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警醒

bookmark

陳慶並不是被軟禁在皇宮內,而是軟禁在太常寺內的一座獨院內,兩百名士兵專門負責看守他。

軟禁的條件倒是不錯,四間屋子,還有前後兩座院子,種滿了奇花異草,後院是一座假山池魚,靠牆矗立着一座八角亭,修建得十分精雅。

吃喝住用都是上等待遇,唯獨不能走出院門。

除了兵器外,他的其他行李也一併送來,甚至還給他送來一箱書,供他消遣解悶。

半夜時分,後院傳來‘哐當!’一聲重響,陳慶在熟睡中被驚醒,他翻身坐起,迅速抄起桌上的銅燈,閃身躲在窗後。

等了片刻,再沒有任何動靜,陳慶這才慢慢推開後窗,今晚的月色很濃,把整個院子染成了銀白色,陳慶在院子看了一圈,最後盯住了亭子,在亭子旁邊有一個黑色的長條物品。

郭宋輕輕一縱身,跳出了窗戶,他向兩邊看了看,確定沒有人,這才一點點接近黑色物品。

最後取到了黑色長條物品,又迅速返回了屋子。

確定屋子內無人,陳慶這纔打開黑皮,一把兩尺長的短劍豁然出現在他眼前,旁邊還有一張紙條。

陳慶拾起紙條,湊近油燈細看,上面歪歪扭扭寫了幾個字,似乎是用左手所寫。

‘當心刺客!’

陳慶暗吃一驚,女真人會刺殺自己嗎?

結論是肯定會,就算不能從官方渠道獲得自己,他們也一定會採用卑劣的暗殺手段,但不一定是現在,現在他倒覺得自己是安全的,金國在羞辱宋朝之時,絕不會刺殺自己。

陳慶手執劍鞘,慢慢抽出短劍,只見寒光閃閃,鋒利異常。

送劍人雖然有點多慮,不過有一把劍在手,陳慶心中也安定了不少。

...........

呂繡自從在祖父壽辰上見到陳慶後,她心中就多了一個身影,多了一份牽掛,她雖然受家庭文學氣氛薰陶,精於詩文繪畫,如果不出意外,她的夫婿也應該是一個才學卓著、文質彬彬的年輕才子。

但從她懂事起就遇到了靖康之難,國破家亡,山河破碎,她親眼看見無數百姓在逃難哀鳴中痛苦死去,親眼看見漂浮在河面上被金兵射殺的百姓屍體。

而她自己也不得不跟隨長輩顛沛流離數年,居無定所,像驚弓之鳥一樣逃亡,直到去年才終於在臨安穩定下來。

正是飽經戰亂,呂繡的心態變了,她心中的夫郎已經不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但也不是渾身兇悍之氣的大漢,而是文能定國,武能安邦的儒將,而是在大宋危難之時敢於挺身而出,報國抗金的勇士。

這樣的人有是有,可惜年紀都太大了,或者家中已有了妻子,比如岳飛。

有人向她祖父推薦過青年才俊王薄,此人倒是文武雙全,但整天留戀於青樓妓館的溫柔之鄉,這種人她從來不齒。

偏偏在不經意時,她聽祖父說起這麼一個年輕人,寫了一手好字,卻能率領兩千弱旅和數萬金兵對抗,無比悲壯,手下將士幾乎全部陣亡。

可當他發現給陣亡將士的撫卹被挪用時,他寧可變賣自己家產,也要給陣亡士兵撫卹。

這件事讓別人看來是多麼可笑而愚蠢時,卻深深震撼了呂繡,尤其當她親眼看見這個年輕人高大挺拔的身材,俊朗而輪廓分明的外貌,她扮作使女上茶時,他就站在自己身邊,讓呂繡忽然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她的芳心終於被撥動了,陳慶這個名字從此深深刻入她的心中。

呂繡坐在小樓窗前,正全神貫注繪製一幅‘霍去病西征圖’,年輕俊朗的霍去病身披盔甲,頂着漫天大雪,帶着數千士兵向西方艱苦行軍。

霍去病長什麼樣子呂繡不知道,但她畫筆下的霍去病眉眼間卻多了幾分陳慶的神采,她清楚記得那雙目光深沉的雙眼。

“姑娘!”

呂繡的貼身使女鶯兒慌慌張張跑了進來,她跑得太快,被凳子絆了一下,轟隆一聲,凳子傾翻,上面的書籍和茶盤散落一地。

呂繡正在全神貫注地繪製霍去病的臉龐,巨大的聲響讓她措不及防,手一抖,臉線畫歪了。

呂繡俏臉一沉,極不高興道:“你毛手毛腳做什麼?”

使女發現自己闖了禍,她吐下舌頭,小聲道:“姑娘,真有大事啊!”

呂繡細細補了臉線,左看右看,還是不行,索性一賭氣扔掉畫筆,不高興道:“說吧!什麼大事?”

“剛纔春桃告訴我,那個叫陳慶的將軍被官家抓起來了。”

“什麼!”

呂繡瞪大了眼睛,“這個消息可靠嗎?”

“老爺告訴夫人的時候,春桃就在旁邊,她和我閒聊時說起的,說外面都傳開了,說官家要用這個陳慶去換太后回來。”

呂繡心中又急又慌,半晌問道:“祖父回來了嗎?”

“我去看看!”鶯兒轉身跑了出去。

呂繡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如果傳言是真,恐怕也只有自己祖父才能救他,可是祖父也未必肯冒這個風險啊!

呂繡心中焦慮之極,該怎麼說服祖父呢?

..........

下午時分,呂頤浩和往常一樣回府了。

剛進門,管家便告訴他,門生徐蘊在外書房等候。

呂頤浩點點頭,“告訴他再稍坐片刻,我馬上就來。”

呂頤浩回內宅換了一身寬鬆的禪衣,這纔不慌不忙來到了外書房。

一進外書房,徐蘊連忙起身行禮,“學生參見恩師!”

呂頤浩笑着擺擺手,“我們坐下說話!”

兩人分賓主落座,徐蘊連忙道:“秦檜已經在百官中發起聯署,相公知道了吧!“

“有所耳聞,但不知具體效果如何?”

徐蘊嘆了口氣,“效果出乎人的意料,到今天下午,已經有一百八十多名官員簽名聯署了,恩師,令人心寒啊!”

呂頤浩倒沒有表現出什麼意外,他笑了笑道:“你怎麼看?”

“學生問了好幾個聯署的官員,他們都認爲用一個統領換回太后很合算,都認爲無論如何,應該滿足天子的孝道,這是他們原話,恩師認爲是這個原因嗎?”

呂頤浩搖了搖頭,“真正的原因是朝廷官員從骨子裡害怕金國,他們是想通過這件事向金國釋放善意,然後促成宋金議和。”

“他們這樣想,未免太幼稚了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啊!”

呂頤浩負手走到窗前,望着遠方憂心忡忡道:“這纔來臨安還不到兩年,奢華之風又重新興起,私人遊舫在西湖內比比皆是,爲名妓一擲千金,但前線的將士卻連陣亡撫卹都沒有,還不斷有人上書要求正式定都臨安。

種種跡象表明,朝廷的求和派已經越來越佔據上風,陳慶事件就是最好的試金石,把很多人的真面目都試探出來了。”

徐蘊急道:“恩師,如果簽字大臣過半,官家就找到藉口了,陳慶很可能會被交易。”

呂頤浩沒有吭聲,讓他和大部分朝臣唱反調,他也需要權衡其中的利弊。

這時,外面傳來管家的聲音,“繡姑娘,太老爺有客人,你不能進去。”

但似乎沒有攔住,呂繡急衝衝闖了進來。

她向徐蘊施一禮,“徐叔好!”

呂頤浩有些不悅道:“繡兒,你怎麼了?”

“請祖父原諒繡兒的莽撞,繡兒的使女剛纔在街上聽到一個消息,官家已經下旨將陳將軍移交給金國使者,這是真的嗎?”

呂頤浩這才明白孫女的失態,關心則亂啊!

呂頤浩笑道:“應該是謠傳,這個月是祖父執政事筆,沒有祖父的簽字,官家的旨意是出不來的。”

“或者不一定是旨意,是手諭呢?”

“這件事不會那麼快,而且朝廷自有定論,繡兒也不用太擔心陳將軍了。”

呂繡搖搖頭道:“繡兒並不是爲陳將軍擔心,繡兒是擔心祖父,很可能這件事會讓祖父背上歷史罪名。”

徐蘊在一旁忍不住道:“繡娘,這件事是秦相公在主導,要背罪名是他背,不是你祖父。”

“可祖父纔是宰相,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肯定是由宰相來承擔歷史功績或者歷史罪名,哪裡輪得到副相?”

說到這,呂繡又有些傷感地對祖父道:“繡兒也知道天下百姓都在罵祖父苛捐嚴稅,盤剝百姓,但這是祖父決定的嗎?朝廷要籌措軍費,就只能向百姓加稅,這明明是朝會討論通過的決議,但最後罪名卻落在祖父頭上,就因爲祖父是宰相。

一旦陳將軍這樣的抗金將領被朝廷送給金國,天下人若知道,他們會罵秦檜還是祖父?”

孫女的一番話讓呂頤浩震撼住了,他忽然意識到,秦檜這麼肆無忌憚,恐怕他也知道出賣抗金將領的歷史罪名不會落在他一個副相的頭上。

第976章 威壓第一百三十八章 屠場(中)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夜報第八十二章 初賽第二百零一章 搶關第二百八十四章 華容第三百六十六章 奇兵(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圍城第七百三十一章 嚮導第1024章 頹勢第四百八十六章 拓邊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四百六十八章 驚馬第五百四十八章 收心第776章 介休第五百五十五章 東征第五十二章 決戰(下)第1141章 誠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偷襲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1372章 燕山(上)第九十五章 面親第1234章 查漏第二百二十六章 巨器第1512章 入甕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第926章 多慮第829章 失衡第二百四十六章 虛攻第九章 絕境(下)第1251章 初勝第五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三百零七章 募軍第三百四十八章 破相第783章 地氣第三百四十七章 失信第三百九十章 試攻第四百二十九章 通西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獻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四百五十章 脅迫第四百二十九章 通西第770章 霍邑第1471章 大案第六百二十六章 醉酒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七十三章 撤軍第十五章 決戰第1392章 團滅第三百八十三章 春耕第967章 圍堵第五章 狹路第1051章 苦勸第四百二十一章 將計第六百四十九章 上島第六百一十七章 士氣第七百四十四章 偷襲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敦煌第一百二十三章 敵營第924章 試探第783章 地氣第六百八十四章 圍城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改國第三百四十一章 重逢第954章 解決第1077章 巨港第1219章 意外第1403章 再臨(上)第1359章 準備第1226章 棒喝第851章 接觸第927章 鬧事第七百三十一章 嚮導第1100章 科舉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追溯第1152章 新兵第六百一十六章 絕望第1137章 詭異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敵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襲第1125章 再談第1145章 態度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宴(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窮寇第1174章 小梅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1073章 呂逝第二十九章 警訊第1339章 房產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1170章 請罪第1004章 撤離第三百四十八章 破相第五百五十章 真相第五百六十一章 涇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