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閻王殿?

長安城,東、西兩市,乃是最爲繁華的所在,也是整個大唐商業氣息最爲濃郁的地方,後世俗語“出門買點東西”之中的“東西”,就是以東市、西市兩地的簡稱,假借而成,由此可見,東西兩市,在當時的大唐,又該是多麼繁榮。

小猴子受了邊公公的指派,點了幾個宮內宦官出宮採買細紗,自然也是要前往東西兩市。

在這裡,就要說說東西兩市不一樣的地方了。

西市,相對而言更爲繁華,而且零售居多,價格親民,售賣物品,也多是南來北往的各種生活用品,什麼羔羊美酒,什麼桌椅板凳,什麼針頭線腦……基本上,都是跟民生息息相關的東西,自然,就吸引了長安城、以及關中人的大量人羣往來……

不過呢,要是純粹論成交額,可就不上東市了,原因有二:

第一個,大宗貨物交易,基本都集中在東市。

第二個,高端物品售賣,也基本集中在東市。

你到東市的街道上看一看,人流遠遠沒有西市那麼密集,一個個不是身着綾羅綢緞,就是在一幫人衆星捧月地維護在中間,顯然,非富即貴。

他們的出手,自然也不是不凡,大宗貨物就不用多說了,談笑之間,就是動輒成千上萬的買賣。

說一個不恰當的比方,西市,做的是toC的買賣,東市,做的是toB 的生意。

宮中採買,自然是大宗買賣了,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東市。

事實上,小猴子帶着包括蔣常在內的四名小宦官,出宮之後,打馬直奔東市。

到了東市,五人下馬。

還沒等小猴子侯勝說話呢,蔣常就開口了,這是他第一次出宮,言語之中透着壓抑不住的興奮。

“小猴……不是,侯公公,我聽說長安城裡面西市最是熱鬧,吃喝玩樂一應俱全,咱們辦完了差,要是時間還早,能不能到西市轉一圈去?”

小侯勝瞥了他一眼,沒說話。

蔣常臉上也有點訕訕。

他也知道這個提議有點沒譜。

如今長安宮城之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修繕工作,謝三郎給了留守太監王公公三天時間。

王公公也給了長安宮城所有內侍、宮女三天時間,話說得絕情至極:

“三天後,沒個結果,謝御史要上本彈劾咱家,等本章到了洛陽,天子震怒之下,咱家說不定就得人頭搬家!

但是,這連來帶去,好歹也得十多天!

咱家乃是皇爺親自任命的留守太監,只要不犯了人家謝御史的規矩,就算人家手握聖旨,也不能當場砍了咱家的腦袋,不過是一個辦事不力、尸位素餐的罪名,謝御史也得等天子傳旨之後才能處置咱家!

也就是說,就算謝御史彈劾咱家,咱家還得管上你們這幫猴崽子十多天的時間!

你以爲這三天之內,你們陰奉陽違,就能壞了咱家的事兒?

也對!

有可能!

但是,咱家明話告訴你們這羣猴崽子,就算你們能壞了咱家的事兒,咱家在皇爺處罰咱家之前,就先拿你們開刀!

反正也就十多天的活頭了,不如先讓你們這羣猴崽子先走一步,在黃泉路上給咱家打個前站,等我一路,咱們閻王殿上論是非去!”

王公公也真是被謝直給逼得急眼了,這樣的話說出口,就是抱着玉石俱焚的態度來的——你們偷懶,不想讓我好,那行,那就誰都別想好!

這麼一來,長安宮城之中,頓時一陣雞飛狗跳啊,所有宦官、宮女都跟打了雞血似的,一個個眼珠子都紅了,生怕自己手上的事情幹不完,引來鎮守太監王公公的怒火——以前的時候,備不住花點錢就能平事兒,但是現在,事涉人家王公公的性命,你想花錢?多少錢才能買了王公公的一條性命?再說了,人家也不能賣啊……

在這種情況下,小猴子帶着蔣常等人出宮採買,辦完了差事,還想上西市遊玩一番?這不是想瞎了心了嗎?!真要讓留守太監王公公知道了,別的不提,就這件事,就夠幫着王公公在黃泉路上打前站的!

不過呢,蔣常還是有點不甘心,這畢竟是他第一次出宮辦差,哪哪都透着一股新鮮,如果就這麼走馬觀花地跑上一趟,什麼也沒玩,什麼也沒見識,就這麼灰溜溜地回宮城,實在是有虧得慌……

當然,他也看出來小侯勝的意思,也知道現如今這種形式下,辦完事單獨跑一趟西市,也有點不像話……蔣常眼珠子一轉,仰仗着和小侯勝交情莫逆,厚着臉皮,又提了一條建議:

“要不,咱辦完了差事,就在這東市轉轉……?”

反正東西兩市他都沒來過,雖說西市比東市這邊熱鬧,但是時機不對……既然如此的話,那就在東市轉轉唄,反正也是開闊視野、長長見識,東市咱不是也沒有來過嗎……

小猴子侯勝聽了,深深地看了自己的好友一眼,心中萬分理解他,卻也不敢答應。

爲啥?

小猴子沒說話,擡手一指。

蔣常順着小猴子手指一看,頓時臉色雪白。

一拉溜一十三顆人頭,整整齊齊地擺在東市的門口!

正是兩天前來東市欺行霸市、胡作非爲的那十三名內侍,被謝直下令金吾衛抓起來,一刀一個,梟首之後,擺在了東市門口,以爲後來者,戒!

其他人一個個也都臉色不好看了。

蔣常的臉色尤其地難看——他認識其中兩位。

中間左手第一個,姓張,乃是宮中以爲尚儀局的主事,當初就是他要作爲副手帶隊出宮,也正是這位張公公,一來想要提攜蔣常,二來要賣好給小侯勝,主動找到了蔣常,想要帶着他出宮“見識一番”。

如今,就剩下一顆人頭,孤零零地排在東市的門口,再也沒有了當初未語先笑的那種和藹。

還有右手邊的最後一個,那小子型王,原來也是宮中的一個沒品沒級的小宦官,跟他蔣常的情況差不多,不過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得罪過這位小王公公,處處爭強好勝,一心一意地要壓他蔣常一頭。

那一回,蔣常長了個心眼,出宮之前特意去找了一趟小猴子,聽了小猴子侯勝的勸阻,婉拒了人家張公公的好意,沒有跟着他出宮“長見識”,頂替蔣常名額的人,正是這位小王公公。

蔣常記得清楚,小王公公出宮之前,還特意到自己的眼前嘚瑟了一番,什麼你小子就是天生的窮命,這麼好的機會還敢推三阻四的,等老子回頭回來,羨慕死你……反正就是這種有的沒的鹹淡話,甩了一堆。

然後呢?

如今也變成了一顆人頭,排在了一十三顆人頭的最後面……

想到這裡,蔣常再也沒有了初次出宮的興奮,默默地嚥了一口口水,卻發現嘴裡乾澀異常,一個吞嚥的動作,噎得他嗓子直疼……

身體中的水分呢?

全化作了冷汗!

蔣常現在哪裡顧得上這些,轉眼看了下侯勝一樣,要不是這位同年好友,恐怕自己現在已經變成了一顆人頭,也排在東市的門口了……

想明白這個,他自然再也不敢提什麼逛逛轉轉之類的要求了。

他現在也算是想明白了,人家小侯勝之所以不同意帶着他們轉轉看看,只會因爲一個人,汜水謝御史!

在東市轉轉,不怕,只要不是跟以前出宮辦差的宦官一樣欺行霸市、胡作爲非,走走轉轉、玩玩看看,沒啥,誰還能不讓你走路了?就算被宮中的留守太監王公公知道了,了不起罵上一頓就是了。

但是,如果汜水謝御史在東市的話,你還想轉不!?

謝御史連斬一十八名出宮辦差的宦官,蜚聲長安城之後,他在洛陽城的種種傳聞,也早就慢慢滲透到了長安城,尤其是東西兩市,不但知道了謝御史在洛陽城是如何強勢之外,還有一個,謝御史的衆多綽號,也隨着他的事蹟流傳開來。

什麼大唐辦案第一人,什麼朝堂獬豸,什麼謝三炮……

在這衆多外號之中,有一個外號,深入人心,尤其是長安宮城之中,更是完全以這個外號稱呼這位年紀輕輕的汜水謝御史。

謝閻王!

這個綽號的由來,也被長安有心之人摸了個通透。

這是人家謝三郎還沒有入仕之前,幫助同窗好友李旭夜審楊七的時候,曾經假扮閻王爺,故此才得了這麼一個外號。

後來經魏家班《夜審楊七》這齣戲劇風靡洛陽,也讓這個綽號傳揚天下。

再加上人家謝三郎選官洛陽縣尉之後,第一時間開啓了“掃黑除惡”的專項行動,對洛陽三大幫派的漕幫連番打擊,一次兩次三次……最終禍禍得漕幫星散,不但幫主身死,就連與漕幫長期合作的洛陽糧商總會,也被謝三郎收拾了一通,更是坐實了人家汜水謝三郎的“閻王爺”的名號。

這個名號,在長安城中,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但是對長安宮城中所有宦官來講,那是切身的體會——東市門口一十三顆人頭,西市坊門懸掛五顆,一共一十八顆人頭,還讓他們認不清楚現實嗎?這可是人家“謝閻王”在不到兩天的時間砍下了的!

蔣常可是知道,今天謝御史駕臨長安宮城的時候,不但向留守太監王公公下來最後的通牒,還明確地表示,他在長安城的這段時間,如果不去宮城檢查修繕情況,一定就在東西兩市坐鎮,就是要堅決杜絕長安宮城的宦官出宮之後胡作非爲!

長安宮城之中,留守的宦官、宮女好幾千人,爲啥偏偏派了小侯勝這個從洛陽“出宮人”來東市採買?還不是因爲小猴子跟着邊公公,陪着“謝閻王”走了一路八百里,竟然能活蹦亂跳地從洛陽城走到長安?

宮中宦官都信命,他們都覺得,小侯勝在洛陽臨都驛差點被謝閻王砍了,卻終究大難不死……

這是啥?

這是命硬!

讓他出宮採買,起碼不至於有來無回!

至於長安宮城之中的留守宦官,他們自己害怕,根本不敢出來!

想到這裡,蔣常腦門子上也見汗了,一路出宮光顧着興奮了,這麼把“謝閻王”這件事情給忘了?

“謝閻王”既然說出宮之後,一定要坐鎮東西兩市,誰知道人家是在東市察奸,還是在西市斷獄?

如果人家如今就在東市的話……

那麼,東市豈不就成了“閻王殿”!?

還敢在東市玩玩轉轉、溜溜看看,“閻王殿”上還能這麼隨意呢!?不要命了!?

什麼“長見識”!?這樣的“見識”,蔣常寧願一輩子都沒有!

一念至此,蔣常再也不說什麼了,趕緊快步跟上小猴子侯勝,緊緊跟隨,寸步不離。

爲啥?

命硬!這得跟緊點!安全!

不說蔣常如何害怕,只說小猴子侯勝,順手一直東市門口一拉溜的人頭,嚇得隨行死人再也不敢多話之後,小猴子也懶得搭理他們,帶着他們直奔目的地。

他這次出宮,是爲了宮中採買輕紗。

所謂輕紗,就是宮城中各個宮殿的帷帳之類的東西,輕、薄、透氣、還有一部分遮擋視線的作用。

這東西,好看,奢華,用在宮殿之中,逼格滿滿。

不過呢,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在裡面。

一來,又輕又薄,維護不易,稍稍不注意,刺啦一下,扯了,破了,壞了……總之就是不能用了。

二來,這東西爲了好看,玩玩染得五顏六色的,時間長了,褪色……

必須多說一句哈,大唐染色技術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使用的,基本都是天然顏料,這種顏料在空氣中的穩定性,比後世的工業產品,稍稍差點,只要時間長了,都褪色……

既然褪色了,就顯得舊了,要是還懸掛着,逼格頓時沒有了,所以,必須定時更換。

事實上,天子駐蹕洛陽三年時間,這些輕紗都到了更換的時間,只不過不知道天子何時返京,就一直懸掛在那裡……

現如今確定了天子返京的日期,那就別說別的了,趕緊換了,也好讓天子回宮之後,看着亮堂堂的,多舒心……

這纔有了小猴子侯勝,必須出宮採買輕紗一事。

閒話不多說,小猴子五人,從東市坊門下馬,直接趕赴目的地。

到了。

擡頭一看。

牌匾之上,上書四個大字。

劉氏商鋪!

第245章 全國治安模範縣第301章 繼續探查第515章 耳房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683章 揚州艦隊,損失慘重!第59章 牀位也能搶!?第332章 謝三炮第439章 閻王殿?第133章 合謀第322章 水生之我等要吃飯第57章 洛陽初見第70章 首飾匣子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85章 拜帖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336章 願爲馬前卒第52章 謝直不服第142章 楊公子,不忙走第227章 有人衣錦還鄉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580章 不和第91章 疑罪從贖第31章 王昌齡來了第316章 水生之糾結第127章 事了拂衣去第80章 謝正第355章 只有謝直才合適第287章 臣推薦謝直……第301章 繼續探查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334章 我不管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第266章 二少爺出事了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17章 您是不是想多了啊第337章 突兀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570章 武備,哪去了?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110章 白條第580章 不和第684章 衆叛親離第79章 謝直不高興了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589章 當初、如今第610章 老了第83章 行卷去第58章 謝家侄子初長成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403章 御史臺傳話第335章 明察秋毫第541章 保險第354章 你是怎麼想的?第222章 不負第493章 如何逼出邢縡第338章 多喝熱水第547章 還有人!?第671章 木!火克木第557章 不要臉第373章 三上本第120章 上路吧,楊七!第457章 返洛第683章 揚州艦隊,損失慘重!第381章 私情不能壞國法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380章 意欲何爲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692章 吾之家國,由君再造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393章 且慢第177章 交卷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95章 楊銛說跋扈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341章 審別人第674章 說書人第307章 楊玄璬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344章 不信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135章 混淆黑白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448章 刑訊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薦票)第202章 你來啊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283章 逾此線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