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談判

談判在臨安如期舉行,代表陳慶談判的人正是特使胡云,而代表朝廷談判的主官則是禮部侍郎趙彥。

當然,談判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敲定,涉及雙方很多切身利益,要不斷地拉鋸爭奪,甚至雙方會僵持很久。

雙方寒暄見禮,在大堂上的一張大桌兩邊坐下,除了胡云外,還有他的兩名手下,副使汪明和主薄楊敬之。

對方也是三人,主談趙彥以及樞密副承旨王翰林、兵部郎中苟宏。

趙彥年約四十歲,是一個典型的白面書生,他也是趙氏皇族,但不是宋太宗趙光義這一脈,而是太祖趙匡胤的後人,臨安的皇族很少,他也頗受天子趙構的信任。

趙彥作爲東道主,他率先開明宗義道:“這次雙方進行友好協商,探討汴梁的管轄方案,官家也希望雙方互諒互讓,儘早達成共識。”

胡云微微笑道:“趙侍郎說得有理,我們都是大宋臣子,我們之間的談判只是大宋內部的利益分配,和宋金談判性質完全不同,我也相信一定會盡快達成共識。”

趙彥點點頭,“既然如此,我們就開始吧!”

胡云從手下主薄楊敬之手中接過一隻紙袋子,放在桌上推給對面的趙彥,笑道:“既然是談判,首先要明白我們要談什麼,這是兩份地圖,是我們提出的交換方案,請趙侍郎過目。”

趙彥接過紙袋子打開,裡面果然是兩份地圖,他仔細看了一遍,荊湖南路和汴梁都和他們所想不一樣,荊湖南路的變化主要是長江,地圖上把長江划走一半,以江心爲界,這個問題倒不大,可以談,倒是汴梁的界線只有城池和皇陵,也就是說,就算是名義上的歸屬,也只包括城內,不包括郊外。

趙彥眉頭一皺,“胡特使,汴梁怎麼只有城池?我記得城外五十里範圍內,都屬於汴梁縣管轄吧!”

胡云微微一笑,“朝廷並不是真的要土地,你們感興趣的也只是汴梁城而已,何必在意郊外的土地?”

趙彥不能做主,他要向上彙報,他點點頭道:“這次談判是由官家拍板決定,界線之事我得向官家彙報,下午再回復你,現在再談談你們的定義吧!天子想知道,什麼是名義上的歸屬,具體是什麼意思?”

上午的談判進行了一個多時辰便結束,下午再繼續談判,趙彥隨即向徐先圖彙報,徐先圖又把他帶到了御書房向天子彙報。

趙構翻看對方提供的地圖,眉頭皺成一團,對趙彥道:“長江水域就用不着畫界了,沒有什麼意義,朕只談陸地上的邊界,然後汴梁這邊,城外那些農田山林,朕不感興趣,但先帝陵寢都在城外,那怎麼說?”

趙彥躬身道:“回稟陛下,對方的意思是說,反正都是名義上的歸屬,所以先把名義所屬的範圍劃分清楚,他們只同意在汴梁城範圍,不同意擴展到郊外,他們認爲郊外屬於開封府管轄,和汴梁無關。”

“徐相公怎麼看?”趙構又問徐先圖道。

徐先圖想了想道:“估計對方是希望有個明確界線,城牆就是最好的界線,微臣覺得城外要不要其實也無所謂,但我們可以用這個爲條件來壓對方在別的方面讓步,比如陛下剛纔提到的先帝陵寢,我們完全可以要求實控,要回先帝陵寢,陳慶於情於理都無法反對,另外還有皇宮、宗廟這些地方,我們可以在談判中逐漸把它們要過來,進行實控,我們要求駐軍,人數可以少一點,但必須要由我們實際控制。”

徐先圖的建議說到天子趙構的心坎上了,他並不滿意名義上的所屬,他想要實際控制汴梁,但陳慶肯定不會答應,那麼退而求其次,對部分區域實際控制,皇宮、宗廟、祭壇、陵墓等等涉及皇權的地方進行實際控制,他就不用擔心陳慶利用汴梁進行登基。

至於汴梁的百姓土地之類,他一點興趣都沒有,那些都是負擔,不會給他任何好處,只會讓他不停的出血掏錢,他纔不想管。

趙構點點頭,又問道:“徐愛卿的意思是,我們一步步地提要求?”

“對!他們不是隻限於汴梁城嗎?我們可以答應,那麼城外的陵寢怎麼辦?所以我們要求把陵墓實控,我相信他們無法反對,既然是談判,伱不能只提要求而不做讓步吧!”

趙構欣然道:“就是這個道理,侍郎明白了嗎?”

“微臣明白了!”

趙構又道:“然後朕要知道,他們所謂名義上所屬是什麼意思?趙侍郎應該問過了嗎?”

“卑職確實問過他們,他們回答也很明確,我們不能干涉汴梁的政務,不能駐軍,不能對汴梁徵收任何稅賦,不能擁有官府的資產,我們可以任命東京留守和開封府尹,但不能有實際官衙和實際職權,只能在臨安遙領這兩個職務。”

趙構越聽越惱火,臉色十分難看,這不就是畫餅充飢嗎?在紙上畫個餅給自己,然後換取自己荊湖南路的真金白銀。

徐先圖在一旁道:“陛下不必着惱,他們提出這些要求很正常,所謂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既然他們可以提要求,那我們也可以提要求,只有雙方互相妥協互相讓步,最後才能達成協議,這纔是談判的目的,要不然談判就沒有意義了。”

趙構點點頭,“愛卿說得對,朕不必理會他們的要求,朕也要提要求,朕任命了東京留守,汴梁卻不能駐軍,那朕就要求他們也不能在汴梁駐軍。”

下午的談判繼續舉行,趙彥把圖紙交給胡云道:“這兩份圖紙天子已經確認過,關於荊湖南路的圖紙,天子的意思是,劃界只限於陸地,長江水道大家都可以自由航行,所以沒有必要劃界。”

胡云點點頭,“那就取消長江,我可以做主,長江不劃界,大家都可以自由航行,然後汴梁城呢?天子是否同意只限於城內的名義上歸屬?”

趙彥淡淡道:“天子原則上同意以城牆爲界,但天子有條件,那就是城外大宋先帝陵寢必須實際由我們控制,我們派專人管理,派少量軍隊駐紮。”

胡云緩緩道:“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祖墳,祖墳當然是由自己家族管理,這一點雍王殿下不反對,可以把陵墓交給你們管理,但不能有軍隊駐紮。”

“如果沒有軍隊駐紮,有人來破壞怎麼辦?誰來制止?”趙彥不滿道。

胡云心中嘆息一聲,北宋七位皇帝的陵墓早已被金兵和僞齊軍隊破壞殆盡了,還是雍王殿下把它們收拾好,不會有誰來破壞了,但這話他不想說,相信天子也心裡有數。

“軍隊肯定不能駐紮,但你們可以請汴梁武館的武士負責安全,其實是一回事。”

趙彥心中一動,笑問道:“我們對汴梁不熟,那臨安武館的武士可以嗎?”

胡云明白他的意圖,用軍隊假扮爲武館武士罷了,當然也可以,他沉思片刻道:“可以是可以,但得覈定一個人數,我建議每座陵墓的守衛武士不能超過三十人。”

趙彥點點頭,“應該問題不大,但還是要稟報天子,天子同意才能定案。”

第1449章 勢危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父第1296章 軍議第一百六十二章 尋蹤第四百六十六章 俘獲第777章 方案第1272章 會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初戰(中)第1386章 拉攏第954章 解決第1193章 首戰第五百零六章 逼宮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1508章 滅金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報警第六百一十三章 攔截第877章 報復第1236章 開導第852章 夜刺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渡第四百五十二章 廷議第1436章 抓捕第七章 絕境(上)第1410章 廷議第1382章 航道第802章 西行第六百三十章 再遇第938章 佯雷第1253章 溝通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商第四百一十三章 燈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種第1000章 許昌(上)第759章 敲詐第四百四十二章 河州第941章 春暖第1325章 濟助第三百三十七章 追擊第888章 調研(下)第1223章 歷城第三百六十章 婚禮(下)第七章 絕境(上)第1198章 影響第1245章 臭棋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1332章 建署第一百七十章 我詐第1403章 再臨(上)第四章 競技第1431章 借錢第1431章 借錢第1354章 青山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綁架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第七百三十五章 拉攏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1047章 凱旋第一百七十章 我詐第1404章 再臨(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調查第一百五十章 虎穴第1027章 對壘第七百四十一章 招供第六百零六章 狹路第六十四章 偷襲第一百零一章 誘惑第946章 任務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挑第三百一十一章 追查第1002章 許昌(下)第1212章 須城(下)第十六章 鵲起第五百九十四章 博弈(十六)第1083章 出擊第899章 赤塘(下)第六百零七章 小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重用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春第855章 智言第二十一章 清剿第1097章 方案第二百七十二章 驚夜第1080章 救援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1011章 定罪第1141章 誠意第1123章 廷議(下)第1462章 耽羅第1010章 述職第797章 建議第1487章 大定第757章 困獸(下)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第七十二章 激辯(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貨郎第二百七十三章 軍報第1355章 北訊第二百五十四章 異議第七百四十三章 尺度