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世界第四

第970章 世界第四

隨着時間推移,轉眼間已經是1900年,按照慣例,東非政府的人口普查工作也接近尾聲。

世紀之交,也意味東非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所以1899年的人口普查工作更加細緻和繁瑣,並且因爲鐵路,電報,郵政的普及和發展,人口數據情況也更加容易彙總。

恩斯特在中央政府大廈聽取了新世紀東非人口發展的情況。

“本次人口普查結果結果,我國總人口達到了八千三百十三萬,城鎮化水平提升到百分之二十八,約爲一千九百萬人,規模以上城鎮人口平均在兩到三萬人左右,其中人口最多的是達累斯薩拉姆市,市區總人口高達七十一萬。”

到1900年,東非總人口已經突破八千萬,在全世界僅次於遠東帝國,英國(印度),沙俄,排在世界第四位。

排在東非之前的三個國家,總人口都破億,而排在東非之後,處於第五的美國總人口則是七千多萬,這也意味着下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大概率是東非。

“除了本國公民以外,我國還有一千二百零八萬的非法人口存在,主要分佈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等地區,從事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活動。”

東非政府口中非法人口也就是黑人,短短十年不到,東非黑人已經從南非戰爭之後的兩千多萬,下降到一千二百萬左右,算上這些黑人,東非人口已經和前世同期非洲總人口接近,在九千五百萬上下。

毫無疑問,在過去十年間,是東非黑人生活有史以來最艱苦的十年,大量黑人爲東非鐵路,運河,水利等大型全國工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東非的枕木下,河牀裡,種植園飄蕩着無數的幽魂。

黑人比例直接從十年前的的百分之二十八下降到不足百分之十三,而且其趨勢依舊會持續。

這也可以看出東非對當地土著人羣的殘暴統治,在整個非洲大陸,因爲東非這個國家而喪生和逃亡,或者被販賣輸出的土著高達數千萬,因爲東非而直接喪生的土著也超過一千萬。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美國黑人佔比也在百分之十三左右,東非在這個領域已經和美國水平相當,當然,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美國黑人在怎麼說也算融入美國社會,而東非黑人隔離制度使得東非從未將黑人納入本國人口系統。

未來東非人口依舊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減少,恩斯特預測未來兩到三年內,美國黑人比例就有可能超越東非。

而這個結果無疑是相當血腥的,取而代之的則是東非近十年來的高速發展,尤其是交通和農業,城市建設上的跨越式發展,土著爲東非工業化的原始積累做出了巨大貢獻。

“目前全國人口大多數分佈在六百毫米分界線以內,兩千毫米以下區域的亞雨林地區。”

亞雨林是東非特有的氣候分類,用以區分熱帶草原內部的植被差異,其主要分佈在熱帶雨林周圍,環繞整個剛果雨林,最典型的就是大湖區和贊比亞,安哥拉地區,包括坦桑尼亞東部和莫桑比克部分等地區。

這些地區的因爲靠近赤道地區,所以受到上升氣流影響強,雨季也更加漫長,是東非農業最發達的區域。

熱帶草原氣候和季風氣候一樣,容易發生旱澇災害,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爲參考對象,熱帶草原氣候與之相比更加容易發生乾旱災害,所以東非農業和人口天然向降水比較豐富的地區轉移。

而亞雨林就是這種氣候下的常見植被,在大湖區和東非腹地,以及沿海地區,森林覆蓋率高,但這些區域又被粗暴的劃分爲熱帶草原氣候。

當然,降水量多寡和植被類型並不是唯一參考標準,其中降水的時間分佈也是重要原因,在熱帶草原氣候內雨季越長越有利於農業生產穩定。

而東非人口分佈就是以亞雨林帶爲主要軸線,北緯五度到南緯二十度之間是東非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目前城鎮化人口重新超過百分之二十,並且達到全國人口百分之二十三左右的水平,說明過去十年間東非工業和城市發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近年來大批工業投資建設,除了中,東部地區以外,其他地區工廠數量也在飛速發展,尤其以東南沿海和西部沿海兩個地區最爲突出。”

“按照我國城鎮人口規模和佔比,我國已經踏入半工業化國家行列,在世界大國中僅次於法國,排在奧匈帝國和沙俄之上。”

“這充分體現了我們東非政治制度上的優越性,其中國有企業爲全國工業化做出了主要貢獻,以國有企業爲主導的經濟體系,在同其他世界大國的競爭中,讓東非經濟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在19世紀末,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只有英,法,德,美和西歐的比利時,荷蘭等,當然,奧匈帝國內部像奧地利,波西米亞完成了工業化,只不過匈牙利等地區拖了後腿。

所以奧匈帝國和東非一樣,都是典型的半工業化國家,而沙俄的工業化水平更是連東非都不如,但是沙俄人口比東非多了幾千萬,起步也早,所以工業規模在全世界也屬於強國行列,類似日後的巴西和印度。

“在其他人口數據方面,我國人口結構趨向合理,男女比例也和傳統國家達到同一水平。”

解決男女失調問題,一直是東非國家治理的重要指標,東非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一直比較高。

包括通過嚴刑峻法避免棄嬰和性別上的歧視以外,東非政府同時通過非法手段從世界各地領養女嬰,尤其是在遠東帝國和歐洲地區。

19世紀是吃人的時代,所以東非不需要耗費太多手段就能獲得想要的人口,畢竟彼時就算歐洲也有大量無家可歸,流落街頭的孤兒,早期黑興根學院的學生很多就是以比爲主要生源。

當然,這一點在東非本土比較例外,擁有大量黑人勞動力,東非尚且不需要通過對本國民衆的過度壓榨來支持本國工業發展,加上義務教育體系,使得東非不存在童工使用問題。

“根據數據分析,到下一個十年,我國大概率會突破一億人口,這也給我國工業化進程添加了一定壓力,不過這也同樣意味着我國經濟上的無限潛力,如果能保持如今工業化率,到下個十年,東非工業將有極大可能性對沙俄進行反超。”

實際上到1900年,東非的工業產值已經和沙俄比較接近,在全世界國家中僅次於美,英,德,沙俄四國,其中美國和德國,英國本土工業化質量最高,沙俄則是憑藉體量才能達到第四的位置,沙俄人口應該在一億三千萬以上,比東非(包括黑人)還要多至少四千萬。

東非也差不多,就比如東非已經實現了對法國工業的反超,不過東非人口是法國的兩倍還多,這就是體量上的優勢,更何況法國還因爲普法戰爭喪失了東北部的重要工業地區。

當然,東非能在近三十多年時間,達到如今這個水準,已經不得了了,至少從綜合國力方面來說,東非已經排在沙俄和奧匈帝國之上,僅在英,法,德,美之下。

其中法國對東非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科技,工業質量,政治文化影響力,軍事上。

如果側重其他方面數據,比如人口,國土面積,資源,工業規模等,那東非則排在法國之前,僅在英,美,德之下。

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7章 擴大生產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618章 良知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85章 交易達成第1010章 海軍發展第830章 蓄水池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901章 東非大運河計劃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546章 許可第1184章 通吃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557章 江戶諜影第1173章 結下樑子第726章 深入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859章 登陸,被俘,遣返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02章 爭論第560章 記者會第55章 到東非去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1014章 輕工業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18章 遠洋貿易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98章 遊歷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924章 海洋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474章 討論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76章 應許之地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752章 軟柿子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斐迪南大公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353章 下一站第472章 備戰第400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31章 部落衝突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1104章 第一百二十六 訛詐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73章 消化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657章 安哥拉防務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523章 旱情第1075章 肉類消費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30章 多多馬第157章 風車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