 “收破爛”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496章 交戰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