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

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

“1886年,在宗教文化管理局的重拳出擊下,搗毀非法傳教組織57個,銷燬非法教義文本四千多冊,抓捕境外非法勢力7家23人,總體而言,國家在維護宗教合法權益上,效果顯著,維護了社會穩定,進一步鞏固了社會思想穩定。”宗教文化管理局局長約翰孟德爾彙報着去年的工作報告。

“國民思想愚昧,容易受到有心之人的蠱惑,但是又不能一味的抹除宗教文化對底層民衆的思想寄託,所以對宗教思想的無害化處理至關重要,凡是符合法律和社會基本道德價值觀,符合東非忠君愛國思想的我們要支持,除此外都是打擊對象。”恩斯特強調道。

東非對宗教勢力的打壓由來已久,不過按照東非官方的說法,那自然是打擊“邪教”和非法宗教組織。

不過宗教的生命力是頑固的,就像韭菜一樣,割完一茬,又長一茬,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嚴打一次。

“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準有人把手伸向我們東非的‘未來’,凡是年齡未滿十七歲的,不得接受宗教干預,這是東非宗教信仰自由的重要根基,同時要給東非的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和道德觀念,讓他們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本來東非就夠封建保守了,自然容不得亂七八糟的思想來“毒害”東非的青少年,這也是義務教育推行的一個重要任務。

“截止到目前爲止,全國建設教堂一千三百零八處,另有一百四十三處道觀。”

沒有聽錯,東非放開了道教的文化傳承,這就使得東非宗教不至於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畢竟只有一個宗教是不讓人放心的,萬一形歐洲中世紀的教皇和王權之爭怎麼辦?這是一種分化制衡的手段。

像遠東帝國古代就形成了儒釋道三家制衡的狀態,東非目前也是如此,天主教,新教還有道教成三足鼎立的態勢。

不過兩者之間的區別對待也相當明顯,數量上存在巨大差異,這對於安穩民心有重要的用作。

當然,不管是什麼宗教,其教材都由東非官方定義和書寫。

這些官方背景的宗教,被嚴格限制區域,不能主動向信徒傳教,就只能各憑手段招攬信徒。

同時東非宗教發展,有向着宗教王權一體化的趨勢,這一點主要是和日本學,日本倭皇的存在則是其與整個日本國民的精神信仰緊密聯繫在了一起的。

這種對王室權威具有鞏固意義的“先進”思維方式,自然值得黑興根王室學習,只不過沒有日本那樣“魔怔”和外露。

這種歪門邪道的做法,和黑興根王室的統治根基是密切相關的,畢竟這個時代是不太講究“唯物主義”思維的。

“總而言之,世俗化是時代發展的潮流,但是即便在世俗化的熱潮之下,總有人需要精神寄託,我們不能否認這種精神寄託的存在,政府需要的更多是似是而非的概念,維持社會的穩定。”

不給一些人思想上的發泄口,很容易引發極端行爲,當然,一味的精神管制,也容易引發極端行爲,所以統治階層要掌握二者之間的平衡,讓整個東非民間信仰處在一個合理的區間之內。

約翰孟德爾:“在近幾年的宗教文化管制上,我們明顯發現外部宗教勢力對東非本土的滲透加強,在1880年以前的十幾年,這種案例總共才發現三例,但是僅1886年我們就發現了十三例,而且涉及到七家宗教組織,這部分活動主要在沿海開放城市。” 目前東非對於很多宗教勢力來說絕對是一片藍海,因爲東非的宗教實際上是黑興根王室和東非政府扶持起來的傀儡,和世界主流的宗教勢力是脫鉤的。

這自然引發某些勢力的不滿,但是想讓東非打開國門,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使用暴力手段摧毀東非幾十年來建設起來的鞏固國防。

硬的不行,自然只能使用軟的手段,通過沿海開放城市來發展代理人信徒就是主流模式,但是他們又遇到了東非宗教文化管理局這座大山,雙方明裡暗裡展開過多次交手,最終都以東非官方組織勝利而告終。

“對於這種境外勢力要嚴格打擊,尤其是猶太教和阿拉伯教,和羅馬教會,現在不是中世紀,民族國家的興起是大勢所趨,我們東非唯一能走的道路就是民族融合,消弭內部分歧,才能更好的集中力量和其他國家競爭。”恩斯特說道。

恩斯特之所以強調這三者,是因爲這三者是最不可能融合的原教旨主義,說起來比東非的封建專制還要古老一個層次,在奴隸制社會到現代一直食古不化。

當然,從前世看來阿拉伯教是有改變的,但是這種改變被西方社會集體抹殺,工業化無路的阿拉伯教地區紛紛走向了復古主義。

當然,這事現在也不歸東非管,以英法爲代表的世界秩序集團纔是主導者,東非和法國之間倒是沒有什麼衝突,但是和英就大不一樣了。

不過隨着東非國家的穩定,目前來說,外部勢力也不可能再推翻東非國家存在的痕跡,可以讓東非政權倒臺,或者國家分裂,但是東非幾十年來建立的起來的文化體系,已經不可能推翻,這也是東非在國際社會越來越開放的原因之一。

簡單來說,就是把東非攪的再爛,留下的渣子也帶着東非味,只要後續東非人沒死絕,就有人想着恢復這個龐大的帝國。

這和遠東帝國始皇帝完成大一統對華夏民族的精神重塑是一樣的,就像現在整個東非國家發展水平並不算高,可是憑藉體量硬生生擠入列強行列。

東非的民族塑造瑕疵很多,但是總體上已經完成,後續無非就是對這些瑕疵進行修復,等徹底磨合之後,那東非也就徹底成熟了。

事實上東非已經完成了對“精神羅馬”的建設,東非建立起來非洲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巨大帝國,就算未來四分五裂,也會出現歐洲那種處處皆是羅馬正統的情況,以來謀求東非帝國留下的“政治文化遺產”。

德法霸權之爭,沙俄,奧匈帝國意大利,希臘,都有各自的“羅馬”計劃,因爲羅馬是歐洲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大型帝國,而東非的建立和擴張就是對古羅馬的一種復刻。

除非能出現統一整個非洲大陸的國家出現,不然未來東非在非洲大陸上達成的歷史成就永遠無法被超越。

這也是東非無意識之中達成的政治影響力,從黑興根王室登陸東非的時候逐步建立起來的非洲政治文化霸權。

(本章完)

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1362章 醫療產業請假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254章 錫礦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404章 暴富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494章 假情報第78章 奧匈帝國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847章 畜牧業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321章 羅馬尼亞加入同盟國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525章 血清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647章 準備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務局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431章 居所第1295章 巴拉諾夫大使第821章 裁軍第1113章 大借款第1064章 人口和城市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207章 換牌第243章 70式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772章 心態第1311章 秘密會議第556章 氣吐血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1156章 軟刀子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926章 機耕路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1118章 巴爾幹危機第402章 妥協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752章 軟柿子第1183章 撒哈拉鐵路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596章 壓迫感第222章 體面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924章 海洋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496章 交戰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1162章 弗朗茨四世來訪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206章 “收破爛”第774章 搬遷第591章 歸途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494章 假情報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560章 記者會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1376章 地下組織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1084章 底氣第164章 肉類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269章 距離感第1159章 交易和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