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外國資本

第913章 外國資本

當然,這就有些詭辯了,就目前東非的國力,絲毫不誇張的說,除非是全世界列強聯手,要不然都威脅不到東非本土,單個國家如果想入侵東非基本不可能存在這種情況。

“赫爾先生,題外話就不說了,我們還是聊一聊生意上的事,畢竟國家大事那是高層考慮的問題,我們這些小人物只能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進行支持,就比如經濟領域,絲毫不比軍事對國家的重要性差。”馬克西姆說道。

赫爾:“你說的對,這次我們公司主要還是要加大對東非農產品的採購量,最近世界經濟有所好轉,所以我們打算擴充紡織產品的原材料,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打算從羅安達進口一批棉花。”

赫爾沒有說具體數量和價格,自然是爲了讓東非方面多讓利,實際上在兩國貿易中,東非就是比較吃虧的,畢竟東非是農業國,所以只能對德國輸出農產品和礦產等低附加值商品。

不過這對羅安達市而言,並不重要,現在安哥拉積累一批農產品,迫切需要尋找出路。

畢竟以前安哥拉就是葡萄牙的原材料產地,現在懂得在這個基礎上擴大了當地的農業種植規模,產量提升,自然對銷量的追求也就更加迫切。

“我們可以降低一成的價格,只不過你們的採購規模必須達到一千斤以上,要不然只能降低半成。”

這也算捆綁銷售,不過即便不這麼算,安哥拉棉價也是偏低的。

“那如果我的採購規模在一千斤以上呢?假如達到兩千斤,甚至往上,你們能否再按照數量進行優惠?”赫爾作爲商人自然希望得到更多。

不過這一點,馬克西姆可拿不了主意,他說道:“這樣我只能先向上級請示了,我可以幫你們爭取爭取,就是不知道赫爾先生,你們需求是多少,這樣我也好和上級彙報。”

赫爾神秘的說道:“單位至少要換成萬斤,不過具體數量還是要看你們的誠意。”

……

和平穩定的情況下,東非才能安心於經濟發展,這也是德,奧國沒有的條件。

實際上除了德意志國家,在東非投資最多的國家絕對讓人意想不到,那就是法國。

雖然因爲德國,法國對德意志人有一定的仇視心理,但是法國資本還是比較務實的,尤其是在失去洛林和阿爾薩斯之後,法國本土工業發展受限,加上法國金融業強大的原因,過去五年,法國在東非的投資持續加大。

當然,不排除東非教訓英國人讓法國心裡很爽的原因,在德國之前,英法矛盾一直是歐陸的主要矛盾之一,這種猜測並非全無道理,畢竟在南非戰爭之前,法國基本上對東非的投資幾乎爲零,而南非戰爭之後,才大規模攀升。

當然,這也和東非同法國沒有實際矛盾有關,就比如在以前奧地利同法國關係也算不錯,只不過現在德,奧兩國走的更近罷了。

東非孤立非洲大陸東南部,而法國除了馬達加斯加殖民地和加蓬殖民地接壤,幾乎沒有利益和地緣上的衝突。

再者說,東非是一個大市場和原材料產地,近些年來工農業規模也在飛速增長,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對東非視而不見。

實際上,東非的成功也刺激了法國人在西非和北非的殖民活動,當然,不可能和東非一樣,讓其西非殖民地變成獨立國家,但是西非和北非距離法國不過一個地中海的距離,完全可以推行“一體化”。

只不過同樣是東非的原因,導致法國在西非和北非的競爭對手大大增加,像英國,德國,都只能戰略上轉向西非和北非地區,就連比利時這種小國也能虎口奪食。

如今的比利時殖民地實際上就是前世法國加蓬殖民地和剛果(布)殖民地的部分領土拼接而成。

而法國還拿比利時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比利時在歐洲對法國太過重要,除了是和德國的緩衝區之外,當地的礦產資源是法國國內工業發展的重要來源之一。

根據1884年東非移民署的數據統計,在東非的常住法國人數量僅次於德國人,奧匈帝國人和阿拉伯人,達到了三千多,大多數都是從事商業貿易,也有極個別在東非投資建設工廠的,這僅僅是常住人口。

畢竟在東非投資風險不小,主要還是東非的審查和監管相對嚴格,也就德,奧兩國有政府背書,纔有部分實力雄厚的商人和公司敢到東非投資。

至於從東非賺快錢,基本上不太可能,東非金融業幾乎等於沒有,可操作空間少,所以在東非投資者很多都是真幹實業的。

有這個閒工夫,到其他國家搞個皮包公司直接大騙大賺,或者藉助列強身份在殖民地或者落後國家當個“太上皇”,怎麼來也比到東非投資來錢快,而且還能體會人上人的快感。

在這一點上,德國企業自然更受東非歡迎,除了兩國之間的各種友好關係和密切聯繫以外,德國金融業起步晚,實幹家多,沒有其他國家商人那麼多小心思,其中就包括奧地利,畢竟1873年經濟危機就是因爲奧地利金融業信譽危機引爆的。

這也導致東非雖然和奧地利合作早,但是東非同德國貿易交流規模後來居上,這一點在西海岸幾座口岸開通後,表現的更加突出。

以前東,德貿易很大一部分還要從奧匈帝國中轉,但是西海岸口岸開通後,兩國商船可以直接通過大西洋進行往來,不用再繞道地中海。

當然,除了德資,東非對其他國家願意到東非沿海地區投資的企業和商人還是歡迎的,就算英國和葡萄牙人也是如此。

東非其實對葡萄牙沒有太多仇恨,葡萄牙完全是懷璧其罪,從而東非盯上了而已,雖然有些衝突確實是葡萄牙先引發的,但背後也是東非的積極挑撥。

這就和前世歐美不斷在東歐拓展自己勢力範圍,從而逼迫俄國跳腳一樣,東非對葡萄牙其實也是採取這個戰術。

東非有目的的在葡萄牙周邊圈地,最後將葡萄牙兩塊殖民地分割包圍,這種情況下,葡萄牙能不急麼!而葡萄牙政府的想法也完全正確。

東非就是要實現最終吞併葡萄牙兩塊殖民地的野心,就算葡萄牙不還手,最終結果也不會改變,南非戰爭只是加快了這一進程。

當然,戰爭前東非對葡萄牙自然滿懷敵意,可戰爭結束後,東非就完全換了副面孔,尤其是對葡萄牙商人的拉攏,畢竟葡萄牙人一走了之,那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原本供給葡萄牙本土的貨還怎麼出手。

所以直到今天,葡萄牙國內對東非該罵罵,但是葡萄牙商人依舊是東非商品的重要買主之一。

畢竟葡萄牙商人在東非沿海經營了上百年,直接放棄這些商業渠道顯然也不太划算,和東非做生意雖然吃虧,但也有利可圖,如果直接放棄,那就失業了。

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47章 登陸第804章 獅子大開口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904章 卡賓達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1371章 東水西調第97章 日常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231章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547章 登陸第1128章 開端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33章 尋找“光明”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606章 後悔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871章 “萊茵”市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1068章 世界震動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165章 抵押物第488章 情報戰第1341章 不嫌事大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521章 申請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1262章 慫恿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149章 王位第1347章 危機意識第1063章 推力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523章 旱情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279章 溫斯頓的計劃第1245章 交易達成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93章 姆特瓦拉第960章 開闢新市場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387章 初交手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794章 英國議會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647章 準備第1186章 南半球經濟體系第609章 提升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820章 購艦第293章 入關!第1315章 交接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844章 魯道夫第1361章 影響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260章 深度合作第1202章 家電廚具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13章 外國資本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822章 卡賓達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249章 熱度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1346章 城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