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

李大人又靜坐一會兒沉思,漸漸認識到,憑藉現有的技術條件,真要遇到了危急場面,除了泄洪沒有什麼辦法。?

別說大明景和年間,就是到了上輩子那個年代,發大洪水時不也常常無奈泄洪。他不是神仙聖人,只是大明官場上一個小官僚,只能見機而爲,盡力做到問心無愧罷。

頭腦有了想法後,李大人開始着手進行前期準備,祖陵被淹這種事哪怕僅僅是萬一也要防的,真真正正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尤其是據戴老頭分析,今年水勢比五年前那場曾經浸溼了祖陵神道的洪水還要大。

不得不說,李佑歷任府縣磨練,遇了事很有章法。他先洋洋灑灑寫了三件公文,該上報到巡撫衙門的的上報去,該張貼出去的張貼去。

第一件是題本,奏請徙泗州州治到它處。因爲泗州城地勢太低,四邊水勢又大,招致連年洪澇頻繁。所以建議朝廷另選地址,將泗州城搬走,城內外民戶都遷移,省的年年折騰、勞民傷財。

這樣大事巡撫當然不能做主,還得繼續上奏朝廷。李大人並不指望在自己防汛的這一兩個月內,就能讓朝廷將這件事批下來,甚至朝廷同意不同意都無所謂,這些都不是他的目的。說白了,這是一封表態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奏本。

他的最主要目的,是爲了向各方表達出“醜話說在前頭”的意味——本官已經建議過另選址建州城了,萬一出現爲保祖陵出現了洪水灌城之類的事情,朝廷諸公要記得本官曾經勿謂言之不預也。?

同時也有暗示危險性、表明自己很清醒,試探朝廷和巡撫,給輿論氛圍打預防針等等諸多附帶目的。

第二件申文是請求巡撫調撥鄰近府縣的衛所軍戶上堤待命。這點是李佑見了本地河工的態度後,擔心若到危急時刻當地民役抗令,所以需要另外找些可靠的勞動力。

第三件是安民告示,貼於泗州城五座城門處。李佑寫了幾句諸如“堤壩堅固,水情穩定,今年絕不會發生洪澇,城內外百姓勿要慌亂,可各自安居樂業”之類的話,雖然情況並不是如此,甚至還有些相反。

扔下鵝毛筆,李佑走出俞家宗祠堂屋,隨意在周圍散步。整個村落入眼都是茅屋泥牆,充滿濃厚的貧困鄉土氣息。。

俞琬兒不知從什麼地方鑽出來,“那戴老丈與你說了什麼?瞧你臉色很嚇人的樣子。”

看到俞娘子,又聽她這麼問,李佑倒是想起另一個問題,如果他想要扒泗州大堤,這離大堤不過一里的俞家村會不會先和他拼命?

“若是泗州大堤決口,你們將會如何?”

俞娘子不甚在意的答道:“那可別在附近決口,最好遠一點,村裡有機會跑。”

“你彷彿不很在乎?”李佑奇道。

“奴家想拉族人去高郵,但叔父難捨舊土猶豫不決,要是發大水將村裡淹掉,不去也得去了。”

莫非你偷聽到了談話故意鼓勵本官去扒堤麼?李佑隨口說道:“你真是沒有鄉情。”

俞琬兒擡起細長的手指頭點着村裡道:“年年洪澇,良田半畝也沒有,守在這裡等窮死麼?託郎君大人的福,在高郵有了落腳地方,不趁機遷走更待何時?”

好罷,一個從十幾歲就因生活所迫出外闖蕩的人,鄉土觀念確實淡薄點。

有小孩子跑過來喊道:“那馬莊又打上門來爲馬千軍討說法了!叫琬大姑避一避!”

看來這是李佑指使手下打了馬千軍的後果…俞琬兒瞧着李佑道:“李大人可否將親兵借來一用。”

對她的心思李佑已經摸清了,這是唯恐事情不大啊,當初她聽到自己要來村裡駐紮就喜不自勝的,也是這個原因罷。不過無所謂,李佑揮揮手準了。

李佑身邊這二十多個臨時親兵,都是從一兩千營兵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體格健壯手持鋼刀,放到兩位數級別的村民械鬥裡,那真是大材小用了。

將馬莊來犯數十敵軍打得落花流水,俞家村老族長不喜反憂愁眉苦臉。現在村裡有李大人坐鎮,自然不懼馬莊,但是李大人走了後怎麼辦?那知州家裡得寵的小妾畢竟從是馬莊出來的。

只有奸計得逞的俞娘子笑吟吟的,又和叔父絮叨起遷移的事情。

到目前爲止,李大人仍不能確定自己在面臨險境時沒有足夠的決心犧牲掉泗州,若非事到臨頭實在不好說。

其實關於“萬一需要放棄泗州城泄洪保護祖陵時該怎麼辦”這個決策課題,沒那麼複雜,甚至可以說簡單得很。如果換成大明朝別的官員,絕對是毫不猶豫而且是大義凜然的選擇放棄泗州城,不會像李佑這般自我壓力重重。

因爲祖陵關係到大明的龍脈和國運,具有最高的政治意義,這就是大義。要當大明的忠臣,能在這個問題上猶豫麼?

更別說還關係到個人的烏紗帽和身家性命,大義和私利難得高度統一,無論什麼樣的官員,最後不會有第二種選擇。大明官員們怕的只是,泄洪也保不住祖陵。

即便縱觀歷史,爲了特殊目的去決堤還真算不上極其驚世駭俗的獨特舉措,不知有幾多先人如此幹過。

也就李佑這個穿越者,總覺得祖陵龍脈這些說法很虛,若爲了點虛無的東西硬生生淹掉一座城市不值得,同時還對當地河工如此擔心人爲決堤感到大驚小怪。

若李大人看到過萬曆時的治水名臣、河漕總督潘季馴的奏摺,就不會大驚小怪了。一手締造了百餘年黃淮水勢局面的潘大人在奏摺裡寫的明明白白——“首慮祖陵,次慮運道,再慮民生。淮域較運道,則運道重,以運道較祖陵,則祖陵尤重。”

優先順序很清楚,祖陵、運河、民生。但不必拿二十一世的觀念去苛責十六世紀的潘大人,時代是不同的時代,家國天下是不同的家國天下,後世人苛責先輩們的天人合一祖宗龍脈之類的價值觀純粹吃飽撐着。

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第170章 又缺錢了第71章 望老爺自重!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第204章 不如歸去?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第170章 又缺錢了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標題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第145章 掛冠而去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四百三十章 我是人間避熱人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五百零四章 你確實是個混蛋第184章 雙喜臨門四百九十一章 操縱內閣更替的大能第191章 李佑進京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四百四十九章 一反常態裡的含義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四百三十二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六百二十三章 羣雄逐鹿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四百零八章 兩淮鹽業公會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四百二十五章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六百一十四章 此錯非彼錯也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二百六十四章 有失必有得第6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第128章 不識好歹?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是自亂陣腳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第173章 笑話不是那麼好瞧的第66章 洞房花燭之夜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六百零二章 爭論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