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

大唐科舉分爲常科和制科。

什麼進士、明法、明經,這些都是常科,什麼意思,常設科目,尚書省每一年都組織考試。

制科呢?

“制”,皇帝單獨下令的一種文書。

制科,皇帝覺得最近這兩年朝廷選拔出來的人才,好像沒有幾個才華橫溢的,算了,親自下制,在全國範圍內招聘,有沒有言辭華麗的啊,來吧,考試,今年在常科之外增設一個科目,就叫“宏詞科”吧,因爲這種招聘的命令都是通過“制”這種文書來傳達的,所以叫“制科”。

制科在大唐多不多?

那真是多了去了!

光各種名目,終唐一朝,六百多個!你知道皇帝的腦洞開在哪啊?像開元二十三年年初時候,皇帝下令,讓五品以上清貴官和各州刺史一人推薦一個,“可堪牧宰”,這就是“牧宰科”了。——這就有點扯淡了,光看這個科目,這是選拔宰相啊,你要是考中了,就直接能進入政事堂辦公?鬧呢!?

當然,制科最多的,還是“宏詞科”和“拔萃科”。

那制科相對於常科,有什麼明顯的優勢沒有?

答案是,優勢大了。

咱們從幾個維度來介紹。

第一個,關注者的層次。

制科的發起就是皇上,當然也是人家最關係的,跟那種把常科甩給尚書省吏部一個六品官員,完全就不是一個感念,考上以後就算進了天子的法眼,以後的升遷,不在話下。

第二個,人數。

每年制科,能考過的鳳毛麟角,最多二三個,平常的時候,就一個,那是真正的寧缺毋濫。

第三個,授官。

三個字就能說明白,不守選!

考上制科,直接授官!

第四個,品級。

考上制科,天然比進士高一級,剛纔人家孫逖說了,進士出身最理想的釋褐官職,是正字、校書郎,這都是九品官職,但是要考上制科呢,八品的左右拾遺、補闕正在向你招手。

如果說考中進士僅僅是有了個出身,那麼考中制科,纔算是拿到了官員終身的飯票。

正是由於制科如此牛-逼,孫逖纔會勸說謝直去考。

“三郎,你如果想直接爲官的話,沒別的說的,考制科去!

正好,今年天子有令,要重開牧宰科,以你的那一篇鹽法,朝廷不給你個頭名都說不過去。

據我所知,張相和嚴右丞手裡的推薦名額還沒有給出去呢,你只要上門一說,他們必定會給你。

你想,這是多好的事兒啊?

上門要了名額,考試的時候,直接把你的那篇《論鹽》原封不動地往上一抄,頭名到手!

然後我這邊再推薦一下,不管是拾遺,還是補闕,終歸有你一席之地啊。”

謝直聽了,卻沒說話,眯着雙眼一個勁地看孫逖,看了半天,都快給人家孫逖看急眼了,這纔開口問道:

“孫郎中,恐怕,這條路,不是您給我選的吧?”

孫逖聽了,先是一愣,隨即臉色變紅,最後竟然長嘆一口氣。

“都說三郎聰慧異常,以前孫某還不信,今日見了,果然如此。

嘿,也怨我以前全被瘦金體遮蔽了雙眼,竟然沒有看出你汜水謝三郎的這一幅玲瓏心肝來。

怎麼,我是哪裡漏了破綻?”

謝直就這麼看着他,不說話。

孫逖又是自失地一笑。

“罷了,管你哪裡看出了端倪,反正也沒瞞過你……

我便與你實話實說了吧……

不錯,正是嚴右丞交代我如此說的,實不相瞞,他親口對我說了,他手中的那個推薦名額,就是給你留下的,你要是不要,他寧可作廢,在他看來,如今誰都沒有比你更有資格可堪牧宰!”

“因爲鹽法?”謝直嘴角含笑,輕輕問道。

“因爲鹽法!”孫逖鄭重點頭,“孫某也是在近日才從嚴右丞那裡聽聞了鹽法的前因後果,也不得不爲三郎感嘆,果然是國之良策!

也正是如此,孫某這才從嚴右丞那裡接下了這個任務,要說服你去考牧宰科……”

謝直一看孫逖又要勸說,趕緊把他打斷。

“孫郎中,你既然知道了前因後果,想必也知道謝某當初的那句話吧?

只要鹽價定價超過三十文,鹽法與謝某一文錢關係都沒有!

如今張相定鹽價爲四十六文,何必還要謝某出面呢?”

孫逖聽了,不由得搖頭苦笑。

“你這又是何苦?鹽價定價四十六文,也沒有一文錢落在張相的口袋中,他也是一心爲公,你和張相不過是理念不合而已,何必擺出這幅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子?

你就不想想,如果是別人來推動鹽法,四十六會不會變成五十六?到了那時候,還不是百姓受苦?

如果要是你來主持推動鹽法,難道就不能講四十六變回三十嗎?”

謝直點頭,然後搖頭

“孫老大人啊,您說的這個,確實是這個道理,但是事情並不是那樣啊。

謝某是誰,不過是鹽法的一個首倡之人,除此之外,明法榜首又算得了什麼,現在連個官身都沒有,讓謝某主持推動鹽法,可能嗎?

就算張相確實看中謝某,如何推動鹽法,恐怕也會找一個老成穩重之官員出面,然後讓謝某從旁襄理。

然後呢?

須知鹽法一旦推動,其間有多少利益,恐怕天子都要動心!

你說,我一個個小小的謝三郎,擋得住那些豺狼虎豹嗎?

朝廷的豺狼虎豹一擁而上,我謝三郎頂不住,那位老成穩重之人就能頂住了嗎?

恐怕到了那時候,不但不能把鹽價壓下來,我謝直還有弄一個臭大街的名頭戴在頭上!

這纔是何苦來哉!”

孫逖一聽就急了。

“難道這麼好的鹽法,就不推行了嗎?”

謝直一笑。

“推啊,怎麼不推?

朝廷着急,就早點推行。

朝廷不着急,就晚點推行。

誰能擋得住那些豺狼虎豹,誰就去推行唄……”

“那你呢?”

謝直收起了臉上的玩味,正色說道:

“如果要我參與其中,必須以我爲主導!

別的事,我謝三郎無所謂,但是推行鹽法一事,我謝三郎必須要做說了算的人!

對了,別忘了,鹽價不得超過三十文。”

孫逖聽了,徹底無奈了。

“算了,我也是看出來了,你這個三十文的底價啊,就是在和朝廷諸公在打擂臺!

嘿,我是真沒看出來啊,你小子現在就琢磨着跟張相他們爭奪推行鹽法的主導權了!

算了,一邊是張相,一邊是多智近妖的小狐狸,你們自己的事兒,你們自己去辦吧,我一個本司郎中,摻和不了……”

謝直聞言,哈哈大笑,要不,咱們還是說說我怎麼當官的事吧?

孫逖沒好氣地說道:

“讓你等,你不等。

讓你考制科,你不考。

你還想現在就當官?

那還有什麼說的?只有一條路了,考吏部選!”

第695章 相州之戰第279章 狠辣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226章 諾第134章 哭第26章 來自縣尊的吹捧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665章 土!堆土爲山第397章 避嫌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84章 門包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691章 謝三郎,到了第593章 上牆!第669章 木!投石機的尷尬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209章 這就拔刀了第383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394章 主導權第20章 奸第300章 三個問題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74章 壓迫第429章 謝三郎有事相求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441章 小畜生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282章 公主大婚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449章 刺殺局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406章 他憑啥!?第397章 避嫌第172章 鹽價第180章 登聞鼓第635章 世態炎涼第467章 長安急報第573章 提審任老道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第307章 楊玄璬第331章 犯罪網絡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580章 不和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311章 水生之常走夜路終見鬼第550章 援兵終於到了第540章 天下武備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9章 謝家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289章 聖旨到第476章 掙錢和弄錢的區別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薦票)第406章 他憑啥!?第144章 三告第377章 回城第316章 水生之糾結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576章 從龍之氣的多角度解讀第58章 謝家侄子初長成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129章 好味道第87章 李旭上門第622章 要反?第623章 長安試新池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450章 謀反?是真的!第556章 師徒相承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19章 到底是什麼醜事?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19章 到底是什麼醜事?第188章 怎麼還不安排我做官?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141章 人證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93章 幹就完了第342章 再見,張公子第193章 真接地氣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520章 覆盤第220章 減、贖第363章 白馬寺第487章 你和王鉷是什麼關係?第203章 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