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日本

“兄弟,現在咱大清國,上至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對洋人恨之入骨。在他們的心目中,咱大清國的敵人是英國、法國、俄國、德國、美國、意大利這些歐洲洋人。可是,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沒有意識到,咱大清國的真正對手,不是那些萬里海外的西洋人,而是近在咫尺的東洋人!”

十九世紀的中國,兩次*戰爭、中法戰爭,中國都是大敗虧輸,尤其是不久前的中法戰爭,大清國在剛剛吃了大虧,馬尾軍港被法國人摧毀,越南宣佈獨立,實際上是成了法國的附屬國。此外,教案紛起,西洋傳教士在治外法權的保護下,成了與中國地方官平起平坐的大員,動不動就以教會的名義干涉地方訴訟,偏袒教民,引起百姓的強烈不滿。舉國上下對西洋人恨之入骨。把西洋人看成是中國的頭號敵人。

而在國人眼裡,日本和中國一樣,也是被西洋人的堅船利炮轟開大門的,受盡西洋人的欺負,應該和大清國同病相憐。

而且,國人普遍認爲,日本是個蕞爾小國,其國力和軍力比起大清國相差甚遠,就連日本國民也相信這一看法。

1881年,北洋水師途徑日本長崎靠岸維修,日本人被鎮遠和定遠兩艘亞洲最大的巡洋艦所震懾,其間,發生了北洋水師官兵上岸滋擾平民的“長崎事件”,北洋水師官兵打死日本警察2人,打傷百姓29人,日本政府攝於北洋水師的強大,只得忍氣吞聲。

然而,國人沒有想到的是,“長崎事件”激發了日本國民強烈的進取心,短短几年時間,藉助明治維新取得的成效,日本國力日盛,陸海軍發展神速,迅速完成了軍隊近代化,其武器裝備雖然不如大清國軍隊,但是,一個重要的優勢在於,日本軍隊的主要裝備,已經國產化。而大清國軍隊的裝備,卻還在依賴進口。

隨着國力和軍力的增長,日本悄悄開始了擴張。其擴張的矛頭,對準的就是大清國!

日本先是兼併了琉球,接着,悄悄滲透進了朝鮮,日本的軍事顧問已經入駐朝鮮宮廷,而朝鮮是中國最爲重要的藩屬國。

然而,日本的撅起,卻沒有引起大清國足夠的重視,就連北洋大臣李鴻章,也不認爲日本對中國有什麼威脅。

大清國對日本人保持警惕的人鳳毛麟角,馮國璋就是其中之一。

“東洋就是日本嗎?”周憲章問道。

“正是!”

周憲章心頭火氣,在二十一世紀,就是因爲一個釣.魚島,砸了火鍋店,特種兵沒當上,被髮配去餵豬,說起來,都是狗日的小日本惹得禍!大喝一聲:“又是狗日的小日本!他媽的,我周憲章與小日本勢不兩立!”

周憲章的憤怒,讓馮國璋大爲讚許,要知道,這年頭,在大清國的臣民中,對日本人如此義憤填膺的人,還真沒幾個。直到現在,馮國璋也沒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如今周憲章對日本人表現出同仇敵愾之情,讓馮國璋立即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

本來,馮國璋與周憲章結拜兄弟,完全是爲了拉攏周憲章當兵做學員,本沒有什麼真情實感。現在,周憲章對日本人表現出強烈的憤慨,這讓馮國璋大爲欣慰,這個兄弟算是結拜對了。

馮國璋說道:“兄弟有如此遠見卓識,令大哥我敬佩啊!兄弟,咱們大清國與日本人必有一戰!以大哥愚見,如果大清國戰勝,必將成爲遠東霸主,如果大清國戰敗,從此將一蹶不振,被日本人欺壓,不知何時纔有出頭之日。兄弟啊,咱大清國的未來,就在你的身上了,兄弟肩上的擔子不輕啊!”

周憲章對近代史並不十分清楚,但是,有一點他是知道的,大清國與日本的確是打了一仗,結果是一敗塗地!而且,正如馮國璋的預言,那一仗之後,中國要到一百多年之後,才能緩過勁來。

現在,馮國璋竟然要把打敗日本人的歷史責任放在他周憲章的肩膀上,把周憲章壓得喘不過氣來。

周憲章一個從湘西大山裡走出來的愣頭青,哪裡擔得起改變歷史的重任!

其實,馮國璋把希望寄託在周憲章身上,也是病急亂投醫,因爲,大清國裡腦子清醒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對日本人恨之入骨的同道,馮國璋順勢把擔子撂給了周憲章。

千斤重擔,兩個人扛着總比一個人扛着好!馮國璋頓覺肩頭異常輕鬆。

周憲章說道:“大哥,既然如此,那我就趕快開始學習吧,時不我待,我們要儘快開始。”

馮國璋一臉的尷尬,他這纔想起,勸說周憲章同意當兵入學,還僅僅是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要把周憲章招進學堂,路還遠着呢!

那天津武備學堂是大清國最高軍事學府,學員要經過層層嚴格的選拔,而且,必須是現役軍人。

馮國璋只是一個小教習,要把一介貧民周憲章弄進學堂,勢比登天。

馮國璋繼續說道:“兄弟,你願意當兵進學堂報效國家,大哥我一定盡一切努力完成你的願望!不過,這要慢慢來。”

“大哥你這麼大的官,說了還不算?”周憲章直到現在,也沒搞明白“教習”是什麼官,他還以爲教習和巡撫一樣大。

馮國璋臉色發紅:“這個官位嘛,就不說了,總之,請兄弟放心,大哥我一定設法把你招進學堂,幫你實現打東洋的夢想!”

忽聽身後傳來一聲冷笑:“馮教習,我堂堂大清國的最高軍事學府,一個泥腿子說進來就能進來嗎!”

兩人回頭一看,從武聖廟外,走進兩個人。

說話的是一個身材圓胖,長得白白淨淨,一張胖臉上眯縫着一雙小眼睛。

另一個頭發金黃,藍眼睛深眼眶高鼻樑,一副金黃的絡腮鬍子,身材高大魁梧,比那胖子高出一大截來,穿着一身黑色的制服,卻是個洋人。

第56章 羽翼零落第54章 停戰第251章 中了埋伏第166章 狂怒的軍魂第97章 殺人立威第247章 遷都第23章 靠山走了第98章 向春川進發第10章 狹路第108章 向我開炮第51章 內外交困第208章 倒賺一把第248章 監軍第52章 金達萊第218章 規格不夠!第90章 圍困第7章 天津衛第12章 靠山垮了第17章 官官相護第110章 聶小芸第139章 南北夾擊第33章 死路第119章 十三衙門第118章 後黨變帝黨第187章 服務第152章 阿里山女神第108章 祠堂裡的總督衙門第167章 軍界元老第71章 火中的金達萊第84章 炸雷第180章 肥缺第90章 圍困第176章 陌生的炮口第218章 規格不夠!第178章 將功折罪第189章 性情之遊第157章 大戰前夜第211章 衙內行徑第205章 倒逼第202章 絕境第236章 名利雙收第79章 孫文來了第29章 潑辣丫頭第169章 觀海樓第1章 好槍!第213章 革命還是維新?第9章 吃糧當兵第207章 鴨綠江水第240章 納妾第44章 內鬥第229章 授權第84章 腳伕當兵第43章 和戰第156章 轎伕(一)第17章 官官相護第146章 偷吃馬料的哨長第43章 和戰第3章 生不逢時第69章 青幫大佬第231章 戰爭的代價第131章 大戰欽差第188章 武進盛家第173章 火海第141章 懿旨第121章 出征第59章 鐵甲鉅艦第129章 天音第230章 所謂文明第234章 割據者第99章 擴軍第133章 爲親家母報仇第12章 海陸炮戰第240章 騰飛(二)第177章 血河第88章 血戰坊主山第99章 擴軍第191章 義勇隊第57章 金家妻女第97章 殺人立威第186章 進攻!第141章 三不打!第48章 空城第80章 朝廷旨意第225章 哭泣的新娘第155章 粟祭第111章 臺灣第63章 瘋子第42章 沉默的戰場第59章 鐵甲鉅艦第49章 滿洲大軍第252章 自縛第228章 鐵路第30章 殺人第167章 軍界元老第112章 殖民觀第214 逼宮第50章 如鯁在喉第67章 青幫第150章 絕地求生第104章 驪鐵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