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

如今的高明,可不是當初在金鑾殿上報信的少年了,年過弱冠,獲字“光卿”,進士及第,入仕三年,要是真提起來,也是國朝首屈一指的“親年才俊”了。

尤其原本狹長的雙眼,還老愛學者謝直微微眯起來,再把臉這麼一板,在威福自用的同時,由內而外地散發着一股生人勿進的氣息。

不過呢,高明每次回到平康坊,看着進奏院的這個牌匾,就是滿臉的嫌棄。

倒不是“進奏院”三個字衝了他的肺管子。

進奏院這種機構吧,相當於後世的“駐京辦”,只要是官封節度使、防禦使、營田使……這類專門使職,並且有資格開府建衙的“節帥、德帥”,都有資格在西京長安或者東都洛陽設立一個,其主要的作用是三個:

一來,各地的節度使、防禦使,包括謝直這樣獨特的鹽鐵使,每年都要上報治下的具體情況,到了長安,得有地方落腳。

按照朝廷的規定,每一年的十月十五,各地節帥、德帥,都要齊聚京都,然後在東月初一,參加大朝會之後,具體向朝廷上報情況。

這個程序,還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冬集”。

不過呢,大唐幅員遼闊,設置節度使、防禦使的地點,一般都是在邊疆,真要是每一年都跑上這麼一趟,天天也不用幹啥正事了,全剩下趕路了,所以呢,朝廷根據實際的情況,要求各地節度使、防禦使四年一來就行,其他的時間,派來使節覲見彙報即可。

無論是節度使親至,還是委派使者,到了長安城,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完事情的,參加大朝會是一方面,彙報情況是另一方面,可別忘了,不是說你彙報完了就能直接回家了,還得等着朝廷那邊的審覈結果呢,這一來二去的,稍微一耽誤,差不多就得過年見了……

這麼一算,從十月十五之前抵達長安,到年前年後,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就讓這幫節度使住客棧,也有點不像話啊……

怎麼辦?

朝廷下令,允許節度使在長安城內置辦房產,以爲落腳便宜。

二來,各路節帥、德帥,要向朝廷彙報什麼緊急的消息,僅僅憑藉公文,怕是講述不清,也需要在長安這邊設置一個專門的機構,有專人負責,好在上報消息的時候,方便將公文上不方便說的事情,給說清楚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進奏院名稱之中的“進奏”二字,就是從這個職能演化來的。

三來,向各路“節帥、德帥”傳遞朝廷的消息。

這些消息呢,包括朝廷的官方消息,以及進奏院一衆人等私下裡,通過或正規或不正規的途徑,打聽出來的消息。

說是情報機構吧,不合適,畢竟朝廷和各路節帥、德帥,跟朝廷之間,並不是敵人,沒有那種劍拔弩張的態勢,至少在開元、天寶年間,是這樣的。

不過呢,進奏院,也確實承擔着爲自家節帥、德帥打探消息的重責。

總之呢,進奏院就是聯繫各路節帥、德帥和朝廷之間的紐帶,很是重要。

事實上,不僅僅淮南節度使在長安設置了進奏院,基本上每一個擁有使職的官員,都在長安城設置了進奏院,區別,只在規模大小而已。

前文提到的天子給安祿山的賜宅,嚴格來講,並不是李老三給安祿山的私宅,而是天子賜給幽州節度使的宅院,讓他當做幽州節度使在長安的進奏院的,只不過被安祿山這貨倒騰成自己的了。

要不然的話,天子下令滿朝文武前去恭賀,也沒有個理由啊,總不能說,我就喜歡安祿山這個胖子,今天他搬家,你們都是我的臣子,替我去熱鬧熱鬧……這也不像個天子的說法啊……

如果這是幽州節度使的進奏院,這話就好說多了,起碼進奏院也是個半官方的機構啊,滿朝文武去恭祝安祿山搬家,不像話,但是去祝賀幽州節度使進奏院落成,這個就沒毛病了吧?

所以,進奏院這種機構雖然出現的時間不長,不過十幾二十年而已,但是也已經被朝野上下所接受。

高明就算是脾氣再大,也不能對“進奏院”本身有啥意見。

讓他真正不痛快的,是淮南節度使、天下鹽鐵使、海疆防禦使進奏院,所選擇的位置。

平康坊!

這是個正經機構應該待的地方嗎!?

你見過誰家正經半官方機構,開在紅燈區的!?

事實上,當初自家師父謝三郎還僅僅是天下鹽鐵使的時候,準備在長安城設置進奏院,專門負責此事的謝二胖子,跑來長安城之後,都沒跟謝三郎商量,直接就把平康坊的南曲給盤下來了,等謝直知道消息的時候,“天下鹽鐵使進奏院”的牌匾都掛上了!

長安城,一片大譁,所有人都拿“天下鹽鐵使”當做笑話看。

就這,謝二胖子還有理呢,進奏院那幾個只能,什麼給節度使落腳,還是向朝廷進奏本章,只要是在長安城中,在哪不行?在哪都耽誤不了事情,但是第三個職能,打探消息呢,自然距離消息集散地越近越好!

長安城中的消息集散地,在哪?

自然是平康坊!

所以,把天下鹽鐵使的進奏院,安排在平康坊,一點毛病都沒有!

據說消息傳回揚州,謝三郎也是半晌無語,最終不得不捏着鼻子認了下來。

認了,不代表就高興。

謝直高興不高興,高明不知道,反正他是不高興!

可是,謝二胖子畢竟是謝直的二哥,他高明見面了,必須也得以“二伯父”相稱,想讓他說點什麼,還真是不方便。

怎麼辦?

高明也無奈,最多“潔身自好”而已!

事實上,高明於天寶六載來到長安應試,中進士、考制科,選官校書郎,調任監察御史,在長安城,足足生活了四五年的時間,進了平康坊之後,除了到進奏院居住之外,愣是一次花酒都沒喝過!

到了最後,謝二胖子甚至直言不諱地問他,你小子……不會是有啥病吧?

你說,高明能對這處進奏院有啥好看法?

且不說高明暗自生氣,進奏院的門口,也有看門的,小智,謝家部曲的謝智的獨子,如今也長大成人,得了謝三郎的安排,到長安進奏院看門護院來了。

小智一見是高明,趕緊迎了上來。

“少爺回來了?一路辛苦,二爺和舅爺正等着您呢……”

少爺!

這就是高明如今在謝家的身份地位。

作爲謝直的開山大弟子,作爲曾經在金鑾殿上直面天子和政事堂相公的高明,高明就是謝家的第四代,除了生前不入排行、死後不入祠堂之外,他在謝家的待遇,跟謝方家老大謝文,謝直家老二謝斌,老三謝斐、謝正家老四謝斑,完全一樣,都是以“少爺”爲稱呼,甚至謝家進學了的第四代子弟,直接稱呼高明爲“大師兄”,

總之,一句話,高明不是謝家人,卻勝似謝家人。

高明下馬之後,衝着小智一笑,將戰馬的繮繩遞了過去,隨後就回了自己的院落,簡單洗漱,然後換了一身居家的便裝,來到了進奏院的中院二廳。

“見過二伯父,見過舅舅。”

二伯父,自然是謝正。

謝二胖子自從謝三郎當上天下鹽鐵使,有了開府建衙的權力之後,徹底放棄了入朝出仕的想法,直言不諱地告訴謝直,都是一家人,我不幫你誰幫你,你現在不是能開府建衙了嗎,我就直接進你的幕府,反正給你幹活,你總虧待不了我,總比給朝廷幹活好,還得天天防着這個小心那個的,太累。

謝直也沒轍,不同意還真不行。

血親的二哥不說,關鍵是謝二胖子中了進士之後,一心悠遊,根本沒有靠制科的打算,就算是二叔謝璞動了家法,人家也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他這種情況,按照朝廷的規定,必須要在中進士四年之後纔有資格選官入仕,謝二胖子說這句話的時候,還有足足三年的時間呢,總不能就看着他這麼把三年時間荒廢了了吧?與其讓他滿世界喝酒,還真不如在鹽鐵使幕府之中給他找一個合適的位置。

謝直無奈之後,最後給了謝二胖子一個“天下鹽鐵使幕府推官”的職務,專門負責坐鎮長安進奏院,成爲朝廷和天下鹽鐵使幕府之間的聯繫紐帶。

你還真別說,謝二胖子幹別的,還真顯現不出好了,但是在長安城打探消息、維護關係,還真幹得有聲有色的,從開元二十四年建立進奏院以後,到今天,天寶十一載,仔細算算一十六年了,到真是一點紕漏都沒出。

到了最後,謝二胖子也徹底絕了入仕的想法,就這麼優哉遊哉地坐鎮長安城了。

謝直也是無奈,既然二哥就這點追求,那也甭說別的了,成全他就是了,再說了,人家謝胖子雖然有點好逸惡勞,但是在坐鎮進奏院這方面,也幹得不錯不是。

至於高明口中的“舅舅”,卻不是別人,正是杜甫。

這個稱呼,高明是跟着謝直的兩位小公子一起叫的。

沒錯,謝直的正妻,正是杜甫的表妹,河東裴家的那位裴美娘。

謝直開元二十三年離開了洛陽城後,與開元二十四年,由謝家老爺子謝順下令,二叔謝璞親自出面,請尚書省右丞嚴挺之出面做媒,想河東裴家提親,爲謝三郎,求娶裴家嫡女裴美娘,裴家當場答應,走過六禮之後,與開元二十四年,正式完婚,仔細算來,兩人成婚也有十五六年的時間了,兩人完婚之後,琴瑟和諧,一共養育了兩名小公子,大的名叫謝斌,小的小謝斐,分別在謝家第四代之中,排名第二和第三。

順便說一句,在謝直迎娶了裴美娘之後,時隔半年,也將洛陽北市田記金銀鋪的田瑾姑娘納入房中,到了今天,也給謝三郎養育了一名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名叫謝伊娘——這麼說起來,如今的謝三郎,也算是兒女雙全的人了。

說回杜甫,他既然是謝直正妻裴美孃的表哥,又和謝直是多年的好友,自然和謝家人非常親近,事實上,謝家下一輩裡面,謝斌和謝斐直接就稱呼他爲“舅舅”,叫起來,比叫河東裴家人還要親近,至於高明,自然也是如此稱呼他。

事實上,杜甫不單單在私人關係上,和謝家人近親,在公務關係上,也和謝家人親近,他也謝二胖子一樣,沒有入仕朝廷,反而加入了謝直領銜的“天下鹽鐵使幕府”,被“謝直謝使君”,任命爲“天下鹽鐵使使府孔目官”,跟謝正一起,坐鎮長安進奏院。

說白了,人家杜甫,對於謝家人來說,乃是從裡到外的“自己人”,親近關係,估計也就比高明這樣從小在謝家長大的“三郎首徒”差點,還有限。

“小明回來了?

差事還順利吧?

聽說你回程的時候,特意繞道去了趟揚州?

怎麼樣?家裡一切尚好?

老太爺、老太太還好?

你二爺爺還好?

你師父還好?”

高明聞言,趕緊正色回答。

“差事很順利,不過是南海的太守貪瀆而已,光卿此去,有我師父的名頭在,他們不敢出什麼幺蛾子……

家中一切尚好!

老太爺,老太太,年歲雖然大了,身體很是不錯,尤其揚州地屬淮南,比關中溫潤,也比老家汜水要好的多,又有二爺爺和我師父的盡心照料,一切安好……

二爺爺,我師父……都好!”

謝二胖子和高明所說的“老太爺和老太太”,正是謝順老爺子和薛氏老太太。

那是開元二十四年謝直大婚,以“身負皇命,不得擅離揚州”爲由,一力攛掇老爺子和老太太南下揚州,謝老爺子也沒注意這是個“計謀”,就考慮這謝三郎大婚,他爹孃又都不在了,他和薛老太太這對祖父祖母要是也不在,實在有點不好看,就帶着薛老太太去了揚州。

結果,參加完婚禮,謝直可就不讓他們走了!

回老家!?門也沒有啊!

咱也不說當時謝直如何說服地謝老爺子老兩口,反正謝老爺子和薛老太太,等於是被謝三郎半強迫地留在了揚州。

不但如此,在謝直有意的運作、謝老爺子的默認之下,汜水謝家,慢慢地向揚州進行整體搬遷。

到了開元二十六年之後,謝家在汜水縣,就留下了一處老宅,請謝直的舅舅,牛驛長代爲照看,其他謝家人,除了謝直大哥在隴右,二哥在長安,剩下的,包括所有謝家部曲,全部齊聚揚州,就連謝直二叔謝璞,都沒跑了,直接也被謝直摁在了揚州城。

現在說謝家是汜水謝家,還不如說是揚州謝家,更貼合實際。

故此,謝正聽了高明回了一趟揚州城,自然要問問家中常備的情況。

如今聽了,一切安好,自然不用多言。

“既然如此,就入席吧……”

高明領命,入席吃喝,他知道,這是謝正和杜甫特意給他張羅的接風宴,只不過長輩給晚輩接風,不必把話說得那麼明白而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杜甫一樂。

“你這孩子,跟你師父學什麼不好,非學他天天板着臉、眯着眼?挺好一孩子,看着跟老頭子一樣,你就不會笑一笑?”

高明跟謝正、杜甫,自然也沒啥不能說的,聞言之後,說了心裡話。

“心裡不痛快……”

“哦?怎麼了這是?”

“還不是因爲安祿山!”

高明一語出口,停杯不語,狹長雙眼之中,滿是不滿!

第465章 衝第182章 謝某要告!第350章 塵埃落定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68章 交差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656章 土!不求殲敵,只求拖延第496章 條件好幾個第149章 蕭夫子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264章 監斬第127章 事了拂衣去第492章 你配嗎?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296章 戰陣之威第570章 武備,哪去了?第99章 沒帶第387章 敵暗我明第574章 師門有幸,道長無奈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533章 用計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430章 相托與相托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351章 三次一躬到地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207章 不能賠第593章 上牆!第524章 面帶豬像、心中嘹亮第206章 瑾姑娘第202章 你來啊第610章 老了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586章 王繇、王準、王銲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289章 聖旨到第323章 水生之何幫主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164章 一轉頭一回首第488章 笑面神第332章 謝三炮第337章 突兀第57章 洛陽初見第110章 白條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349章 高主事第541章 保險第一章 石淙山摩岩石刻第357章 彌勒教第495章 賣命錢,你出第115章 不高興第622章 要反?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589章 當初、如今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178章 你給我撿起來第294章 河陰事了,直奔洛陽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633章 求不來!第578章 詰問第560章 訓徒第671章 木!火克木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233章 一共仨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245章 全國治安模範縣第590章 真反了第380章 意欲何爲第541章 保險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531章 我師徒二人,等着你!第339章 固所願耳,不敢請耳第212章 咳咳,您的好友老田上線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115章 不高興第224章 河南縣尉成了角力點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388章 新手任務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319章 水生之楊玄璬第525章 長樂驛中說案情第617章 賭輸了,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