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

3月23日,凌晨三點。

東非艦隊沿着海岸線北上,防止英國人對蒙巴薩造成打擊,雙方在拉穆灣海域相遇。

爲了和這一支英軍皇家海軍主力對抗,東非海軍近半的主力戰艦北上,以拉穆市和蒙巴薩爲中心向外輻射。

上午八點。

飛橋上的瞭望兵報告:“前方發現可疑目標!”

只見東北方向海面黑煙簇簇,

“全艦待命,做好戰鬥姿態,敵艦進入射程,立即開火!”東非海軍中將克里下令道。

而英國遠征艦隊也終於見到了東非主力鐵甲艦組成的編隊,這次北上的東非鐵甲艦一共七艘,數量只有英國艦隊的一半,而且東非最重鐵甲艦也就弗里德里希號也才七千餘噸,遠不及英軍鐵甲艦,不過東非有補充一定數量的炮艇作爲支援力量,雖然摩加迪沙海戰證明炮艇對鐵甲艦毫無勝算,但是作爲協助戰艦還是可行的。

“英國人的軍艦更先進,火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經驗更豐富,但是我們身後就是蒙巴薩市還有達累斯薩拉姆市,而過了達累斯薩拉姆市就是我們東非的首都,所以這次戰爭我們決計不能撤離,哪怕全艦沉沒,也不不能丟掉東非軍人保家衛國信念。”鵜鶘號艦長威爾開始做思想工作。

“當然,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敵人從地中海方向而來,我們完全可以以逸待勞,但是對面英軍是身經百戰,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卻還沒有過實戰經驗,所以我們要向世界證明東非海軍軍人的勇氣!”

東非海軍雖然擁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優良港口的缺乏以及海島稀少都制約了東非的海軍力量部署。

就比如英國人在吉布提,阿拉伯半島都有軍事基地存在,在印度洋中心也有塞舌爾島可以部署海軍力量。

而東非僅有幾座大島,其中最重要的奔巴島和桑給巴爾島都過於接近東非海岸線,反而不利於海上防禦,像科摩羅羣島反而更容易被青睞,但是科摩羅羣島位置偏僻,並不在本次戰爭爭奪的焦灼地帶。

在東非現英國艦隊的時候,英國人也在爲遇到東非主力艦隊而興奮,目前而言雙方實力比較懸殊,己方擁有雙倍優勢。

不過隨着一夜時間的航行,現在英軍艦隊有些疲勞,這一點不利於戰鬥,不過對於常年海上活動的英國海軍而言還是可以克服的。

克里:“我們火炮的精度和威力遠遠比不上英國人,船體的質量和重量以及裝甲硬度都比較差,所以絕對不能和英軍硬碰硬,必須智取,而且必須需要合適距離,貼近戰鬥,否則以英國火炮射程,戰事會對我方越大不利。”

“所以戰鬥開啓後,艦隊分爲兩支,分別以弗里德里希號,的裡雅斯特號爲指揮艦,作爲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以兩個方向對英軍發動進攻。”

“我們以弗里德里希號爲首,正面吸引英國軍艦,爲了避免敵人分兵,等下開戰後,第一艦隊各個艦船獨立作戰,可以見機行事,擴大第一艦隊的航程面積。”

“第二艦隊以的裡雅斯特號爲指揮,有安東少將帶領,以弧線性繞行,把握時機對英軍的側翼或者後方發動進攻,第二艦隊要保證力量集中,避免被各個擊破!”不得不說克里做出了一個重大的風險決策,那就是將艦隊的指揮權一分爲二,而且具體效果不知道會如何。

當然,促使克里做出這樣決定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東非海軍和英國皇家海軍之間的巨大差距,作爲弱勢一方的東非海軍必須冒險。

等到東非海軍艦隊分別兩股,同時出現極爲混亂的變陣,確實讓英國人一時之間摸不到頭腦,現在看不出東非的軍事意圖。

不過對於佔據絕對優勢的英國皇家海軍而言,自然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過這一次東非竟然主動進攻有些出乎英國皇家海軍的意料。

“注意東非海軍右翼,他們從東非海軍主力中脫離出來,一定是有其目的性,灰狐號和豬豚號……盯緊他們,等到東非船隻進入射程,直接開火。”英國皇家海軍遠征軍總指揮格拉夫頓下令道。

而東非海軍目前指揮權已經一分爲二,克里中將指揮着剩餘艦船說道:“各個艦船,要保證船隻在進入有限射程以後,再開火,不要浪費炮彈,而是要保證開火就有目標,而不是瞎射擊,各個艦船注意距離,留出航道,規避提前一輪的英國炮擊瞄準。”

其實雙方在火炮射程上差距並不大,威力肯定是英國人更強一些,同時英國船體方面也更優秀,航速也更快,而東非的優勢在於轉向更加靈活。

克里少將就是希望藉助遊擊方式,分散英軍注意,讓他們不能形成合力,然後給第二艦隊創造條件。

“轟隆……”隨着一聲巨響,東非第一艦隊率先開火,同時弗里德里希號,鵜鶘號,夜鶯號,白鷹號以及四艘炮艇組成的線陣,在火力上形成由外向內的攻擊趨勢。

雖然裝備落後,但是東非海軍在訓練和軍備維護方面是保持常態化的,所以面對突然的戰爭,第一次經歷的士兵雖然有些緊張,但是很快就在老兵的帶領下鎮定下來,並且開始按照日常訓練,操縱艦船。

而英國作爲海軍第一強國,其水兵憑藉豐富經驗,在操作上更是行雲流水,雙方的命中率都比較高。

不過東非軍艦整體制造水平畢竟不如英國,所以東非海軍損失更大,這個時候如果不發生意外,那隨着時間推移,東非這支艦隊註定會落敗。

克里中將的指揮艦就已經被擊中過一次,弗里德里希號的左側面被炮彈炸出一個大坑,但是弗里德里希號質量是過關的,對艦體影響不大,可以繼續作戰。

弗里德里希號在東非服役已經超過十年之久,還是在的裡雅斯特的奧地利皇家造船廠出品的軍艦,這個時代確實是寶刀未老,當然,東非每年對其維護成本也比較高,但是這就是發展海軍的代價。

作爲可以和英國鐵甲艦直接較量的軍艦,弗里德里希號的反擊也比較犀利,同時重創了英國的史萊德號,同時也命中了巨人號的艦尾,可惜炮彈只是從邊上輕輕擦過,沒有對巨人號造成太大威脅,反而是東非的安東尼奧號炮艇在英國海軍的炮火下,夾板上已經可以看見熊熊大火。

除了四艘鐵甲艦,其他炮艇狀況也不太好,沒有鐵甲艦這樣厚的抗擊打能力,任何意外傷害都可能導致其瞬間失去戰鬥力。

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1016章 日俄戰爭爆發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496章 交戰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784章 自己人第76章 應許之地第1266章 富瓦河水庫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230章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1206章 “情同手足”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614章 尼古拉特斯拉第631章 準備第45章 羅恩羅達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1051章 從“需”發展第144章 貿易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303章 撤資第968章 分歧第238章 三把“刀”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861章 分贓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33章 尋找“光明”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811章 送行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967章 奧拓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906章 東非計劃經濟委員會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803章 威脅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396章 推測第696章 油井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136章 道路第1359章 瘟疫肆虐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898章 太特市第1333章 1919年第418章 學徒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1365章 銅礦帶經濟發展區規劃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320章 東非軍改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1127章 創業團隊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51章 坦噶港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820章 購艦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193章 “理想國”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867章 推銷第447章 趣談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487章 太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